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的导游词 浙江杭州西湖旅游概况导游词(通用5篇)

浙江省的导游词 浙江杭州西湖旅游概况导游词(通用5篇)

ID:3977319

时间:2023-10-01 00:56:47

上传者:梦幻泡 浙江省的导游词 浙江杭州西湖旅游概况导游词(通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浙江省的导游词篇一

西湖是国内的旅游风景名胜区,吸引了各地的游客们来游玩,身为一名导游,要给游客做好景点的解说,让游客更了解景点的特色。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杭州西湖概况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记得我刚到杭州不久,就迫不及待的让爸爸妈妈陪我去游览杭州西湖,特别是三潭印月。来杭州之前,就看到很多关于三潭印月的美丽传说。这次有那么好的机会哪能错过,爸爸妈妈答应了。

三潭印月位于西湖南半边。湖中有一座人工小岛,三潭印月就在这座小岛的附近。我们上了船,欣赏着水如平静的西湖。这湖水,咋看,犹如一潭诱人的陈酒,静静的,轻盈盈的;细看宛如一面在翡翠帷幕中的宝镜,亮亮的,蓝湛湛的。这一切,都像经过艺术家的剪裁,移小换形,处处皆景。

走着,走着,我们踏上了弯弯湖中的小桥,展示在面前的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白色的荷花,有的怒开盛放,有的含苞欲放,绿色的荷叶在微风中轻轻摇动。一些外国游客不时举起照相机拍下这美好的景色。过了小桥,走进一座四角亭。亭中立着一块奇石,上面写着红色的“三潭印月”四个大字。站在亭里向湖中远眺,只见湖中三潭组成一个三角形立在湖中。绿水。三潭。蓝天。飞鸟,我们仿佛置身于画中,好像在画中游。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杭州西湖概况!

西湖古称“钱塘湖”,又名“西子湖”,古代诗人苏轼就对它评价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形态为近于等轴的多边形,湖面被孤山及苏堤、白堤两条人工堤分割为5个子湖区,子湖区间由桥孔连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掺混,造成各湖区水质差异,大部分径流补给先进入西侧3个子湖区,再进入外西湖;湖水总面积5.593平方公里;,总容积1.10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97 米;西湖底质是一种有机质含量特别高的湖沼相沉积,属于粉砂质粘土或粉砂质亚粘土,最上层皆为藻骸腐泥层(黑色有机质粘土),中层泥炭层或沼泽土,最下层为基底粉砂层;入湖河流部是短小的溪涧,主要补水河流为金沙涧、龙泓涧和长桥溪泄流。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

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甚至心醉神驰,怀疑自己是否进入了世外仙境。 而西湖的美景不仅春天独有,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个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经过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它们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其它景点还有保叔挺秀、长桥旧月、古塔多情、湖滨绿廊、花圃烂漫、金沙风情、九里云松、梅坞茶景、西山荟萃、太子野趣、植物王国、中山遗址、灵隐佛国、岳王墓庙.

城西商贸圈建设继续推进,西城广场、西溪阳光城、聚龙大厦等商务楼宇相继建成,“世界500强”沃尔玛投资落户西湖,信息咨询等中介服务业发展迅速,茶乡休闲、渔业垂钓等农业休闲观光产业快速发展。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先后创建了省电子信息商标品牌基地和数字娱乐产业园。西湖区投资空间广阔,转塘等3大城镇改造步伐加快,西湖、转塘两大科技经济区块建设初见成效。20xx年实现生产总值58.80亿元,比上年增长17.08%;财政总收入31.35亿元,比上年增长27.9。

西湖区位于杭州市区的西部,全区辖北山、西溪、灵隐、翠苑、古荡、文新6个街道,周浦、蒋村2个乡和留下、龙坞、转塘、袁浦、三墩5个镇,是一个城乡皆有、平原山水相依的区,是驰名中外的“龙井茶”盛产之地。境内汇聚了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文化团体、大中型企业,是高科技密集区,有世界闻名的西湖,诱人的湖光山色与悠久的历史文化融于一体,是杭州风景旅游和历史文化的中心,是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所在地。

西湖区自秦到清,属钱塘县(隋朝开皇九年改为杭州)。1920xx年即民国元年归属杭县。1920xx年划为杭州市第四区,1949年5月杭州市解放后改为西湖区。

早在大革命时期的1920xx年7月,建立了中共杭州西湖区委员会,马东林任区委书记,直属省委领导。1920xx年9月,省委决定建立中共杭州县委(又称杭县县委),领导六个区委。从此,中共杭州西湖区委直属杭州县委领导,由县委委员马东林兼任区委书记。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5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杭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即派军代表刘中、牟西山、李云萍等接管了国民党第四区公所。5月30日建立了西湖区人民政府,6月22日,经省委批准,建立了中共杭州市西湖区委员会。 1952年11月10日,建立古荡区。1955年5月撤销古荡区建制,并入西湖区。

