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 成品油供应链金融合同(优质5篇)

最新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 成品油供应链金融合同(优质5篇)

ID:3983014

时间:2023-10-01 03:24:08

上传者:温柔雨 最新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 成品油供应链金融合同(优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篇一

甲方(托运方):

乙方(承运方):

甲、乙双方为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根据《^v^合同法》、《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标准》(gb11085-89)及有关运输法规,经双方友好协商,本着平等、自愿、有偿和互利互惠、保质保量、安全承运的原则,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合同期限

第二条 承运范围

1、起运地点:甲方指定的油库或甲方指定的其他提货地点。

2、送达地点:甲方指定的终端用户及其他指定地点。

第三条 承运油品

柴油。

第四条 安全管理

1、乙方在油品运输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及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驾驶员、押运员应当经过相关安全知识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禁止无证或不按准驾车型资质驾驶油罐车。

2、乙方必须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车辆承担甲方的油品运输,车辆实际载重量与行驶证标明的核载量必须相一致,并将车辆情况报甲方备案;严禁超载、超速行车和车辆带病上路。

3、乙方必须保证参运车辆处于适合油品运输的良好状态,油罐车内无积水、杂质、清洗干净、无滴漏,如遇突发事故、车辆维修、保养等特殊原因造成运力不足,应尽力内部协调解决,确实不能内部协调解决时,应及时向甲方报告。

4、乙方所有油罐车的容积表必须经国家法定的计量检测部门或甲方中心计量室测定且在有效的检定期限内,并经甲方确认后,方可投入营运。

5、乙方在油品接卸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中石化江西南昌石油分公司油库油罐车装、卸油hse作业指导书》相关规定。若发现乙方作业人员在卸油时有先接皮笼,后接导静电接地线的违章现象,甲方有权终止乙方的承运业务。乙方每部承运车辆应配置2个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设置专用的静电接地端子,并在罐车尾安装2根导电橡胶拖地带,保持有效触地。

6、乙方在运输过程中造成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均由乙方负责并承担全部责任,与甲方无涉。乙方车辆在行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的,应第一时间通知甲方,以便甲方协调运力。

第五条 承运责任

1、乙方运输车辆应严格执行甲方的“专车专用”制度,不得混装汽、柴油和承接第三方的配送任务。在油库装油、在客户处卸油前应当检查油品品种与罐车和接收油罐所装油品是否一致,确保不发生混油事故。若承运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由乙方全额赔偿经济损失,承担全部责任,且甲方有权终止本协议。

2、乙方车辆在运输途中被发现或有人举报经证实有偷盗油品行为,乙方须全额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甲方有权决定对乙方实行车辆停运,减少运输量直至终止本协议。若触犯法律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3、甲方根据配送量的情况,负责配送计划的调度,乙方负责配送车辆的安排。

4、不得擅自变更甲方要求的送货时间、送货地点和提货数量。

5、若乙方未按照甲方数质量交接要求操作,造成客户投诉、拒收等影响配送业务开展的,乙方将承担全部责任。

6、乙方应当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配备2辆应急车,以备紧急情况下由甲方调运。

第六条 运费定价

1、本价格包含乙方运输过程中必须支付的通行费等一切与运输相关的费用,甲方不再向乙方支付其他任何费用。

2、具体核算标准:

计算公式:应结运费=计费单价×成运油品数量×计费距离;

第七条 权利义务

1、甲方权义

(1)要求乙方按照规定的时间、趟次、顺序、路线、地点把油品运送到目的地。运输里程以重载运距为准。即以发货点到收货点正常情况下的重载运行距离为准,一经核定,双方不得随意修改。

(2)在乙方将油品送到甲方指定的收货地点前,甲方可以要求乙方中止运输、返还油品或变更送达地,但应按甲、乙双方认可的实际里程支付运费。

(3)若乙方将油品错运到其他目的地(非甲方指定目的地),应及时返运至甲方原指定目的地,并不得要求甲方支付因错运而增加的费用。若因此而造成甲方损失的,则扣除此次运送的全部运费;若甲方损失大于此次运费,则按实际损失赔偿。甲方应按约定的结算时间向乙方支付运费。

2.乙方权义

(1)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根据约定的结算时间支付运费。若甲方不按时支付运费,乙方有权停止运输。

(2)油品运输送达加目的地后,乙方知道收货人的,应当及时通知收货人,收货人应当及时验收卸油;收货人不明或收货人拒绝接卸油品,乙方无权自行决定如何处理油品,应当及时与甲方联系,按甲方指示办理。

(3)乙方可根据甲方的运送计划,合理调度运输车辆。

(4)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危险品运输的法律法规及中国石化系统制定的有关成品油运输规章制度,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将油品运到指定的地点。对托运的油品安全负责,保证不发生安全事故、油品损耗(正常损耗除外)、人为的变质。如有上述问题,全部责任由乙方承担,造成甲方损失的,承担赔偿义务。

(5)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不得擅自向第三方转托甲方的成品油运输业务。

第八条 违约责任

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约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双方应当严格履行本协议规定的各项条款,任何一方不得违约。若一方违约,则由违约方向另一方承担违约责任和赔偿由于违约行为给另一方造成的全部损失。

