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生德育开题论文(优秀5篇)

最新大学生德育开题论文(优秀5篇)

ID:4024225

时间:2023-10-01 18:44:26

上传者:LZ文人 最新大学生德育开题论文(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大学生德育开题论文篇一

本学期,根据期初德育工作计划,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教育,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努力培养举止文明、日常礼仪、品德优良、心理健康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的工作思路,积极研究德育工作内容,针对新时期德育新问题,提出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离不开一支经验丰富、方法独到的德育工作者队伍。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爱生乐教,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全面关心、爱护暂时落后的学生,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2、抓好班主任队伍管理

适时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与班主任老师一起探讨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布置每月的工作重点和主题教育活动,及时反馈、处理班级中发现的问题。并不断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考核、奖励制度,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月查,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过程化管理,并把班主任工作的实绩作为晋升、评优、发津贴的重要依据。

3、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同步教育网络

德育工作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为此学校积极构建社区、家庭、学校德育工作网络。《三中周报》,每两周出版一期,及时传达学校中心工作,各项主要活动,教育教学成果,指导家教工作等等。为广大学生、家长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努力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默契配合。

4、加强后进生管理

做好品德差生的帮教转化工作。本学期,各班都能结合本班实际,做好品德差生的帮教转化工作,建立帮教档案,并制定了具体的帮教措施,记载好帮教情况,努力做到用爱心去关怀他们,用耐心去感化他们,尽量把一些苗头性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德育处做了大量的工作,对重点的问题学生“一对一”个别谈心,对本校的后进生、单亲家庭子女进行排队摸底,落实结对帮教教师和措施,增强教育转化的责任感。

二、强化行为规范训练,改变学生精神面貌

本学期的行为规范教育继续加强。

1、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开展诚信从身边做起活动。对学生的学习习惯、遵章守纪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劳动卫生习惯进行训练和教育。

2、强化行为规范教育的检查、评比、量化措施。

本学期,对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措施进一步完善与落实。重新制定评分内容和标准,重新设计较合理、较规范的评比版面。对卫生、课桌椅、眼保健操、自行车排放、班报评比、标志佩戴情况、食堂取饭情况、违纪情况的检查评比落实到位。对卫生、课桌椅、眼保健操、自行车排放、食堂用餐采取天天检查的方式,对佩戴情况采取突击检查的方式,对班级墙报、班级布置采取定期检查的方式。

3、充分发挥值周生、班级干部、值日监督作用。一学期来,各部门认真负责,检查公平公正,值周工作到位。

4、继续对各班行为规范进行检查、评比,每周评出流动红旗及每月评出行为规范示范班,起到表扬一批、激励一批的作用。评比总分与班主任期末的量化考核直接挂钩,有力地调动了班主任工作。

5、学校新出台了校学生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常规,并把两个礼仪常规的评价细化:家庭礼仪由学生的家长负责;学校礼仪由班主任老师负责。并将两项的评价结果与学生的思想品德考试成绩综合,最终得出学生的思想品德成绩。

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让他们养成文明礼仪、劳动卫生习惯等。通过对行为规范教育的检查、评比,形成班级竞争,促进了全校的行为规范。

四、加强法制教育工作

学校把10月份定为法制宣传月,并聘请我市看守所的刘中举同志为我校的法制副校长。在10月中旬学校还组织全体学生接受法制教育。10月30日学校还请到了我校的法制副校长为全体学生做了《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少年》法制报告会。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其他工作

1、家庭教育工作

本学期,成功召开了全校学生家长会,家长出席率达%。在家长会上,校领导以具体事例讲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法;每位班主任认真准备、精心布置教室,主题鲜明突出。家长会的召开,拉近了家庭与学校的距离,沟通了家长与老师的情感。

2、健康、环境教育

在本学期,校园环境美化,学生们更加喜爱我们的学校,学生们很少有人践踏草坪,更没有折花枝、树枝的现象出现。学生们更加爱惜校园里的花树,能够给垃圾分类,扔到指定的垃圾点。同时,同学们能够很好的利用起校园里的废旧电池回收箱,把拾到的、家中的废旧电池收集到回收箱里。总体来说,作为国家级绿色学校的一分子,同学们都知道自己应该为此殊荣做些什么。

