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水果添画小班教案反思与评价 小班科学教案水果饮料反思(优秀10篇)

最新水果添画小班教案反思与评价 小班科学教案水果饮料反思(优秀10篇)

ID:3980068

时间:2023-10-01 02:02:59

上传者:XY字客 最新水果添画小班教案反思与评价 小班科学教案水果饮料反思(优秀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水果添画小班教案反思与评价篇一

1.能运用谈话、统计等方式表现自己喜欢的车并与同伴交流。

2.认识车的品牌,会区分客车、货车和特殊车辆,了解车的基本功能。

活动前请幼儿将自己喜欢的玩具汽车带来幼儿园。

1.让幼儿拿着自己喜欢的玩具汽车与同伴交流,说说自己喜欢哪些车并说说为什么?

2.请一些幼儿向家介绍自己喜欢的汽车。

3.出示统计表格,介绍统计表格的填写方法:(统计表格附后)

将自己喜欢的'车的图片或照片剪下来贴在表格的第一栏,颜色一栏可直接用涂色表示,品牌一栏可用绘画的方式或直接将品牌标志剪下来贴上,在车的类型一栏,可直接进行选择,表示特殊车辆,蓝色表示客车,黄色表示货车,车的功能一栏可用绘画或剪贴的方式。

4.幼儿各自填写自己喜欢的车的档案。(可为每个孩子提供3张表格。)

5.档案展示。

水果添画小班教案反思与评价篇二

1.创设情景,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水果。

2.通过触觉、视觉、味觉等方面,让幼儿感知水果的外形特征和味道。

1.苹果、香蕉、桔子、梨子各若干个,并用布袋包好。

2.切成片的水果,并用牙签插好。

3..西瓜宝宝图,水果图片。

一.猜一猜

1.出示西瓜图。

小朋友你们看,他是谁啊?(西瓜)

对,西瓜宝宝今天要过生日,谁想去啊?还可以带一个宝宝去,就是布袋里的宝宝。请你们摸一摸布袋,猜猜里面是什么宝宝。

2.幼儿摸布袋,猜猜里面是什么。

二.认一认

1.请小朋友打开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呢?幼儿说出自己布袋中水果的名称、颜色、形状。

2.请手中是宝宝的举起来给我看。

请手中是圆圆的'宝宝举起来给我看。

请手中是香蕉宝宝的举起来给我看。

3.请小朋友把你的宝宝放在桌子中间。这些宝宝合起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水果”。

你们还吃过哪些水果呢?老师出示水果图,幼儿根据图片回忆。

三.说一说

1.现在请小朋友带着你的宝宝到西瓜宝宝家去。可是,西瓜宝宝不认识你的宝宝,你应该怎么介绍呢?请个别幼儿尝试。(老师当西瓜宝宝:“你是谁啊?你的宝宝叫什么名字?他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

2.家一起来。

四.尝一尝

1.小朋友,欢迎你们。我准备了好多好吃的,请家尝一尝,尝好了还要过来告诉我,你吃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味道的。

2.幼儿品尝。

3.组织交流。

五.小结。

今天我很高兴和小朋友一起认识了许多水果宝宝,知道了它们的颜色和形状;还品尝了许多水果,知道了他们的味道。谢谢你们。欢迎你们下次再来!

水果添画小班教案反思与评价篇三

1、激发幼儿对制作泡泡水的兴趣,从中体验探索游戏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观察比较力、及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进行幼儿的盥洗活动时,肥皂泡泡满手飞的现象,曾经引起了孩子们极的兴趣。孩子们非常喜欢看泡泡飞,也非常喜欢捏破一个个的小泡泡。就在这五彩的泡泡世界里蕴藏着很多的科学道理,何不让孩子们通过实验“自制泡泡水”来打开探索泡泡世界的门呢?在这个活动中,重点是幼儿探索制作泡泡水的方法。活动以幼儿探索、教师发现为主。引导幼儿在尝试多种材料制作的过程中感知材料遇水后的不同现象,由此观察比较出像洗衣粉、餐洗净这样的洗涤用品可以制成泡泡水。通过感知操作法和观察比较法进行突破。难点是幼儿能够投放适量的材料,吹出泡泡。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运用尝试法一次一次进行试验,直到能达到幼儿满意的效果为止。圆形吹泡泡工具会吹出圆形的泡泡,那不同形状的泡泡工具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呢?在延伸活动中,幼儿将继续探索。

