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天台山导游词概况(模板9篇)

2023年天台山导游词概况(模板9篇)

ID:4015041

时间:2023-10-01 16:03:35

上传者:飞雪 2023年天台山导游词概况(模板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天台山导游词概况篇一

现在我们来到入口处,大家看到右边山岩上耸立着“智者大师隐修处”石碑。天湖风景区曾是智者大师隐修处。智者法名智陈、隋时的高僧。生于公元538年,卒于597年,俗姓陈,字德安。祖籍河南许昌。其父为梁时大官。智者十八岁出家,陈太建七年(575年),即智者37岁那年,来到天台山,在天湖景区首建草庵。智者大师在天台山弘法历时九年。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应晋王杨广之请到扬州被授予“智者”的`称号,成为天台宗的创始人,世称“天台大师”“智者大师“。智者生前造大寺35处,度僧4000多人,传业弟子32人。大家看左边就是天台宗的九祖塔林。智者大师是汉化佛教第一宗天台宗的真正创始人。

各位来宾:这一景称为“龙游曲涧”,各位请往右边看,山岩上刻着“龙游”二字,这是宋代顶尖的书法家之一,他与苏东坡、黄庭坚、蔡襄等四人合称为“宋代四大书法家”前面一景被称为“飞瀑迎宾”,这也是天湖景区水景最具动感之处。晴天形成珍珠瀑,大雨天一泓瀑布飞流而下,如蛟龙出海,奔腾欢跃。人们在参观山水景观时,有这样一句话有道是:有水无山单调,有山无水枯燥,有水有山美妙,在这山青水秀之处,人们不妨驻足观赏,留下美好回忆!

游客们:这天湖景区,除了游山,还有玩水,山为根,乃大地之根基,水为魂,是高山之灵魂。而玩水又各有千秋,下天湖古朴,适宜观赏;中天湖悠闲,可作垂钓;上天湖开阔,兼具游湖和休闲两大功能。可以说三个湖定位不同,但歉收并蓄,将“玩水”的游赏价值发挥到了极致。

天台山导游词概况篇二

兴乐桥建于1992年,桥的上游就是“一江分三水”的特殊景色。在我们右边的堰叫禹王堰,据(尚书·禹共)中记载,平乐曾大水为患,当地百姓想尽办法治理水患都无成效,时值大禹前往西蜀蒙山途径此处,撒黄金垒土,终于筑堰成功,保全了当地百姓的平安,后人为纪念大禹的丰功伟绩,就将此堰命名为禹王堰。左侧的这条堰叫安乐堰,建于清朝初年,分流的水穿吊角楼而过,与禹王堰一样灌溉着两岸的万亩良田。

乐善桥是一座七孔石桥,有“邛南第一桥”之称,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长120米,高16。6米,宽10米,属人行桥,后改建为公路桥。此桥桥洞一改普遍的半圆形,而采用桃形,别有深意。这种拱形十分罕见,在川西堪称一绝。

千年榕树是平乐镇古老的象征之一。从镇西南的新桥到镇东的平乐古桥,13棵老榕树镇江护街,荫庇着代代平乐人。新桥东头和古桥南边各有一棵10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榕树遒劲有力的枝干撑起连片浓荫,树下总少不了喝盖碗儿茶、打川牌、抽叶子烟的老者。据说,古榕树有灵性,能消灾驱邪,老人们总会告诫小孩不要爬树,谁家有人病痛或遭遇不顺,则会在树上系条红布以求平安。或许这里是生意场地,平乐人信奉神灵,喜欢求仙问佛。古榕是他们的消灾树,老街上随处可见的小小土地庙,则供奉着他们的保护神。

天台山导游词概况篇三

大家好!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这是大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表达了对天台山的向往。而后又发出了“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的感慨!于公元727年,终于来到了天台山,在主峰华顶留下了千古名篇《天台晓望》。从此,天台山名声大震,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的梦想之地。

天台山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享誉海内外。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列为“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20__年被评为国家首批aaaa旅游区。

那,天台山到底在哪里呢?有什么样的独特魅力呢?为什么要去那里呢?

