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心得感悟(实用5篇)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心得感悟(实用5篇)

ID:3979746

时间:2023-10-01 01:57:48

上传者:LZ文人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心得感悟(实用5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感悟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感悟,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好的心得感悟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感悟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感悟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心得感悟篇一

防震演习程序为:警报响起、各班自救、组织撤离、操场整队、清点然拉响警报,班主任听到警报迅速指挥学生不要慌乱并引得学生有秩序地逃离现场。人数、活动总结。

防震演习中,同学们能沉着冷静,用书包或者其他能保护头部的物件遮住脑袋,钻到桌子底下,或跑到教室的墙角。老师组织学生有序地离开教室,撤离过程中,所有教师各负其责,维护秩序,使学生安全跑到操场。这次安全防范演习,全校师性齐动员,教师准时到位,学生动作迅速,秩序良好。仅用了三分钟时间就完成了就位部署,各班按原来位置站好。

但是在演习中学生进行间有讲话现象,甚至有嬉笑现象,不够严肃认真;下楼次序与路径要进一步监管理顺,做到合理、科学,避免拥挤;个别教师逃离动作慢。

通过这次演习,我也了解了一些小知识:当地震来临时,不能跳楼,要切断电源关掉煤气,躲到卫生间里,或者躲在桌子下,因为墙壁倒塌时,好能为你承受重量。尽量避开玻璃,地震之后要迅速撤离,以防余震。如果在操场等室外,要离开教学楼、高压电线、跑到空旷地带。不要在加油站附近,因为地震发生时,加油站容易引起火、爆炸。总之,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学会根据当时所处的场所和情境,采取自救措施。我们学校经常进行演习,从而让我们了解了许多自救措施,设想一下,如果不学会自救,地震真正到来时,就会惊慌失措,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因此,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采取科学的方法自救的非常重要的。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心得感悟篇二

汶川地震影响着亿万人的心。为了防止地震,我校还举办了独特的地震演习。

下午第三节课,王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带领我们练习。

在第一次演习中,学生们没有经验,只是按照老师的指示去做。所以结果:学生们要么慢,要么不能进去,要么磕头碰脸。我遇到了麻烦:我把脚放进凳子里,当老师说:“抱着头蹲下。”我突然摔倒了。当老师说:“跑吧。”那时,我怎么不能出来呢。如果是真正的地震,恐怕。

万事开头难。经过几次练习,我逐渐发现了一些技巧。首先,不要动脚,把它们放在地上。坐好。当你听到蹲在头上的密码时,用脚向后推椅子,这样钻下来的时候空间会更大。然后迅速蹲下,走进桌子。

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练习,时间悄然逝去,3点50分就要到了。教室安静了下来,我听到了所有学生的呼吸声。心跳开始加速,我的心情突然变得担心起来。安静了一会儿,3点50分来了!

只听三声哨声划破寂静的天空。原本安静可怕的教室,在王老师的命令下,变得沸腾起来。学生们慌慌张张地走到桌子下面。又快跑到横着容不下三个人的小楼梯上。一开始,学生们都很快,但到了三楼就走不动了。因为我们要等到12年级的'孩子都撤离后才能离开。所以,一些脾气暴躁的学生抱怨道:“快点,如果真的发生地震,早死在这里!经过长时间的等待,我们终于安全地来到操场,一场“惊心动魄”的地震演习结束了。

经过这次演习,我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在关键时刻,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克服困难。如果地震真的来了,我相信我们可以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困难!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心得感悟篇三

当弟弟和姐姐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两头,同时有生命危险,同时需要救援时,却只能选择一边,母亲的心中一定万分纠结:如果可以两个孩子都救,该多好。然而,世间何来这般如果!手心手背都是肉,可现在她却只能选择一个!两边都是她至亲的骨肉,可现在却只能选择一个!两边都需要及时救援,晚一秒都可能没了生命,可现在她却只能选择一个!