水果添画小班教案反思与评价篇四

1、能依据小组的研究计划制作、包装、宣传自己的饮料。

2、能胆交流自己的想法。

本次活动前,幼儿分三组分别对饮料的颜色、口味与种类,制作与功能,包装与宣传进行探索与研究,有了许多自己的想法与经验,在次基础上,他们提出要为小朋友设计一个品牌的系列饮料,并策划了如何推广产品。教师在了解了幼儿的`想法后,组织本次活动,鼓励幼儿整合以有经验胆实施,同时结合各组间的交流介绍,展开生生互动,促进研究走向深入。

提供:榨汁机、胡萝卜、牛奶、茶叶、杯子、调味品、包装材料、宣传道具等。

1、设计制作幼儿分三组实施研究。

(1)、制作胡萝卜牛奶。

(2)、设计胡萝卜牛奶的包装。

(3)、为胡萝卜牛奶做宣传推广。

2、分享交流

(1)、各组幼儿介绍本组的研究成果、经验和想法。

(2)、互相提问、提建议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水果添画小班教案反思与评价篇五

1.通过观察、辨别筷子颜色、图案的不同,找相应,并进行分类。

2.在游戏中,尝试用筷子夹食物,体验美味食物带来的乐趣,并会分享食物。

3.激发幼儿使用筷子的乐趣。

1.红、黄、蓝、粉四种颜色图案的筷子。

2.四种颜色的插筷筒,三种图案的插筷筒。

3.人手一个碟子,一双筷,四个插筷筒。

一、导入情景

1.(出示小熊)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想邀请你们去我家做客,你们愿意吗?

2.但是我遇到困难了,你们我,好吗?

二、学习配对

1.(出示筷子)你们看,这是什么啊?

2.小熊想请我们小朋友给筷子找好朋友,请你们他找找好朋友,好吗?

3.请你从后面的桌子上找到一支一模一样的筷子做他的`好朋友,好吗?

4.现在请你们从小椅子下面找到筷子,然后去后面找到他的好朋友!

5.幼儿活动——配对。

,请你说说,你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请2-3名幼儿)

7.原来你们是因为他们的颜色和图案一样,才找他们做好朋友的,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

三、学习分类

1.那你找到筷子的家在哪里吗?

2.(出示插筷筒)你们看,这就是筷子的家,它叫插筷筒。它们有什么不同啊?(颜色)这个是什么颜色啊?那这个呢?那就请你把你的筷子送回家,好吗?待会请你们轻轻地把筷子送回家,要有秩序,一个一个放,千万不要把他们送错家了。

3.幼儿活动--分类。

4.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5.我们小朋友可真棒啊!把红筷子送到了的插筷筒里,把黄筷子送到了黄色的插筷筒里,把蓝筷子送到了蓝色的插筷筒里,把粉色的筷子送到了粉色的插筷筒里,真厉害!

6.但是,筷子想找新家了。瞧!这就是他们的新家,他们有什么不同啊?(图案)这个是什么图案?这个呢?对了,一个上面是花花的,一个有蝴蝶,还有一个上面有绿色的图案。

7.现在请你给这些筷子找新家。你喜欢什么样的筷子,你就轻轻地把他从老家拿出来,然后再把他送到新家,好吗?要一个一个有秩序,不然你把筷子弄疼了,他就不理你了。

8.幼儿活动——再次分类。

9.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10.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比孙悟空还厉害啊!

四、学习使用筷子

1.刚才,我们筷子找了好朋友,还把他送回了家,那你们知道筷子还有什么用吗?