一、先讲讲天台山在哪里?

天台位于浙江省中东部,是台州市的北大门。东临东海,居于宁波、温州之间,总面积1432平方公里。

境内有104国道、“甬台温”高速公路、“上三”高速公路,形成了省内各大城市到天台2小时的交通圈。特别是沿海高速铁路开通,来天台只需3小时,在三门站下,半个小时即可到达。因此,有“天台居中,游遍浙东”的说法。

二、再讲讲天台山的独特魅力。

我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天台山的独特魅力。

1、历史文化

天台历史悠久,其得名源自道教茅山宗开山祖师陶弘景在《真诰》中说:“天台山高一万八千丈,周回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当牛女之分,以其上应台宿,光辅紫宸,故名天台。”台州也因境内天台山而得名。

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使得天台山成为汇集儒、释、道三教于一体的天下第一山。

天台宗发祥地

天台山是中国汉化佛教第一宗天台宗的发祥地,祖庭国清寺,具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有“东方黑格尔”之称的高僧智顗(智者大师)创立的。在唐代,国清寺有“丛林四绝”之称。此后,日本、高丽(朝鲜半岛)僧人来山求法礼佛者不络驿不绝,国清寺成为日、朝、韩天台宗的祖庭。寺内有1400多年的隋梅,全国独一无二的释加牟尼佛娃娃脸造像,元代用楠木所雕的十八罗汉,王羲之、柳公权等人留下的摩崖石刻等。

活佛济公出生地

活佛济公,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真有其人,是天台人。他一生浪迹天涯,济世为公,深得百姓崇拜。济公老家济公故居,为南宋天台“三台九明堂”建筑,内聚佛国之灵所,外撷仙山之精华。20__年,《济公传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徐霞客开游地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足迹遍布全国16个省,写下17篇游记,而对天台山情有独钟,三次来天台山,并写下二篇游记,将《游天台山日记》赫然置于《徐霞客游记》开篇,现已列入《大学新篇语文》教材中。可见其地位之高了!

唐诗之路目的地

天台山是名扬天下的唐诗之路的目的地。在唐代,以李白为首的400多位诗人,从扬州出发,沿着运河,经杭州钱塘江,过曹娥江,由剡溪溯流而上,到天台的石梁飞瀑,直登天台山主峰华顶。

寒山子隐居地

寒山子,隐居天台70余年,在美国被称“跨掉一代”的鼻祖和“嬉皮士”心目中的英雄,成为风糜几个世纪的世界“寒山热”。他留下300多首诗,录入《寒山子诗集》。

和合文化发源地

寒山、拾得被雍正皇帝称封为“和合二圣”,在民间称为“和合二仙”。这里就成为了和合文化的发源地。其中尤以寒山问拾得而著称于世。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刘阮遇仙地

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仙女结为伉俪的故事,在南朝刘义庆写的素有“中国志怪小说”之经典的《搜神记》?《幽明录》中有记载,这个故事成为中国三大爱情故事之一。他们所采之药就是素有“长生不老药”之称的天台乌药。而唐朝的刘三姐就是天台刘晨的后裔。

王乔升天地

西周周灵王太子晋,即王乔,弃官从道,在天台跨鹤升天,封为右弼真人,治理金庭洞天。天台山寺观普遍供奉他为山神土地。唐时,传至日本,形成“山王——实神道”,在朝野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道教南宗发祥地

北宋,天台人张伯端从道专研,著《悟真篇》,创立中国道教南宗,被称为紫阳真人。其丹经地位超出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有“千古丹经之祖”之誉。祖庭在桐柏宫。

