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托班语言教育活动教案(模板7篇)

最新幼儿园托班语言教育活动教案(模板7篇)

ID:3972612

时间:2023-09-30 22:36:19

上传者:紫薇儿 最新幼儿园托班语言教育活动教案(模板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育活动教案篇一

1、喜欢亲近老师,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2、在看看、说说、玩玩、吃吃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微波炉、玉米粒、爆米花、食物篮等。

1、这是什么?

2、玉米粒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

3、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示小小的玉米粒:坐在地毯上,用手抱紧双腿。

1、出示爆米花的包装袋:玉米粒现在在里面,这个袋子现在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

2、听一听,微波炉里发出了什么声音?

3、用小鼻子闻一闻,闻到了什么味道?

4、看一看,袋子在微波炉里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5、打开爆好的包装袋:看看玉米粒变成了什么?(引导幼儿举起双手,表示大大的爆米花。)

1、交代游戏玩法:孩子装扮玉米粒,蹲在地上;老师装扮爆米花的,在幼儿中间边走边摸幼儿的头,并模仿爆米花的声音。老师发出“砰”的一声,表示玉米花爆好,幼儿站起边跳边拍手。

2、引导幼儿和同伴一起参与游戏,用肢体语言表示小小的玉米粒和大大的玉米花。

1、老师把爆好的爆米花倒在食物篮里:我们的爆米花爆好了,吃吃看什么味道?

2、请老师们尝尝爆米花,鼓励幼儿说说:老师,我请你吃爆米花。

3、念念儿歌“爆米花”:小娃娃,过家家,吃点啥?爆米花。

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就对微波炉和老师手里拿的玉米粒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吃的更能吸引这些不到3岁的孩子的注意力了。所以活动中他们很乐意和老师一起看看、说说,也十分乐意和老师一起分享爆米花,而且不少孩子还能用语言表达:老师,我请你吃爆米花。

游戏“爆米花”和儿歌“爆米花”的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爆好的爆米花上,不能很好地与老师形成互动。而活动结束后再单独进行这两个活动时,因为孩子们已经有了“爆米花”的经验,所以十分愿意参与游戏,和老师、同伴一起玩玩、念念。孩子是否能主动参与游戏是建立在孩子的兴趣点及已有经验程度的基础上,所以在设计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两个因素。

在孩子们抓拿爆米花的过程中洒落了不少爆米花,有不少孩子捡起了掉在地毯上的爆米花。虽然在老师的提醒下停止了捡爆米花的行为,但提醒我在今后的活动中要考虑细节,应避免活动材料可能引起孩子的某种不良行为。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育活动教案篇二

2、分别表演三只动物“扑通”跳下水的过程:

提问:

a小青蛙呢?

b谁不见了?小鸭子?

c小乌龟?

3、将三只动物重叠拿出纸箱问:第一个是谁?第二个是谁?第三个是谁?幼儿练习完整句式“第一个是。。”“第二个是。。”“第三个是”。

4、老师重复一遍故事,幼儿随老师一起玩游戏结束活动。

教学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吃点心。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托班教案 | 托班教学计划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育活动教案篇三

1、知道有朋友是快乐的。

2、学会使用待客语言:xx好、请进、请坐、再见。

活动准备

1、门铃一只;请一位外班教师配合教学。

2、事先与家长交谈过,了解幼儿家里有哪些朋友。

3、角色游戏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外班教师按门铃引发幼儿兴趣。

――门铃响了,我们应该怎么做?(问“你是谁?”)

2、外班教师回答:“我是x老师,我是x老师的朋友,x老师在吗?”

3、现在应该怎么做?(请进,x老师好)

4、外班教师进来后向老师问好,客人进来了我们又应该怎么做?(请客人老师坐,在家应请客人喝水,将好东西拿给客人吃)

5、启发幼儿说说自己家里的朋友。你们是怎么招待的?

6、请几位幼儿分别扮演客人,其他幼儿做主人。

7、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游戏。

建议

活动后可利用画面练习礼貌用语。

活动目标:

1、能安静的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活得快乐。

2、学说短句:“宝宝,我和你一起玩。”、“大家一起玩,真开心。”

3、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两个不同表情的宝宝、布娃娃、小狗、小猴、音乐cd。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图上还有宝宝(带有难过表情),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家吗?

师:这是宝宝的家,宝宝怎么了?宝宝为什么不开心?(幼儿自由猜测)

2、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师:原来妈妈不在家,宝宝一个人在家,没有人陪宝宝一起玩,宝宝想:“唉,我和谁一起玩呢?没有朋友真寂寞。”小朋友,你们能宝宝想想办法,让宝宝开心起来吗?(幼儿自由发言)

(2)师出示布娃娃,提问:你们看,谁来了?布娃娃来干吗?那它是怎么跟宝宝说的?(幼儿回答后,请幼儿学说“宝宝,我和你一起玩。”)

(3)同上方法分别出示小狗和小猴。

3、理解故事内容,师讲述故事一遍。

师:有这么多朋友陪宝宝一起玩,宝宝后来有没有开心起来呢?我们一起来听下故事就知道了,故事的题目叫《一起玩》。

提问:

(1)宝宝后来有没有开心起来呢?都有谁跑过来跟宝宝玩呢?

