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创新团队事迹材料(模板5篇)

最新创新团队事迹材料(模板5篇)

ID:3984972

时间:2023-10-01 04:25:28

上传者:琉璃 最新创新团队事迹材料(模板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创新团队事迹材料篇一

全自动化码头是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技术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被誉为“大国重器”,也被称为“贵族码头”。2013年10月,青岛港经过反复遴选,任命了既有专业技术功底,又有一线实践经验的张连钢,担当“自动化码头筹建小组”组长。

“我23岁大学毕业就进入青岛港,37年来一直在码头上摸爬滚打。建设全自动化码头是我多年的梦想,而这一天终于来了!”接到任命时,因肺癌手术尚在家休养的张连钢兴奋得像个孩子。

立项之初,项目组成员连自动化码头是什么样都没见过。抱着虚心求教的态度,张连钢带领大家先后奔赴荷兰、英国、德国等国外自动化码头考察“取经”,但国外同行“连捂带盖”,技术壁垒让项目组备受煎熬:不准下车,不准拍照,不提供任何数据。

“他们说凭咱们现在的技术,做出这个码头至少10年,建议我们直接购买他们的成熟技术!”随行翻译板着脸低声对张连钢说。

“仅仅一个口岸业务的小小模块,外国供应商就报了5000工时,折合人民币780万元,如果全部用国外方案总花费更是不可想象。”团队信息技术组负责人徐永宁回忆。跑了一圈,没求到“真经”,却让项目组清醒地认识到,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还得靠自己。

自动化码头的核心技术是ecs系统,当时全球自动化码头设备控制系统的唯一供货商是荷兰tba,不仅技术不开放,还有捆绑销售等问题。掏钱买人家的东西,只能用不能动,“生病”了都不知道咋治,张连钢决定:摆脱垄断掣肘自己干,与上海振华联合开发ecs系统。

“最艰难的时候,是我们对ecs研发进行阶段评估后,发现功能根本达不到需求,几十亿元的投资可能转不起来了,开工时间也得拖后好几年。”团队it组负责人李永翠告诉记者,那天的会议室一片死寂,最后,张连钢打破沉默:“做不好,我们就排队跳海。我第一个跳!”

从那天起,项目组办公室的灯就没在晚上10点前熄灭过。10个月后,当ge资深专家simon看到项目组整体方案时大为震惊:“不可思议!我必须说,你们的模式才是最符合自动化码头建设方向的模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创新团队事迹材料篇二

1)不善合作,一败涂地,齐心协力,共享成功。

2)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列夫托尔斯泰

3)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6)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7)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赏赐,所有的赏赐都只是被用来奖励工作成果的。

8)这次比赛中他真的那么重要吗?是的,没有他我们就不能取得团队第一。

10)风起云涌,人人出动。

11)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12)企业家要扮演好六种角色:企业战略的执行者;企业文化的传承者;企业变革的推动者;沟通平台的构建者;管理效益的承载者;团队力量的凝聚者。

13)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14)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的团结。

15)团队合作更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团队与一般的群体不同,团队的人数相对比较少,这有利于减少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缺失,有利于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提高成员参与团队的决策的积极性。同时领导的概念在团队之间相对不强,团队成员之间相对扁平,这有利于形成决策民主化。

17)一名伟大的球星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让周围的队友变得更好。迈克尔乔丹

18)这个团队的队员都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好同志。

19)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

20)人生中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我愿和你同行,共同迎接暴风雨的洗礼。

21)团队精神是从生活和教育中不断地培养规范出来的。研究发现,从小没有培养好团队精神,长大以后即使天天培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为人的思想是从小造就的,小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长大以后再重新培养团队精神其实是很困难的。

22)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期待每个人工作时,都拥有许多相同的特质。

24)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25)老板无胸怀,企业无团队。老总无思想,企业无文化。

26)你一天的爱心可能带来别人一生的感谢。

27)一个人时要像一个团队,一个团队时要像一个人。

28)按照ceo史考特?波斯基的说法,创意设计公司behance拥有一支胸怀大志,而不是鼠目寸光的团队。

29)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30)内审人员最大程度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为集体的成功分享自己的知识和专长,同时内审人员又要自力更生。

31)目标明确,坚定不移,天道酬勤,永续经营!