3、交通安全教育

同学们在本学期能够很好的遵守交通规则,上学能够自然成排走进校园,放学后各班能够由小组长负责有组织的离校。同学们能够按交通信号灯的指示过人行横道,不横穿马路。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我校没出现一起交通事故。

总之,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些焦点问题有待解决。

1.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不尽人意。如课间上下楼梯、走廊行走不按要求去做、一些学生卫生习惯较差,随意丢弃脏物,还有少数学生有在校园内吃零食的不良习惯,这也是造成学校卫生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2.个别问题学生在校内兹事生非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对学校声誉造成直接损害。

3.班级之间存在不平衡,班风、学风参差不齐,某些班级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大学生德育开题论文篇二

高职院校主要的教育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整体思想政治素养,为社会、国家培养新型化、素质话、技能化的综合型人才。作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的主要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主要现在身体、心理健康,以及思想政治、文化素养等多个方面。但是在高职院校实践操作中,思想政治素养教育教学占比远远不及理论要求。一些高职院校视技能教学为主要教学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作为教陪衬,学生真正接触到的有关教育更是少之又少。民办高职院校应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视度,并将之与实际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促进“技能+知识+修养”协调发展,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综合教育,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素质修养。这有关高职院校长远的发展,能为社会人才的发展事业“保驾护航”。

一、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综探

1.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日趋发展的社会经济以及渐趋科学化、智能化的社会生活给社会生活的群体或者个体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些影响在社会生活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逐渐促使在此环境中生存的个体逐渐趋于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为其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二是过于物质化、利益化、信息化的生活与讲求情感化、道德化的精神生活之间矛盾渐趋突出。作为传道授业的主要场所,一些高校学生群体受到社会发展影响的趋势越加明显。首先,就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而言,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教学观受到社会利益发展的影响。

一些教师认为培养学生技能知识就是教育教学的主要意义,其教育教学完全按照社会经济、职业需求而设定,学生基础思想教育显得寥寥无几。其次,一些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受到外界发展的影响,其学习观念沾染许多社会“风气”,即学生观念中社会利益与名誉占据学习的大部分原因。同时,由于“利己”“拜金”等一系列扭曲的社会生存观念的“滥化”,一些学生过于追求“享乐”,甚至出现本职知识都无法取得合格的现象,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又再次遇到瓶颈。

2.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

作为与学生教育教学直接相衔接的主要场所,学校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就当下的一些民办职业学校而言,其教育教学在无形中已经发生许多改变,尤其对于学生的教育均衡问题上更是“令人担忧”。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发展的需求量增大以及“教育经济”的兴起,民办职校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对原本就受到公办职校压迫的一些民办职校更受压力。受到生存压力的`影响,一些民办高职院校的教育主方向发生偏离,大多偏向于实际招生、技能训练等工作上,由此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就俨然成为一项“摆设性”工作。其次,迫于经费压力,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对于教师资源的开发与更新工作不到位。

主要表现为,一些学校不愿意或者无法承担招收新教师的资费。一些教师在本职工作的教育重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思想观念上无法跟进当代高职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对于新时期综合素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认识并不深刻,其教育重心仍然在于高职技能传播,并未涉及思想教育工作。另外,由于学校人力资源、班次任务安排上存在一定的落后性、不合理性,导致一些教师存在“一职多务、一人多职”的现象。一些教师工作业务过多、教学状态欠佳,更无暇顾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以,就学校教育机制而言,更应该被纳入革新范围。

3.学生知识掌控因素

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一些学生在思想教育学习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思想教育相较于其他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一些学生对学校的思想素质教育并未产生学习兴趣。个别学生受到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一定能够及时适应,如果要进一步转化为实际性的行动,其困难不言而喻。同时由于此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比较突出,尤其对于学校普遍存在的“群体效应”的抵抗力十分薄弱,即跟风效用十分明显。一旦出现厌学群体,个别学生就不自觉加入其中,这成为令当下许多高职院校头疼的问题之一。