天台仙派发源地

唐代高道司马承祯,在天台隐居40多年,开创道教天台仙派。武则天、唐睿宗、玄宗先后四次迎请至宫中问道。李白也是因探望挚友司马承祯来天台的,并留下大量诗文,成了“唐诗之路”的开拓者。

五百罗汉应真地

天台山方广寺是五百罗汉道场。

禅宗祖庭发祥地

天台山万年寺是日本曹洞宗和临济宗的祖庭。

干漆夹苎技艺发源地

“干漆夹苎”,佛教造像技艺,经48道工序,168道工艺流程,制造出来的佛像能历经风雨而不变色、不开裂、不变形,保存时间可长达千年之久。20__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保护遗产名录。

养生休闲目的地

张伯端所创的《悟真篇》已成为当今世界健身长寿、养生的指南。

2、神秀山水

“南国山水天台奇”!

东晋文学家孙绰称赞它为“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

天台山风景区总面积达187.1平方公里,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古就有“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姓三十景,究竟共有多少景,数来数去数不清”之说。

下面我把天台最具代表性的山水景区作一下介绍:

(1)石梁景区

天下独绝——石梁飞瀑!世界上有瀑无梁,有梁无瀑的景观很多,唯独石梁的瀑布是由罕见的.花岗岩天生桥与瀑布结合的“上梁下瀑”景观——石梁飞瀑;周边很多的瀑布,构成华东地区最大的瀑布群;还有佛教五百罗汉道场——方广寺、“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段。

这里还是中国第一部武打片《少林寺》及《少林俗家弟子》、《射雕英雄传》、《济公新传》等许多影视片的主要拍摄地。

(2)华顶景区

华顶是天台山的主峰,海拔1094.5米,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华东地区最佳的养生和避暑胜地。这里“春观杜鹃夏避暑,秋看日出冬赏雪”。公园内14种为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树种。最珍奇的要数云锦杜鹃了,堪称华夏奇观,现正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这里有千年古茶——天台山云雾茶。有“佛天雨露、帝苑仙浆”之美誉,在中国名茶排名第六。三国时,葛玄来此炼丹、植茶养身,具有1700多年的历史。此茶经传福建转至杭州,成为国际名茶西湖龙井茶,还东传日本、韩国,经同工酶分析考证,有“江南茶祖,日韩茶源”之说。

还有千年古寺——华顶讲寺;千秋茅蓬——养生别墅。还是唐诗之路的目的地,也是王羲之在此学习书法之地,是兰亭书法文化的源头,有李太白读书堂等。

(3)赤城山景区

赤城山,是天台山标志,与世界遗产的四川青城山齐名。有“不与众山同一色,敢于平地拔千仞”之美誉。山中有道教第六大洞天玉京洞、济公少年读书地悟月楼、济公院等。赤城山是一座全国也不多见的佛道双栖名山。其中济公院由中国社科院院士齐康设计,被评为浙江省旅游风景优秀建筑,并荣获全国“建筑师杯”优秀奖,这是非常不易的。

(4)琼台仙谷景区

有“游黄山天下无山,游琼台仙谷天下无谷”之说。景区内有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宫;有王乔、葛玄、司马承祯、吕洞宾、张伯端等高道的仙迹;有孙绰、李白、孟浩然、陆游等名家的佳作。还有投资42个亿的桐柏抽水蓄能电站。景色可与桂林山水相蓖美!

(5)龙穿峡景区

“周旋天纲以虚无为场,跨蹑地络由恍惚作巢”。是唐朝李白写的,景区是全国最大的网络游戏公司之一的盛大网络公司旗下,“永恒之塔”游戏的实景所在地。内有游戏用户家园、永恒之塔、“天龙八瀑”等。在此可感受“天台四万八千丈,一领龙穿秀江东”之气势!