创新团队事迹材料篇三

1)在安利,你只要肯付出点点心机,去了解和亲身体验产品的优点,认识安利的价值,然后跟别人真心诚意的分享、沟通,发挥团队精神,并且坚持不放弃,必定可以建立成功的事业。

3)其次是团队工作的程序:团队作为整体而不是乌合之众在运做时所采用的机制。

4)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6)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

7)来自美国的最新报告显示,卡恩决心背水一战,他聘请被描述为精英团队的前cia间碟,私人侦探和媒体顾问来为他作辩护。

8)你不是一个人,而且你的行为举动,也不是代表你一个人,你是团队的一份子,团队不是说你遇到什么问题,或我遇到什么问题,而是我们遇到什么问题。帮助了你,就是帮助了整个团队。

9)最好的ceo是构建他们的团队来达成梦想,即便是迈克尔乔丹也需要队友来一起打比赛。

10)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11)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罗伯特凯利

12)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13)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孟德斯鸠

16)很少人愿意为大公司拼命,因为大公司无法准确测量每个员工的贡献。团队越大,个人的回报就接近于整体的平均值。而在一个几人的小公司,如果都是明星阵容,而且人人持股,那每个人就会发挥出潜能。因此stevejobs说,创业的成败取决于最早加的那十个人。

17)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18).领导全心协力投入热诚,是企业最大的鼓动力。与员工互动沟通,对同事尊重,才可建立团队精神。人才难求,对具备创意、胆识及谨慎态度的同事,应给予良好的报酬和显示明确的前途。

1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轲

20)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1)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22)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创新团队事迹材料篇四

1、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2、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3、做事先做人,销售先销己,挣钱先夺心

4、心态要祥和,销售传福音,服务献爱心

5、知道是知识,做到才智慧,多做少多说

6、积极激励我,多劳多收获,汗水育成果

7、梦想聚团队,团队铸梦想,激情快乐人

8、双牛并进,必压群雄,(团队名称)加油

9、(团队名称),永不言弃,再创辉煌,誓夺第一

10、吼一吼,业绩抖三抖加油

11、全员齐动,风起云涌,每日拜访,铭记心中

12、客户服务,重在回访,仔细倾听,你认心情

13、今天付出,明天收获,全力以赴,事业辉煌

14、本周举绩,皆大欢喜,职域行销,划片经营

15、忠诚合作积极乐观努力开拓勇往直前

16、全员实动,开张大吉,销售创意,呼唤奇迹

17、成功决不容易,还要加倍努力

18、公司有我,无所不能(团队名称),永争第一

19、服务客户,播种金钱,增加信任,稳定续收

20、本周破零,笑口常开,重诺守信,受益无穷

21、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绩保底

22、回馈客户,从我做起,心中有情,客户有心

23、观念身先,技巧神显,持之以恒,芝麻开门

24、攻守并重,全员实动,活动目标,服务导向

25、情真意切,深耕市场,全力以赴,掌声响起

26、索取介绍,功夫老道,热忱为本,永续经营

27、把握真人性洞悉真人心成就真人生

28、行销起步,天天拜访,事业发展,用心学习

29、快乐工作,心中有梦,齐心协力,再振雄风

30、主动出击,抢得先机,活动有序,提高效率

31、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永不言败

32、振奋精神,迎接挑战,开创未来,再创佳绩

33、风雨同路,别树一帜我们携手,别树一帜

34、团结一心,其利断金团结一致,再创佳绩

35、经营客户,加大回访,用心专业,客户至上

36、让客户帮你销的最简单方法就是让客户帮你做见证和转介绍

37、销售员如果不断重复同样的事情,那么就只能获得同样的结果

38、所有的客户买的不是商品,而是结果,是商品给客户带来的.价值

39、有的人为金牌而奔跑,有的人则是因德国牧羊犬的追赶而跑得更快

40、吃得苦中苦,受得气中气,方为人上人争气不生气,行动先心动,助人实助己

41、成功靠朋友,成长靠对手,成就靠团队创意是金钱,策划显业绩,思考才致富

创新团队事迹材料篇五

本科创新团队优秀事迹材料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蓝威团队”

“蓝威团队”是由具有创新思维、实践精神且志同道合的本科生组建的一支科技创新团队,由正式成员、梯队成员和流动成员组成。队员涵盖了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工学院、化工学部、国际教育学院4个专业(石油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物工程)。

一、创新能力的提高

1相辅相成的“专利工作”与“创新竞赛”

两年来,“蓝威团队”共申请专利159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43项,授权53项;发明专利16项,13项进入实质审查阶段(见附录1)。

