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文化散文的代表人物(大全8篇)

2023年文化散文的代表人物(大全8篇)

ID:3980628

时间:2023-10-01 02:19:44

上传者:雅蕊 2023年文化散文的代表人物(大全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化散文的代表人物篇一

本来我是不想写这样的东西的,但有时候却是我写东西的一个。已有很多年了,我依然这样坚持不懈地朝属于自己的方向奋斗,它让我将许多东西都留在了回忆里,就如我曾经这样写到:如果我们是为了忘却这种纪念,我们应该选择另一种忘却的方式;如果我们是为了纪念这种忘却,我们应该从这种忘却的死灰之中掏出一点点值得怀念的影子。

每次我都在这种忘却中徘徊,而生活总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在你的指缝之中。在生活中,我寻找着另一种生活的方式,试着用思想去装饰我平凡的文字。古老的文化传统,演变着中华五千年的感慨,“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以文而化之。”我们在文化中寻找思想的根源,我想:文化是要人有思想,文章是要人寻找思想。一个人思想的深邃,能够延伸他生命的足迹。

文人以清贫自居,众多文者仰天长叹,生活中的人难以置信他们的充实,仇文海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发奋写作,他想在他的故乡成为继萧红之后的又一伟大诗人,在努力追求成功中的他总与现实屡屡碰壁,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样只会给他的生活画地为牢,当时我在看到这则报道时,为他感到惋惜,同时也为他感到愤怒,当即写下了一首《尘埃》:

其实我想走,其实我想留。

我是一粒漂浮不定的尘埃,

在不经意间,

闯入了你的眼睛,

是你用咸咸的泪水包围了我的全身,

我是在一片汪洋之中幸存,

对不起,我知道你此时的愤意,

请原谅我,

我已是身不由己了。

“小荷才露尖尖角”,不以常人心态来奉献自身价值,从人生论的角度来浅谈人生哲理,能以阿q、孔乙己式的人物在生活中是大有人存在。人常自悲,悲哀又悲哀,而人自悲长,其拯救自身已被俘虏而陈旧的思想。“祸必以罪降,福必以善来”,岁月的墙角仿佛只能以黑暗来祷告,然而能在孤独的'影子中探寻灯照亮的前景,常常只能以“夜”作为心中的梦想,而我却一直在这种梦想中辗转我能做到的东西!

“正如一个人不满现状,总是因为他有另一个理想,既然现实已经是一个坏的世界,那他理想中好的世界,就只能存在于将来。”而我也只能将我的将来放置在自己的思想里了,所以我欣赏这样一句广告语: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书籍能拓展一个人的思想。我常常在空闲的时光读许多自己感兴趣的书,王小山能“摸”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以扭曲名著的删节来杂谈现实生活中“人”的思想,又有几个能像宝玉那样让梨呢?我们只能想象而已,姑息自论罢了。

情感使人丰富,思想令人以致远。

曾在武汉的那段日子,经常为了工作而苦恼,寻找一种情感的寄托,现在想想是我错了。烦恼只能让人暂时放弃属于自己那一点点忧伤与成就,而繁重中的工作压力让我气喘吁吁,面对现实,在现实中寻找那种跳跃式的工作起点,所以我一直都在流浪着。

我流浪,故我悲哀;我希望,所以我伤感。

这不仅仅是为工作的烦恼,就连自己作文时都感觉坎坷,我祈求岁月能留住人的辉煌,祷告生命的岁月不再风化,能留住人的容颜。后来,我一直在这种想象中行走,于想象中产生希望,“以文而化之”!

在我认为,文章不光在于新颖,而主要在于一篇文章能否体现一种思想。人的改变基源不仅仅在于行动,而思想观念的转变那才是真正主要的。文以思致深,能修其身,想致远,能积其心。平凡而深远的文字,虚拟与现实相互交替,注入文本意,以感悟人致尽,故“我思想,我存在”!

文化散文的代表人物篇二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狭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那么,你会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泰山文化散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泰山岩岩,鲁邦所詹(《诗经·鲁颂》)”。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李白《泰山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谢道韫《泰山吟》)”。

我登过两次泰山,总觉得这与泰山的文化相关。

记得首登泰山是冬季,寒风凛冽,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姚鼐登山时节大同,不过没有降雪。那一日,一口气上得南天门回望壶天阁,遥参斗母宫,畅怀临风,吼断烟云;绝顶之上,“东北望吴野,西眺观日精”;群峦吻城廓,“迢迢造天庭”。其夜,蜷席“团长”,三更不寐,裹衣船石,呼唤日出。须臾,天际五彩,红光摇承,火球徐升,赤色如丹,都说目极处是东海。

再次拜谒,春雨潇潇。不过这次少却了攀登劳累,乘坐缆车浏览了临空的风景。山脚雨霖霖,远望雾蒙蒙。稍时,车出霁障,“林峦类拱抱,涧壑如交际”;“片石含青锦,疏松挂绿丝”。及至岱冠,“山谷云吐变明晦,丰与岩谷生朝晡”。重仰碧霞元君,走天街、步峰巅,日悬中天,云蒸山舞,海天一际,世界苍茫,飘摇欲仙。

