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通用5篇)

2023年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通用5篇)

ID:4034618

时间:2023-10-01 22:00:15

上传者:XY字客 2023年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通用5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篇一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这一理念最好的践行就是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策略,创造一种兴趣盎然、生动活泼、风采迷人的课堂教学气氛,强化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性、趣味性,让语文课堂教学"高潮迭起",使学生在精彩纷呈的课堂学习中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而这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能有一股新兴的魅力牢牢吸引学生,只有学生“乐学“才能”“好好学”,才能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

一切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势必与教师不厌其烦的细讲精练、单一以课堂为主的资源、没有多大激励作用的单调评价是格格不入的。于是新课标下的"以学生为主,其实累的是我们一线教师,我们不但要好好琢磨学生的心理特点,要选好教学内容,要设计好课堂环节,要定好教学手段,掌握好教学艺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想想觉得我们又在风口浪尖中做一个时代的弄潮儿,难啊!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是老师的“教”学生“学”,为了让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老师要把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机会提供给学生。课标中指出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时间能力……这些要求和理念,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学生的“学”才是第一位。

我想首先在课堂上多留给学生质疑的空间。“让老师闭嘴”“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的新课改精神便强有力的占据了语文课堂,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质疑,对部分的感知质疑,及对疑惑的解答,都需要学生自己主动探究才能真正让她们掌握知识。其次要让她们多读多思多讲。

其次在课外要引导学生如何自主预习,自主复习。于是一些省市的《导学案》的使用,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再其次,就是要让学生面向更广阔的语文天地中自主学习。

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所以新课标倡导多读书少做题,作业“变脸”尤其重要,只有从课业负担解放出来后学生才有更多的时间与书本接触,于是我们要善于利用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积累,老师要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得阅读兴趣并给予正确积极的引导,学校和家长要给予全力支持,给学生创设广阔的阅读空间。比如定期地给他们推荐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然后让大家畅谈读后的心得体会。还可以布置她们去阅览室或者图书馆等文化中心去翻阅好书。还可以借助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从互联网、报刊等媒介上搜寻自己要的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诱发他们向高层挑战的求知心里。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篇二

在这学期将要结束下学年将要开始之际,我有幸在泸县二中外国语学校参加了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会,在教育部领导,“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专家带领我们全面完整地学习了新课标,让我受益匪浅。使我进一步认识到20xx版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为广大数学教师深刻领会数学新课改精神,有效的进行数学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下面就谈一谈这次学习新课标的几点体会:

新课程标准的五大基本理念之一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较之于20xx年版课程标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0xx版新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提法相比:出发点不变:人人、不同的人,也就是每一个人;并且更加关注人与人的之间的个体差异,尊重人的发展,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体现了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体现了数学教育中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回归与尊重,需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促成发展的多样性,“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本质上应促进学生更好地自主发展。提倡一种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让每一个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所谓“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对于学生来说是适宜的、满足发展需求的教育;是全面实现育人目标的教育;是促进公平、注重质量的教育;是使学生能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每一位教师应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并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教材中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讨论”、“观察”、“试一试”、“做一做”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上各个知识层次、知识水平的学生要合理搭配,以优等生的思维方式来启迪待优生,以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来感染待优生。在让学生独立思考时,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不能让优等生的回答剥夺待优生的思考。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学生的数学素养。

变化之五:针对学科精神的培养,明确提出“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这些新的变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的要求,体现了与世俱进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需要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领悟,加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真地、正做到把数学教育与时代结合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运算是数学的重要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各个学段中,运算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和掌握关于各种运算的知识及技能,并发展运算能力。《标准》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根据一定的数学概念、法则和定理,由一些已知量通过计算得出确定结果的过程,称为运算。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称为运算技能。不仅会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而且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正确的运算途径,称为运算能力。运算的正确、灵活、合理和简捷是运算能力的主要特征。运算能力并非一种单一的、孤立的数学能力,而是运算技能与逻辑思维等的有机整合。在实施运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力求做到善于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使运算符合算理,合理简捷。换言之,运算能力不仅是一种数学的操作能力,更是一种数学的思维能力。

模型思想是此次新增的核心概念。这次随着“模型思想”的列入,我们会看到关于数学模型的相关提法会在《标准》的多个部分出现。特别的,模型思想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更是会与目标、内容紧密关联。应对《标准》中模型思想的含义及要求准确理解,并把这要求落实于课堂教学之中。

(1)对数学建模的认识

所谓数学模型,就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去抽象地,概括地表征所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关系所形成的一种数学结构。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中,用字母、数字及其他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代数式、关系式、方程、函数、不等式,及各种图表、图形等都是数学模型。

《标准》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将这一过程进一步简化为这样三个环节:首先是“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数学问题”。这说明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数学建模的起点。