2.对了,筷子还可以夹东西吃。那你知道筷子怎么用吗?(请幼儿说说)

3.们数数筷子有几根?--小小筷子两根棒。然后小手怎么拿?--手握中间对对齐。再怎么用?我们请中指忙,把嘴巴张开来。--张开嘴巴夹夹紧。最后怎么样?--阿呜阿呜吃个饱。

4.好,我们一起来试试。(再念一遍儿歌)

五、水果餐

2.今天我要请你们吃的是筷子水果餐,所以你们一定要用筷子夹,千万不能用小手抓,因为我们的小手刚才玩过了,很脏,知道吗?这里的筷子也脏了,我一你们准备了干净的筷子放在后面的桌子上,等一下小朋友去拿的时候也要有秩序,一个跟着一个,好吗?然后把食物夹到盘子里吃。

水果添画小班教案反思与评价篇六

1.能分辨三种不同的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以及正方形的认识。

2.能完整说出“这是由xx和xx拼成”的句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1.场地布置: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图形组成小路(各图形数量控制在5个以内)。

2.各种图形(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人一份。

一.以情境式“山羊伯伯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引入课题。

教师戴上山羊头饰扮演山羊伯伯:你们看,我是谁?谁来了?

(山羊伯伯。)

二.走路去“森林博物馆”看画展。

t:去森林博物馆要经过一条小路,然后才到博物馆呢。现在山羊伯伯要带你们去走一走。

1、巩固复习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分辨能力。

t:这条路好奇怪,它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啊?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边走边问:

(1)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圆形)

那这有几个圆形呢?让我们一起数一数吧。

(2)现在看到的是什么形状?(三角形)

三角形又有几个呢?

(3)现在又看到了什么形状?(正方形)

它又有几个呢?

t:哇,终于到了,好累啊,山羊伯伯请小朋友找张凳子坐下来吧。

三.看画展。

1.说出都有什么画。

t:你们看,山羊伯伯都画了些什么画呀?

(太阳、小松树、房子等)

t:那山羊伯伯想考考你们了,你们知不知道山羊伯伯这些画是怎么画起来的呢?

(引导幼儿说出是用图形拼贴而成的。)

2.依次问:这画的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四.幼儿操作:拼贴画。

2.请幼儿坐到地板上开始操作。

(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山羊伯伯将小朋友们完成的拼贴画展示出来。

五.活动结束。

走小路回去并请其他的小朋友来看画展。

水果添画小班教案反思与评价篇七

1.引导幼儿认识小兔的基本特征。

2.喜欢和小兔做朋友并学会爱护小兔。

1.自然角中饲养着小兔、小兔图片。

2.青菜、萝卜、青草、鱼、肉骨头图片若干。

3.画纸、印泥、手工纸等。

一.猜谜激趣。

1.听谜语“小兔”,看图片。

2.根据藏在树后面小兔的特征,猜猜它是谁,并学念谜语。

二.可爱的小兔。

1.跟老师一起观察自然角中的小兔,分辨其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等明显特征。

2.在青菜、萝卜、青草、鱼、肉骨头等中挑选食物喂小兔,并轻轻地抚摸小兔。

三.喂小兔。

1.在画有小兔的.纸上,用海绵或用手指(可用左手手指或右手手指分别尝试)印出萝卜、青菜等形状,喂小兔。

2.用红、绿色手工纸撕撕贴贴,做成喂小兔吃的青菜和萝卜。

水果添画小班教案反思与评价篇八

1、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不同特征。

2、能将不同形状的图形分类。

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物品,小班幼儿用书12月分册第11页。

1、幼儿自取任意形状的一个物品。

教师问:“正方形、正方形在哪里?”拿正方形物品的幼儿可以回答:“正方形、正方形在这里。”

教师问:“三角形、三角形在哪里?”拿三角形物品的幼儿可以回答:“三角形、三角形在这里。”

教师问:“圆形、圆形在哪里?”拿圆形物品的幼儿可以回答:“圆形、圆形在这里。”

2、幼儿按教师的游戏口令做动作。如教师说“圆形、圆形跳三下”,拿圆形物品的幼儿可以重复教师的话,然后做相应的动作。教师说“三角形、三角形眨眨眼”,拿三角形物品的`幼儿可以重复教师的话,然后做相应的动作。