1958年4月市委决定,市园林管理局与西湖区人民委员会合署办公。1961年3月,市委决定市园林管理局从西湖区(公社)划出由市直接领导;并将钱塘联社的上泗公社划入西湖区。同年5月,余杭留下公社的九个生产大队和留下镇划入西湖区管辖。

1966年5月开展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很快波及到西湖区,使西湖区陷于“文革”十年动乱之中,区委及其工作机构受到严重冲击。在这种情况下,1967年3月,由区人武部牵头,成立了区生产办公室,领导和组织全区的工农业生产。1968年5月,成立了西湖区革命委员会,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同年10月建立了区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

1969年3月,撤销西湖区建制,建立杭州市郊区,并建立了郊区革命委员会和党的核心领导小组。1972年12月,以市园林管理局为基础重建了西湖区,建立了西湖区革命委员会和中共西湖区委,与市园林管理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并与郊区同时并存。

1977年10月,西湖区与市园林管理局分开,郊区与西湖区合并,定名为西湖区,同时建立中共西湖区委。1987年底,西湖区直辖四乡、四镇、五个街道,面积228.38平方公里,占杭州市区总面积的53.11%,全区人口301824人,其中农村人口114984人。1988年1月至1993年12月,西湖区的区域与1987年相同,未发生变更,仍直辖西湖、龙坞、袁浦、周浦四个乡,祥符、古荡、留下、转塘四个镇,北山、南山、灵隐、西溪、翠苑五个街道。1995年袁浦乡撤乡建镇。

为了加快杭州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1996年5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将原萧山市浦沿、长河、西兴镇和原余杭市三墩镇划归西湖区管辖。同年5月24日,经浙江省民政厅批准,将西兴镇的东湘、杜湖、湖头陈3个行政村从西湖区划出,归属萧山市城厢镇管辖。7月2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原余杭市三墩经济区蒋村办事处随区划调整转为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蒋村办事处,作为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至此,西湖区辖有北山、南山、西溪、灵隐、翠苑5个街道和1个蒋村办事处,西湖、周浦、龙坞3个乡和古荡、留下、祥符、三墩、转塘、袁浦、浦沿、长河、西兴9个镇,面积403.2平方公里。

1996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杭州市滨江区,并对杭州市市辖区的行政区划又作了调整,将西湖区的祥符镇划归拱墅区管辖;将浦沿、长河、西兴三镇划归滨江区管辖。1996年12月30日,经浙江省民政厅批准,将蒋村办事处改为乡建制。

1997年6月19日,区委决定建立蒋村乡筹建领导小组;同年9月23日,蒋村乡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97年12月28日,又经省民政厅批准,将龙坞乡改为镇建制。全区辖北山、南山、西溪、灵隐、翠苑5个街道,西湖、周浦、蒋村3个乡和古荡、留下、龙坞、转塘、袁浦、三墩6个镇,面积 312.91平方公里。

1998年8月19日,经杭州市民政局批准,同意将蒋村乡的骆家庄、五联村划出,建立西湖区人民政府文新街道办事处。是年底,全区人口434793人,其中农业人口127034人,是杭州市6个城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区。

20xx年9月19日,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决定调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西湖区和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体制,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与市园文局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将西湖区的西湖街道,灵隐街道的金沙港社区,以及北山街道的栖霞岭社区沿北山路以南部分包括孤山、苏堤、白堤,交由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托管。现属西湖街道的珊瑚沙村,不随西湖街道交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托管。至20xx年末,西湖区辖2个乡、5个镇、6个街道,有83个行政村、93个居委会,总面积313.70平方公里,全区总人口49.22 万。

浙江省的导游词篇二

莫干山山峦连绵起伏,风景秀丽多姿,景区面积达43平方公里,它虽不及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 峻,却以绿荫如海的修竹、清澈不竭的山泉、星罗棋布的别墅、四季各异的迷人风光称秀于江南,享有 “江南第一山”之美誉。

莫干山素以竹、云、泉“三胜”和清、静、绿、凉“四优”而驰名中外。

“竹”,是莫干山“三胜”之冠,以其品种之多、品位之高、覆盖面积之大列于全国之首、世界之 最。走近莫干山,只见修竹满山、绿荫环径,风吹影舞、芳馨清逸,宛如置身绿幕之中。景区及外围区 有连片竹林127平方公里,有诗云:“竹径数十里,供我半月看。”莫干山所独有的“黄金嵌碧玉”、 “碧玉嵌黄金”两类珍贵竹种则以其独特的花纹倾倒无数游客。“云”也极具特色,因时而异、变幻万 千,动若浮波、静若堆絮,站在云海上餐雾饮露、枕云席絮,令人有“遗世而独立”之感。“泉”也是一胜,飞瀑流泉多达百余道,可谓峰峰有水、步步皆泉。