当母亲说出“救弟弟”那三个字时,同样被压在水泥板下、同样性命危急、同样是母亲孩子的姐姐该多么伤心、多么怨恨母亲啊?她不明白母亲为何不救她,我们只看到:镜头里,姐姐的眼泪顺着眼角滑落,双眼绝望地闭上了。或许,就在那一刻,“仇恨的高塔”便在她心中悄然搭起。

好在,姐姐最后奇迹生还,她心中一直对这件事不能释怀,以至她的养父养母最开始以为她是哑巴。后来,养父多次问及她在唐山是否还有亲人,她都选择沉默。哪里是她不知道自己的亲人是谁,而是她根本不愿承认当年选择用她生命换取弟弟生命的妈妈真的是她的亲生母亲。32年,若不是又一场地震,这对母女间的误解或许永远不会消除。

好在,她最后选择了尝试原谅,回到了那熟悉的家。因为她看到了汶川大地震中一位和她母亲面临相似艰难抉择后的'那份悲痛——那不是母亲的本意,然而事实却逼迫她做了那样的决定!她明白了母亲当年的那种无奈与心痛。当她看到母亲为她准备的西红柿时,当她看到母亲一边道歉一边下跪时,当她看到那每年都买为她购置好的课本时,她感动了、后悔了、自责了、痛哭了……那时,她明白了:母爱的天平根本没有偏向哪一方,那救的是她的同胞弟弟啊!她明白了母亲这32年的煎熬与不易,连她自己也感叹:“妈,你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呀?”她明白了这些年她有多对不起母亲,那“仇恨的高塔”瞬间夷为平地,不复存在,化为了无尽的'自责与悔恨。

所以,让我们都好好爱自己的母亲吧!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心得感悟篇四

周六晚上老公陪我看了《唐山大地震》。看的痛哭流涕,整个晚上都不能平静。早上起来看影评。我也记下自己被触动的感悟。再一次感受到生命在大灾大难面前的脆弱。电影《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还没有我。然这个历史事件却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汶川是唐山大地震的历史回顾,心痛的重复,勾起了多少唐山人的回忆、心痛、同情和爱心。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一个妻子在要救孩子的瞬间被丈夫拉住,丈夫却永久的离开了。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年轻母亲元妮的心碎了。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无论是母亲还是女儿。

当一场灭顶之灾刹那降临,当身边的一切在顷刻化为虚无,当一线生的希望就在眼前,却眼睁睁的看到自己被抛弃,方登这个被母亲放弃的女儿不能原谅母亲。直到多年以后,在做了母亲之后,在汶川,在生死抉择面前,在大爱与小爱割舍之间,方登终于走出情感的迷雾。我是女儿,是妻子,又做了母亲。特别能感受得到元妮难以描述的痛。

那么多的感人对白我无法一一评述,我想说的是震后很多年后,当儿子问起妈妈元妮为什么一直单身时,妈妈说我也不是没人要。我的命是你爸救的,这个世界上哪还会有用生命爱我的男人?为这样的男人守一辈子,值得!许多年后,元妮一直不愿搬家,每次烧纸时她都念叨着家里的地址,她害怕那孤单的灵魂不认得回家的路,她怕她最爱的人迷了路,回不了家。亲人永远都是亲人,就算是阴阳两隔,也是至亲的人!

我们总认为天灾人祸离我们很遥远,是呀,在没有经受过大灾大难的人看来这些太遥远了。然,只要稍稍经历过生死的人就知道生命是多么的宝贵。

平淡的日子过得太久了,总想寻求点刺激。可生命中的奇迹太少了,于是就有了渴求激情。寻求婚外的情感寄托无疑是一种浪漫的选择。可看了元妮对丈夫的墨守承诺后,你会发现婚姻应像生命一样神圣,一生只有一次。

被人收养的方登长大成人后,离开养父母家杳无音信的很多年,当她再次出现在养父眼前时,那个暮年的老人责问女儿为什么不回家,女儿怕父亲担心时,年迈的父亲愤怒而激动的大喊我每天都在担心。这就是父亲,你以为他在远方,你却从没离开过他包容的心!方登给养父买了一件棉袄,穿上后才发现袖子长了我一直以为你很高呢,怎么袖子就长了呢?我们只顾着自己长大,却忘了父母也会衰老!