团队用授权专利“核心技术”参加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和“创业大赛”。,获得了“辽宁省第八届大学生创业大赛”三等奖1项,“第三届哈尔滨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奖1项;,团队获得了“辽宁省第十一届大学生创新大赛”二等奖5项和三等奖3项。在团队前期成果的基础上,我们一鼓作气申请了校级大学生创新基金5项(模拟真实地层条件下微波加热油页岩的实验装置,一种原位开采页岩油的三维井网模型,光闹钟枕头,便携式宠物狗篷车,辽河油田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省级大学生创新基金2项(防爆集束式井口加热器设计,腈纶废水专用复合絮凝剂的研制开发)。

‘申请的专利’为学生‘参加竞赛’提供了技术保障,学生在进行创新项目的过程中将好的“创意”又申请了专利。两年来,“蓝威团队”的这两项工作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如,“一种悬空磁力搅拌器”实用新型专利的创意就来源于“蓝威团队”的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腈纶废水专用复合絮凝剂的研制开发》;“含油污泥制煤实验装置”专利也是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辽河油田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研究过程中提出的。

2“发表文章”与“科技作品竞赛”的良性结合

两年来“蓝威团队”共发表文章96篇(见附录2)。其中:中文文章56篇,(17篇中文核心,29篇科技核心,10篇公刊);外文文章40篇(1篇scie,5篇istp会议文章,34篇普通英文期刊文章)。

发表文章不仅使队员的科技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也使“蓝威团队”参与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全部按计划完成;另外,队员的论文参加的.“科技作品大赛”,也收获颇丰。如,在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绿色石油石化,我们在行动”校级竞赛中获一等奖;在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新能源开发利用”院级竞赛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强的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就能独挡一面,它是学生综合素质最好的体现。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20暑假,“蓝威团队”牵头组织了7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从抚顺出发,足迹遍布辽宁五市(抚顺、沈阳、辽阳、盘锦和鞍山),真正调研了12家石油化工企业(抚顺市腈纶厂、抚顺乙烯厂、抚顺矿业集团、辽阳石油化纤公司金兴化工厂、辽阳石油化纤公司污水处理车间、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辽河油田远达油泥处理利用有限公司、辽河油田特种油开采公司、辽宁科技大学)。

暑期社会实践结束以后,“蓝威团队”的成员利用假期时间总结出十万余字的实践报告,整理了1000多张照片素材。()这次活动让我们的蓝威团队名声远扬,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知名度,有利于学校将来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

我们的实践报告《通过校企合作促进辽宁产学研发展及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启示和措施建议》获得省优秀成果一等奖;《辽阳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调研分析》获得省优秀成果二等奖;《加强对抚顺矿业集团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认识》和《盘锦市兴隆机器厂参观学习及调查研究》获得省优秀成果三等奖;“青春飞扬”社会实践团队获得“省先进团队”称号。

暑期社会实践让石工学院的学生对石油行业从理论认识提高到实践认识,年,“蓝威团队”组织了4个小组参加了《第二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单项组,“清晨”和“梦之翼”两个组获得了成功参赛奖,“辉耀”和“地域‘油’灵”获得了鼓励奖和图文类三等奖;20,“蓝威团队”又组织了5个小组参加《第三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其中3个小组获得了成功参赛奖,“阳光奋进团队”获得国家三等奖,“破阵子团队”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5月18日将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进行总决赛答辩。

三、高素质本科生的培养

“蓝威团队”成员坚信,我们今天是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明天就是企业创新的后备军。“蓝威团队”(见附录3.1)届毕业生已经步入社会。第一批毕业的团队成员共有9人(2人进入中石油工作,1人进入中海油工作,2人进入合资企业工作,1人考上研究生)。其中:王松波获得省优秀毕业生称号,毕业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他的“模拟真实地层条件下微波加热油页岩的实验装置”专利已经授权;刘洋同学的毕业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多功能鼠标腕垫”和“一种带土壤湿度检测器的自动浇灌装置”专利已经授权;任楠同学的专利“一种原位开采页岩油的三维井网模型”专利现在也已经授权。

目前,第二批团队成员部分即将毕业(见附录3.2),共有16人(其中2人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4人考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1人考上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研究生,4人进入中海油工作,2人进入中石油工作,1人进入中石化工作,3人与企业签约。

蓝威团队成员目前规模在30人左右(主要成员在10人左右,梯队成员10人左右,流动成员10人左右)。“蓝威团队”的工作不仅让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团队成员收获的“文章、专利和荣誉”让他们在竞聘工作时打败了“211”“985”的本科生,考研面试时因为本科期间大量参与科研活动而备受导师青睐。两年来,一些我校的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听说“蓝威团队”的创新氛围,主动提出加入,不断加盟的人才是创新能力的保证,他们的加入让团队人才培养的计划又有了新的方向,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国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是“蓝威团队”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