二、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策略

社会经济的发展给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更多还应体现在积极影响中,主要表现在其为学校的基础设施、资源共享、资源更新等带来更大的可能性。从另一方面来说,经济基础也为科技信息的普及化带来现实性,使多样化、智能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成为可能,也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鲜活力”。

1.深化学校教育教学体制革新,营造良好氛围

作为与学生直接相关联的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甚至人格养成的重要场所。学校应当注重其教育教学体制制度的革新,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创造良好、适宜的学习氛围。

首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展开应当与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特点紧密相连。这需要教师积极做好观察、记录工作,从学生的学习状况、喜好以及特定等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作为高职院校教育革新的基础。只有其革新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才能够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够实现进一步的教育理念“现实化”。例如,依照学生的年龄发展需求,可以从恋爱观、利益观等方面进行教导,并充分结合马克思相关的金钱观、爱情观进行教育活动。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人际关系的重视度也较为凸显,学校可以就其作为起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方面的思想教育。

其次,对于如何进行有效教育教导,高职院校需要及时跟进时代发展、科技需求,能够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其教育教学理念,从而达到知识与观念的统一革新。例如,学校教师可以借用ppt、视频播放器、图片、音乐等新型形式向学生展示所教授的课程。同时对于课程内容的设定,教师还可以以当下较为流行、学生接触较为频繁的新鲜事物为教学题材进行讲解。这样能够为看似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增添许多趣味,同时也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主动接受的基础上,感知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而这恰恰表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

2.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以学生为本

对于高职院校教育而言,道德修养、素质养成是其教育教学的核心所在,而一定的职业道德养成又是作为一个社会职业人士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素养,对于未来的社会职业人,高职院校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素养养成工作。实践性教育教学对于一般性义务教学具有重要性作用。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活动而言,有更高的要求,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所面临的是更为直接的社会人才选拔“战争”,许多企业看重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掌控,更在于学生的自我修养、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相较于其他科目而言具有很高的难度,其难度体现在其具有十分突出的“抽象化”,而具体课堂教育中又易走进“枯燥乏味”的泥淖。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学校思想教育展开工作举步维艰的一大原因。

所以,这要求高职院校在施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紧密结合实践活动,即在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引领学生积极参与与之相关的实践性互动中,在实践中体会思想教育的真谛所在。例如,在讲授有关政治理念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我国政治教育的视频,让其感受政治活动的意义所在。同时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党员投票、团员推优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真实活动的参与中感受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同时,教师如果想向学生传授有关思想素质教育的内容,除了一般性理论知识的讲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义务志愿活动,如去敬老院、孤儿院进行志愿服务,深入乡下进行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救助活动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思想教育,从而提升其思想境界、锻炼思想情操。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积极开通心理实践课程,以此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让学生以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接收思想政治教育,达到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工作是当前一项亟待解决的普遍性的问题,这不仅仅需要深入学生群体进行“病因”探讨,找出影响其教育展开的最直接、最根本因素,也需要相关的院校紧密结合社会因素,能够结合学校自身的教育缺陷、教育漏洞进行综合改观、整治。同时,还需要革新自我教育教学理念,做到“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积极引领学生于实践中感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谛所在,这样才能够为社会发展培养、提供真正的素质型人才。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大学生德育开题论文篇三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荀子在《乐论》中说:“乐者圣人之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从中可以看出,音乐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美妙的音乐,奇妙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和那令人心驰神往的音响是体现人们道德和智慧的重要手段,是人们形成美好心灵和纯洁精神的来源。”由此,更验证了“音乐对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道德修养具有重要作用”。现今很多大学均已开设了音乐选秀课程,通过让学生们欣赏一些具有艺术性、思想性的作品,培养学生们的艺术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与道德品质。由此可见,了解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高校音乐教育”并不是以音乐专业的学生为对象开展的教学活动,而是专指以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为教学对象、以传播音乐知识与文化、提高学生们的音乐鉴赏水平而开展的相关课堂教学活动以及校园音乐文化活动。音乐不仅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在潜移默化中还可以影响人的心灵,因此,可以把音乐作为实施德育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现对于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做一阐述:

