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课改工作总结 小学个人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8篇)

小学数学教师课改工作总结 小学个人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8篇)

ID:3972122

时间:2023-09-30 22:20:48

上传者:纸韵 小学数学教师课改工作总结 小学个人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8篇)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分析研究,借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从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认识,以正确的认识来把握客观事物,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际工作。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教师课改工作总结篇一

五年级214班共有学生52人,大部分学生素质较好:

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方面来看,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

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汪游、胡界希、易酒馨同学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并且懒惰,得过且过造成成绩不理想。

从班级常规看,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精力不集中,上课爱搞小动作,回答问题不够积极等。

根据现状,在本学期应分期分类,定出实际目标,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强化训练学生常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在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期在的数学教学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继续让学生保持学生习的浓厚兴趣,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争取使的数学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二、指导思想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三、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_________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__,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__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四、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2、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4、分数计算及应用。

5、掌握众数并学会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

1、分数意义的理解。

2、在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在什么情况下化成分数计算比较方便,在什么情况下要化成小数计算的一般规律。

六、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改措施和教改思路

1、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注重教材的新知识的联系,逐步使学生由具体向抽象思维发展。

2、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说课,抓重点,难点向40分钟要质量。

3、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因材施教,讲究科学性,代表性,是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注重精讲精炼。

5、探究新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如何去学和怎样去学。

6、数学课要上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让学生愿学,渴望学。

7、精心设计,布置课外作业,要讲究目的性,科学性,代表性,趣味性,突出重点,严格控制作业量,作业又布置就必须检查。批改符号要正确,认真,规范。

8、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学生的个性发展,采以优带差的一帮一活动。

八、辅优扶后

1、优生名单:

2、后进生名单:

3、通过以优带后、以优促后、以优帮后的活动,使优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后进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去追优、赶优,从而达到全面发展。

九、检测安排

1、上完一章节,进行一次检测,及时对学生进行讲评,同时对学生进行课前提问考查并准备2---3次实践考查活动。

2、复习:每章节组织一次全面复习,期中和期末两次综合复习。

3、学生期末综合成绩评定按课堂表现10%、平时作业10%、章节检测30%、期末测试50%进行。

十、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小学数学教师课改工作总结篇二

遵照教研工作计划,以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为指导,立足课堂、革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重点,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学研修工作,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个人素养,努力服务于教研教学工作而努力。

二、研修目标

1、通过培训,学习先进的研究方法,形成良好的研究意识。

2、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3、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围绕“有效性高效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促进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三、研修要求

1、积极完成日常教学类中研修日志、我的教学故事、教学案例、我来当坊主等内容的发布。

2、积极参与研修活动:包括学科活动、工作坊活动、协作组活动,进行课程学习、视频答疑、主题研讨点评、资源上传、研修作业成果、自由讨论区发帖回帖等。

四、研修措施

1、认真听取专家教授的讲座,踏踏实实地学习理论知识。

2、积极参与班级研讨活动,在活动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探讨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

3、钻研教学专著,努力学习与新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做好读书笔记,写下读后反思。

4、通过教师个人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自己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5、认真撰写教育教学心得体会,争取有质有量。充分利用网络手段,观摩名家教学,撰写读书笔记、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通过这次“国培”研修学习,我相信自己在自身素质、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方法上会有许许多多的收获,会为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期达到从“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的目标。

小学数学国培个人工作计划

小学数学教师课改工作总结篇三

二年级学生在一年级这一年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基本能够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书写不是很规范,回答问题声音不是很洪亮,有不明白的问题不愿意问,今后要加强个别辅导.

二、教学要求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学生喜欢且自己能够看懂的连环画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知道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和划定长的线段。从生活实际出发,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在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通过观察、联想、推理在探索与交流中编出6-9的乘法口诀。结合生活实际引出乘、除法计算的两步式题,学生正确掌握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两步式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初步了解乘除法的含义,会读、会写乘、除法算式,知道乘、除法算式的个部分名称,体会乘除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正确的口算,并在计算中,体会编制口诀的必要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初步的空间概念说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意识。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初步感受生活中的评议平移、旋转现象,直观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初步渗透“运动”、“联系”的辩证观点。通过创生情境,学生明确统计的必要性,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初步学会有意识的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统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出来。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筋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有调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及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能清楚的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运用有关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口诀,会利用口诀求积,求商,能较迅速的用表内乘、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组织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恰当的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线段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直观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在学习中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能正确解答用乘法和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试商及理解有关除法实际问题的思路。会画给定长度的线段的长,并发展学生的思维。通过统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出来。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

四、学期教学工作目标

1、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地计算能力及习惯,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正确率。抓好尖子生。

