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班数学教学设计意图(模板5篇)

2023年小班数学教学设计意图(模板5篇)

ID:3987838

时间:2023-10-01 05:35:35

上传者:紫衣梦 2023年小班数学教学设计意图(模板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小班数学教学设计意图篇一

生活:大家爱洗澡

要求:通过儿歌《大家爱洗澡》,使幼儿知道,各种

动物有不同的洗澡方法。

设计:师:天气热了,我们每天都要洗澡,你们说说为什么要洗澡?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么洗澡的吗?下面听老师念首儿歌:

师朗读儿歌《大家爱洗澡》

提问:

儿歌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洗澡的`?

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儿歌

我们小朋友又是怎样洗澡的?

语言活动:鼠宝宝的魔法帽

要求:

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养成安静倾听的习惯。

鼓励幼儿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想鼠宝宝帮助小猴过河的办法,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学说短句:“魔法帽,变、变、变!变出……!”

准备:背景图一幅、贴绒教具若干、幼儿操作教具

若干、“魔法帽”一顶

设计:

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引起兴趣:

图片上有谁?鼠宝宝头上戴着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一顶什么帽子吗?(它是一顶神奇的魔法帽)

你们知道什么叫魔法帽?(你只要对着魔法帽念一句“魔法帽,变、变、变!”它就能变出你想要的东西)

鼠宝宝会怎样安慰小兔?又会怎样来帮助小兔?(幼儿学说短句)

鼠宝宝回到草地上,又碰到了谁?和小鸡正玩的高兴时,天气忽然怎样了?

你们想想小鸡会担心什么?鼠宝宝又会怎样安慰、帮助小鸡呢?

师:下面老师把鼠宝宝帮助小白兔和小鸡的事编成故事,讲给你们听。

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这故事好听吗?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讨论:如果你是鼠宝宝,你会怎样用魔法帽帮助小猴过河?

幼儿扮演鼠宝宝和小猴,练习对话

请两名幼儿练习对话,老师交待要求

幼儿两人一组,表演给客人老师看

延伸:如果你有顶魔法帽,你想做什么?明天来告诉老师

小班数学教学设计意图篇二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班数学活动《1和许多》。下面我将从幼儿、教材、教法学法、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及评价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次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一、说幼儿。

本次活动的对象是3岁刚刚入园的孩子,我将这个年龄段孩子阅读的特点总结如下:

一是孩子特别喜欢按照顺序背数字,甚至可以背到10,这种行为表明这些孩子对这些数字特别感兴趣。

二是孩子还没有建立初步的量概念,例如:当孩子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总是习惯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来表示三,有一次我换成了另外三个指头孩子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所以我想通过活动,引导孩子初步感知“1”和“许多”这两个不同的量。

二、说教材。

比后却能够很容易感知这两个量以及“许多”这个大集合是由一个一个元素组合而成的。

三、说教法。

活动过程中,我要运用提问法,图片展示法。

四、说学法。

活动中,幼儿主要运用操作法,观察法,讨论法。

五、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导向作用。

(一)情感目标: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能力目标:能区别1和许多这两个不同的量

(三)知识目标:知道许多是由一个一个1组成的。三个目标相辅相成,又循序渐进。

六、说话动准备。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要做以下准备工作。

(一)经验准备:能听懂老师的指令。

(二)物质准备:

1、若干苹果图片是为了在第一个环节中孩子具体操作而准备的材料。

2、让孩子们观察图片,图片上是有很多的苹果,是为了

在第四个环节中帮助孩子感知很多是由一个一个组成的

3、课件是为了在第三个环节中帮助孩子通过三组图片的对比感知“1”的量和“许多”的量的区别。

七、说话动过程。

本次活动总体上共有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引导幼儿自主操作,帮助孩子初步探索和感知一个苹果的含义。第二个环节是引导通过观察ppt,感知“1”和“许多”的差异,并能够区别“1”和“许多”。第三个环节是让孩子们感觉“1”的量和“许多”量之间的区别。第四个环节是通过孩子们的观察,一个一个的数一数,感知“许多”是由“一个一个”组成的。

八、说活动延伸.本次活动将在生活中寻找“1”和“许多”都藏在了哪些地方?作为了活动的延伸有三个作用,第一是可以巩固对这两个量概念的理解,第二是帮助孩子建立数学的知识是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到的意识和观念。

“1”和“许多”说课稿

小班数学教学设计意图篇三

区分“1”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

准 备

袋子、两个装满豆子的瓶子、毛巾架子、环境布置有一和许多

科学:蒙氏《“1”和许多(一)》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好,组织幼儿听着音乐走线。

(二)集体活动。

1、区别1和许多

出示2个神秘袋:

师:猜一猜袋子里装的什么?你们知道这两个袋子里分别装了多少块花片吗?”(教师晃一晃袋子,幼儿听听积木碰撞的.声音、摸一摸袋子,感知不同的数量;将积木倒出来,用眼睛看不同的数量)。

教师小结:

刚刚我们的装一个花片的神秘袋子的“1”片花片摸起来很少,摇摇没什么声音;“许多”摸起来满满的,摇一摇有声音。

2、出示2个摇摇瓶:

教师拿瓶子摇,请幼儿听豆子在瓶中摇晃发出的声音。

师:刚才你听到豆子在瓶子中发出的声音,哪个瓶子里装了1粒豆子?哪个瓶子里装了”许多“粒豆子?”