(6)天湖景区

天湖是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入天台山隐修之地。最大的特色是在相对高度不大的山上居然有连续的上、中、下三个湖泊组成。环境清幽,风光秀丽,是最佳的休闲圣地。

如此山水,以至于清代著名学者潘耒在游览天台山后,发出赞叹:“台山能有诸山之美,诸山不能尽台山之奇,故游台山不游诸山可也,游诸山不游台山不可也”。

3、参禅问道

(1)参禅

天台山地处北纬30度线附近,为华夏三龙东南一大结局,数万里“所有灵粹之气,莫不毕集于此”,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温度适宜,生态环境好,负离子含量高,是理想的参禅之地。

(2)问道

张伯端所创的《悟真篇》已成为当今世界健身长寿、养生的指南。其丹经地位超出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有“千古丹经之祖”之誉。有经典的指导,是修道的捷径。

(3)养生

天台“弥山药草,满谷丹材”。有“长生不老药”之称的乌药,“救命仙草”之称的铁皮石斛,“金丹神液”之誉的黄精,有“佛天雨露、帝苑仙浆”之美誉的天台山云雾茶等。这些都是养生上等药材。

三、最后讲讲来天台山的天堂享受。

天台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神秀的山水,养生的天堂,还怡人的接待环境。全县现有各档旅游宾馆100多家,以及农家乐旅舍等,完全能满足各个层次旅游者的需求。来天台,既可体验当地的民俗活动,又可参加农事活动,吃到纯生态的绿色健康食品,购到地道的养生纪念品。

总之,天台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首选的养生天堂。说不尽,道不完,当一回李白,来一趟天台。“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欢迎大家来天台山参禅、问道、养生!!!!

天台山导游词概况篇四

我老家的山是美丽的,你看了下面的文章一定会让你想去的。

天台山的花木是彩色的,在天台山里,到处都是美丽的野花,他的颜色不比美丽的彩虹仙子少,满山遍野的山花、就连大树上面都长着白色、黄色的小花,让人一看就喜欢。

不止是花五彩,周围的动物也是五彩的。五彩的蜘蛛在他的“家里”工作,蚂蚁在光滑的石头上来往,好像汇成了颜色的海洋接着往后看,原来是两种蚂蚁在打仗,这一些蚂蚁是送军粮的`,红蚂蚁的军队和黑蚂蚁的军队各自虎势一战,打起来,蚂蚁用他们的身子死劲的撞,用嘴死劲的咬,刚过一下,就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可是打完之后,一块块石头被尸体血成了红色的,这也是这独特的自然景观。

动物是彩色的,人也是彩色的,到了山顶,低头向下面看,人群穿的衣服更是五光十色,汇成了一个人的海洋非常好看,人们一边走一边唱他们家乡的山歌,我觉得比大型的明星演唱会上的唱歌还要好听。

天台山的动物野花五彩缤纷,当然不止这些,天台山是一座佛山,山上到处都是拜佛的,每走一会,就可以看见一个小庙,到了山顶还有一个大庙,爬了一下,可以看到南天门,那里有天兵天将的塑像,虽然这一些塑像不是用华丽的金子做的,但他们各各威风凛凛,穿着五颜六色的大袍子,好似真的一样。

天台山导游词概况篇五

走到天台山的脚下,就会看见蝴蝶滩,那里四季鲜花盛开,美不胜收,所以招引来了五彩缤纷的蝴蝶,让我们犹如走进了美丽的春天。

看完蝴蝶滩,走上半山腰,就能看到一个使人心醉的雨竹林。外面本是烈日当空,当我们进入雨竹林后,里面却是竹影斑蓝。汗流满面的我们,微风一起,感到格外凉爽。雨竹林里有一个八角形的小亭子,在亭子的外面有一个小型的港口,那里有小竹伐,坐上小竹伐,顺着绿得像一块玉的小溪,就可以到山上去游玩、参观。