小学数学教师课改工作总结篇四

新学期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导向,以教师成长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五还”为研究的抓手,打造一支个性鲜明、团结协作、充满智慧的研究型教师团队,塑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群体,构建动态生成、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

(一)常规工作“日常化”

1.健全集体备课制度,以备课组为单位,关注日常教学,重视课后聊天式的学习研讨,重点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时反思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做到“四定”:定专题、定中心发言人、定时间、定地点。根据行事历的时间安排进行有专题的集体备课(学习“新基础教育”理论;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新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研究一些基本课型。)

2.推行随堂听课制度,发扬门户敞开,随堂听课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备课组内的相互听课、备课组与备课组之间的交叉听课、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中心组的听课等活动,共同研究真实的数学课堂,课后进行自评与他评,在互动的过程中提升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逐步改变教师内在的一些观念。

3.建立学习沙龙制度,认真读好“新基础教育”的三本书,定期举行读书沙龙活动,交流读书心得,初步了解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教师逐步用“新基础教育”理论来指导实践;提供对话交流的平台,针对“新基础教育”的学习进行各种形式的专题研讨,充分利用华师大专家组理论引领和共同体的信息交流,及时了解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动态,确定数学专题研究的方向。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基地学校的系列活动和各级各类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4.加强常规管理制度,每月25日左右进行常规检查(包括教师的备课、反思、学生的作业。)主要由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负责。每个学期举行期中、期末的质量检测,对考后情况进行质量分析,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下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教材内容的变化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基础达标体系,每个年级每学期确定一项单项小型竞赛。

5.改革考核评价制度,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考核评价上作进一步的调整,评价目标更加多元化,综合运用笔试与面试等方式,口算、笔算、操作等考核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渗透,以减轻期末考试时学生的压力。

(二)研讨活动“专题化”

研究过程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活动的设计与推进考虑可行性与实效性。研讨活动以“新基础教育”的理论为依据,以课堂教学“五还”为研究为抓手,以全体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为准则,实实在在地在课堂实践中感悟“新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

(三)教师发展“自主化”

1.自主选择——小课题的研究

老师们可以选择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感兴趣地问题,或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自主选择,确定小课题,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具体操作如下:个人自主申报,自由组合,认真作好过程记录,学期末进行课题展示与交流。各小课题的研究做到“四重”要求:重研究、重过程、重实效、重积累。

2.自主发展——业务素养的提升

(1)积极参加常州市组织的青年教师素质比赛活动

(2)在反思中成长

30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周有一篇至少有质量的教学反思;3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月至少有一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40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至少有一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

(3)及时总结,撰写论文

在学习理论、开展教改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4)同伴互动,取长补短

各备课组成员互相听课,每人每学期至少听课20节。

小学数学教师课改工作总结篇五

本学期我将结合自己工作实际,以学校教学工作要点为依据,以校本教研为平台,以教学研讨为渠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领悟新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做一名新时代的教育者。

二、校本教研主题

落实高效课堂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目标和内容

1、认真落实高效课堂有关教育理念,把握教材的特点,掌握每一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和终身学习的意识的养成。

3、探索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改变“为教而教,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尝试“先学后教”的教学实践。

4、认真总结课改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解决办法,在不断反思中积累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四、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专业水平

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应该广泛阅读各类书目,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领悟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的真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本学期我计划阅读的专业书籍有:杂志《教师博览》、《小学语文教师》,《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等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工作之余,我计划欣赏一些文学书籍,写好读书感想,从而不断充实自己。

2、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做创新型教师。

本学期我将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教学规律和教学技巧,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每周学习一篇教育教改理论文章;写好每堂课教学札记及教后反思;每周至少听课1节;利用课余时间,就某个教学问题或教育现象,同事间进行闲谈,发表评论,并努力获取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经验;通过说课、听课、评课、反思、教学论坛等多种形式展开讨论,谈自己的想法、看法,集思广益达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对其他教师的专题总结、论文、教案等进行分析与系统整理,取长补短;准时参加校内外教科研培训活动,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3、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树立质量意识,增强做好教学工作的责任感,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要抓细、抓实、抓严,用认真的授课、耐心的辅导提高教学质量。认真学习“高效课堂”有关理论知识,努力钻研教学理论和课堂教学策略,锤炼内功,发展自我。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做到每科有备课,课课有教案;课堂教学要改革传统的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落实新课标提出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新的学习方式,在“教”上做文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关注每一名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加强课外阅读与写作,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切实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使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倡导“把读书成为习惯”。采用多种形式去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指导学生利用午间、下午放学时间及双休日广泛开展阅读活动,使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达到甚至超过新课标规定的数量,让学生从书中收获知识、明白事理、陶冶情操,让读书成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行为,从而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开展主题阅读,开展好书推荐会,读书竞赛会,图书交流会等多种读书活动。加强说和写的指导及兴趣的培养,充分挖掘课内及课外的写作资源,抓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及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倡多写生活作文和想象作文,少写命题作文,提倡每周写周记,配合课文,多写模仿性的小练笔;指导学生自我修改作文,提高自改能力;鼓励学生写成长日记或读书笔记;特别提出的是,扎实完成教材中规定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小学数学名师个人工作计划