说来泰山被誉为五岳之尊,应首推宋代的思想家石介,其诗云:“七百里鲁望,北瞻何岩岩。诸山知峻极,五岳独尊严。寰宇等来小,龟蒙视觉丸。此为群物祖,草木莫锄殳”。但斗胆妄言,我倒觉得其“尊”源自厚重的文化。打开泰山这本书,依次可见封禅文化、神文化、道文化、儒文化、佛文化、石刻文化、当然还有“戈”文化、民俗文化等等不一而足。

在山之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曰“封”;在山之下除地,报地之功谓“禅”。“封禅”一词始见于《史记·封禅书》和《史记·齐太公世家》。据司马迁记述,秦以前有72代君王封禅泰山,这是任一座山岳不可比享的殊荣。

为什么要封禅呢?《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何?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天下太平于天,报天地群神之功”。或歌功颂德,“符瑞”呈现。实质上无论如何“封禅”,不过是历代帝王“君权神授”托词形式,把“天”比作上帝,把自己当作“天子”,把地处东方离天最近的泰山视为与天对话的最佳场所,告人代“天”行道,王者天下,以达巩固统治地位之目的。

秦以后到泰山封禅的帝王历十二位,数汉武帝刘彻封禅次数最多,二十一年间,八临泰山,五次封禅。

屈指数来,秦始皇封禅立石颂德,文礼秘藏;汉武帝封禅存遗明堂、汉柏、无字碑;东汉光武帝刘秀封禅以一特性于常祠泰山处;唐高宗封禅遗存鸳鸯双束碑;唐玄宗封禅留禅地玉牒文,诏封泰山神“天齐王”;宋真宗封禅加封泰山神为“仁圣天齐王”,扩建岱庙,建嘉宁殿、天宁殿,摩崖镌刻等,规模颇大。但滑稽的是打了胜仗,却鉴订了屈辱的“澶渊之盟”,使封禅变得毫无意义的欺骗和自我欺骗,成了最后一位封禅皇帝。之后,帝王临泰只祭不封。尽管如此,“封禅”的历史文化却成就了泰山作为国家社稷的镇山这一神圣地位,“国泰民安”即是诠释。

泰山又是儒文化的摇篮。孔子的故乡曲阜离泰山仅几十公里,可以说具有儒文化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就在于斯。

传孔子作《邱陵歌》,咏泰而述仁道之艰:

“登彼丘陵,峛崺其阪。仁到在迩,求之若远。遂迷不复,自婴吞蹇。喟然回虑,题彼泰山。郁确其高,梁甫回连。枳棘充路,陟之无缘。将伐无柯,患兹蔓延。惟以永叹,涕霣潺湲”。

《春秋·左转》记述孔子大义凛然以德仁礼义向齐景公彰扬鲁风讨地的“夹谷之会”就发生在泰山脚下。

孔子一生多次登临泰山,至今留存许多胜迹。传岱顶日观峰南是当年孔子登泰故址;岱顶西北桃花峪猛虎沟是孔子叹“苛政猛于虎”处;一天门北是孔子登临坊;岱顶天街路东有孔子遥望曲阜的“瞻鲁台”,以北有孔子崖,又称望吴锋。而坐落在望吴锋下的孔子庙是全国名山唯一的一座儒家庙宇,史上帝王官贵登泰必先谒拜以求“文以治国,国泰民安”。

《岱史》云:“孔子,人中之泰山”。可见孔子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正如岱顶孔庙题联:“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山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

孔子在泰山的活动,对泰山儒学兴起推动巨大。相辅相承,泰山影响了孔子,甚至成了孔子一生理想追求的象征。其临终前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柱其摧乎!哲人其萎乎!”毫无疑问,泰山促进了以“仁、义、礼、智、信”为中心的儒学发展。宋代兖州奉符(今泰安岱岳区徂徕镇)人石介创办了泰州书院、徂徕书院,形成一代“泰山学派”。其“理”、“气”、“道统”、“文道”论可谓理学的筚路蓝缕,如今仍遗存五贤词(孙复、石介、胡瑗、宋焘、赵国麟)。

泰山神文化是泰山及其周围地区的民间宗教,带有原始宗教的特点,是道教泰山化的历史演变。以“碧霞元君(泰山老奶奶)”和“泰山石敢当”为代表。

碧霞元君,全称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来历三说。一为黄帝所遣玉女。说黄帝岱岳观时,曾派七女往泰山迎西昆真人,玉女乃七女中修道得仙者。又说为泰山神之女。再传为汉代民女石玉叶。三岁解人伦,七岁辄闻法,尝礼西王母,十四岁得曹仙长指,入泰山修焉。岱顶有玉女池。至明代,泰山玉女始称“碧霞元君”,主生济世造福,有“北元君、南妈祖,灵佑九州”之说。是人们反思生命回报母亲的精神偶像。故立祠于泰山之巅,奉祀不绝。