在那环形的小溪里,我们划着精致的小竹伐慢慢的逆流而上,随着竹伐的漂游,拍打起绿色的小水珠,飘在我们的身上,让我们感到凉爽且有几分寒意。好不容易来到了山上。突然,看见一个布满青苔的山岩横挡在我们的面前,山岩上有一个小瀑布流了下来,当我们走近的时候水花四溅,犹如进入了春天的雨中。正当我想怎么过去的时候,突然看到从岩上掉下来一根又粗又长的绳子,我手拉绳子,使尽了全身力气胆战心惊的爬上了山岩。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有一村"。上岩后我们才知道这里叫龙泉岩。

上了龙泉岩就可以来到天台山的山顶,顶峰上有一个鱼塘,鱼塘里有红的金鱼、黑白交错的花斑鱼、肥肥的鲢鱼、还有吃着青草的草鱼。鱼塘上面有一座小桥,小桥的石柱上刻着名人名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还有:"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好象是欢迎四面八方的朋友到这里来玩。

若你到了天台山,有看不完的美景,更会给你带来无比的好心情。有机会请你一定要去看一看哦!

天台山导游词概况篇六

可读书人有的是办法,能够借助一切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司马相如发现了帘子后面的卓文君,一曲之后,马上换了曲调,即兴弹起了那曲著名的《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别有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史书上说:“相如以琴心挑之。”那么,他到底是用哪一曲《凤求凰》赢得卓文君的芳心的呢?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了。真正的《凤求凰》早已失传,我刚才给大家背诵的,其实是后人伪托之作。

还是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首歌词吧。从字面上看,“永为妃”还算是正正经经在求爱,在表明心迹。如果按照形象思维去想象一下,“交情通意”是不是有点太具体了?而“中夜相从别有谁?”这不分明是在叫人家同他一起私奔吗?。

天台山导游词概况篇七

平乐特色旅游产品瓷胎竹编。它是以瓷器器皿为胎,用纤细如发的竹丝,柔软如绸的竹蔑,依胎编织而成。瓷胎竹编用的竹丝选料非常严格,在四川生产的`一百多种竹子中,只选中了邛崃平乐生长的慈竹,而且必须是节距在66厘米以上、无划伤痕迹的“两年青”壮竹。50公斤慈竹经反复挑选加工,最后只得成品竹丝400克。制成的经蔑薄如绸,纬丝绷如毛发,且粗细均匀,柔韧适度,原料制作的技术要求极高。

瓷胎竹编工艺品的编织技艺要求高,难度大。从起底、翻底、翻顶、锁口的全部工序,都要求不出现竹丝接头,不出现绞丝、叠丝等技术差错,始终保持经蔑纬丝比例匀称,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瓷胎竹编在图案设计方面,由简单的花边发展到复杂多变的几何图案、提花图案、隐花图案和山水花鸟等自然图案。瓷胎竹编工艺品,除了传统的花瓶、咖啡具、茶具、饭碗等产品外,还有首饰盒、文具、笔筒、竹压盘等。现在,瓷胎竹编工艺被列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产品远销国外。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台山位于“文君故里”邛崃市西南端天台山镇境内,属邛崃山脉,距离成都130公里。景区面积达192平方公里,主峰玉霄峰海拔1812米。天台山为国内罕见的箱状向斜山地,丹霞地貌变化丰富,山体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成u字形,山势亦由低到高,形成_台地,故有“天台天台,登天之台”之说。景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森林覆盖率达94。4%,动植物种类丰富,有珙桐、红豆杉、银杏等20余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及大熊猫、红腹角雉、大鲵等7种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目前天台山已纳入四川省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范围。

天台山导游词概况篇八

奶汤面是邛崃市的地方传统风味小吃,最早由一个叫艾春廷的人创制于60年前,因面汤如奶而得名。店家在头天晚上将猪骨、鸡骨放进锅里,用微火熬煮,一直熬到清晨,汤由清变白咸了奶状。此时,一掀锅盖,那缕缕的香气就会扑鼻而来。用这种奶汤煮面,加上鸡丝、酸菜肉丝等臊子,吃起来非常可口。