1、陶冶情操、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音乐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充分反映了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能够得到广泛传唱,并被传承下来的音乐便是音乐的精华,它不仅反映了当代的特征,同时也是当代道德情感的升华,是美的体现。通过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在优秀音乐作品的引导下,接受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洗礼,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音乐节奏慷慨激昂,富有动力,象征着中华儿女为扞卫祖国的完整与安全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走进新时代》描写了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的喜悦与激动的心情,表达了中华民族的豪迈气概与大无畏精神;《我和你》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曲,整首歌旋律简单、内涵丰富、曲风温暖、具有浓浓的中国味又体现了一定的国际范,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含蓄内敛,又体现了睦邻友善的外交原则。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渗透了浓浓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这些音乐的所宣传的美好情感与积极向上的精神,深深震撼着学生们的心灵,不仅能够让他们了解国家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对他们今天的思想与行为予以引导与教育,另一方面也激发大学生们爱家、爱校、爱党、爱国的热情,深深地陶冶着大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操,使他们感受到并逐渐的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2、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高校音乐教育不仅包括音乐欣赏与鉴赏课程,还包括音乐艺术实践活动,最常见的便是合唱比赛、乐器演奏、群体舞蹈表演等。可见,这些活动依靠个人的力量并不能完成,而是需要集体合作、相互协调来共同完成的。以合唱比赛为例,在选曲时便要选择适合集体演唱的、积极向上的歌曲,同时,每个成员都要认真的领悟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在编排的过程中,男生与女生之间、每个声部之间都要在节奏的把握方面、情感的表达方面协调统一,要有全局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切勿抱怨搞独立。只有每个成员之间相互关爱、相互鼓励、相互配合,相互包容,相互协作,合唱的效果才能达到最好。由此可见,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而这种团队意识的养成也推动了高校音乐教育的顺利开展。高校的音乐教育为德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独特的积极作用,由此很多高校还专门设立了“12?9红歌比赛”活动,鼓励学生传承中华精神、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大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3、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除了要扎实的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创新能力也已成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实践表明,高校音乐教育已成为了发掘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优秀的音乐作品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它本身蕴含了丰富的美的元素,有研究表明,音乐能够促使人的左右脑相互合作,提高人的学习能力与智力水平,激发创造性的思维与行动。爱因斯坦曾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中启发而得来的”。由此可见优秀的音乐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能力、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因此,当今社会上(无论是教育家、科学家还是社会学家)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即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可以通过教导学生们赏鉴音乐作品的方法,创造音乐鉴赏的机会,来提高学生们的洞察力,高校音乐教育也可通过鼓励学生们创作音乐作品,来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参加音乐创新和音乐艺术实践来培养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总之,音乐对于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4、激励大学生积极向上

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健康。对于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一下子挣脱了家长、教师以及沉重的学业的束缚,进入一个相对而言完全自由的环境中,由于缺少主见,没有一定的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很多学生都会对大学生活感到极度的迷茫,大部分孩子开始沉溺于游戏不能自拔,变得颓废不堪。

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由于学业、就业、情感压力大,又不懂得心理的调节与舒缓,导致了身心疲惫、心理抑郁等现象。优秀的音乐作品通常都传递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能够撼动人的内心。经常处身于良好的音乐氛围中,慢慢的便会产生一种激励作用。高校音乐教育通过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可以对每位学生的内心产生震撼作用。通过奋发向上的音乐氛围唤醒大学生对生活、对学习、对身边的人、对校园以及对社会的热爱,激发他们走出颓废,奋发向上。

1、端正高校音乐教育理念

对于高校的领导而言,重视高校音乐教育,端正高校音乐教育理念,是充分发挥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重要前提。