“泰山石敢当”则是远古人们对灵石崇拜的遗俗。石敢当传为泰山壮士,英武过人。曾为员外家驱妖除怪,后人以其名刻石镇妖。因此,如今城门、街头、巷陌、堂倌不时见“泰山石敢当”五字石碣驱邪避恶,逢凶化吉。甚至扩展影响至国外华文地区,表现出独特的民族“平安文化”。

道教文化是泰山文化的.主流文化。远古时期这里就有鬼神崇拜,巫术占卜。作为道教“天人感应”的具象,泰山引证强化了道德理论。从泰山古建筑布局看,从山下岱庙、王母池、红门附近的红门宫、一天门、斗母宫、直到山顶的碧霞元君词,无不充斥着道教文化的踪迹。

泰山道教以黄帝老庄思想为源,方土为流。秦汉有北极真人安期生,曾与始皇畅谈三昼夜;祈灶求福、种谷得金的李少君,曾为汉武帝炼丹;还有道乐师预知祸福的稷邱君。东汉时,“张天师道”弟子崔文子修道泰山练就“黄赤散丸”,救万人于瘟疫。魏晋时期有隐形不隐言的道士张忠作灵芝丹药,开导养之法。唐宋时道士主持封禅礼义,明清时遍修道祠宫观,留下诸多遗址。

佛教文化在泰山文化中居从属地位。其寺庙主要分布在泰山主线以外的地域,比如普照寺、竹林寺、灵岩寺等居泰山麓或山脚。泰山佛教属禅宗。开山祖僧是西域龟兹国高僧佛图澄的入室弟子僧朗。僧朗的弟子慧瑞后来赴西域取经,回国后在长安帮助鸠摩罗什译经。

前秦皇始元年(351年),僧朗于泰山西北建朗公寺(神通寺),遗存四门塔,千佛崖造像。后又建灵岩寺,规制宏大。被古称天下四绝(浙江天台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江陵玉泉寺,灵岩寺)之首,其殿宇36处,一亭阁18座,石刻碑碣愈百,甘露、卓锡、白鹤、袈裟诸泉不竭,胜景比是,步换景移。明代王世贞云:“游泰山不游灵岩,不成游也”!

最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是泰山的石刻文化。

自秦以来,泰山石刻愈两千处,分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五个时期。形制、内容、特点各异。

秦代石刻为碣,嬴政公元221年统一中国后五次出巡,立石7处,今存《琅琊刻石》86字和《泰山刻石》10残字,为“斯臣去疾昧死臣矣臣”。书法为小篆,现立于岱庙东御座院。据司马迁《史记》所载,《泰山刻石》为韵文,每3句为一韵,6句为一段,共6段、12韵、36句、144字,内容主要歌颂始皇统一中国功德。

汉代石刻多为封禅书,崖刻、碑、画像石。汉武帝在泰山立石二丈一尺,曰:“事以天礼,立身以义,事父以孝,成民以仁。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蓄息,天禄永得”。至东汉石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刻石、碑刻、摩崖、画像石、造像繁盛。光武帝登泰山立碑,后和帝、安帝、顺帝立碑带穿篆书。泰山现存《衡方碑》、《张迁碑》。

泰山岱庙碑廊现存西晋秦始八年(272年)《晋任城太守夫人孙氏之石碑》,还有北朝石刻7处,其中墓志2处、造像记两处,佛经摩崖刻经3处。

隋唐时泰山石刻形制多样,皆为篆、隶、楷书,刻记、题名、题记、铭文共存。如今岱庙存有《陀罗尼经幢》、《隋张子初等造像记》、唐《泰山铭》。

宋元宁明清时泰山石刻更为丰富。题名、题词、题记、铭文繁多。有宋代《大宋天齐仁圣帝碑》等7处,有明朱元璋《去东岳封号碑》,有清康熙《登岳诗》、乾隆《泳朝阳洞》。其达官贵人的游记题字更是纷繁。如:明嘉靖三年泰安知府金棨题“气通帝座”,康熙已酉年泰安使者祁国祚题行书“举足腾云”,道光辛丑仲夏长白宝题“拔地通天”,光绪戊申五月顺德辛跃文题“昂头天外”,光绪丁未孟夏泰安府宗室玉构题“五岳独尊”等,不枚胜举。

特别有趣且文味浓郁的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山东济南名士刘廷贵题的《虫二》刻石,初看让人坠入云雾,拆解实情是繁体字“風”和“月”字去边存心,寓意“风月无边”,把泰山的旖旎风景、厚重文化点镌一石,美哉!壮哉!

“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元·贾鲁)”。

百峰百涧的泰山,还秘藏着多少文化?若著必然是宏篇富车!

孟子曰:“登泰山而小天下”。我不知道,写泰山又该如何呢?