第九条 通知条款

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合同双方一切联系均以书面通知为准,特殊情况可先口头通知并即补书面通知。双方共同签署的有关文件,属于合同的补充文件。双方联系的具体规定(代表、地点、方式等)在特殊条款中订明。未作特殊约定的,通讯地址为本合同首部载明的地址。

第十条 争议解决

本协议在履行中发生争议,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则由本协议签约地法院裁决。

第十一条 其他规定

1、本协议由甲方全权委托其下属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南昌石油分公司履行和管理。

2、本协议签约地为甲方的住所地。

3、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 :

乙方:

日期:

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篇二

企业内部存在着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存在着这样的流动关系。在日趋分工细化、开放合作的时代,企业仅仅依靠自己的资源参与市场竞争往往处于被动。必须把同经营过程有关的多方面纳入一个整体的供应链中,这样每个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就通过供应关系联系起来,成为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就是把这个供需的网络组织好。但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仅仅是一个横向的集成,通过通讯介质将预先指定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客户依次联系起来,这种供应链只注重内部联系,灵活性差,仅限于点到点的集成。这样成本高、效率低,而且供应链的一个环节中断了,则整个供应链都不能运行。

b2b的电子商务模式弥补了传统供应链的不足,它不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延伸到供应商和客户,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客户,建立的是一种跨企业的协作,覆盖了从产品设计、需求预测、外协和外购、制造、分销、储运和客户服务等全过程。居于同一供应链的厂商之间不再是零和,而是双赢。b2b的电子商务模式带来了供应链管理的变革。它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整合企业的上下游的产业,以中心制造厂商为核心,将产业上游供应商、产业下游经销商(客户)、物流运输商及服务商、零售商以及往来银行进行垂直一体化的整合,构成一个电子商务供应链网络,消除了整个供应链网络上不必要的运作和消耗,促进了供应链向动态的、虚拟的、全球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它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技术――客户关系管理(crm),使需求方自动作业来预计需求,以便更好地了解客户,给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使资源在供应链网络上合理流动来缩短交货周期、降低库存,并且通过提供自助交易等自助式服务以降低成本,提高速度和精确性,提高企业竞争力。

b2b电子商务模式促进了企业三个层次的过程再造

在企业供应链上,信息、物料、资金等要通过过程才能流动,过程决定了各种流的流速和流量。为了使企业的过程能够预见并响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的过程必须保证资源的敏捷畅通。因此,要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竞争力,必然要求企业过程的再造。对于b2b的电子商务,这个变革已不仅限于企业内部,而是要把供应链上的所有关系企业与部门都包括进来,是对整个供应链网络上的企业过程再造。

b2b电子商务模式的有效实施,关键是供应链在企业内外是否有效衔接、企业内部供应链的信息系统是否与企业内部的业务系统如erp、crm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如果没有好的erp,企业就无法及时掌握自己各类原材料和成品的库存情况以及采购到货情况,网上订单将得不到自动确认,必然会影响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如果没有好的crm,客户要求和个性化服务无法得到有效及时的处理,必然会影响企业对最终用户的响应速度;这样供应链在企业内外不能有效衔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企业进行三个层次的企业过程再造(bpr):职能机构内部的bpr、职能机构部门之间的bpr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bpr。

1、职能机构内部的bpr。企业手工业务处理流程必然存在很多重复或无效的业务处理环节,各职能管理机构重叠、中间层次多,而这些中间管理层一般只执行一些非创造性的统计、汇总、填表等工作,很多业务处理方式已不能适合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要求。b2b的电子商务将企业整个经营各环节都放在网络上进行,进行信息化管理,取消了许多中间层,必然带来职能部门内部的bpr。

2、职能机构部门之间的bpr。企业要实现真正的电子商务,并不是只要实现了网上订单、网上支付就可以了。如果只是这一段电子化了,而后续的采购、生产、库存、订单确认等供应链环节无法电子化,企业经营整体上还是体现不出效率提高及成本降低,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进行bpr,以实现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

b2b电子商务模式实现了在整个产业乃至全球的供应链网络上的增值

的电子商务都只实现了本企业的供应链上的增值,而b2b的电子商务利用erp、电子商务套件和crm等web技术,将上下游企业组成整个产业系统的供应链,并且与其他企业、产业的供应链相连接,组成了一个动态的、虚拟的、全球网络化的供应链网络,真正做到了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在整个供应链网络的每一个过程实现最合理的增值,并且最重要的是提高企业对市场和最终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篇三

网络供应链金融前景较好,作为主流参与方各商业银行已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洪流中,用技术、用服务、用体验来赢得客户,获得市场。那么,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分析商业银行网络供应链金融实践方式,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商业银行平台是网络供应链金融主流参与方:现阶段,众多参与主体共同分享网络供应链金融这片“蓝海”,参与主体不仅包括商业银行平台,还有核心企业平台、物流企业平台、第三方平台等。作为“老牌劲旅”的商业银行平台,依然是网络供应链金融的主流参与方。在网络供应链金融拓展过程中,商业银行平台有着核心优势也有着尚需弥补的短板。最初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就是来自于“跨界”,当前网络供应链金融的竞争局面也来自于“跨界”各方的共同参与。商业银行拥有的雄厚的资金实力及较低的资金成本,是商业银行平台的最大优势。同时,完备丰富的产品体系、深厚的客户基础及优秀的人才队伍也是商业银行平台的优势所在。