高校音乐教育要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教育教的是一种学习方法,对于高校音乐教育而言,要教会学生基础的乐理知识,培养学生对音乐语言要素的理解及运用能力,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通过长时间的熏陶,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会逐渐摒弃低俗音乐,爱上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受到优秀作品的熏陶,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操、集体主义精神等等都会得到挖掘与提升,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达到一定的德育功能。此外,音乐是无国界的,高校在开展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也可借鉴国外优秀、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促进音乐德育功能更好的发挥。

2、提高高校音乐教师的个人素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推行创新教育,首先要具备创新教育的引导者,即教师。对于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师而言,首先要具备创新意识,要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接受并善于运用新鲜事物,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其次,要热爱音乐、热爱教育。高校音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要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再次,要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要有完整的音乐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只有这样高素质的音乐教师才能保证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学校要尽可能的组织教师进行学习与交流,提高教师素养。

3、丰富校园音乐文化活动,营造健康的校园氛围

高校应鼓励音乐教师及校园社团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教育活动。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越过那十几平米空间的隔断、几十分钟时间的限制,还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教育活动,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比如可以组织成立本校的大学生艺术团、合唱团、舞蹈队等等,每周定期组织训练,鼓励学生们参加比赛及大型演出,将音乐的魅力让更多的人看到。同时,学校社团应积极举办歌唱比赛,如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德育洗礼、得到德育教育。学校团委也应积极组织学员的红歌合唱比赛,激发学生们的团结合作能力,激发其集体主义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学校相关社团可在音乐教师的指导下,联系音乐家,在本校定期举办音乐教育讲座。音乐教育讲座应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设定不同的主题开开展,邀请在音乐方面具有造诣的人士来参加校园的音乐讲座,通过讲述自己的音乐历程、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方法、音乐对自身的等方面内容,结合不同的主题来影响、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总之,高校音乐教育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可以陶冶情操、树立团结协作意识、传递积极向上的观念等,那么,高校的领导者要对高校音乐教育足够的重视,鼓励高校音乐教师积极提高自身素质,深入体会并挖掘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音乐文化活动,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1]王玉。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刍议[j].才智,2013(01).

[2]包小兵。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渗透[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02).

[3]卞春泉。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实现的途径[j].艺术教育,2012(11).

大学生德育开题论文篇四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网络用户,非常容易受到网络中各种思想和文化的影响。目前,网络中的微文化逐渐流行起来,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总结和分析了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由于微文化的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微文化对社会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化对于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容易被人们察觉。目前,微文化已经对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第二,相关的技术环境影响,由于目前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微文化的逐渐流行。而新的网络技术或者相关技术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仅丰富了教育工作的手段,而且能够对教育工作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1.2微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本身对新鲜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这一时期的`学术对一些高新技术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因此大学生成为了微文化的主要使用者和传播者,所以可以说微文化对大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微文化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通过微文化来获取相关的生活和娱乐信息,然后也会利用微文化进行交流;可以看出微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在过去,大学生主要是通过查阅书籍来获取相关的知识,但是在微文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和各种工具来获取知识,并且及时地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和分享;第三,微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微文化能够使得大学生产生平等和自由的理念,在一个开放的网络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另一方面,微文化中有一些消极的方面,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1.3微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目前,微文化开始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大学生的工作和学习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微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微文化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能够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中,而且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第二,进一步弱化了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在过去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处于较为重要的领导地位;但是,目前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相关信息的获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同时也能够体现出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些不足;第三,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更加多、过程也更加复杂,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地增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作的难度,也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大学生德育开题论文篇五

【摘要】微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积极作用也产生了消极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注重发挥微文化载体功能,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微文化,构建良好的教育平台,定期开展“微活动”,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文化;影响;对策

随着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微文化应运而生。我们能够接触到的微文化的种类越来越多,其中微电影、微博、微信、微支付等深受广大大学生的喜爱,这些微文化也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微文化的体现十分具体。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如何高效的开展政治教育,是所有工作人员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分析和讨论了微文化对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分析如何在微文化的背景下,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相关的改进策略。