文化散文的代表人物篇三

中国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正月拜年、元宵灯火、清明祭祖、端午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节日活动千姿百态,丰富多彩。

中国的传统节日,展示了中华民族和谐为美的道德思想,体现了中华儿女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社会进步的渴望,表达了华夏子孙对美好理想、智慧与道德的追求和向往。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纽带,是中华民族举国欢庆的聚会。中国的传统节日,从远古走向现代,从民族走向世界。它代表着过去,也代表了未来,它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鲁迅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民魂是什么?传统文化无疑是其核心之一,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忽视自己传统节日的民族,是一个浅薄无知的民族;一个抛弃自己传统节日的民族,是一个走向堕落的民族。

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要靠每一个中国人,而传承中国传统节日的重任,落在了我们新一代的身上。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让我们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发扬光大。

作为年少的我们,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责无旁贷。

我支持中国的传统节日,它让我学到了中华民族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的传统文化。

我支持中国的传统节日,它让我学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的传统美德。

我支持中国的传统节日,它有着美丽的故事、动人的传说。我支持中国的传统节日,它让我时刻感受着浓厚的亲情,带给我无尽的欢乐与向往。

我是中国传统节日的坚定支持者。

[关于传统节日文化散文]

文化散文的代表人物篇四

这篇高考记叙文写作技巧,主要讲述了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如何写好一篇记叙文。

高考记叙文写作技巧:将记叙文散文化

记叙文在高考作文中越来越受到青睐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相对于议论文来说,记叙文有其自身的优势,因为考生受思维能力和阅历的限制,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有真知灼见的文章的;而记叙文则不同,只要把事情说清楚或者把人写“活”就可以了。

虽然任何一种文体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相对于特定年龄阶段的高中生来说,散文是最好写的,因为现在高考的文体不限,导致很多学生不分文体,而散文形式自由,是融记叙、议论、抒情、说明和描写等于一体的。并且散文题材广泛,凡是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均可入题。因此,我们认为,记叙文写作可以散文化,由于它取材广泛,摇曳多姿,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如同五彩斑斓的风景画,让人陶醉,让人喜爱。

在记叙文写作时,应防止犯以下的错误:

一、记叙文容易写成“流水账”。

很多学生在写记叙文时不能把握好哪里该详写哪里该略写,哪里需要浓墨重泼哪里需要惜金如墨,因此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写下来”。又因为受字数的限制(800多字),本身有没有细节描写的意识,所以写出的记叙文往往只有“结果”而无“过程”。

二、记叙文容易犯叙事“低幼化”的毛病。

由于受生活阅历的限制,学生一写作文就“无话可说”,在抓耳挠腮之余,不得不求助于“珍藏在记忆深处”的童年时代或小学生活。当然不是不可以写童年或小学,而是需要注意叙述角度和口吻的把握,很多同学在叙述的时候完全变成了一个“七八岁”或“十几岁”的孩子了,所思所感幼稚的很。要记住,有些事情以儿童的眼光来看可能很有趣,可能是刻骨铭心的,但现在所写的文章是给成年人来看的(阅卷老师),因此此类文章得分很低。

三、记叙文一旦追求“写出波澜”容易走上不合理虚构的歧途。

现实生活很平淡,少有惊天动地的事情可写。而作为考场作文,平铺直叙的文章是不可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的;而学生为了叙述的“引人入胜”,为了结果的“出人意料”,往往会无中生有,编造故事。由于生活阅历的缺乏,生活常识的匮乏,所编的故事常常破绽百出、捉襟见肘。因此记叙文写作就陷入两难的地步:不虚构吧,情节平淡,不能引人入胜;虚构吧,生活经验不足,细节不真实,也难以引人入胜。

记叙文散文化的优点:

一、散文表达方式的多样化,不至于写出被人贬为文体不分的“四不像”的文章。

由于话题作文的不限制文体,导致了很多学生文体不分。在写作时没有问题意识,写出的文章就“四不像”。而散文则不同,她可以记叙,可以抒情,可以议论,可以描写,可以说明。如果以叙事为主,就是叙事散文;如果以抒情为主,就是抒情散文;如果以说理为主,就是说理散文。不至于被阅卷人评为“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而得分不高。

二、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因此记叙文可以围绕一个“话题”,方便考场构思。

考场时间有限,环境特殊,一般很难进行缜密的思维,更不用说写出令人拍案叫绝的文章了。但是散文可以凭借文体自身的优势,进行发散思维,只要事物有那么一点联系都可以被写进文章,只要适当的点一下题,就不会被人贬为“跑题”。并且,如果思维能够全方位发散,说不定还被认为是有创造、有新意的一类文呢。

三、在记事、抒情和议论中,可以阐发一点小感悟和小哲理,容易写出自我独特感受。

文章关键是写出个性。如果写记叙文,学生年龄相仿、阅历相当,所经历的事情相似,很难写出新意来;如果写议论文,高中生分析能力受认识水平、生活阅历限制,往往是观点加材料,罗列事例,缺少分析,尤其缺少辩证分析,这样的议论文平淡无奇,很容易让阅卷老师产生厌烦感。因此,散文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出一点小感想,抒发一点小哲理,个性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写出个性,写出新意。

例如下面一段文字,就是记叙文散文化的佳作:

我曾站在故乡坍圮了半壁的城墙上,望着披着袅袅晨雾的日出,听着黛绿色树影中呼啸而过的火车声响,独自彷徨,忽然看见稻田里那绰绰弯曲的背影,想起不远处耕种的爹娘,手心的汗浸透了这薄薄却很沉重的几张素宣,心中悄悄旋起一股小小的龙卷风。无论我所向往的地方,是绝域萧条的山川大江,还是细雨潺潺梦境跌落的山冈,是铁血班驳的断章还是沉默的寂亡,是逶迤的一马平川还是弯曲踞蹐的千沟万壑,是波涛汹涌惊涛骇浪,还是像我以前那样徒增马齿一如既往的凭依栏杆,一任阶前点滴到天亮。

无论怎样,我都不想再对未来的天堂多做幻想,我也想许下亘古不变的诺言,我也想抛开一切荒芜与苍凉,我也想象惊寒的大雁一样摆个大大的人字,兀傲的让眼皮下庸碌的万物抬头仰望。可是谁来告诉我,谁能?谁允许?连时间都会不屑的讥讽我,休想。嘴角蜷缩着一丝苍凉的苦笑,我何尝不是那些昂着头仰望的庸碌中的一颗沙砾。突然想起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对范柳原说的一段话,“你们外归的人好,初次瞧见这里的人事,再坏些,再脏些,是你外面的人,外面的东西。你若是混在那里头长大了,你怎么分的清,哪一部分是他们,哪一部分是你。”

文化散文的代表人物篇五

摘要:按照小说“三元素”理论对文体的认同接受,《边城》“散文化”的“跨文体”现象当属小说的“另类”和“叛逆”,此文将从“散文化”成因及“结构、语言、意境”等方面探求《边城》的“散文化”,还原其建构的“田园牧歌式”艺术审美空间及作者求新求变的创作人格。

关键词:边城;小说散文化;跨文体

一、文体自觉与创新:小说散文化界定

“小说文体是20世纪中国小说的一大问题”,小说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散文化”文体“合流”倾向存在的“合法性”争论即是问题之一。现代小说文体规范长期视西方“三元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范型为正宗,直到20世纪80年代,汪国曾《小说的散文化》中“小说散文化”才真正寻得现代小说家族的“合法性”存在。小说散文化是文体的自觉与创新,散文化小说淡化故事情节,强化自然环境,重视意境营造与语言的诗意锤炼,不再刻意追求情节的连续性、完整性,“糅小说故事散文游记而为一的试验以外,自成一个新的形式。”

二、文体多元化与现代性诉求:《边城》散文化缘由

(一)传统文艺观

“王瑶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中明确指出:鲁迅小说多中国‘抒情诗’传统的自觉继承,开辟了中国小说与古典文学取得联系,从而获得民族特色的一条重要途径。”传统文艺观促成了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汲取养分的现在小说家强化小说语言的抒情性,追求小说情调及意境。

(二)西洋文艺观

“西学东渐”以来,特别是“五四”时期,中国接触了大量的西方文论,西方小说不仅可以叙事写景,还可以议论抒情,小说不再是单一的叙述体,而是多种文体的“合流”。“受西方近代文学的影响,五四作家模糊文体界限,追求小说的诗趣”。

(三)创作理念

作家自身对小说创作的价值认同直接影响其作品的书写方式。沈从文就曾努力糅游记、散文和小说为一体,“用屠格涅夫写《猎人日记》的方法,糅游记散文和小说故事而为一……这么写无疑将成为现代中国小说一格,且在这格中还可望有些珠玉发现。”

三、“田园牧歌式”湘西画卷:《边城》散文化表征

(一)“形散而神不散”的乡土情结还魂:散文化结构

《边城》以“吊脚楼、竹篁、端午节”等景致精心建构一幅“田园牧歌式”的湘西精美画卷,作者从‘人与自然的契合’的泛神论思想出发,淡化情节,以精美的散文笔调抒写自然美。

小说开头三章集中笔力勾勒湘西山水风俗画,而没有进入情节叙述。纯美人文画卷的渲染、清新意境的.营造,共同推动《边城》完成圆熟静穆、完美和谐的审美意境的建构,于“形散”间蕴集“神力”抒写作者“田园牧歌式”乡土情结的还魂。

(二)典雅清新的语言风格:散文化语言

“我的文字风格,假若还有值得注意的地方,那只因为我记的水上人的语言太多了。”沈从文的生活履历让其接触了大量的“水上语言”,因而《边城》融入了大量传统湘西口头民间文学特别是民谣:

福禄绵绵是神恩,

和风和雨神好心,

好酒好饭当前陈,

肥猪肥羊火上烹,

……

《边城》蕴含音乐美和意象美,“翠翠同黄狗躺在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白云。白日渐长,不知什么时节,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将动态意象与生命情感体验“情景交融”,建构了宏大的虚实结合的审美空间,无须雕琢辞藻,朴实本色一如湘西生活本身,把一些虚实相生的意象陈列于画面之上,文字和语言获得了本真的形象感和力量美,营造出了典雅、清新的诗意美。