然后“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在这一步中,学生要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选择、判断等等数学活动,完成模式抽象,得到模型。这是建模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最后,通过模型去求出结果,并用此结果去解释、讨论它在现实问题中的意义。

显然,数学建模过程可以使学生在多方面得到培养而不只是知识、技能,更有思想、方法,也有经验积累,其情感态度(如兴趣、自信心、科学态度等)也会得到培养。

(2)《标准》中模型思想的含义及要求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使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体现了《标准》中模型思想的基本要求,也有利于学生在过程中理解。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篇三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目标,从20xx年版课标的“三维目标”到20xx年版课标的“素养导向”,完成了由知识、技能学习的课程目标到以课程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的跨越转变。

20xx版物理课标,立足学生全面发展,依据核心素养内涵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定了课程目标,体现了物理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

核心素养是个体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结构化的领域知识和技能,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是一种广义上的学习结果及其表现水平。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物理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这四个方面。其中物理观念是基础,科学思维是核心,科学态度与责任贯彻始终,科学探究是学习物理观念、发展科学思维、形成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手段和途径。

1、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等内容的总体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要素。

物理观念的提出超越了碎片化的'知识与孤立的解题技能,是对学生知识理解和能力发展的更高要求。

2、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建构物理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在科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信息、观点和结论进行质疑和批判,予以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品格与能力。

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

3、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获取与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

4、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本质和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严谨认真、实事求是、持之以恒的品质,热爱自然、保护环境、遵守科学伦理的自觉行为,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观、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要素。

1、物理观念方面

(1)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初步形成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

(2)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应用物理观念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物理观念素养中,特别强调应用这些观念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和思维加工的过程,促进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内化,形成学科思想,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科学思维方面

(4)独立思考,对相关信息、方案和结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提出新的方案,具有质疑创新的意识。

3、科学探究方面

(4)能用书面或口头等方式表述自己的观点,能自我反思和听取他人意见,具有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

能关心物理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内容,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基于“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式,尽快适应新时代的育人要求,切实把课程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努力创设整合的、情境化的、开放性学习任务,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转化为具象化的个体发展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进行有机联系,引导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提升学科素养,塑造科学精神、厚植爱国情怀!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篇四

为了更好的掌握初中物理课程的标准和要求,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下物理课程的教学理念和实验创新精神,我于20xx年10月1-7号国庆放假期间,认真学习了《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其后收获良多,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看法分享如下: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因此物理知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就初中阶段而言,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应该抓住这一点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

义务教育的物理教学应该关注到每个学生,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尤其是初二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物理学科,知识体系不够完善,此时更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为他们答疑解惑,悉心指导,打开学困生通往物理学科知识的大门。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

(三)注重科学探究

新课标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那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物理实验和实践部分需要付出比以往更多的精力和心血。针对教材实验过程中实验效果不明显或存在不足的地方,进行整改和创新是我们本次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

(四)注重学科渗透

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大趋势。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融入科学的、技术的和教育的人文观念,关注学生科学观的树立。

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新思路,新评价,《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对广大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一)更新教育观念

进入21世纪后,为了造就一批新时代的人才,在教育上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上我们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法。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注重学生的均衡发展,学科之间要相互渗透。

2、切实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3、倡导科学的探究性学习方法,提倡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4、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目标目标(三维目标体系)并举。

5、加强新的课堂教学设计、课外作业设计及学生评价体系设计等。

(二)提高自身素质

现代教育强调终身学习,作为教师尤其要注意不断汲取新知识来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教育素养,逐渐积累生活经验和教学经验。我认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应做到以下几点:

1、有敬业、乐业、勤业的'爱岗精神。用正确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教育事业真诚热爱。

2、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在整体把握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同时,能居高临下地分析和处理教材。

3、掌握教学艺术水平。因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要根据教育环境和对象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4、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开拓自身的视野,对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三)坚持以人为本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新大纲中规定的“必学”课程仍然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对于这些知识教师要不厌其烦的进行讲解,让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多方位的进行探究和学习。在完全掌握“必学”知识的基础上,还可根据需要完成“选学”知识教学,让学生阅读“阅读材料”,动手做“小实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

以上就是我对本次学习《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体会,此次学习给了我重新认识物理教学的机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坚守以上几点,做一个爱岗敬业、勤于思考的好老师。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篇五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20xx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由此,许多版本的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也应运而生了。比如人教社的新教材、语文出版社的新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新教材、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新教材,等等。这对我们初中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件大事。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原则都在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中体现出来。因此,学习《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准》中的思想体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就成了当前我们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件大事。