商业银行需要适应合作与竞争的局面:由于供应链金融实际上是商业银行原有贸易融资业务的延伸,商业银行对现阶段网络供应链业务更为驾轻就熟。但由于银行实施供应链金融的根本在于抓住供应链中所谓的“核心企业”,对核心企业的严重依赖也成为商业银行平台发展的劣势之一。目前,脱媒化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需要认真面对的一个问题。一些核心企业下属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或保理公司已替代了商业银行在网络供应链金融中发挥作用,还有部分核心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等直接融资手段选择作为网络供应链金融的资金来源。核心企业平台脱媒化趋势确实很明显,银行需要认真应对。但由于这些脱媒后的这些平台,资金获得较难、资金成本较高,重新选择与商业银行平台合作也成为其一种选择。因此,商业银行需要适应合作与竞争的局面,强化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将成为一种趋势。

商业银行开展网络供应链金融的另一个短板:这个短板是与一些参与主体相比,商业银行系统化数据收集运用能力较弱。在这方面,商业银行仍需加大追赶力度。华润银行供应链金融部副总经理罗德文对此的思考是,商业银行必须掌握并运用互联网思维及科技,对产品、模式、风险运营进行优化和重塑,通过互联网科技获得更强大的获客能力,降低供应链运营成本,提高风控能力。

各家银行对网络供应链金融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有清晰的认识:商业银行一方面有着发展业务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另一方面均认为如何有效控制风险并实现高效服务将是日后网络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关键点。在外部宏观经济发展存在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如何应对脱媒趋势、同业竞争加剧、产品同质化等,各家商业银行均进行了认真思考并积极采取了一系列创新转型以应对挑战。

重视发展定位:现阶段,网络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各家商业银行的战略板块,也是现有经济形势下新的利润增长点。各家银行均对网络供应链金融业务非常重视,可谓军家必争之地,业务定位也规划较高。作为国内最早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中信银行,多年来一直将供应链金融业务作为战略特色业务,近几年更是将“电商供应链金融”作为大单品写入了三年战略发展规划,并确定了“成为集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资金支付结算、融资、资产管理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方案提供商”的业务发展定位。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可以有助于商业银行大幅提升获客能力,对于网点不多的股份制银行来说,意义就非常重要,发展定位相应较高。

重视转型升级:由于网络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蕴含着互联网科技的巨大发展、供应链大数据应用落地等先决条件,各家商业银行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一直将贸易金融业务作为其优势及特色业务的中国银行在这方面正在积极践行。以中国银行为例,目前中国银行原供应链平台已向供应链服务平台转型,向客户免费提供基于云服务的在线采购/销售平台并配套供应链金融服务,从而掌握交易信息流,使客户活在银行的生态体系中。

重视业务融合发展:业务的融合意味着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用统一的发展理念落实不同的业务融合发展,以给客户带来更佳的用户体验。在电子银行方面一直具有领先优势的招商银行,发展网络供应链金融具有先天优势,其一直在尝试业务的融合发展。招商银行公司银行部副总经理赵栩认为,当前网络供应链金融发展快速,商业银行亟需寻找业务发展的突破口,业务的融合发展就是其中一个方面。现阶段,招商银行就以融合现金管理与互联网金融业务为突破口,加速了对供应链金融业务板块产品体系的升级改造,在产品创新、系统升级、客户拓展、风险控制等方面均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重视业务模式创新运用:良好的业务模式将影响网络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拓展效果,并带来更好地业务渗透能力,从而更能顺应市场变化。虽然作为一家地方性银行,进入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时间也不长,但由于其业务模式有创新、产品接地气,华润银行这几年网络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的一直有声有色。华润银行注重业务模式的创新运用,借鉴了市场上的大数据类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场景化金融等最新发展理念,探索出了具有特色的业务发展模式。

中国银行数据决策下的反向保理创新:在2013年3月,家乐福中国就其线上供应链融资项目展开招标,包括中国银行在内共有6家中资行共同参与竞标。家乐福中国意在将其全国15000余家活跃供应商及商业公司一并纳入线上供应链融资项目,在不影响家乐福本身付款账期的前提下,由银行提供在线融资业务,并帮助供应商提前收回货款并助理家乐福扩大供应商范围。经过数月的竞标历程,中国银行最终凭借其优良服务脱颖而出,成为家乐福线上供应商融资项目唯一中标行。方案很个性化,中国银行采用了fws系统(家乐福内部开发的应收账款系统)与scf系统(中国银行开发的供应链融资系统)对接方式,由供应商登录fws平台将贴现申请推送至中国银行scf系统,交易到期后由家乐福中国统一从各商业公司账户将货款划转至中行开立的'指定回款账户。通常来讲,在一般的国内保理业务中,是由债权人发起并申请叙做保理业务的,而反向保理是由债务人作为发起人向保理商申请叙做保理业务。中行用反向保理来拓展业务,体现了在“互联网+”时代开展网络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思路。另外,中行选择了诸如消费品行业这类的弱周期行业作为网络供应链金融的发力行业也十分准确。