(三)虚化人物与强化环境:散文化意境

在小说文体“合流”的整体意境关照下,人物在散文化小说中被弱化,散文化小说不再刻意追求人物形象的典型,《边城》中的翠翠与《三三》中三三的人物性格近乎相同,都是自然纯朴的湘西民风哺育出的健康善良之化身。翠翠与老船夫身后,还有一个虚化人物翠翠的母亲,这一人物从侧面强化了湘西“爱”的天然之美,强化了小说之意境。《边城》对自然环境大手笔描绘,以一种浓烈的“散文化”意境倾诉作者的生命体验,建构出一个真、善、美和谐统一的艺术世界。

四、结语

“《边城》是一首祈求未来,原生命开花的抒情诗。”其散文化的倾向曾被人所诟病,但一切伟大的作家和作品都是敢于创新求变的,“一切作品都需要个性,都必浸透作者人格和感情,想到这个目的,写作时要独断,要彻底地独断!”或许正是这种敢于“独断”的创作人格,致力于表达“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才使得这位“文字的魔术师”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者。

参考文献:

[1]汪国曾.小说的散文化[j].八方,1987(5).

文化散文的代表人物篇六

林语堂先生把“讲求效率,讲求准时,及希望事业成功”看作是美国人的三大恶习,虽然现在这听起来让人觉得有些不习惯,但“把近乎正确的东西弄得更正确些”的思维的确反映了现代西方文化中精确极端的特质,而“近乎正确已经是够好了”式的中国传统思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文化中灵活和包容的人性特点。

中国文化可以延续几千年而没有消亡绝非侥幸,中国人智慧的哲学思想不同于以科学和效率为基本出发点的现代西方文化。也许在近代的工业时期和经济发展中,现代西方的文化凸显其在这一时期的优越性,使得越来越多的国人产生了文化自卑感,甚至整个亚洲都有类似情况,用崇洋媚外讲有点过分,但多少会有点这种味道,尤其是自以为接受了先进的现代文化熏陶的年轻人。一直打拼于外企的我,更是跳不出这样的成长路程。

现代西方文化在成就时下流行的“成功”人士方面来讲是无可替代的,因为这原本就是工业商业时代产生的文化,是属于这个时期独有而最有效的方法,这并不奇怪。然而打拼之后,人总归要回到“人”的起点,无论你是成功还是不成功人士,人首先还是要先做好“人”,而后才可能平静,快乐,幸福。能够经得起时间和历史考验的文化,一定是最接近于人性本身的文化,那才有可能历经时光洗礼,岁月摧残,朝代更迭,历史变迁,文化侵蚀,仍得以流传。所以我们不能忽视怠慢传统文化的魅力,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

我非历史学者更非文化大家,中国文化的博大远非我一两篇文字就可以阐述清楚,但绝不像某些人眼中那样,多是封建迷信和文化糟泊。同事家的孩子得了感冒,我建议给孩子煮点中草药汤喝一下,却被人家看成是“有病不去医院”一样愚昧,苦笑自己真是受糟粕留毒太深啊。我不是什么医学专家,我只是为了儿子和家人的健康学了一点点中华医学的基本常识,就靠几味满大街都卖的中草药,保证儿子从来不打吊瓶不吃抗生素,天天活蹦乱跳地快乐成长,这是我的实践所得。“西药只吃一小片,中医要喝一大锅,还不一定管用。”年轻人这样解释说。我明白为什么现代西方文化为何如此流行了,因为直观明了,容易理解,注重效果和效率,立竿见影,符合了现代人简单的逻辑思维和急躁个性。由此可以看出,现代西方文化是以个体和局部为文化主体的,头痛医头嘛,效率效果逻辑无论哪方面来讲都更易于大众接受,不需要什么思想和思考,这也正是时下快餐文化如此势不可挡的.秘密所在,要赚大众的钱,没有什么比给大众一粒抗生素或麻醉剂更直接的了。所以心灵鸡汤熬了一锅又一锅,反正有人买单,至于这汤如何调制,人如何得的病,那太费脑筋,不如略过。而中国传统文化探究的却是系统,人体自身的系统,人与社会的系统,人与自然的系统,人与未知世界的系统,要理解起来当然要多费脑筋。中国文化调理的是系统性和谐,而非某一部分的好坏,只有整个系统环境顺畅了,作为系统一部分的个体才可能在系统中顺势而为,成就自己,否则永远地逆流而上,当然也有可能到达巅峰,但其间的付出和代价不可估量。比方说中国人文讲究儿女绕膝,子孙满堂的幸福,一个人要追求二人世界的快乐,那一定要做好别人唾手可得的满足感和安定感,你要付出相当巨大的成功努力才能够换得的准备,原因很简单,你不在势上。由此来看中国文化的精髓理解起来确是需要点脑筋,那不是哪个王朝哪个圣人说的,那是贴近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东西,效果也要经历一点时间沉淀才能体现出来,不过却是鸡汤永远不能做到的,可以成就你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什么成功人士。