3、图形宝宝迷路了,请小朋友把它们送回家。教师:“三角形的图形宝宝回三角形屋顶的家、正方形的图形宝宝回什么屋顶的家呢?”(见幼儿用书)

也可以请幼儿带领家玩这个游戏,从而助他们为几何图形正赛名。

备注:此教材选自《甘肃省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教师用书p273页

水果添画小班教案反思与评价篇九

1、初步形成“双”的概念,知道一双有两只。

2、能按鞋子、袜子、鞋垫的.外形,颜色,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3、初步感受改编儿歌的乐趣。

鞋子、袜子、鞋垫各人手一份、玩具小熊一只、鞋架一个

(一)以出示袜子,引导幼儿观察为引入,初步感知“双”有两只。

1、谁来了?有几只啊,我们来数一数。

2、复习儿歌《袜子歌》,引导幼儿讨论、小结。

讨论:它们是好朋友吗?哪里一样?

小结:颜色一样、图案一样、小一样的两只袜子也叫一双袜子,它们是好朋友。

(二)出示鞋子,引导幼儿观察,再次感知“双”的概念

1、这是谁呀?有几只鞋子?两只也可以说成什么?它们是好朋友吗?为什么?

小结:颜色一样、图案一样、小一样的两只鞋子也叫一双鞋子,它们是好朋友。

2、引导幼儿将《袜子歌》改编为《鞋子歌》

(三)请配班老师扮小熊设置情景,让幼儿忙收拾鞋子、袜子,引导幼儿初步配对,师巡回指导。

提出规则:

(1)两个好朋友要颜色一样、图案一样、小一样。

(2)将配成对的鞋子(袜子)放到鞋架(夹在绳子上),排放整齐。

(四)以小熊口吻感谢幼儿,并邀请小熊和幼儿一起参观鞋垫墙,引导幼儿为鞋垫配对。

1、(以小熊的语气)这又是什么呀?它有好朋友吗?它们会一样吗?

小结:鞋垫也有好朋友。它们颜色一样、图案一样、小一样,也叫一双。

2、引导幼儿将《鞋子歌》改编为《鞋垫歌》

(五)延伸活动:

1、以小熊的口吻引导幼儿懂得不乱扔东西,要主动妈妈或老师整理东西。

2、让幼儿为鞋垫寻找朋友并粘帖在墙上为其配对,活动自然结束。

水果添画小班教案反思与评价篇十

1、根据颜色和味道分辨不同水果饮料。

2、体验自己调制水果饮料的乐趣。

3、愿意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不同口味的果珍粉、饮料;幼儿人手一只杯子;ppt。

一、猜影子。

出示ppt,引导幼儿猜猜图中的影子是哪种水果宝宝?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味道的?

你还认识哪些水果?

总结:水果宝宝是很有营养的,对我们的身体有助。

二、找出隐身的水果宝宝

1、出示饮料(橙色),你能看见是哪种水果宝宝藏在里面呢?

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找出隐身的水果。

首先,它是什么颜色的?哪些水果是橙色的?

其次,我们可以闻闻水果的味道。

我们除了用闻闻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找出什么水果藏在里面呢?

再次,还可以用嘴巴喝喝它的味道。

现在请小朋友喝一下。

出示瓶体图片验证答案。

2、出示饮料,哪个的水果宝宝会躲在里面呢?

运用感官验证

出示瓶体图片验证答案。

3、出示果珍

出示黄色果珍,猜猜哪种水果会藏在里面幼儿观察果珍粉颜色、闻果珍的'气味,猜测是哪种果味的果珍粉。

教师示范调制过程。

三、幼儿调制果珍。

幼儿自选果珍

请幼儿看看闻闻说说自己的果珍里有什么水果?

请幼儿放水搅拌,品尝。

说说自己喝的是什么果味的?

出示果珍袋子,进行验证。

四、拓展延伸。

结合ppt,说说生活中水果还会隐身的地方。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