一、微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人们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中,创造了微博、微信、微支付、微公益等多种微文化,微文化的出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满足了娱乐需求,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逐渐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1]在微文化的背景下,合理借助微文化来进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时代发展下的一种必然要求。

1、微文化为高校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载体

微文化的内容和功能性都十分全面,能够为高校提供各种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比如说,高校可以建立微信公共账号,在公共账号上发表和宣传正面积极的思想教育内容,让高校的学生能够在每天的信息推送下,潜移默化地接受这些信息教育。微文化影响了高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让他们可以从课本的框架中挣脱出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就可以获得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

2、微文化能够促进高校思想教育的传播

由互联网所衍生出来的微文化,其传播性和感染力十分巨大,学生仅仅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了解当天发生的新闻、娱乐事件、校园活动等内容,还可以进行手机支付、手机公益等活动,通过一个手机,就可以和世界接轨。[2]微文化的产生,突破了时间、地域以及性别限制,传播力之巨大,令人无法想象。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微文化十分喜爱,借助微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快的进行教育传播。

3、微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便利性

4、微文化能够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的“接地气”

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现了不同种族、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交流,缩小了世界的范围。[4]在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借助微文化,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的感受到思想教育,让教育工作更加的接地气,受到学生的欢迎。

5、微文化让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

微文化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当今社会的发展节奏十分快速,在错综复杂的互联网之中,容易对一些还没有进入过社会的大学生的三观造成冲击。微文化的传播中,也有着很多的负面信息,学生在接触微文化的时候,心智薄弱的就容易受到这些负面思想的荼毒,从而产生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想。

6、微文化模糊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选择

在互联网发展十分快速的今天,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已经逐渐丧失了其主导的地位,大学生在面对复杂多样的微文化,一时间无法很好的适应。比如说微博的热门话题中经常可以看见富二代的新闻,还有很多微博上的知名大v都经常宣扬高富帅、白富美的价值观取向,有一些大学生在接收了这些信息之后,产生了一些负面的思想,有的人认为自己本来就不是富二代,根本不可能拼过那些有钱人,于是丧失了学习兴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负面思想的产生,对学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无法形成健康的价值观。

二、在微文化的背景下如何促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微文化

微文化有着广泛的用户基础和丰富的信息量以及实时性,高校的思想教育中合理的借助微文化,能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确传播。但是,微文化本身具有着双面性,需要由高校来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正确认知微文化,学会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微文化的真正效果。教师和学生要提高自控能力,不要每天沉迷于网络之中,无论做什么都应该有一个度,超越这个度之外,就可能会造成更多时间的浪费。比如说微博、微信的出现,让很多人都变成了手机控,整天手机不离手,有的人整天刷微博,有的人整天刷朋友圈,高校要对及时的制止这种现象,改进学生和教师的思想理念。高校要对学生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有明确的道德观念,能够有基本的明辨是非的眼光,辨别区分微文化中的信息,学会正确使用微文化。同时,高校还可以加强资金投入,更新校园的硬件设备,创设良好的微文化环境,让学生在校园之中,可以随时随地的感受到健康信息的传播,提高自律能力,主动抵制负面信息。

2、构建良好的教育平台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一直都是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被动性的去接收知识,无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的运用微文化,能够更加全面展现其传播性和时效性等特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性。高校可以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比如说在微信上开设公共账号,提供辅导、咨询、内容推送等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让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进行关注。高校可以组建一个专业的公共账号管理团队,每天推送有趣又积极的内容,及时发布校园的新规和决策,便利学生的生活,还可以通过咨询服务,帮学生解决一些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3、定期开展“微活动”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积极性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微文化联系起来,正确的引导微文化,从而加强学生和教师的网络素养,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比如说,高校可以定期在校园中开展微文化活动,可以是每个学期举办微电影大赛,选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让学生们积极的参与进来;还可以开展微公益活动,阐述公益的内涵和价值,让学生自发性的提高做公益的意识。通过开展不同的“微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潜移默化地吸收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结束语

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下,高校应该加强与微博、微信的联系,善于在微媒体上发表自身的理念和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学生及时的传达正确的信息,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