2023年秦始皇陵兵马俑美术教案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语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汇总5篇)

2023年秦始皇陵兵马俑美术教案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语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汇总5篇)

ID:3961234

时间:2023-09-30 16:24:42

上传者:字海 2023年秦始皇陵兵马俑美术教案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语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秦始皇陵兵马俑美术教案人教版篇一

14、秦始皇兵马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

2、理解“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也许”、“似乎”词语的意思。

3、能学习第四自然段对兵马俑神态的写法,进行仿写。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

难点:能学习第四自然段对兵马俑神态的写法,进行仿写。

教学准备:

有关兵马俑的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然而在沉沉的地底下,却冲出了一支古代帝国的雄兵,这就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出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深入研究3、4自然段,领略一下秦始皇兵马俑的风采。

二、学习3、4自然段

1、自由读3、4自然段,想一想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简要概括(板书:阵容神态)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就让我们先下到坑内,先近距离观察一下这些秦俑的风采吧!

(2)齐读第一句话,理解“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4)自由练读,重点读喜欢的兵马俑的句子。

(5)汇报:

a、有

秦始皇陵兵马俑美术教案人教版篇二

1.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

3.研读课文,深入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的价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

4.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教学重点

研读课文,深入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的价值。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具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资料、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导入:几年前,比利时的《列日报》,登载了一则消息,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向读者呼吁:“亲爱的读者,快去美术宫看看,当我们还在漫长的黑夜里时,中国人在干什么?”这指的是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它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走一遭,好吗?(板书课题)

2.教学“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文章向大家介绍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哪些方面。

2.自读:学生自读全文,遇到生字、不理解的词、句分别用规定的符号作上记号。尝试着自行解决。

3.交流文章内容:地理位置、建筑物、军阵、兵俑……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哪几点又可把他们并为同一方面来说?

(1)介绍兵马俑博物馆的地理位置。

(2)兵马俑博物馆壮观的建筑物和兵马俑威武雄壮的阵容、栩栩如生的神态。

(3)兵马俑的了土在我国考古的地位。

主要内容:文章介绍了兵马俑博物馆的、和兵马俑的与,指出。

5.交流资料,帮助理解。

(1)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提供课外资料,学生阅读。

兵马俑是1974年春于陕西临潼县始皇墓东一点五公里的地方发现的。一共有三个大坑,总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估计埋有秦俑八千余件。其中一号坑面积,达一万四千多平方米,现已挖出两千平方米,出土陶俑一千多件,陶马三十多匹,战车八乘。二号坑面积六千多平方米,出土战车八十九乘,骑兵俑二百多件,步兵俑六百多件。三号坑面积较小,仅五百二十平方米,内有驷马战车一乘,卫士俑六十八件,估计为这支地下大军的军帅指挥部。

秦始皇陵兵马俑生动地反映了秦朝兵强马壮的阵容,可以说是一幅威武雄壮的古代军事画卷。可能由于当时战事分工的不同和军阶的高低,这些武士俑中,有的身穿战袍,有的身穿销甲,有的骑在马上,有的站立马前,有的伫立攀弓,有的单腿跪射。他们的面部神态各不相同。有的头部低垂,若有所思;有的则忧心忡忡,凝视空茫,反映了远征将士思乡的心情。

(3)谈谈学习资料后的收获。

6.欣赏课件,引出专题。

(1)让我们与兵马俑的距离再近些,请看大屏幕。(欣赏课件)你能用自已喜欢的词来赞赞秦始皇陵兵马俑吗?(栩栩如生、雄壮、美丽……)

(2)秦始皇陵兵马俑:伟大、神奇……因此称它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当之无愧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到这“世界第八大奇迹”前,我们来研究什么?(奇在何处?)

三、精读课文,品读体验

(一)确定研读内容。

那么我们研究秦始皇陵兵马俑“奇在何处?”可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逐一回答,板书。(建筑、军阵、兵俑、历史、地位)

(二)商讨研读方式

你觉得可以用哪些方式进行研究?(读、看、划、写……)

(三)分组研读

(四)交流。

1.建筑:极为壮观(场面)

找出描写建筑极为壮观的句子读一读,感受场面的壮观,秦俑的多。(补充:一号坑230*62 武士俑7000 战车100 战马100)

2.军阵:威武雄壮

军阵怎么个威武雄壮?用什么形式告诉大家?