中信银行和海尔成功跨界合作:2014年9月1日,中国首家互联网供应链跨界在线融资平台——中信银行、海尔集团供应链网络金融平台正式上线。上线后,中信银行为海尔“定制”以“信息交互+货权控制+资金流管理”为核心的融资模块,并与海尔集团的“日日顺电子商务平台”系统对接,实现了与海尔产业供应链的协同,为产业链条上的小微企业提供了低成本、便捷的融资服务,破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海尔集团的“日日顺电子商务平台”是一家核心企业金融平台,而中信银行作为供应链服务的传统服务方,双方选择了强强合作,体现了网络供应链金融发展的趋势之一,重视合作跨界而为,充分实现了“1+12”的效果。

网络供应链金融未来发展趋势:在资产为王的时代,供应链金融是优质资产的来源,更是各类机构想共同分享的业务蓝海。网络供应链金融体现了各个参与主体的硬实力与市场契合度,更是业务发展竞争力的折射。未来供应链金融必定在结合经济实体业态下的百花齐放,创新不止,网络金融更不是虚拟层面的东西,是科技金融的具体表现形式。如何更好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关注以下的内容,即如何更好的嵌入行业生态圈做场景金融;如何更好的提升服务运营的三化(专业化、集约化、精准化)程度;如何更好的挖掘和运用交易数据做特定化风险管控;如何跨界合作与融合形成共享金融的模式。

一是,当前实现供应链金融困局突破最为可行的途径就是网络供应链金融。网络供应链金融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属于“蓝海”业务。

二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节点是风险控制和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

三是发展网络供应链金融要对整个供应链金融要有完整的理解,并注重产品的研发能力。

四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先选择消费行业、弱周期行业。

五是未来技术将对网络供应链金融市场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

六是未来网络供应链金融将朝着平台化和公开化的方式发展,未来众多参与方将共同形成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系统。

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篇四

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主要有金融机构或类金融机构、中小企业、物流企业以及在供应链中占优势地位的核心企业。那么,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可行性分析,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1、供应链金融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准入标准上,不再孤立地评估单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风险,而是侧重于考察中小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核心企业的交易记录,将购销行为引入中小企业融资,为其增强信用等级,并将资金有效注入相对处于弱势的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在供应链内部封闭授信。融资严格限定于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购销贸易,禁止资金的挪用;利用供应链购销中产生的动产或权利作为担保,主要基于商品交易中的预付账款、存货、应收账款等资产进行融资,与传统的固定资产抵押贷款形成鲜明对比。

3、强调授信还款来源的自偿性,将核心企业的信用能力延伸到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并把销售收入直接用于偿还授信。另外,供应链金融还引入了物流企业的合作,起到货押监管的作用。

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主要有金融机构或类金融机构、中小企业、物流企业以及在供应链中占优势地位的核心企业。

1)金融机构或类金融机构在供应链金融中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通过与物流企业、核心企业合作,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根据预付账款、存货、应收账款等动产进行“量体裁衣”,设计相应的供应链金融模式。金融机构或类金融机构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模式,决定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融资成本和融资期限。

2)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受经营周期的影响,预付账款、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占用大量的资金。而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中,可以通过货权质押、应收账款转让等方式从银行取得融资,把企业资产盘活,将有限的资金用于业务扩张,从而减少资金占用,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

3)物流企业是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协调者,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物流、仓储服务,另一方面为金融机构或类金融机构提供货押监管服务,搭建双方之间合作的桥梁。对于参与供应链金融的物流企业而言,供应链金融为其开辟了新的增值业务,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为物流企业业务的规范与扩大带来更多的机遇。

4)核心企业是在供应链中规模较大、实力较强,能够对整个供应链的物流和资金流产生较大影响的企业。供应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会给核心企业造成供应或经销渠道的不稳定。核心企业依靠自身优势地位和良好信用,通过担保、回购和承诺等方式帮助上下游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维持供应链稳定性,有利于自身发展壮大。

业务闭合化指的是供应链运营中价值的设计、价值的实现、价值的传递能形成完整、循环的闭合系统,一旦某一环没有实现有效整合,就有可能产生潜在风险。

值得指出的是业务闭合不仅指的是作业活动如技术、采购、生产、分销、销售等作业活动的有效衔接,而且也涵盖了价值的完整结合、循环流动,亦即各环节的经济价值能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度得以实现,并有效地传递到下一个环节,产生新的价值。

这一要求也就意味着在设计和运作供应链金融中,需要考虑所有可能影响业务闭合的因素。具体讲,影响业务供应链闭合性的因素有来自宏观层面的问题,这包括宏观系统风险,也就是说由于宏观经济、政治法律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的供应链运营中断,难以实现可循环的供应链运营。特别是在立足全球供应链基础上开展的金融活动,特别容易产生这一问题。影响业务闭合性的另一类因素是行业或区域性系统风险。供应链金融一定是依托于一定的行业供应链而开展的金融创新活动,因此,供应链服务的行业和区域特征必然对供应链能否稳定持续运行产生作用。

具体讲,供应链金融只能在持续或者稳定发展的行业中实施,对于限制性的行业或者夕阳型行业,实施供应链金融会具有较大的风险,这是因为行业走低或者低迷会直接使供应链运营遭受损失,进而影响到了金融安全。同理,一些区域性的因素,如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市场透明度、政府服务水平以及区域环境的稳定性等都会对业务闭合化产生挑战。

供应链本身的业务结构也是保障闭合的主要方面,一个稳定、有效的供应链体系需要做到主体完备到位、流程清晰合理、要素完整有效。主体完备到位指的是供应链设计、组织和运营过程中,所有的参与主体必须明确,并发挥相应的作用。