我是在做了母亲后才懂了父母对我的爱。对他们好一些,趁他们还在。

感动的地方太多,我不是搞影视文学的,我只在乎我的感觉,我用我被打动的程度去衡量我眼中的每部片子的价值。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心得感悟篇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震科普携手同行科普活动观后感2022,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科普活动观后感1

通过今天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和实际演练,我明白了如何防震和如何防火等一些措施,更主要的是懂得了,当地震和火灾发生时如何带领学生安全的逃离。现把学习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地震来了怎么办

1、是跑是躲不要犹豫

一次地震,从人们感觉震动到房屋开始倒塌,通常有十几秒钟的时间间隔。经验告诉我们:震是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中的好办法,这处办法尤其适合处在楼房内或人多场所的人。如果你住在平房,迅速跑到室外避震也是可取的。但是,一定要迅速采取措施,不要犹豫,以免在犹豫中丧失生存的机遇。

2、采取正确的姿势

躲避地震时要尽量降低身体的重心;蹲下或会下时,要尽量蜷曲身体;趴下时要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躲避时要低头,并用手护住头部,有条件时,可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等顶在头上;要防止灰土、毒气等侵入口、鼻,条件允许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寻找安全的地方

在室外,安全的地方是远离建筑物空地。在室内,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比如:楼房中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厨房、卫生间;家中牢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内承重墙角;教室的讲台、书桌下;商场书店的结实柜台、室内立柱附近;影剧院的排椅下;工厂车间内的机床、大型设备附近等。

4、震后迅速撤离

地震发生之后,受损的房屋是最危险的场所,一旦震动停止,要马上撤离。如果是在家中遇到地震,在撤离前要灭掉明火,关掉煤气,切断电源,防止火灾发生。

5、要点:

(1)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2)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3)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4)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

(5)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6)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8)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9)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等。

二、火灾来了怎么办

1、沉着冷静:根据火势实情选择最佳的自救方案,千成不要慌乱。凡火灾幸存者大多方寸,不大呼大叫,而是根据火势、房型冷静而又迅速地选择最佳自救方案,争取到了最好的结果。

2、防烟堵火:这是非常关键的,当火势尚未蔓延到房间内时,紧闭门窗、堵塞孔隙,防止烟火窜入。若发现门、墙发热,说明大火逼近,这时千万不要开窗、开门,可以用浸湿的棉被等堵封,并不断浇水,同时用折成8层的湿毛巾捂住嘴、鼻,一时找不到湿毛巾可以用其他棉织物替代,其除烟率达60%~100%,可滤去10%~40%一氧化碳。另外,应低首俯身,贴近地面,设法离开火场,以避开处于空气上方的毒烟。

3、设法脱离险境:底层的居民自然应夺门而出。楼上的住户若楼道火势不大或没有坍塌危险时,可裹上浸湿了的毯子、非塑制的雨衣等,快速冲下楼梯。若楼道被大火封住而无法通过,可顺墙排水管下滑或利用绳子缘阳台逐层跳下。

4、尽快显示求救信号:发生火灾,呼叫往往不易被发现,可以用竹竿撑起鲜明衣物,不断摇晃,红色最好,黄色、白色也可以,或打手电或不断向窗外掷不易伤人的衣服等软物品,或敲击面盆、锅、碗等。

5、切不可因贪恋钱财而贻误脱险时机。

总之,虽然这次培训只有一天的时间,但感觉收获很是很多。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科普活动观后感2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告诉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

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害,损伤惨重,特别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_自然灾害不像地震一样不可避免,有时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还有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有许多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所以,我们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不止自然灾害,还有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倡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1、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

2、工厂不要排放太多废气,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

3、要保护臭氧层,汽车不要排放废气。

4、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

5、要多学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

6、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难无情,生命无价。同学们,做为未成年人,我们更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平时要加强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掌握在危急情况下机智逃生的本领,并积极向家长、朋友和邻居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安全,珍爱生命。同时,我希望全体师生能以这次防震减灾演练为契机,进一步把我校的安全工作做好做实,把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使我校成为名副其实的“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科普活动观后感3

