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读数写数教学反思一年级 亿以内数的改写数学教学反思(优质5篇)

2023年读数写数教学反思一年级 亿以内数的改写数学教学反思(优质5篇)

ID:3988678

时间:2023-10-01 06:06:37

上传者:薇儿 2023年读数写数教学反思一年级 亿以内数的改写数学教学反思(优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读数写数教学反思一年级篇一

亿以内的数的认识,总以为学生好掌握,但从实际教学来看,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归为以下几点:1.不分级,为了很好地掌握大数的读写法,教学时我采用了分级的方法,在作业要求中也说,读数前先分级后读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学生就是不按要求来,因此在读写数中出现错误。2.有“0”的写数,问题很多。有0的读数问题不大,但是写数,学生往往不管数位顺序表,只是完作业,出现多写0,少些0的问题;3.大小写混写。在写数中,一会儿是大写,一会儿是小写,总之学生作业习惯差,未完任务而做作业。针对以上问题,我打算在明天的课堂上进行专题复习,彻底纠正学生的错误。

读数写数教学反思一年级篇二

《亿以内数的写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能正确地按级读出亿以内的数,并能正确地写出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按级来写亿以内的数。因此,复习准备阶段紧紧围绕以上三方面的内容。

在教学中,我从生活情境引入,使学生感到学会写亿以内数的必要性,接着学生在万以内数写法的基础上探究出写亿以内数的方法,学生大致总结出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数位顺序表下面对应写数,空位写“0”;另一种方法是根据“万”字来分级写数。我引领学生对两种写数的方法加以比较优化,学生发现根据“万”字来分级写数比较方便快捷。整个知识的探究过程是那么顺理成章,我感到学生真的是会学了,也学会了。

在接下来的练习过程中,学生们的表现把我先前的兴奋一下子打消了。探究过程中学生们说得明明白白,可在练习时竟然错误连连,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手中拿着学生的练习本,冷静地进行了课中反思。分析学生的出错原因,大多是由于“0”的占位问题把数位写多了或写少了。从学生的思考过程来看,他们用的是根据“万”字来分级写数的方法,方便又快捷,可这种方法也有一个弊端,就是容易马虎出错,尤其是中间或末尾有零的数。我想,如果写出数后,让学生把写出的数分级再读一读,这样就会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于是,我马上调整了练习进程,让学生把写出的数分级读一读,检查自己写得是否正确。这样,学生很快发现了自己写数中的错误,纷纷把写错的数改正确了,我又强调了这种检验的必要性。后面的练习中,学生自觉地运用了前面的检查方法,学生写数的正确率达到了百分之百。这节课我收获的经验是:在进行大数的写法教学时,指导学生写完后分级读一读,是自我检查纠错的最好方法,要指导学生习惯它。

我想,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指导学生学会一种方法的同时,也要指导他们及时学会一种合适的检验方法,让自主检验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学会数学,会学数学。同时,我也感到,针对学生在课上出现的问题,随时冷静地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课中反思是不留课堂后遗症的最好方法。

《亿以内数的改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读数写数教学反思一年级篇三

在这节课中,我尽量给学生“动”起来的机会,通过以“动”促思,以“说”促思,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里需要进一步的让学生去说,拨出数并说一说它的组成。但是这一点我做得还不到位。

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方法,动手、动脑去读数,写数,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感知十进制记数方法,加强对计数单位“个、十、百”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展,自主构建知识的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

整节课在师生的互动上需要进一步加强。

读数写数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先复习数数、数的组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例4,探究几十几的读法和写法。让孩子们用小棒摆数(教师报数,孩子们摆数),其中让学生两人一组摆出24根小棒,先说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2捆(即20根)应摆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4根呢?孩子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边拨珠边叙述: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4个一在个位上拨4颗珠。这样使学生通过感受具体的事物(小棒)到半具体半抽象的事物(计数器)到抽象的数这个过程,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加深了他们对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教学读法和写法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在体验中学习,在操作中学习,逐步学会自己掌握学习规律,并从中归纳知识,注意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摆小棒、拨珠、读数,由直观到抽象,增强学生数感。

读数写数教学反思一年级篇四

本课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节课学生对100以内的数有的看似乎理解,可是让他们用物数一数就会数错,在读法上也不是很标准,很多孩子习惯了简单的口语式数数,把几加几数成几几(如三十一读成三一直接把十省略了。)针对这些情况,在课堂上创设简单有效的学习活动,直攻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节所学的内容。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创设了“估一估有多少只羊”的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体会100比以前学过的数20大得多。先向学生出示20只羊图,接着让他们进行估数,为了验证自己估得对不对应该一只一只来数,然后一起动手数数,通过数数达到验证估计是否准确,从而顺理成章引入例1的教学,接着出示100只羊主题图,先估算再数一数验证是否正确。这样通过让学生在数数量100的不同物体的过程中主动探索数数的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从整体上感受100这个数是多少,会数100以内的数。然后再通过数一数,圈一圈,让学生明白并理解10个十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这个知识点,体会数数的原理是十进制计数法。这也是这节课的重点。通过数数,让学生经历从1数到100的过程,理解了100以内数的顺序,建立100以内数的数感。再通过数10捆小棒的经历,使学生了解了整十数的顺序,为下节课学习整十数的加减法做好铺垫。通过数小棒,让学生从20根数到30根,再从30根数到40根,这样加深学生对数数的规律,建立十进制的概念。最后通过百数表来进行用不同方法数1—100的数。

总之,学生通过学习会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从这节课中让学生理解生活中100以内的数有很多,并通过说一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知道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实践中的不足:

1.学生在估算出数时,没有让学生说说是怎样估算的,并教会他们估算的方法。

2.在数数时,没有做到让两人合作,一人监督另一人数,然后再交换进行,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快乐。

读数写数教学反思一年级篇五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老师的演示、自己的动手操作和思考,去认识数位,知道“个位和十位”,了解会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各数的组成,能比较大小,知道数的顺序。学会用计数器表示数字。重点是要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从而根据不同的题目要求作答。

新课开始之前,我先复习了上一节课的认数,让学生读一读数字。接着引入新课。对于数的组成,主要采用的教学过程:

1、用小棒摆一摆相应的`数;

2、用计数器表示这个数;

3、用数字写出这个数;

4、理解数的组成。主要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效果会加倍。

首先,请学生在桌上用小棒摆出“11”,由于上节课已经接触过用小棒表示数字了,所以学生大部分都能用一捆小棒加一根小棒来表示“11”,接着用计数器表示“11”,因为之前课堂上接触过,所以我就拿出计数器给学生介绍了“个位、十位”,让他们注意位置。给学生强调:虽然是一颗珠子,但是放在“个位”就表示“1”,放在“十位”就是“10”了。让学生自己观察一下摆的小棒,去看看“11”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明确:一捆小棒就表示有一个“十”,外面还有一个一根,所以表示有一个“一”。这一个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没什么困难,但是学习“12”数的组成时,学生会说有“一个十2个一”。

不足之处:课堂导入部分由于学生本来就已经认识了那些数,所以对于学生的吸引不是特别大,可以设计一个有趣一点的游戏导入新课。另外,没有在课堂上强调一下“计数器右边第一位是个位,右边第二位是十位”,学生在之后的练习中作者道题有困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