当然,有些教师会认为,执行《课程标准》是几年以后的事情,我现在就按照教学大纲教书就可以了。这种想法错了。因为《课程标准》中的许多观念已经渗透到当前的语文教学之中;而且,《课程标准》代表着近一段时间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下面,我就我学习《课程标准》的一些体会,和老师们交换一下意见。

语文《课程标准》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实施建议;第四部分:附录。这个标准,是九年一贯的,把小学到初中毕业的九年分成了四个学段。第一部分:前言。

前言的总论部分,首先论述了现代社会对公民的要求,这也就是语文教学所要承担的责任。“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总论部分还论述了《课程标准》的制定原则。一个最根本的原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前言部分第一节,论述了语文的“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语文是交际工具,交际的内容就属于文化范畴。所以说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熏陶感染,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这其中,要强调文学教育,只靠语言、文字,实用文的阅读和写作,无法全面完成语文课程的任务。文学教育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熏陶感染方面,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方面,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

再谈一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议问题。“工具性”的基本内涵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科学主义思潮相通,这一思潮是以追求实用的唯功利主义的科学观为基础的。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当年提出“工具性”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在今天看来,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但是片面强调“工具性”,的确产生了相当程度的消极影响,于是语文界对此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人文性”的口号。放眼世界范围的教育领域,20世纪的大半个世纪里,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的论争始终没有停止过。国外两大思潮的论争和我国语文教育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议,是社会及教育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产生的现象。“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的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实际上,语文课程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是统一的,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总论部分第二节,论述了“课程的基本理念”。共四个方面。(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解释两个概念,一个是“全面提高”,一个是“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就是《课程标准》所设计的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这一目标,获得现代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另外,要全面发展,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不能偏废。

“能力”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有的心理学书籍定义为:“足以使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

“素养”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平日的修养”,《辞海》解释为“经常修习培养”,也就是说,“素养”属于个人“修养”问题。对于“修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辞海》的解释为:指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文学修养。

从上述工具书关于“能力”和“素养”的解释来看:

“能力”是指人能胜任、能完成某项工作的自身条件(应该包括心理和生理的条件),重在“功用性”。

“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的说法“语文能力”是指读写听说的能力。《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语文能力”包含在其中。(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教育有以下三点特点应该引起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注意。

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把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语文课程的内容中,具有大量的具体形象,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和主观色彩。人们对于语文材料的理解,应该有一致的地方,否则人际交流就无法进行。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这是完全正常的,正如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语文教学特别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

同时要注意,开卷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即使是“有益”的作品,其“含金量”也有差异。因此,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多受益,提高效率,必须重视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认真选择。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语文课程的目标主要指向于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是读写听说的能力,不是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个由若干概念、规则、原理构成的理论系统,也不是要系统地传授有关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知识。当然,语文教育是有理论的支撑的,语文课程“实践性很强”,不是只要求实践操作,它会涉及到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等知识,也可能接触到有关人生、社会、自然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思想观念。但是语文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能用例子来图解原理。3、学生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

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学习的是母语,不是外语。学习母语和学习外语在方法上是应该有所不同的。

学生学习外语,在起始阶段,缺乏这种语言的语感基础,学习的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因此,少不了要学习语音语法知识、文化背景知识,要对词句结构和语言材料进行一些理性的分析和解释,要围绕这些知识和规则进行大量的练习。

学生在学校学习母语,在学前就已经具有了母语的语感基础,学习母语的主要任务,是从口语转向书面语,培养书面语的语感。而且,学习母语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都非常丰富。所以,学习母语不需要像学习外语一样,从学习语音和语法知识入手,围绕这些知识进行反复操练,用大量机械性的操练来强化对知识的记忆。(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开展合作学习,要给学生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学生在学习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能通过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个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割裂的状况。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

实行课程改革,要增强课程的资源意识。语文课程的资源是丰富的。各地学校教学设备方面的条件可能不一致,但是具有的课程资源可能都是丰富的,只是特点不同而已。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需要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胆识、智慧和辛劳,也需要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语文课程改革要加强现代意识,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新技术新方法在开始阶段可能是幼稚的,但是如果没有初级阶段的幼稚,就不会有将来的成熟。

《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是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尽可能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所以整个目标系统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部分。就目标设计的结构框架说,纵向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维度,但这是隐性的线索;横向则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这是显性的呈现。其中综合性学习属于学习方式,与前四个方面的内容不在一个层面,在现阶段特别需要予以重视,所以把它专门列出,加以强调。下面我们分类学习一下各项目标的有关内容。(一)识字与写字 要注意三点: 1、要注意阶段目标的连贯性。

初中阶段的三项目标,都是在小学的基础上一步步达成的。(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要求学生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而小学阶段,只要求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阶段目标的连贯性体现得非常突出。

