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习中国梦劳动美心得(汇总5篇)

最新学习中国梦劳动美心得(汇总5篇)

ID:4032924

时间:2023-10-01 21:25:27

上传者:翰墨 最新学习中国梦劳动美心得(汇总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学习中国梦劳动美心得篇一

蓦然回首,从入学到现在已经两年有余,教学楼的劳模墙从亮橙色变成了亮绿色,但劳模墙上贴着的劳模们未曾改变,劳模们所拥有的劳模精神也未曾改变,并且始终伴随在我的左右,为我指着路,点着灯,陪伴着我成长。

还记得大一下时,有幸听了包起帆先生的一个讲座“明天你也会是劳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使我被劳模精神吸引的一个契机。还记得那场讲座中,包起帆先生以做人的角度给我们讲解成为劳模的必要条件:爱国,敬业,努力,诚信,有爱,用心学习。还记得那场讲座中,包起帆先生对我们说做人首先要爱国,而后告诉我们要做劳模首先要做好人,而做人必须要诚信;还记得那场讲座中,他以自己当时很差的学习条件告诫我们要努力;以自己制造木材抓斗所经历的挫折教导我们要敬业;用“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道理来教导我们要友爱,要有团结精神;还记得那场讲座的最后,他强调了现在的我们要学习再学习,勿因松而松,要尽可能地去学与专业相关的最新技术。平实无华的语言,却句句透露真情,让人为之所动,也许是为他的经历,更多的是为他的精神。

他那种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那种对职业、对社会、对国家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那种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艰苦创业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将“劳模精神”既包于其中,又彰显之,让人不自觉得被他影响,被他感染。

那场讲座给了当时的我不小的冲击。当时的我还在为大一第一学期的成绩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也因与高中学习模式完全不同的大学学习模式而怠惰,同时也被大学的自由所迷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迷惘。这个讲座引发了我的思考:作为大学生的我,应该为自己做些什么,应该为国家做些什么,又该怎么去做呢?这些思考带不仅为我确立了目标,也给我带来了许多启发,正是这些启发使我受益至今。

每当我要在学习上怠惰的时候,那句“勿因松而松”便回荡在耳边,激励着我努力学习,因为学习是我现在的主业,认真学习便是现在的“爱岗敬业”;每当我为自己似乎卡在瓶颈的学习而懊恼的时候,便不断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将其归咎于身边的种种;当我想违背自己所答应下的事时,那句“要做劳模,先做好人”便浮现在眼前,于是我便咬着牙也要把自己答应的事做完;当我与同学发生争执时,我会选择退一步,而当同学有困难时,便会上前一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帮助一下。劳模精神在不知不觉中默默地影响着我,它不仅仅是个旁观者,也是个参与者,悄悄地在我背后推动着我向前走,往好的方向走。

劳模精神有着无穷的魅力,让人不自知得被吸引,在我看来,学习劳模精神,就要学习劳模们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劳模们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不断追求一流的技术水平,干出一流的工作业绩,创造一流的工作效率;学习劳模们勇于攀登、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用新技术创造新业绩;学习劳模们互帮互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用真情凝聚人心,用实干激励人心,用先进思想鼓舞人心,努力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正是这样的劳模精神,在我懈怠时,成为一杆戒尺,鞭策我努力;正是这样的劳模精神,在我困惑时,成为一个路标,为我指引道路;正是这样的劳模精神,在我迷惘的时候,成为一盏明灯,为我驱散迷雾;正是这样的劳模精神,始终伴随在我的身边,看着我成长,陪伴着我成长,指引着我成长。

学习中国梦劳动美心得篇二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千千万万个梦想的集合,汇成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深深体会到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首先要努力实现我们每个人的梦想。而辛勤工作,成就“劳动美”是实现人生梦想的最好途径。

让劳动实现我们每个人的梦想,让劳动托起中国梦!如果我们不在春天时鞠躬耕耘,秋日注定不会得到丰硕的果实。一个人只有在自已的岗位上,立足平凡,恪尽职守,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拥有一片美丽天空。