学校组织了很多活动让我们学习防震减灾的知识,比如请消防大队的叔叔给我们讲解发生火灾的逃生知识,进行发生火灾时的逃生演练,当发生火灾时,用毛巾捂住嘴,站好队快速从安全通道跑到操场上。学校还请了交警叔叔给我们讲解交通安全知识,避免我们发生交通危险。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

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

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

其他自然灾害不像地震一样不可避免,有时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还有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有许多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所以,我们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自己害了自己。

不止自然灾害,还有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科普活动观后感4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难题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为了提高自救能力,在校领导的组织下,6月12日,我校组织全体师生进行了一次地震逃生演习。

上午九点,演习正式开始。当警报突然响起,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迅速拿着书或者是书包,来保护自己的头部,蹲在桌子底下。靠近门口的同学,将教室门打开后,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品。整个动作要一步到位。嘈杂声过后,师生们按照事先计划的秩序有序的从教学楼逃离。这次的演习很成功,大家表现的都很不错。

通过这次地震演习的亲身体验,真的是很受益匪浅。面对地震灾害我们无法阻止它的到来,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认识逃生技能来保卫自己的安全。通过这次演习,能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可以把灾难控制到最低,而不再是什么都不懂,这个演习真的是很有必要。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科普活动观后感5

为了让师生掌握火灾、地震等突发灾害的逃生技巧,进一步提高师生的自救防护能力。__年__月__日上午,__镇___小学全体师生进行了防火防震安全演练活动,同时中心校安全检查工作小组在辛校长的带领下一行9人到各校进行“防火、防震演练”工作检查,发现各校教室的前后门都打开了,学生的疏散情况好于学生,但各校整个演习过程都能做到快速、安全、有序,达到演习预期目标。现就本次“防火防震”疏散演习心得体会如下:

一、准备充分,人人重视

这次演习活动的成功,在多次“防火防震”疏散演习的经验前题下,与学校领导对疏散演习活动进行周密部署,与师生严格按演习方案进行实地消防疏散演习是分不开的`。

二、紧张有序,忙而不乱

疏散预案演习的前提是“安全第一,确保有序;责任明确,落实细节”。在学生疏散过程中,同学们在班主任组织下,在任课教师的引导下,成功疏散到安全地点。学生在疏散过程中忙而不乱,学生之间、班级之间等前后距离保持适度,没有造成人员拥堵。从总体上看,高年级疏散得比较快,纪律比较好,班主任老师在确保学生安全有序的前提下,敦促学生加快疏散的速度。__小学的师生能用手帕捂住嘴,到达安全地带后能抱头下蹲。___小学不仅有广播信号,还用了哨子作为紧急疏散信号,为的就是应付停电的突发情况,这点值得兄弟学校的学习。

三、存在不足,努力方向

这次“防火防震”疏散演习活动虽然初战告捷,但在疏散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以待我们在下一次演习中改正。

(一)是还存在着多余环节和动作。个别学校班级在警报响起后,班主任还在班级门口整理队伍的现象,下楼梯时个别老师在队伍前面带队速度较慢,影响撤离下楼梯的速度,班级带队老师应该在队伍的旁边引导、指挥学生安全有序地撤离。

(二)是存在年级楼层之间队伍接不上的现象,甚至出现了学生摔倒的现象。这有待负责疏散的老师认真做好楼层之间的沟通联系,在确保学生疏散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该疏散楼梯口学生撤离速度。

以上两点不足,希望在以后的疏散演习中重点强调和关注。为让“防火防震”疏散更快、更有效,学校还会在往后的时间,安排在学生不知情的全校性疏散演习,使学生形成习惯,在真正遇突发事件时可以迅速有序的按路线疏散到安全地点。

时间就是生命,多掌握逃生的技巧往往能在危急之际让我们逃出困境。开展“防火防震”疏散演习活动,目的是为了防范,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对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和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提高了师生应对例如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应变能力。保障我们校园的健康发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