现代人急躁的个性实在是很难理解和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带来的神奇效果了,作为精华之一的食疗养生文化,也很难被现代人接受。有位妈妈怎么都看着自家孩子长得不健康,硬是要医院从血液到骨髓地检查到底哪里的问题,我说“正好是冬天,给孩子吃点补气血的食物,慢慢就好了”。但是人家摇头说不管用。我很是无奈:“这不是药啊,怎么可能一吃就管用。你今年冬天给孩子补的东西,要到明年开春和夏天才能看出效果来,你坚持给孩子补,一定会有效果的。”中医不仅讲究人体自身的整体,而且讲究人与四季自然和谐的运作,所以才有春发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理论。因为复杂所以被很多人拒之门外,尤其是那些自认为讲究科学的急躁人,可惜了我大好的中华医学。既然习惯了头痛医头简单的科学思维,那只好放弃中华医学的奥妙了。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我想是智慧。智慧属于所有得以流传的传统文化,西方传统文化中有关哲学,个体心理学和大众心理方面的探究也是无可比拟的,只是理解起来同样要费些脑筋,远不如心理医生的鸡汤来的直接,所以也少有人问津。科学是可以复现和模拟的,而智慧是要靠人类思考体会和感悟才能得到。现代西方科学文化倡导战胜自然,利用自然,而中国文化的智慧是顺应大势,与世界宇宙和谐共处。由此可以看出作为泱泱大国的中国人为何永远是以温和仁厚的姿态面向世界,这不是因为我们没有俄罗斯的强硬,缺乏美国的霸气,更不是事不关己的矫情,这原本源自祖先刻在我们骨子里的文化基因。然而一种文化的优劣,在人类不算漫长的发展史上,绝不是以一段时间的先进和落后来判定的,中国文化赋予这个民族的包容仁厚的个性和顺应大势的智慧,会继续帮助这个国家和民族繁衍昌盛,生生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犹如中式之美,大多人需到了一定年龄,修养到一定程度才能欣赏的了。像京剧里妆后女子夸张而招摇的美艳,中国红的热烈而沉稳,木桌长椅的清雅和悠闲,盘扣珠钗的精致和奢华,旗袍的妖娆和韵味,雕梁画柱飞檐画壁的匠心与气派,竹茶的淡泊与静美,中式之美含蓄而蕴味悠长,又美得毫不吝啬。中式之美总还得有一点文化底蕴和人生积累才能欣赏得到,不似现在流行的各种派别,美得令人一见倾心而又一览无余,正如现在风靡的快餐文化。这也许是商业时代不可避免的文化现象,更符合目前商业社会的需要。

其实喜欢或热衷于流行的现代西方文化不是什么问题,大可庆幸一下自己仍年轻,也可以暗自哂笑一下别人已足够老。然而当有一天在非0即1,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现代西方文化里感到无所适从,身心疲惫之时,别忘了还有一种讲究平衡之美中庸之道的中国文化,那里充满着阴阳变幻的智慧,在她的熏陶下,浮躁可以变得平和,焦虑可以变得淡定,浮华可以变得真实,杂乱可以变得和谐,总之生命可以还回她本来的样子。

一直困扰自己的成长历程,崇尚并身体力行地坚持了那么久的现代西方文化成就了社会的我,却也使自己的心灵近乎干涸,转而发现传统文化却可以使生命开出芬芳的花,始终不清楚那段被自己看作“弯路”的是不是人生的必须,或者至少是商业文明时代的必须,如果人生在一开始便踏上美好的自我征程会不会更能接近“成功”?成长是没有固定模式和答案的,但翻看中外各领域杰出而人生圆满的大师,最终都趋同于朴素的哲学“智慧”,他们只是成就了自己,顺便也获得了“成功”

文化散文的代表人物篇七

秋雨的景是很耐人寻味的,就像秋风的凉,秋雨的绵,是一种永不干涸的诗的源泉。《红楼梦》里的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句子感泣多少才情男女?在诗人眼里秋雨是诗是词,配上曲就可使人在低婉迂回中垂泪。是啊,秋雨是心中秋,一个冷字足可见其凄凉。

有人说:“秋有着无尽的魅力。在秋的渲染下:有深秋的红叶,那是秋风秋雨的杰作。有林中厚厚的落叶,踏着绵软,土地却得到了肥沃的养分。有风中飘落的沙沙声,聆听,是一首雄浑的`秋的交响乐章。有恋秋、爱秋者,把秋雨中的漫步当作最大的享受。秋季,是农人的收获季节,是农家的欢乐。秋季,是文人的灵感来源,是诗句的铺垫。秋季,不是岁月的尽头,而是辉煌后的播种。”是啊,中国人独爱秋雨,而且爱出了感情,品出了味道。虽然春雨令人欢欣,夏雨颇是热情,冬雪也颇具韵味,可惟独秋雨能令人触景生情,感叹岁月和人生的悲凉。中国人偏爱伤感,明知伤感苦,偏饮伤感茶。听秋雨,品秋雨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精粹。