世价值和宏大话语,还劳动以道义,还劳动者以尊严,才能牢牢地托起中国梦!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金融工作者。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立足于本职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我的梦想就是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使自己能够胜任每一个岗位,成为一名优秀的金融工作者,为农村金融稳定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劳动,求实创新,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一定能托起一个小小的“中国梦”。

梦想是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中国梦诱人,但绝不虚幻。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也是个人的。每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都拥有不同的梦想。工作安定、生活美满、家庭幸福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甘愿辛劳的`最原始动力。让每一位劳动者共享中国梦,就能聚集起更大的怀梦、追梦的能量,就能形成集体的意识和共同的行动。

“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中国梦,承载与寄托了所有劳动者的期望。让我们通过诚实劳动追逐中国梦、实现中国梦,让劳动迸发出最猛烈最持久的光华与能量吧!

学习中国梦劳动美心得篇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从袁隆平蹲田培育“东方魔稻”的场景,到高凤林焊接火箭“心脏”的瞬间,从改革开放大潮中解放思想、敢闯敢干的“急先锋”,到新时代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弄潮儿”,无数任劳任怨、拼命苦干的“老黄牛”,激励着成千上万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建功立业,在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奉献光和热。

踏上新征程,永远不变的,是精神底色;与时俱进的,是劳动素质。当今世界,科技创新竞争与高端产业角逐空前激烈,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归根结底要以强大的人才队伍做支撑,以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做保障。今日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任务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困难多、挑战大,迫切呼唤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练就高超本领,鲁起袖子加油干。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奋进冲锋号,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广大劳动者正当其时。

展现新作为,以冲天干劲激发埋头苦干的奋进精神。任何时候,苦干实干都不过时,是事业成功的“捷径”。翻开劳动模范的故事,脚踏实地的奋斗贯穿始终。比如从零基础开始干铆工、一路铆成了传奇高铁工匠的李学忠,再如迄今攀爬总高度超过200多座珠峰的老电工周红亮,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任何行当都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成功来自长期摸索的笨功夫。“樱桃好吃树难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走好的,我们需要的是一股子永不松懈的干劲儿。

不负新期待,以执着钻劲焕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如果说其他劳动要素还可能引进,唯有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无法引进。尽管当下我们能开展火箭、卫星等超级工程,但特种钢铁还依赖进口,消费者买个马桶盖都要出国抢购。拥有一大批耐得住寂寞刻苦钻研、在一丝一毫之间倾注心血的高素质劳动者,才能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政府部门和全社会一同行动起来,在社会氛围和机制保障上多下功夫,在职业教育上多想办法,“大国工匠”一定会越来越多。

建立新功勋,以争先闯劲迸发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这是一个创新追逐的时代,“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近来,“缺芯少魂”的问题,再次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激发广大劳动者立志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

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是科学技术和工业制造结合的“传动轮”,是自主创新的生力军。拿出逢山开路的闯劲、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未来中国绝不会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

学习中国梦劳动美心得篇四

走在二工大的校园里,你一眼便能看到在一片绿色的草坪上,放着一个巨大的“抓斗机”实物,这个设计便是来自1981年毕业于我校起重运输机械专业的包起帆先生,而如今这里也成为了包老师劳模精神传播的一方。

对于“劳模”这一词其实并不陌生,因为从小我们学生便是听着劳模、先进、英雄、烈士、伟人等的事迹成长的,但“劳模精神”的真正含义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说,新时代劳动模范的内涵具有时代的特色和劳模的精神品质,也就是要与时俱进,即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继续爱岗敬业,甘愿吃苦,争创一流,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有些人认为“劳模”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的确,全国劳动模范是党和国家给予劳动模范的最高荣誉,也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代表;而最近又有人赋予了“劳模精神”最新的内涵——工匠精神,因为它既体现了勤劳之美的精神原色,又展现了创造之美的价值升华。