邛崃的钵钵鸡也可称为麻辣鸡片,因过去常装在锥形的土钵里叫卖,人们习惯地称之为钵钵鸡。它是选用当地的公鸡,经宰杀、去毛、剖肚、煮熟后,捞起来晾晾再剔骨去头,用快刀片成均匀的薄片,整整齐齐地摆在面盆或大盘里,然后淋上用红油辣椒、炒芝麻、花椒面、豆油,味精、香料、汁水等兑好的调料,香气曰溢,让人馋涎欲滴。由于调料的配方不同,钵钵鸡的味道也有很大差异。邛崃的钵钵鸡和乐山的不一样,不是串串,而类似于崇州天主堂鸡片,将鸡肉煮熟后撕成片,晾冷,再用辣椒、红油、白糖等凉拌。在平乐,一定要去兴乐桥边的杨记老字号品尝一下,味道很不错,而且价格也很便宜!

天台山导游词概况篇九

天台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早在南北朝时代就名闻国内外。历代不少著名诗人写下了很多赞美天台山景色的诗篇。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即有详细描叙天台山风景,赞美天台山景色的篇章游天台山日记。天台山还是我国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坐落在天台山麓的规模宏大的国清寺,被认为是天台宗的祖寺。而天台山的胜迹,也主要集中于国清寺附近,称为国清风景区。国清寺是一座拥有19600平方米面积,600多间屋宇的大型建筑群,它以四条纵轴为主体,其中包括四殿(弥勒佛殿、雨花殿、大雄宝殿、观音殿),五楼(钟楼、鼓楼、方丈楼、近塔楼、藏经楼),四堂(妙法堂、安养堂、斋堂、客堂),二亭(梅亭、清心亭),一室(文物室),成为我国最完整的大型寺院之一。国清寺的文物室珍藏着两千多件文物,其中有的很珍贵。

唐代以后,国清寺屡有兴废,现在的建筑为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修。大雄宝殿的释迦牟尼佛像是用青铜铸成的,重达13吨;其左右两旁分坐着的十八罗汉,是用楠木雕成,外贴真金。佛像后面的慈航普渡壁画,十分精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大雄宝殿左侧有一座梅亭,亭前花坛植有老梅一株,苍老挺拔,传为天台宗五祖手栽,俗称隋梅。这大概是我国现存最老的一棵梅树了。解放前,因照料不周,隋梅曾数度枯萎;解放后,经过精心照料,隋梅转青,当花开时,疏枝横空,暗香浮动。在国清寺外,有一行遗迹和寒拾亭、丰干桥。一行禅师是唐代高僧,佛教密宗的传法大师和佛经的翻译家,并在天文学和历学上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寒拾亭是后人为纪念唐代两位诗僧寒山和拾得而建造的。丰干桥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是为纪念诗僧丰干而命名的。

天台山主峰华顶,海拔1138米,是看日出的好地方。石梁是天台山的一个重要的游览点,在国清寺东北方。这里,两山门立,山腰间一块巨石横空,衔接两山,因这巨石颇似屋梁,故称石梁,长约2丈,最狭处不过五六寸,最宽处约1.5尺,梁下有一飞瀑直泻深谷。如从石梁上通过,十分惊险。1200多年前,唐代高僧鉴真和沿东渡日本时,曾朝拜国清寺,并拜国清寺住持为师,赴日时带去国清寺的大量经典。唐贞元二十年(8)日本高僧最澄大师来国清寺取经,回国后选择了与天台山风光相似的比睿山兴建一座仿拟国清寺的延历寺,大兴天台宗教义。从此称该山为日本天台山,该寺为日本国清寺,日本天台宗称天台国清寺为祖庭。最澄大师还把天台山的荼叶引种到日本。最澄以后,日本许多佛学大师也相继来天台山求法。

近二十多年来,日本佛教界人士曾多次来天台山国清寺进行友好访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