失儿丧偶,仕途失意的人偶遇秋雨,总不免生出愁怨:“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是贺铸的情殇;“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是晏殊的相思;玉溪生的“留得枯荷听雨声”的意境更让人喜欢——想那多情的诗人独坐荷塘,听萧瑟的秋雨敲打在残荷之上沙沙作响的情形。那雨声错落有致,高低成韵,残荷,雨声,雨声,残荷,别有一种凄美的感觉。后来知道了一些玉溪生“一生襟袍未曾开”的身世经历,也读到了这句诗所在的全诗,才明白这“残荷听雨”是诗人旅宿思友永夜不寐时最无奈的选择。一生蹭蹬的诗人该是借聆听枯荷秋雨的清韵,来略慰一慰自己仕途失意之窘,朋友相思之苦吧。而秋雨也便成了一种寄托,一种宣泄,一种心境,满载了悲凉和凄苦。

人有情,雨生情,秋雨饱蘸了中国文化的墨迹。“何当共剪西窗烛,却道巴山夜雨时”,秋雨是相思的一种寄托;“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秋雨是英雄壮志未酬的一种悲凉;“若夫淫雨霏霏,连日不开,阴风怒号,浊狼排空……则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秋雨是政客失意的一种倾诉。

秋雨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文化也离不开秋雨:它在《国殇》中吟唱过,在《楚辞》中低吟过;李白高歌过,李商隐低唱过;苏轼叹息过,辛弃疾伤感过。更有万俟咏的“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把秋雨文化推向了鼎盛。

余秋雨说过:“我是迷茫的雨雾中的一名旅者。”秋雨是迷惘的,令人伤感的,看到了秋雨就如同饮下一杯苦茶,一种令全身麻醉的酸楚油然而生。不如吧,在麻醉中沉沉醉去,让酸楚洗遍全身,那或许是一种解脱,一种安慰。

文化散文的代表人物篇八

当今中国,一个男人的一辈子大概都逃不过两样东西:一个是女人,一个是酒。女人自不必说,笔者主要想要阐述的是中国人对于酒的特别钟。为何非要强调中国人对酒的“特别”钟爱呢?因为中国人对于酒的钟爱已经近乎“疯狂”,它超乎了世界上其他一切国家,如果没有酒,中国社会活动很可能会陷于瘫痪状态,这绝非言过其实,试想如果没有酒,我们甚至会对一大堆事宜束手无策,因为我们无法想象这些事儿如果不通过“酒桌”这一中端程序将如何解决,尽管很多人因此患了肝硬化。

可以打一个比喻:如果把刀剑视作古代男人安身立命的必须品的话,那么酒便是当代男人借以安身立命的“刀剑”。以前男人们在沙场上浴血杀敌,现在男人们在酒桌上“喝酒杀敌”。故此为了能够保住性命、护卫自己的银子和女人,男人们不得不放下刀剑,端起酒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惜喝得脑满肠肥,也要把酒量练好!于是乎中国出现了奇怪的男人,他们肥头胖脑、挺着极不协调的便便大腹,行走在街头巷尾,成为一道特色景观。其实,我这么写绝非对这类男人有何成见,他们不过是“酒文化”的牺牲品而已。那么我们的.“酒文化”到底是如何形成,又为何如此长盛不衰呢?笔者经过研究思考,得出如下愚见:

首先,一种文化的形成不是朝夕之事,它必然有着长期、深厚的历史积淀,酒文化亦然。中国古人尚酒,比如曹操(王侯将相)曾对酒当歌,一抒胸臆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白(知识分子)更是贪酒,没有知己作陪,就月下独酌,一边喝“闷酒”一边挥毫写诗;梁山好汉(农民阶级)也是喜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以显豪迈!所以一脉相承,“尚酒”渐渐成为一种文化,被今人所沿袭。

第二,同“酒”的谐音“久”有关。中国自古便是个极其讲究的国家,表现在文化上就是忌讳一些不好的字眼,比方说乾隆年间盛行的文字狱,一个字、一段话倘若犯了忌讳,往往招致杀身之祸,甚至殃及九族。对“忌讳”的避讳,使人们更加偏爱使用美好的字眼,而平平安安、长长久久,作为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心中的美好愿望,也便给“酒”这种饮品蒙上一层祥瑞的色彩,以致逢年过节,亲友远别必然饮酒。

第三,孔老夫子是“始作俑者”。何来此说?众所周知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时至今日中国人的很多思维方式都同儒家思想密不可分。而儒家思想提倡恪守礼仪,故此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那何以招待远朋?自然是“无酒不成欢”了!

第四,同含蓄的社会模式有关。众看官必然以为此话扯得远了,其实不然。想必众位都喝过酒,也体味过耳酣脑热的感觉。没错,喝酒能够使人紧张的神经得到放松,大脑被酒精刺激得一兴奋,便忘了情,恢复了本来面貌,突破了平日里辛苦“伪装”的枷锁,说话也便“信马由缰”自由轻松得多了!

无可否认,我们的酒文化正渐渐走向歧途,偏离了美好的初衷——我想除了酒鬼没有哪个人真心喜欢去厕所呕吐的感觉,但一种不良文化的泯灭是需要整个社会共同的努力的!希望有天我们真能效古人之情怀,把酒临风,邀一二知己,谈心论道。以上观点纯属一家之见,如言有不周,聊博一笑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