但我对于“劳模精神”的理解则是99%的创新+1%的努力,在我看来,努力、劳动、勤奋固然很重要,但没有创新,努力的方向就极有可能是歪的。早年,包起帆先生曾向日本安川总裁羽鸟先生提议将他的工人同志们送往日本进行培训,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工人们的创新能力,这一重大的决定也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此看来,创新极为重要。

其实真正关注到“劳模精神”是在大一刚进学校时,包起帆先生所作的一次演讲中,这不仅让我了解了包起帆先生这个人,更认识到弘扬劳模精神的的重要性。当时的我在包老师的身上看到了劳模身上坚定理想的信念、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以及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忘我精神。这既充分体现了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同时也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和劳模精神的本质。

近期,“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成功开幕,引来了各界的关注,并纷纷预约前来参观。在开幕式当天,以上海市副市长为首的各领导成为首次参馆的入幕之宾。我十分有幸地担任了此次活动的解说员,也让我对“劳模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包老师因“木老虎”砸死了数名工人同志而立志研究抓斗机,这也成为了他人生事业的起点;在之后的事业发展中,种种事迹也体现了包老师的“劳模精神”:2005年12月,烟台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雪,包老师恰好生病入院,在前线研究的工人因为大雪叫苦不堪,他得知此消息后,不顾自己大病未愈,坚持赶往现场来到同志们的身边,继续研究课题;包老师的残疾职工推着轮椅从浦西一路摇到了浦东只为了亲自向包老师拜年;还有包老师因组织工人抢修抓斗而几天几夜没回家,他的妻儿担心其身体来看他,但当时包老师满面尘土的样子以至于孩子竟没认出自己的父亲……在开幕式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包老师他说自己当时没有任何背景的情况下都能成功,如今的大学生在有了良好的先天优势下,只要努力和创新,也定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不畏艰难、共同成长就是他对我们最大的期望。

在平时生活中,我也积极参加各项志愿者活动,帮助小朋友、病人、路人,还有环保的工作,这不仅让我在社会中体验各项生活,同时也让我在劳动节外能有更多的“劳动”,希望自己能离“劳模精神”更进一步,但我知道,在“劳模精神”中,我只做到了劳动,而未做到创新,这也是我日后要加以改善的一个地方,万事开头难,我相信,正如包老师所说,在有利的条件下,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新,在未来,我将会朝着“劳模精神”一步步前进。

包起帆先生的创新发明之路,无一不启迪着我们:无论是平凡的体力劳动者、低学历者,还是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等高学历者,又或是身居要位的管理者、高职称者,只要重视本职工作,发现问题,并积极地、坚持不懈地探索研究,我们总能成功。

“劳模精神”,从小做起;“劳模精神”,伴我成长。

学习中国梦劳动美心得篇五

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改革,也难得“四两拨千斤”的创新。所谓的终南捷径,不过是自欺欺人。如今,工业化、“互联网+”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内涵和精神却不会变。能够在风雨中岿然不动的,或者风雨过后看到彩虹的,永远是那些坚持自我、坚守“工匠精神”的人。

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最为称赞之处,具备工匠精神的人,对工艺品质有着不懈追求,以严谨的态度,规范地完成好每一道工艺,小到一支钢笔、大到一架飞机,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次组装。

持之以恒是工匠精神最为动人之处。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是向内收敛的,他们隔绝外界纷扰,凭借执着与专注从平凡中脱颖而出。他们甘于为一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奉献毕生才智和精力。

爱岗敬业是工匠精神的力量源泉。“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份崇高的精神,“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爱岗敬业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工匠匠心筑梦。

守正创新彰显了工匠精神的时代气息。大国工匠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不懈的思考进步,带头实现了一项项工艺革新、牵头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攻坚项目。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守正创新正是当今我国时代精神的最好表现。

尤其是如今日新月异的世界,每天都有众多企业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更有一夜爆红的互联网神话。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定力,用“苦行僧”一样的'意志和信念办企业、做产品,坚持“工匠精神”,殊为不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