(1)说:概括说怎么说。(威武雄壮、严整……)

具体说怎么说。(前锋、侧翼、后卫……)

(2)读:自读。学生个别配乐读。集体配乐读。感悟“军阵”的威武雄壮。

(3)画:画军阵草图。

(4)介绍:看军阵图介绍。

3.兵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1)感受“栩栩如生”:读描写“老战士、新兵”的句子。

看图对比着读(出示老战士、新兵秦俑图片)

(2)体味“神态各异”:提供资料看图选择写。(秦俑群体近像)

交流读。

选择三位同学连续组段读。

改:用上“似乎、仿佛、可能”读。

请同学加总起句读。

4.历史:年代久远

5.地位:最重大之一

四、课后延伸,展示个性。

1.创设情境:自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馆对外展出,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无数中外宾客纷至沓来,一睹威武壮观的秦俑风采。并在参观后纷纷题词留言:(课件逐一出示,学生诵读。)

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李光耀

中华第一帝,世界第八奇。——胡绳

这一激动人心印象深刻的秦俑,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民和伟大未来的证明。 ——基辛格

2.今天我们一起用语文课独有的形式到秦始皇陵兵马俑走了一遭,你肯定也有许多话要说,请你也试着题词留言。(交流)

五、总结

全体起诵读萧克题词结课:(课件出示)

古都有先人留艺术瑰宝,华夏待来者绘锦绣宏图。 ——萧克

板书设计

秦始皇陵兵马俑

建筑  极为壮观

军阵  威武雄壮

兵俑世界第八奇迹栩栩如生 神态各异

历史  年代久远

地位  重大之一

秦始皇陵兵马俑美术教案人教版篇三

教材分析:

这是北师大版十二册第二单元遗迹中的一篇拓展阅读课文,是一篇说明文,它比较详尽地评介了位于我国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作者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特点,雕塑艺术以及制作技术三个方面对它进行了详尽介绍,并对它的军事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作了高度的评价。全文条理清楚,语言生动凝练,写得具体细致。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艺术的成就,培养学生兴趣,去了解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二是培养学生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阅读课文,提高阅读效率。

学生分析:

应该说,神秘而古老的兵马俑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六年级的学生由于历史知识有限,特别是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了解得比较少,所以课前应组织学生查找各方面的资料。另外,由于学生对感性的材料比较感兴趣,所以课堂上应准备一些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阅读文章,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特点和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以及令人惊叹的制作技术,并且对它的军事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形成正确的认识。

3、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教学重点:

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阅读文章,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特点和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以及令人惊叹的制作技术,并且对它的军事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学难点: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释题引趣

1、谈话导入。

大约20年前,比利时的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则消息,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向读者呼吁:“亲爱的读者,快去美术宫看看吧!当我们还在漫漫黑夜时,中国人在干什么?”你知道这则消息指的是什么吗?(中国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板书课题并齐读。现在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难忘的艺术之旅(出示课件)

2、交流资料,释题引趣。

根据查找到的资料对秦始皇陵兵马俑进行介绍。

(1)俑:古代殉葬的偶像.在奴隶社会,奴隶产死后,都要用活人也就是奴隶来陪葬,但到了商代的后期,随着社会的发情,奴隶渐渐获得了人身自由,用奴隶陪葬就改成了用“俑”代替“活人”的方式来进行。

(2)秦始皇陵兵马俑:在我国陕西西安临潼城东5000米处,有一处显赫的皇陵,这就是秦始皇陵。它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著称于世。1974年以来,共出土兵马俑7000多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1987 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把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被誉为“世界第入大奇迹”。

3、浏览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国外展出以后,引起了怎样的反响?注意快速捕捉段落中的关键词语。(“盛赞”)

(结合内容理解“盛赞”)

二、整体感知,交流反馈

1、自由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准读通,难读的字词做上记号。把文章中你主为比较关键的词语画出来,并且试着用这些关键的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书:地下大军高超艺术制作技术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两千多年前的地下大军

1、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气势宏伟、规模巨大、结构严整

(1)、一号坑是以步兵为主、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特点是规模庞大、布局严密。

军阵分为:前锋、军阵主体、侧卫和后卫

陶俑分为:步兵俑、弩兵俑、车兵俑、骑兵俑

(2)、二号坑由四办公桌方阵组成,特点是:进可攻,退可守,首尾呼应,变换灵活。

四个方阵:东边为弩兵方阵;南部是车兵方阵;

中部为车、步、骑兵组成的混合方阵;北部是骑兵方阵。

引导想像:这样布阵在战斗中有什么好处?

(3)、三号坑由战车和护卫队组成,为统帅所在的位置。

3、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说说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为什么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二)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

1、理解“无与伦比”

2、自己读“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这一部分,画出关键词语。

交流并板书:传神、栩栩如生、神情各异。

3、文章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出兵马俑的传神?齐读:“站在它们面前,我们好像站在活人面前,忍不住想和它们交谈。”

师:这无与化比的高超艺术,古代的劳动人民究竟是怎样创造的呢?

(三)令人惊叹的制作技术

1、学生学习,教师加以指导。

2、交流反馈

兵马俑的制作分四道工序:制造粗胎、细塑、装窑烧制、彩绘。

3、看起来好象不复杂的四道工序为什么会让国外的科学史家惊叹不已?