(2)布娃娃跑过来,对宝宝怎么说?(幼儿回答后,请幼儿学说“宝宝,我和你一起玩。”)

(3)小狗跑过来,对宝宝怎么说?(幼儿回答后,请幼儿学说小狗的话)

(4)小猴也跑过来,对宝宝怎么说?(同上)

(5)玩具橱里的小动物都出来和宝宝一起玩。宝宝高兴吗?那他说了一句什么话?(请幼儿学说:“大家一起玩,真开心。”)

4、听录音机完整讲述故事第二遍。

延伸讨论:怎样才会使自己开心?

5、游戏:找朋友。(根据歌词边唱歌边找朋友)

师:和朋友一起玩,开心吗?恩,大家一起玩,真开心!那让我们一起再到外面玩会吧!(出活动室,结束课时)

活动总结:

活动延伸:

教师在活动区可以把今天活动所用教具放在表演区,以便幼儿能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可以进行表演,从而加深对今天所学内容的印象。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育活动教案篇四

一名称:换帽子

材料:图片、故事《换帽子》

过程:

1.幼儿自由翻阅图书。

2.介绍幼儿用书《换帽子》,知道故事的名称。

3.为幼儿讲故事《换帽子》。

4.根据幼儿的喜好决定讲几遍故事。

5.幼儿指认图书中的大小帽子和戴帽子的乌龟、小姑娘。

6.学讲故事中的`对话。

建议:

1.可以将故事改编成木偶表演给幼儿看。

2.准备各种样式、大小的帽子让幼儿试戴,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附故事:换帽子

一只乌龟戴着一顶大帽子。帽子盖住整个头。乌龟急得直叫:“看不见!看不见!一个小姑娘戴着一顶小帽子。帽子太小,差一点给风吹走。

小姑娘急得直叫:“帽子!我的帽子!”于是,乌龟说:“我俩换一顶帽子吧。”乌龟和小姑娘互换了帽子。乌龟戴上了小帽子,不大也不小;小姑娘戴上了大帽子正好。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二、名称:自己戴帽子

目标:了解几种帽子的不同戴法

材料:幼儿戴的帽子

过程:

1.将班级幼儿的帽子集中起来,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帽子。

2.教师告诉幼儿这些帽子的戴法。

3.幼儿自己挑选不同的帽子试戴。

建议:

1.此活动在冬季进行较合适。

2.教师可以举一反三,围巾、手套等内容都可以这样进行。

3.围巾、手套等物品要写好幼儿的姓名,以免搞错。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育活动教案篇五

因为米是孩子经常要接触到,而且不少家长在家也经常玩,而沙和水相对应米来说比较麻烦,尤其是沙一不安全,二玩起来也不太卫生,不可能长期当作区域来玩,而水受季节的影响,也不可能当作长期的区域来玩,更不可能拓展开来,而米就不同,不但让幼儿在玩中感知不同形状、不同大小及漏斗式的容器的感受,发展小肌肉动作,而且可以拓展开来,尝试不同的“米宝宝”玩法的不同,如糖果、在同样的容器玩的感受就不一样,米和糖果掉下来的声音不一样,等等,而且米玩过后洗干净还可以吃,感受一粒一粒,白花花,直接明白米煮熟了就是我们吃的饭,知道我们不能撒饭、剩饭,从而让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道理。我们根据每个幼儿发展的特点,设计三个层次发展幼儿的能力。

感知装米材料区:(提供真实的物品)

(1)生活中的工具:各种装米器具若干:如小盘、碗、小调羹、奶粉罐、纸杯等。

(2)真实的食物:米

感知不同材料区:

成品材料:

自制模拟生活材料区:

成品材料:米、糖果、泡沫、白云豆、盆子、轱辘桶、勺子、漏斗等。

1、智慧成长:

(1)能够正确地感知装米时容器的性能:知道“上”、“下”、“里”、“外”

(2)能够用比较恰当地语言表达自己对装米不同容器的理解:知道底空的不能装米或知道大的东西装米多,口子大的容器装米容易,口子小的容器装米困难。

(3)能进行简单的观察比较,逐渐开始理解“大小”和高矮,多少。

2、肌体成长:

(1)动作比较协调随意地行走并搬运各种玩具玩米,不会将它们到处洒落在地上。

(2)愿意主动学习一些简单的动作——捞、舀、倒、搅拌等动作。

(3)愿意认识及正确的使用简单的工具:勺子、盘子、碗、瓶子、罐子漏斗等。

(4)知道餐前餐后要洗干净手,不乱扔果壳,吃完食物要漱口,用小毛巾擦干净小脸。

3、社会性成长:

(1)乐意与喜欢的同伴分享玩具、食物等。

(2)知道好玩的的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学说“借我玩一下好吗?”“谢谢”“我们一起玩吧”。

4、情感成长:

(1)在区域活动时不大声喧哗,不影响同伴;

(2)在活动中遇到困难,不哭不叫,动动脑筋找老师或同伴帮忙。

5、创造性成长:

用各种独特的方法,大胆地玩米。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育活动教案篇六

1、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练习双脚纵跳触物。

2、锻炼幼儿的体质,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

蛙头饰、各种害虫、场地布置:长绳上系有各种害虫,害虫离幼儿高举的手(15~20厘米)。

1、幼儿带头饰做热身运动。

教师:蛙宝宝来跟蛙妈妈热身一下,做做运动吧

2、引导幼儿说出蛙的本领

幼儿:自由说出蛙的各种本领。

教师:请几个幼儿说出并且表演一下。

3、总结蛙有一个跳的本领。

幼儿:跳跃的本领。

4、学习跳跃的动作。

教师:蛙宝宝你们知道哪种跳的方法会跳的高呢?

幼儿:自由说出蛙的跳跃的好方法。

教师:宝宝们真都能想出好方法,蛙妈妈这里有个更好的方法。

5、说出好方法。

教师:跳前要蹲下一点,双脚一起用力向上跳这样就会跳的高。

宝宝们来跟着妈妈做这个动作真棒!

教师:宝宝们自己来练习这个动作。good真!

6、进行游戏。

教师:叮呤……山羊公公啊!好的没问题。刚才,接到山羊公公的电话,说它庄稼地里有很多害虫,请你们帮忙,你们开心吗?现在是你们发挥本领的时候,不过去山羊公公家要经过一座小桥窜过山洞,蛙有要求的去时一定要小心跟好蛙妈妈后面。宝宝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吧!

教师:带蛙宝宝去山羊公公庄稼地里。这里就是庄稼地里了妈妈先来示范一下,还真难捉妈妈来用一下好方法,捉到了一只老鼠。我要请一个蛙哥哥来捉一下。宝宝们看好了蛙哥哥这么捉的。记住要用学到好方法才能捉到更多害虫。开始吧。

7、游戏结束。

教师:宝宝们今天表现很山羊公公邀请你们去它家坐客我们去吧。

反思:这次活动中我反思了一下,在活动中以一些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幼儿的想象,幼儿能大胆的想象从而引起幼儿的兴趣,在教学时对一些问题的结果不要急于说出来可以引导幼儿自己去思考问题,使他们灵活的小脑袋很好的发挥。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育活动教案篇七

1.托班新生入园,参观所在幼儿园,熟悉环境,初步了解幼儿园的功能分区。

2.引导幼儿说出幼儿园与班级的名称,并了解梭子班级的分布布局。

3.让幼儿初步建立安全感,对幼儿园和班级产生喜爱之情。

1.课前确保幼儿园和本班内物品安全放置

2.教学课件ppt

3.歌曲《我的幼儿园》

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进入芝麻开门环节,引出本次主题。

(1)小朋友们,今天班上新来了好多小朋友,大家想不想一起参观参观幼儿园呢?

(2)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简单介绍一下幼儿园的功能分区。

小朋友们都已经长大了,爸爸妈妈去上班,小朋友们要在新的家学习知识和本领,这个新的家就是我们幼儿园,看看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和老师们,他们都是我们家的成员。

2.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完幼儿园后回到班级,引导幼儿回忆和表达。

(1)请问你知道幼儿园叫什么名字吗?你知道我们班叫什么名字吗?

(2)我们刚刚都经过了哪些地方呢?

(3)你最喜欢幼儿园的什么地方?

3.教师出示教学课件,进入社会大观察环节,引导幼儿观察班级里的功能分区。

(1)请小朋友看看我们办理都有什么东西?

(2)你知道这些东西是做什么用的吗?

4.教师出示教学课件,进入快了探索环节,请幼儿认真挂差,大胆表达。

(1)引导幼儿根据画面中人物实际要求,找到它们最想去的正确地方。

(2)你知道他们想干什么吗?

(3)你能帮助他们找到这些事情的正确地点吗?

教师在本次活动结束之后,带有而观察本班记得布局和分区设置,帮助新生幼儿实际了解所在班级各分区的功能。

很多家长都容易忽略一点,就是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带孩子参观幼儿园。家长其实是可以提请带孩子参观幼儿园的,让孩子尽早熟悉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新环境,提早稳定幼儿的情绪,为入园的情绪和安全感进行基本初步的建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