供应链金融活动是基于生态网络结构的金融性活动,网络中涉及到诸多的参与主体,如供应链上的成员(上下游、合作者、第三方等)、交易平台服务提供者、综合风险管理者以及流动性提供者,如果某一主体缺失,或者没有能够起到预期的作用,业务的闭合性就会产生问题。

交易信息化原本指的是将企业内部跨职能以及企业之间跨组织产生的商流、物流、信息流、人流等各类信息,能及时、有效、完整反映或获取,并且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清洗、整合、挖掘数据,以便更好地掌握供应链运营状态,使金融风险得以控制。

而今,交易信息化的含义进一步得到扩展,为了实现金融风险可控的目标,不仅是能够获取和分析供应链运营中直接产生的各类信息和数据,而且能实现信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实现有效的信息治理。信息治理涉及到建立环境和机会、规则和决策权,以评价、创建、搜集、分析、传递、存储、运用和控制信息,以解答“我们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运用这些信息、谁负责”等问题。

显然,信息治理行为包括了交易管理、规则确立、信息安全、数据流管理以及信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有效的供应链金融信息治理,需要解决好几个问题:

第一,确保供应链业务的真实性。即所有在供应链中发生的业务是真实、可靠的,并且产生的价值是持续、稳定的。要做到前一点,就需要通过对交易凭证、单据和供应链运营状态的查验,来确保交易的真实。此外,还可以运用大数据辅助判断供应链业务真实可靠,即关、检、汇、税、水、电等间接性数据挖掘分析,例如,供应链参与企业一般纳税人取得资格的时间、纳税等级与缴税情况、结汇状态、常年用电用水的程度等,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能够间接地了解生产经营的真实程度。

第二,确保供应链物流能力和质量。即在从事供应链物流服务过程中,物流作业的质量、数量、时间、地点、价格、方向等明确、清晰,例如,物流运营的能力、库存周转率、物流网络等能否完全符合供应链交易或者相应主体的要求,此外单货相符也是需要关注的重要信息。

第三,确保供应链中资金财务风险清晰可控。交易信息化管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能清晰地了解供应链中资金流和财务的状态,否则该信息的缺失就会直接导致供应链金融风险。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采取各种渠道把握几个方面的信息:一是现金流和利率状态,二是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和内控体系;三是借贷状态。

收入自偿化是指供应链金融活动中所有可能的费用、风险等能够以确定的供应链收益或者未来收益能覆盖,否则一旦丧失了自偿原则,就很容易出现较大的金融风险。而决定自偿原则的因素就包括了供应链运营中相应的货物、要素的变现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在供应链金融运营互联网化、网络化的条件下,可能对收入自偿产生影响的因素,不仅仅是静态地考察货物、要素的变现,还要动态地分析影响变现和收益的时间及空间要素。

所谓时间要素指的是供应链金融活动中融资借贷的长短时间匹配问题。融资周期也是产生风险的因素,周期时间越长,可能的风险就会越大。具体而言,在供应链融资过程中,长借长还(即借贷时间长,还款时间长),甚至长借短还(即借贷时间长,分阶段偿还)都有可能对收入自偿产生挑战。如果借贷时间较长,就有可能因为外部环境或者其他各种因素,产生行业或业务的波动,对产品或业务的变现能力和程度产生消极影响。尤其是在中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中小企业不稳定、不规范的环境下,短借短还应当是收入自偿化遵循的准则。

空间因素指的是产生供应链收益的来源地。由于不同的国家、地域因为政治、经济等因素的作用,会有不同程度的风险,这种风险必然影响到了交易主体的信用和行为,以及交易产品价值的变动和交易的安全,这些都是收入自偿化原则需要关注的要素。

管理垂直化意味着为了遵循责任明确、流程可控等目标,而对供应链活动实施有效的专业化管理,并且相互制衡,互不重复或重叠。为了实现这一原则,需要在管理体系上做到“四个分离”,即业务审批与业务操作相互制约、彼此分离;交易运作和物流监管的分离;开发(金融业务的开拓)、操作(金融业务的实施)、巡查(金融贸易活动的监管)分离;经营单位与企业总部审议分离。除了上述四个管理垂直化准则,还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组织结构和职能的完备和清晰,供应链金融的有效运行有赖于企业内部甚至企业之间合理的结构以及职能对接,确切地讲,从事供应链金融的组织,需要在职能设计上综合考虑产品设计(即根据供应链状况设计相应的金融服务产品)、供应链运营(即供应链经营活动的协调、组织和实施)、营销(供应链服务和金融的推广,以及客户关系管理)、风控(风险评估、监控、管理)以及信息化(供应链服务以及供应链金融信息化、大数据平台的建立、信息整合分析、统计)等各个部门的责任,以及相互之间的制衡和协作关系。一旦某个职责弱化,就会产生巨大风险。

二是战略和管理的稳定与协调。如今很多供应链金融中出现的风险问题,往往来自于战略和管理的不一致、不协调,或者说由于战略扩张、目标畸形化导致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断裂。一般在开展供应链金融的初期阶段,为了形成自身的品牌效应,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特别是为了获得金融机构的信任和支持,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者往往会聚焦其熟知的业务领域,对合作企业的资格审核会比较严格,风险控制也相对完善,金融业务与产业活动的结合也会较为紧密。