“绿”是“四优”之一,树绿、竹绿、草绿、山绿,如绿色的海洋,满目皆翠。全山绿化覆盖率高 达92%。“清”也是一大优点。若漫步于竹林或憩息于林荫,或眺望于亭台,或夜坐于别墅,处处清新 悦人、神舒肤爽。“凉”是避暑的主要条件,因莫干山地处一定高度,绿化覆盖率高,且多流泉及储水 量大的修竹,因此夏季气温较低,七、八两月平均温度仅24.1度,早晚尤为凉爽,最宜避暑。“静”,谷幽境绝,宛如世外桃源。走出久被噪音围困的圈子,莫干山能给你一个静谧的天地。

莫干山虽以“清凉世界”而著称于世,但实际其四季风景各有特色。春季和风阵阵,云雾变幻,其 时春笋破土而出,各类山花争奇斗艳,到处是生机勃勃,一派繁荣景象。入秋,则天宇澄朗,山明水 佳,无处不桂香浓郁、枫林胜火、万篁碧绿、秋意盎然。而冬季,则又是林寒涧肃,清静无比,漫山琼 花飞舞,银妆素裹,更是一番动人景象。

莫干山风光妩媚,景点众多,有风景秀丽的芦花荡公园,清幽雅静的武陵村,荡气回肠的剑池飞 瀑,史料翔实的白云山馆,雄气逼人的怪石角,野味浓郁的塔山公园,以及天池寺踪迹、莫干湖、旭光台、名家碑林、滴翠潭等百余处,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忘返。

浙江省的导游词篇三

大家好!

桐乡乌镇是闻名江南的历史文化名镇。据《乌青镇志》记载,唐咸通年间始正式称镇,据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伟大的革命文学家茅盾就诞生在这里。 乌镇位于杭嘉湖平原北部,京杭大运河西侧,地当水陆要冲,古处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乌程、归安、崇德 、桐乡、秀水、吴江、震泽)交界之地。

古人称它为姑苏留都之前户,嘉湖浙甸之后屏。 乌镇原以车溪(今市河)为界,分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直到1959年,市河以西的乌镇划归桐乡县,才统称乌镇。乌镇名称从何而来?据传,古代有一姓乌的将军,为讨伐叛臣力战死于车溪河畔,后葬于此。

人们为纪念这为乌将军,就将这里取名乌镇。当然,这只是传说。但乌镇的历史确实比较古老,据考证,乌镇东栅谭家湾(新春村),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属马家浜文化,距今已有6千多年历史。

乌镇素以水乡集镇著称。全镇市区河道如网,水街相依。纵横的溪塘,穿街傍市。溪上众桥飞跨,塘畔绿树成荫;河中舟楫不绝,市上笑语阵阵,这一切给水乡乌镇增添了诗情画意。 乌镇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甚多,市河西岸的唐代银杏,相传为埋葬乌将军时所树,自唐迄今,历时已有一千佘年。十景塘边的昭明太子读书处,为梁朝遗迹。

市河东观前街上的修真观戏台,始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是浙北水乡集镇保存下来仅有的古戏台。乌镇自南宋以来,名园巨宅代有所建,如今镇上还留下不少有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古老民居。其中西栅的朱家楼别具一格。此楼建于民国元年(1912),青砖灰瓦,雕门画窗。楼上楼下全部方砖铺地,形成上下两座厅堂,人称“厅上厅”。镇西的两座古石桥,也是遐迩闻名。这两座石拱桥,均建于明代,两桥成直角相连,任你站立哪一座桥边,均可透过桥洞看到另一座桥,故有“桥里桥”之美称。

乌镇不仅揽古老之胜,水乡之美,还由于它的名字跟文学巨匠茅盾联系在一起,固而更 添生色。如今,它已成为浙北著名的旅游之地。

浙江省的导游词篇四

嘉兴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的杭嘉湖平原,东接上海,南濒杭州湾,西连杭州,北邻苏州,是马家洪文化(距今7000年)的发祥地之一,唐宋以来一直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被誉之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如今的嘉兴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沿海经济开放区和浙江省重要的工贸城市,下辖嘉善、平湖、海盐、海宁、桐乡和秀城、秀洲等7个县(市、区)。全市总面积3915平方公里,人口332万人,其中市区面积968平方公里,人口88万人。

嘉兴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距今7000年前市境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渔猎活动。春秋时,此地名长水,又称槜李,吴越两国在此风云角逐。战国时,划入楚境。秦置由拳县、海盐县,属会稽郡。两汉时煮海为盐,屯田为粮。三国时吴国雄踞江东,析由拳县南境、海盐县西境置盐官县。