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语理解这四道工序的细致和严谨。

结合资料了解当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

四、全文小结,情感延伸

1、面对兵马俑,人们无不为它那恢弘的气势和高超的制作技术所折服。今天让我们再次伫立于干什么俑坑前,来检阅这支蓄势待发两千多年的秦国大军吧!(出示一号坑)伫立于秦俑坑前,你感受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听到了什么?(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金戈铁马的壮观,作为中国人的自豪等)就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吧!(生齐读)

你怎么理解老华侨说的话?(扣住“扬眉吐气”来理解。)

2、迄今为止,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已接待5000多万人次,在这些参观者中还有100多个国家的元首。(大屏出求:请学生朗读法国总统希拉理赞叹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现在秦俑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说:“这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3、教师小结:同学们,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古都西安。西安,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是一片神秘的土地,中华民族的历史从这里拉开序幕,炎帝和黄帝在这里缔造了最初的华夏文明,在中国历史上包括秦朝在内的十三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如果说同学们对西安或秦王朝感兴趣,我们可以去查询更多的资料。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任选一题:

1、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段落。

2、整理自己搜集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资料。

3、以“秦始皇陵兵马俑想到的”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秦始皇陵兵马俑

地下大军气势宏伟规模巨大结构严整

高超艺术传神栩栩如生神情各异

制作技术令人惊叹无限自豪

秦始皇陵兵马俑美术教案人教版篇四

2、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阅读文章

3、感受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学习重难点:1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阅读文章,了解兵马俑的特点及价值。

2、感受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教学过程

一、  预习探究

1、   谈话导入

2、  板书课题,检查生字词

(俑:古代殉葬的偶像。)

3、  介绍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兵马俑的资料。

二、  合作交流

1、 浏览课文找出对兵马俑的总体评价——

2、  自读课文,看看兵马俑究竟为什么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盛赞?

3、  生自由读课文,圈画关键词语试着用关键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  品读体验

1、   小组间交流反馈“为什么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盛赞?”的原因

2、    学生反馈,教师适当板书:

1)气势恢宏、规模宏大、结构严谨。

2)传神、栩栩如生、神情各异

3)令人惊叹、无限自豪

3、文章中那些句子最能体现兵马俑的这些特点?结合具体的句子,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整理。

4、小组反馈,师适当总结,

5、全文小结

2)兵马俑是世界上八大奇迹之一,它在古都西安,如果对西安或秦王朝感兴趣,那课下我们可以去查询更多的资料。

四、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自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馆对外展出,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无数中外宾客纷至沓来,一睹威武壮观的秦俑风采。并在参观后纷纷题词留言:

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李光耀

中华第一帝,世界第八奇。——胡绳

这一激动人心印象深刻的秦俑,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民和伟大未来的证明。 ——基辛格

1、今天我们一起用语文课独有的形式到秦始皇兵马俑走了一遭,你肯定也有许多话要说,请你也试着题词留言。(交流)

2、全体起诵读萧克题词结课:(课件出示)

古都有先人留艺术瑰宝,华夏待来者绘锦绣宏图。 ——萧克

(先人:古代劳动人民。来者:炎黄子孙,包括在座的每一位。)

五、板书设计

秦始皇陵兵马俑

地下大军

高超艺术

制作技术

六、教后反思:

秦始皇陵兵马俑美术教案人教版篇五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阅读文章

3、感受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学习重难点:

1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阅读文章,了解兵马俑的特点及价值。

2、感受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教学过程

一、 预习探究

1、 谈话导入

2、 板书课题,检查生字词

(俑:古代殉葬的偶像。)

3、 介绍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兵马俑的资料。

二、 合作交流

1、 浏览课文找出对兵马俑的总体评价——

2、 自读课文,看看兵马俑究竟为什么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盛赞?

3、 生自由读课文,圈画关键词语试着用关键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 品读体验

1、 小组间交流反馈“为什么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盛赞?”的原因

2、 学生反馈,教师适当板书:

1)气势恢宏、规模宏大、结构严谨。

2)传神、栩栩如生、神情各异

3)令人惊叹、无限自豪

3、文章中那些句子最能体现兵马俑的这些特点?结合具体的句子,以小组为 单位,讨论并整理。

4、小组反馈,师适当总结,

5、全文小结

2)兵马俑是世界上八大奇迹之一,它在古都西安,如果对西安或秦王朝感兴趣,那课下我们可以去查询更多的资料。

四、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自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馆对外展出,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无数中外宾客纷至沓来,一睹威武壮观的秦俑风采。并在参观后纷纷题词留言:

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李光耀

中华第一帝,世界第八奇。——胡绳

这一激动人心印象深刻的秦俑,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民和伟大未来的证明。 ——基辛格

1、今天我们一起用语文课独有的形式到秦始皇兵马俑走了一遭,你肯定也有许多话要说,请你也试着题词留言。(交流)

2、全体起诵读萧克题词结课:(课件出示)

古都有先人留艺术瑰宝,华夏待来者绘锦绣宏图。 ——萧克

(先人:古代劳动人民。来者:炎黄子孙,包括在座的每一位。)

五、板书设计

秦始皇陵兵马俑

地下大军

高超艺术

制作技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