然而一旦获得初步成功,在行业或市场中产生了声誉和地位,大量资金进入或者投资者参与,为了扩大规模,占领市场,就会出现战略膨胀的状况,要么盲目扩大经营领域,进入到之前不熟悉的行业领域,自认为其管理体系和业务逻辑能适应所有的产品市场;要么盲目扩大客户资源,放松了资格审查与准入条件,一些不太符合供应链融资要求的客户都进入到了供应链体系中。

甚至有的'组织在取得初步成功后,改变了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初衷,逐步放弃了立足产业、服务供应链企业的原则,逐步向资本运作靠拢,试图变成一个纯粹的金融公司。所有这些状况,都会导致管理体系和管理流程的缺失,最终出现巨大的供应链金融风险。

风险结构化指的是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过程中,能合理地设计业务结构,并且采用各种有效手段或组合化解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理解风险结构化的过程中,同样有两点需要考虑:

一是针对于不同的风险来源,因应和降低风险的手段和途径是具有差异性的。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风险和金融风险的双重叠加,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因此,在结构化分散风险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多种不同形态的手段和要素。

二是尽管存在着各种化解、分散风险的手段,但是应当看到不同手段和要素的重要程度和风险分散能力是不尽一致的,也就是说风险手段存在着优先级,例如,在特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保险可以作为分散风险的手段之一,但是往往不能成为化解风险的最后或唯一方式。甚至作为担保方的主体也存在着优先顺序,这是因为不同主体的信用状况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自身的经营历史、文化、对法规和契约精神的理解都会影响到对风险出现之后的应对方式。

在供应链金融创新中,声誉代表了企业在从事或参与供应链及其金融活动中的能力、正直或责任。这一状态是促进金融活动稳定、持续发展,防范风险的重要保障。声誉的丧失意味着企业或组织具有较高的道德风险,可能会因为恶意的行为破坏供应链金融所必须要求的生态环境和秩序,从而产生巨大危害。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声誉资产化评估中需要对借款企业更加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其综合声誉和信用,这包括对借款企业基本素质、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创新能力、成长能力、信用记录以及行业状况等影响因素的综合考察评价。

首先是企业基本素质。企业基本素质是影响企业信用状况的内部条件,较高的企业素质可以保证企业具有较好的法律合规意识,以及良好的契约精神,保障企业正常、合理、持续地发展,获得合法的经济效益。

其次是偿债能力。企业偿债能力是企业信用状况的最主要表现,也是企业信用评价的首要指标。企业偿债能力及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高低,又反映企业利用负债从事经营活动能力的强弱。

第三是运营能力。营运能力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等有关指标所反映出来的资金利用的效率,它表明企业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运用资金的能力。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的速度越快,表明企业资金利用效果越好、效率越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能力越强。营运能力的大小对盈利的持续增长与偿债能力的不断提高,产生决定性影响。

第四是盈利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信用的基础,企业只有盈利,才有可能按期偿还债务。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获取利益的能力,使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的集中体现。

第五是创新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于形成竞争优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对于科技型的中小企业尤为重要。

第六是成长潜力。成长潜力是推动企业不断前进,改善资信状况的作用力,只有成长潜力大的企业才能保证盈利的持续性,其信用状况才会好。这包括三方面:一是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企业能否真正从事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供应链运营;二是企业能否获得关键利益相关方的支持,特别是国家政策支持;三是企业自身的成长能力。

第七是信用记录。信用记录是企业以往借贷和履约状况,它不仅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同时也客观的反映企业的偿债意愿。我国的信用基础非常薄弱,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必须注重企业的借贷渠道、借贷的状况以及偿债意愿分析。值得指出的是在对企业声誉进行评估的过程中,企业主个体的生活行为和要素也是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这是因为中小企业主的个体行为往往对整个企业的运营产生直接影响,也决定了供应链金融中的潜在风险。

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篇五

对于苏宁云商来说,它是综合中间商利用自有网络平台代理各类品牌商品销售的企业,运用了商城式的b2c电商供应链金融,主要给入驻商城的供应商提供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并且充分利用互联网零售所积攒的客户资源、客户信息以及便捷的客户服务与体验的基础上,形成苏宁生态链,通过苏宁小贷来实现为供应链上下游端客户服务。那么,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宁云商供应链金融模式案例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是指,在对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业务交易分析的基础上,对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提供授信支持及其他结算、 理财等金融服务,在服务过程中风险通过授信企业与核心企业的关系以及物流监管企业的存货质押来控制。 而在互联网时代中,传统金融行业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以寻求转型升级的道路,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也应当顺应互联网金融的大趋势,通过整合互联网时代的资源优势来实现传统供应链金融的转型升级。 他们的特点各异却有所关联。

1. 传统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1.1银行对授信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 的信用评级主要依靠企业真实发生的业务量以及链中核心的资本实力,而不是仅仅强调企业的财务状况与担保方式等。

2.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归纳起来有三大模式:

1、商业银行传统线下供应链金融的线上化

银行大多根据核心企业与中小微企业之间的交易记录,对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银行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利用银行信用增强商业信用,促进了企业融资和商业交易活动的有效开展。