小学数学教师课改工作总结篇六

时光荏苒,岁月飞逝。转眼之间自己已经是有10年教龄的一位教师了。作为一名教师,为了使自己能更准确掌握基本的课堂教学的规律,提高研读教材的能力,努力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我制定了三年个人发展规划。

(一)个人优势

工作踏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工作上能够积极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与同事关系融洽,能和同事和睦相处,乐于助人;善于接受别人的不同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能够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和教师继续教育学习。

(二)个人存在问题

教学经验不超前,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略显落后,教育科研能力薄弱,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设计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教师语言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在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上有许多不足,尤其缺乏对学生心理状态、特征的认识和研究;教育科研方面,往往停留在感性经验的层面。

1、教育理念得到更新,能够以发展性眼光来看待学生与教学,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及教研意识。

2、进一步钻研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基本的教学规律,努力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3、每一学期争取上尽量多的高效率课,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成为孩子们所向往的数学王国。

4、通过系列的学习与研究,使自己成为一位“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

围绕以上三个目标,制定了以下方案,期待通过这些方案的实施,让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都有所提升,真正走上一条研究型教师之路。

1、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品质。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在这条路上遇到的困难可以想见,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首先要求自己做到善始善终,不能半途而废,无论成功失败,都要坚持下去,不能放弃。

2、在学校范围内多上一些研究课。市级的公开展示课机会有限,但是只要想做研究,不必拘泥于机会的多寡,在平时的教学中,在平常课中开展研究,对于学生的发展才最为有利。厚积薄发,平常课锻炼出了水平,公开课竞赛课才更能把握好机会。

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到善于观察课堂的整个教学气氛,善于观察课堂的学生情绪,善于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并注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保证课题的顺利进行。

4、结合自己的研究进程撰写相关的论文和报告。作研究一定要有积累的意识,在研究过程中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应不吝笔墨,将其撰写成文。并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促进自己不断发现问题,积极进行思考,推进研究的进程。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可以剖金。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前人和他人,了解过去和未来,关照反思自我,从而获得新的生成。所以,我觉得要做到“三学”。

(1)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3)广泛地学。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审视今天——在审视中甄别;

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创新。

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乐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1)坚持写好教育日记,像其他老师学习,及时积累专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数学的魅力在于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爱因斯坦说:“生命只为两件事,发展数学与教授数学。”自己做不到他那样伟大,但也愿用此言作为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行。

4、坚持写教学日记,不断积累教育教学工作经验。

小学数学教师课改工作总结篇七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策略,并不断提炼为基本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1、将借鉴杜郎口中学10+35的教学模式,深入学习《杜郎口旋风》有关课改的一些做法和生本教学的教学案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改教学教研经验交流、案例研究、专题研讨、课堂教学观摩等活动,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改革。

2、充分备课、精心上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精心选择教法学法,优化教学设计;上课前要对教材知识点、难点突破方法、学法、教学程序、训练习题等充分内化,准备好小黑板、教学用具或仪器等。在课堂上要机智灵活,突出重点,精讲少讲,学生多动。

3、认真解读数学课程标准,解析并把握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内容要点,把握教材所体现的理念精心挖掘教材内部的创造性因素。开展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4、积极探索研究实施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改革。运用现代课程论和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探索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新方式,新方法。公开教学,上好实践课,重点探索新课程标准、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5、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吸取好的经验为我所用。继续参加上课、观课、议课、思课活动,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同学科、跨年级互相听课与交流,自觉进行,相互借鉴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小学数学教师课改工作总结篇八

以《数学新课程标志》为指导,以求实、创新、发展为研修理念。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学研修工作,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个人素养,努力服务于教研教学工作而努力。

1、认真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用心备课、认真上课、及时撰写课后反思、精心设计作业、耐心辅导学生。

2、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各种教学教研活动。

3、坚持网上研修,借助网络优势扩展自己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4、积极主动地上好研讨课,认真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

5、虚心向同行教师们学习,争取多听课,取众人之长,弥补自己学科知识的不足,本学期听课绝不少于20节。

6、认真撰写教育教学心得体会,争取有质有量。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切实按照市教科院和学校的总体计划部署,根据自己所教学生和学科的'实际情况,努力学习,奋发进取,尽力把自己的本职工作所教学科做到最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