州府级政权。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吴越王钱元瓘 之奏请,在嘉兴置秀州,领嘉兴、海盐、华亭、崇德4县。北宋改秀州为嘉禾郡,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升郡为府,后改嘉兴军。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嘉兴军为嘉兴府安抚司,旋升为嘉兴路总管府。宋元时,嘉兴经济较发达,被称为“百工技艺与苏杭等”,“生齿蕃而货财阜,为浙西最”。乍浦、澉浦、青龙等港口外贸频繁,海运兴隆。

明宣德五年(1430)析嘉兴县西北境为秀水县,析东北境为嘉善县;析海盐县置平湖县;析崇德县置桐乡县,嘉兴府下辖7县,称一府七县。此后四五百年内嘉兴府县体制基本未再变动。其时,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日渐繁荣,棉布丝绸行销南北,远至海外,嘉兴王江泾镇的丝绸有“衣被天下”的美誉,嘉善有“收不完的西塘纱”的谚语,桐乡濮院镇丝绸“日产万匹”,名闻遐迩。明弘治《嘉兴府志》记载:“嘉兴为浙西大府”,“江东一都会也”。

清朝初期,清政府进行了赋税改革和整顿,并多次对杭州湾沿岸海塘进行修筑,嘉兴社会经济不断好转,市镇更加繁荣。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克嘉兴,建听王府为当地军政领导机构。清朝中期以后,受帝国主义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嘉兴的经济和城市面貌日渐衰落和凋敝。1911年11月7日,辛亥革命党人光复嘉兴,成立嘉兴军政分府。民国初废府存县,改称嘉禾县,后复称嘉兴县。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改革开放以来,嘉兴经济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对明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9亿元,财政总收入53.5亿元,外贸出口总值达22.2亿美元,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所辖五个县(市)已连续三次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所有县(市、区)均被命名为“浙江省小康县”。

嘉兴市境地处太湖流域,水乡泽国,为古越人聚居地。春秋时地跨吴越,史称“吴头越尾”,因此兼有吴“泰伯辞让之遗风”与越“夏禹勤俭之余习”。楚并越后,又接受了百余年楚文化的影响。自秦(前222)实行郡县制至五代(907-960)以前,嘉兴一直归属会稽吴郡,语言亦属吴方言区,故民间习俗以吴俗为主流,江南水乡特色鲜明,有别于省内山区、半山区。西晋末与北宋末,国家二次动乱,北方衣冠之族多渡江而南,带来了中原文化,优势互补,使嘉兴民风融合了中原风俗的成份,独特性与多元性并存。

嘉兴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投资环境,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铁路、公路、水路、港口齐全,成为浙北的交通枢纽。农业资源丰富,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完备,市场网络格局已经形成。电力充沛,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开放型经济发展迅速,全市拥有1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达2104家,累计合同利用外资2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71亿同时,还有众多的文化名胜,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0处,旅游资源丰富,潮、湖、河、海自然风光极为优美,荣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在新世纪的征程中,勤劳智慧的嘉兴人民坚定信心,与难而进,奋发有为,实现新的跨越。我们坚信,嘉兴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一座长江三角洲的经济重镇、上海南翼的港口新市,江南水乡的文化名城正在杭州湾北央求迅速崛起。

浙江省的导游词篇五

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历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杭州西湖。我是你们这次杭州之旅的导游,我姓林,你们叫我林导好了。 来杭州之前,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就连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诗人说他之所以舍不得离开杭州,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杭州有一个美丽迷人的西湖。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啊!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西湖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绕湖一周近15公里。面积约5.68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5米,最深处在2.8米左右,最浅处不足1米,蓄水量在850万到870万立方米之间。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5个部分。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橹浪闻茑。如以每个字来点的内涵,它们是: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点出了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明晦晨昏,西湖胜景时时皆有,处处都在的特色。1985年又评出了“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园林风景区内,颁着主要风景名胜有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有30多处。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 1982年11月8日,国务院将西湖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之一。1985年,在“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评选中,西湖被评为第三。

珠,就将落到杭州玉龙山(现在的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美丽的西湖。

走进西湖,湖面如镜,难怪在华夏的四大爱情传说中,其中两个爱情传说就发生在次地。断桥、长桥,平凡的桥梁却在传说中变得千娇百媚。在长桥上,梁祝在这相送十八里,仿佛见到当年他们难舍难分的情境。断桥不断,晴天送油伞的传说更是使人联想翩翩。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东坡绝句道出了西湖的柔美和典雅。所以,诗人把西湖比作我国的美人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一个“西子湖”的美称。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心醉神驰。西湖的美景不是春天独有,夏日接天连碧的荷花,秋月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西湖的传说让西湖更美了,更神秘了!

游客们,至此,今天的杭州西湖之旅也就告一段落了,希望大家都满意今天的旅程,谢谢大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