2、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电商供应链金融模式

第三方交易平台通常以信息服务功能吸引产业链参与者,并以信息服务为切入口转型电商平台,当电商平台交易量提升,并通过物流仓储等服务完成整个交易闭环后,第三方交易平台实质上拥有了产业链上下游的交易、物流、现金流等相关数据,通过对接资金源,也同样能够满足供应链融资项目的风险评估要求。

3、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与电商平台相结合

在核心企业模式下,某产业链核心企业具备较强的产业链控制能力以及较高的银行授信额度。在此前提下,核心企业掌握上游供应商与下游经销商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详细信息,也通过长期的商业活动了解上下游企业经营状况,此类核心企业对接商业银行或 p2p 平台等资金来源,便能够以自身授信额度为担保向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

对于苏宁云商来说,它是综合中间商利用自有网络平台代理各类品牌商品销售的企业,运用了商城式的b2c电商供应链金融,主要给入驻商城的供应商提供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并且充分利用互联网零售所积攒的客户资源、客户信息以及便捷的客户服务与体验的基础上,形成苏宁生态链,通过苏宁小贷来实现为供应链上下游端客户服务。

首先看一个最基本的数据:三年来,苏宁线上业务占比是,2012年占13.2%2013年占17.7%, 2014年占17.7%。可以发现,从2012年到2013年间,苏宁线上业务发展很快,而2013年到2014年发展却很慢。这是由于苏宁供应链金融模式就是从2012年开始实施的,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新一步的进展是在2014年年底,稍有延迟。

在2012年2月,苏宁推出了苏宁小贷。这是一种面向中小微企业推出的电子商务金融业务,凡是苏宁经、代销供应商均可以与苏宁易购操作的结算单应收账款作为抵押物进行融资贷款,此项业务单笔融资额最高可达1000万。2014年7月苏宁众包姗姗来迟,它对于参与众包平台的企业,苏宁将会拿出媒体资源和线上线下引流资源推广,苏宁旗下的“易付宝”、小贷公司对平台企业开放,首批投资10亿元设立平台信贷资金。而2014年9月供应商成长专项基金的提出,则是助力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供应商在向苏宁进行融资时,苏宁还将拿出专项资金,通过利息补贴的形式反哺供应商,最高补贴为苏宁信贷利息的20%。

总体而言,对于当前苏宁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现状,我们归为一下几点:

1、苏宁有耕耘了20多年的线下交易网络和排名前三的线上交易平台,拥有海量中小微企业客户资源。

2、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在苏宁金融生态圈内形成有效闭环。

3、苏宁供应链融资至今保持着零坏账率的纪录。

5、苏宁金融的供应链融资平台与苏宁后台的信息系统全线打通,高效的苏宁内部风控及数据审批流机制使得审批流程、放款周期都大大缩短。

1、会员资质申请:供应商登陆scf平台成为苏宁融资俱乐部的资质会员

2、表达融资意向:供应商向营销、结算表达融资意向,选择个性化的融资产品及合作银行。

4、银行发融资款:银行根据供应商资质决定放款金额并发放贷款

5、苏宁到期付款: 苏宁到期按结算清单金额付款给供应商融资专户,银行扣除供应商融资金额,与供应商进行尾款结算。

1、 与京东的比较

京东的融资流程:

1.1核定额度:当供应商确认办理 供应链金融业务后,供应链金融业务专员将发送邮件给供应商,告知最高融资额度,融资总金额须小于或等于最高融资额度。

1.2银行开户:供应商在获得最高融资额度后,到京东指定业务受理银行开立银行的融资专户。

1.3提交融资申请:供应商完成开户后 ,即可办理融资业务,每次融资时,应向采销同事申请,确认进行融资的采购订单等事项。

1.4.核对结算金额:供应商选定采购订单后,应与采销同时核对结算金额。

1.5提交结算申请单:采销负责人在京东系统中提交结算申请单,先勾选供应链金融结算,再选择付款结算申请。

1.6结算单审批:融资资料提交以结算单在系统完成审批为前提,审批进度影响和放款进度,需供应商和采销负责人沟通。

1.7融资资料准备:在结算单提交后,供应链金融专员准备融资资料,融资内容以结算单信息为主。

1.8审核通过、提交资料:结算单审核通过后,供应链金融专员向银行提交准备好的融资资料,跟进放款进度。

1.9银行放款、京东还款:银行审核融资资料无误后,放款给供应商。到期日,京东为供应商还款给银行。授信是指银行向客户直接提供资金支持,或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向第三方作出保证的行为。

由此可见,京东通过差异化定位及自建物流体系等战略,并通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已经形成一套以大数据驱动的京东供应链体系,为上游供应商提供贷款和理财服务,为下游的消费者提供赊销和分期付款服务。虽然,京东宏伟的物流系统看似解决了b2c电子商务企业近依托于第三方物流的被动局面,但是京东几近无限量的资金投入却严重拉住了京东的发展;而作为传统业介入的苏宁,则依托线下千家连锁门店、100个物流中心、3000个售后服务网点、完善的连锁门店和物流体系建设将会成为苏宁的最大优势之一,这是京东所不能相比的。而且,苏宁对于供应商来说,有着专门的供应链融资平台(scf),与多家银行系统进行无缝对接,保障供应商简便、快捷融资,中小企业则无需担保、无需抵押就可以快速从银行获取流动资金。这一点是京东所不具备的。