教师揭掉包在瓶子外的布,请幼儿观察“1”和许多粒豆子。同时摇晃瓶子,辨别“1”和许多。

小结:装“1”粒豆子的瓶子,摇晃是发出的声音很脆,“许多”粒豆子发出的声音很响,“哗啦哗啦……”

(三)出示毛巾架,幼儿挂毛巾,感知1和许多

1、出示毛巾架,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啊?上面的毛巾去哪了?

2、出示毛巾,分毛巾,挂毛巾,感知“1”和许多。

师:瞧!在老师这儿呢。我这里有几条毛巾,你们知道吗?

师小结:

老师这里有很多条毛巾,是不是?现在老师要把这许多毛巾分给小朋友。

(1)分毛巾给每位幼儿,感知许多可以分成很多个“1”。

师:现在你们手里有几条毛巾啊?老师刚才有几条毛巾啊?

师小结:老师有许多条毛巾,现在把毛巾分给你们了,你们手上有几条毛巾?许多条毛巾分给你们就变成了每个人只有一条毛巾了,许多就变成了很多个“1”。

(2)挂毛巾,感知很多个“1”可以变成许多。

师:请小朋友把自己手上的毛巾挂在这个毛巾架上,我们一组一组地将自己的毛巾挂在自己的号数上。

师:你们的毛巾都在哪?现在毛巾架上有几条毛巾?

师小结:你们每个人手上的毛巾,一个人只有一条,挂在毛巾架上,就变成了许多条毛巾,一条一条毛巾,放在一起就变成了许多。

(四)教师小结,活动自然结束。

师:我们教师有些东西是一个的,我些东西是许多的,等一下请小朋友去找一找。

小班数学教学设计意图篇四

活动意图:

我依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根据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幼儿爱游戏、好动、好奇、好探究的心理特征和现阶段本班幼儿发展状况,设计了本次小班数学活动《5以内的数物结合》。本活动通过生活化、游戏化的形式操作和探索,让幼儿感知数量关系。本节活动通过给小动物“送水果”的情景创设,来引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使幼儿在快乐、有趣的活动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练习5以内的数物结合,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在游戏操作中感知和体验数的有用和有趣。

活动目标:

1、感知数与量的结合,能从多个物体中取出5以内的相应数量的物品,初步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乐于参与集体游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一个数字转盘,一个篮子(内装水果图片若干),贴有数字和动物图片的篮子5个,数字卡1-5,“神奇的手指”音乐。

2、学具准备:数字卡1-5、雪花片若干,“数、物拼板”若干,油画棒、印章及操作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互相问候。

2、手指游戏:神奇的手指

二、集体活动:

2、创境激趣,按数取物。创设情境:森林里要开动物舞会,需要一些水果,有5个小动物来信请求小朋友的帮忙。

三、分组操作,解决问题。

第一组:数物连线,幼儿将数字与相对应的物品连起来。

第二组:盖印章,幼儿根据左边写出的数字,在右边盖上相应数量的印章。

第三组:幼儿操作“数、物拼板”,使数卡与物卡一一对应拼在底板上。

第四组:操作数字卡片和雪花插片,相应数量的雪花片与数字卡片对应。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幼儿需要时给予引导与帮助。

四、游戏巩固,结束活动

游戏“送水果”。幼儿帮助动物装水果,快乐的去参加动物舞会。

五、活动延伸,积累经验。

1、将操作材料投放到活动区,供幼儿自选操作。

2、在户外活动时玩“点数上车”的游戏。

六、生活数学,体验用处。

在日常生活中,凡孩子需要一定数量的物品时,教师或家长都可以引导孩子用数字先表示,然后可按数字表示的数量拿取物品。

活动反思:

从目标来看:目标表述角度一致,都是从幼儿的角度出发。

材料准备看:材料准备丰富,有精神的和物质的准备,材料投放有阶梯性,体现了“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这一理念,支持和引导幼儿操作,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有一定的提高,且材料功能性强,有一物多玩的功能。

从活动过程来看:渗透了社会、艺术等领域,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体现了“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这一理念。活动中运用实物教具操作教学有很强的真实感和可操作性,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得活动组织轻松,便于老师引导幼儿操作,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参与兴趣。如:“数字转盘"的转动,提高了幼儿注意力,活跃了思维。“送水果”情境创设激励幼儿准确的数出“水果”,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自己探索并动手操作数字与物品的对应,目标在游戏操作中自然完成。

不足之处:

1、材料虽然注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但开放性还是不够强。

2、在幼儿操作中对幼儿的适时指导把握的不够准确。

3、自我专业素养还需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

小班数学教学设计意图篇五

1.初步了解物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2.在操作及游戏活动中,感受对应的关系。

课件准备:小狗盖房子图片、其他小动物、木头、食物等一一对应相关图片。

纸面教具:五只大象和五根香蕉对应图片(幼儿每人一份)、胶棒若干。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引出帮助小狗盖房子。

——图片上是谁?

——它的旁边有什么?

——猜猜他想干什么?

小结:原来小狗想要盖新房子,它需要很多的木头。小动物们听说小狗要盖房子,纷纷来帮忙。一个小动物帮他搬一根木头,大家一起盖房子。

二、出示图片,教师启发幼儿回答问题,了解一一对应的.关系。

——谁来帮助小狗?来了几只?要搬几根木头?

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再次感受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小动物们的帮助下,小狗的新房子终于盖好了。为了感谢小动物们,小狗要请他们来新家做客。

——来了哪些小动物?分别来了几只?

——小狗请它们吃什么?吃了多少?

——请你帮助小狗分食物吧。

四、出示图片,请幼儿操作,进一步理解一一对应关系。

——小狗也请了大象,大象伯伯来晚了,谁来给大象分香蕉?

五、分发纸面教具大象和香蕉,请幼儿实际操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