2、 与银行信贷的比较:

1、苏宁供应链金融面临的风险

苏宁易购方面表示,将面向全国上游经、代销供应商主推供应链融资业务。苏宁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在原有授信“银行保理”融资业务的基础上,对苏宁供应商融资业务的全新升级。苏宁于2012年新推出的“苏宁小贷”金融业务也将全面开放,其中“苏宁小贷”是苏宁企业出资面向中小微企业推出的`电子商务金融业务,凡是苏宁经、代销供应商均可以与苏宁易购操作的结算单应收账款作为抵押物进行融资贷款,此项业务单笔融资额最高可达1000万。苏宁宣布全面发力电子商务金融业务,将苏宁供应链金融业务面向中小微企业全面开放。

苏宁推出金融业务是国内传统零售企业首次涉足电子商务金融业务,无论是对于企业自身,还是对于中国传统零售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其传统零售业的背景,通过苏宁易购发展供应链金融将面临特殊的风险。

1.1线下业务被占用资金的风险

苏宁提出“科技创新,智慧服务”的口号,通过一系列运作加大对科技与服务的投入,公司始终坚持“前台带动后台、后台推动前台”的经营策略,不断完善物流平台、信息体系的建设,长期来看,有利于企业经营稳定性,但是短期内随着购置店、自建店、物流体系相关的资产投入加大,影响了周转效率,对资本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为了紧跟零售业的发展趋势,苏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又进一步增加了其对资本的需求,如果不能保持较好的资本周转,将对公司线下零售业的发展造成风险,制约公司线下业务布局。

1.2线上业务被银行制约的风险

苏宁一直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开展供应链金融活动,随着线上平台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减少占用自己资金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但同时也产生了容易被银行制约的风险,因为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的服务对象大都是中小企业,确保资金从银行流向这些原本达不到银行授信标准的企业的是苏宁的信用,这样就加大了自身的风险,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会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同时,如果公司线下业务出现不稳定情况,银行将会降低对苏宁的授信,从而制约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2、苏宁发展供应链金融规避风险的建议

2.1严格控制授信流程,加强信贷人员管理

授信流程主要是指贷款审批、贷款发放以及贷后管理等环节,电子商务企业应该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风险,建立完善的风险防火墙,即风险预警程序。同时,时刻监控授信企业资金流向及其业务情况,建立不良资产处置程序与风险应对措施,从制度上防范风险;供应链金融信贷人员应严格执行授信业务流程,严格遵循贷前、贷中和贷后的多层次风险预警和管理体系,从人员上防范信贷风险。 加强相关业务培训,提升业务人员素质线,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必须以人员索质的提升为依托,应该从招募与甄选、培训、激励等各个人力资源模块入手提高业务人员素质。

2.2加强线下财务控制

苏宁易购现在虽在国内电子商务市场占有率排在第三位,但远远低于淘宝的52%以上的市场份额,公司的发展还不够健康,还不能脱离线下业务资金与人力的支持,但是,苏宁易购发展刚刚起步,潜力巨大,因此需求的资金支持短期内是会不断加大的,这就需要公司加大对财务安全性的注意,确保资金投入的循序渐进,并且不能拖累线下业务的开展,否则,将会引发财务风险。

2.3信贷资产证券化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各种风险级别的信贷资产进行打包处理,将其包装上市或者出售给市场上的投资者。一方面可以增加资产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可以转嫁信贷风险。这种方式能够改善资产质量,缓解资本压力,扩大资金来源,提高财务安全性。

2.4运用各种风险控制工具区分风险类别,识别潜在损失

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是从mrp(物料需求计划)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它扩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它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电子数据交换也称edi(electric data interchange)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处理的新方法,它是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的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使各有关部门、公司和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erp系统平台,利用edi等信息处理技术,建立物料与资金数据高度共享的信息网络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

2.5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供应链金融涉及的企业主体比较多,范围比较广,随之而来的各个环节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容易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所以电子商务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该应急机制应能解决两方面问题,一个是对突发事件的预防,通过一些评价指标时时监控授信企业的业务状况,出现问题时做到及时发现并作出调整;另一个是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制定及时的、完善的处理措施,当突发事件出现后,及时进行处理,这样可以避免因处理不及时而带来更严重的风险。

1、供应链数据化

各信息节点逐渐数据化、透明化。供应链各环节交易链条上的订单情况,交易历史,交易主体等信息都会逐步沉淀在平台上,平台可以梳理这些数据提供给银行,由银行提供资金,平台为数据的真实性提供保证。

2、金融互联网化

用互联网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提高效率降低风险。供应链金融业务处理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和稳定,贸易环节和融资环节也更为低碳、顺畅、便捷。

3、业务融合化

“电商+物流+金融”一体化服务。电子商务是新形势下商业模式最具创新力的前端领域;物流企业是支撑供应链实体货物运输和流转的坚实支撑;商业银行是社会中最大、最全面的资金和金融服务的服务者。

4、服务个性化

根据不同企业的业务不同,为其量身定做金融服务,实现供应链融资产品个性化定制,使供应链金融的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 成为可能。

1.杨东,文诚公.互联网+金融=众筹金融[m].人民出版社,2015.

2.查宏卫.电商的供应链金融探讨[m].上海交通大学,201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