2、要注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在“识字与写字”教学领域的综合体现。

比如,在小学1—2年级,就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就是侧重于“情感态度”的目标。认识汉语拼音、具有相应识字量、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等,就是“知识和能力的目标”。多种检字方法的掌握,就属于“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提出来的,但是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都要坚持贯彻。

在“识字与写字”教学方面,尤其要注意学生的情感态度。

学生学习识字写字,就是为了掌握一种交际工具,有没有情感态度的要求呢?我们认为,工具是被人所掌握的,使用工具的人就有一个情感态度的问题;而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尤其是我们的汉字,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所以在识字写字方面,同样应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有鉴于此,《语文标准》中首先加强了在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这首先表现在重视识字写字的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第一学段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第二学段提出“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以此为前提,强调逐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到第四学段实现“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为了落实美育方面的要求,注意通过识字写字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第一学段提出“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但仅限于朦胧的感受,在第二学段开始要求“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通过书法练习,要求“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3、要注意“识”“写”要求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目标。

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关键是要建立现代阅读理念。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目标,在理念上有比较大的变化。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阅读同样也应该这样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一阅读理念,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的。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读者的阅读,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正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所以读者绝对不是消极被动的,读者也是文学活动的主体。

现代对话理论已经被许多国家的教育家认同,并吸收到政府制定的母语教育有关文献之中。例如,美国宾西法尼亚州阅读能力评估咨询委员会给阅读所下的定义是:“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英国的英语课程大纲关于阅读的表述是:“应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应指导学生具体深入地思考读物的质量和深度,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的情节、人物、思想、词汇和结构作出反应。”加拿大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应该着重强调阅读活动并非仅仅为了获取信息、汲取知识。编排周详的阅读课程,会为学生们提供许多旨在为了愉悦、为了自我发现、自我充实的阅读机会。”因此,在制定《语文标准》阅读目标的时候,充分顾及了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

在这种阅读观念的指导之下,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注意:

第一,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作者的对话,学生、教师与教材编者的对话等,这些都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构建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从这层意义上说,我们的语文课本首先不是教本,而是读本。

第二,要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既然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个性的反应,如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映,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等。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不要刻意去追求“标准答案”。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第三,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一般来说,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他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他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但绝对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过去流行一种“谈话法”教学,是由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这其实仍是一方强行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与阅读作为一种对话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此外,课堂阅读教学在一个集体中实施,与完全个人化的阅读毕竟不同,这里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十分重要。

第四,实现阅读的教学目标,还要注意培养语感,注重积累。

为实现这一指导思想,首先要从阅读的数量着手。这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扩大阅读面。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二是规定课外阅读数量。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以后逐年增加,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第四学段阅读量有了显著的增加,并扩大了阅读范围。比如,阅读一般现代文,由6年级的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提高到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背诵优秀诗文的数量,由5—6年级的60篇增加到80篇,阅读总量由5—6年级的100万字提高到不少于260万字,并明确规定“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也就是说7—9年级要阅读的名著总量将不少于6—9部。九年累计,应达400万以上。这一数量,是在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后确定的,大多数教师反映能够达到。《语文标准》还倡导读整本书,并在“附录”中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古人有一种很好的写作理念,认为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写“小心文”,即在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孩子放胆去写,就像初学走路的婴幼儿,首先是要他有勇气,迈开步子自己走路,不要别人扶,这时候什么走路的规矩和技巧对他来说毫无用处。因此,在低年级不必过于强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应该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口”。我们认为,在低年级,学生即使没有作文的意识也不要紧,要紧的是让学生敢于写。强调这一点,在中小学普遍存在写作恐惧心理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学生的写作,还要贯彻让学生说真话。由于不良学风、文风的影响,作文说假话早已成风。1998年某省的高考作文试卷,据抽样调查,竟然有不少作文都出现在“父母双亡”的“考验”下“战胜脆弱”的假话,以至引起整个社会的震惊和批评。作文说假话,在古代是不足为怪的。我国古代训练写八股文,就要求不说自己的话,要“代圣人立言”。这种八股文是假大空的鼻祖。封建社会的这种作文训练,所培养的只是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而现在,如果对作文说假话的现象熟视无睹,那么我们就会重蹈封建八股教育之覆辙,不仅使学生养成假话连篇的不良文风,而且造成学生“作文是一套,内心是另一套”的双重人格。强调写真情实感,极有利于克服学生中作文普遍存在的假大空的毛病。说得重一点,这种毛病不是一个作文的问题,而实质上是对青少年人格的扭曲,对其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极其有害的。

当然,并不是说,学生在作文中说的是真话就行,还应该有正确的引导。据报纸介绍,去年某县初一学生统测,作文题目是“20年后的我”。近两千人中,除了少数学生选择当教师等职业外,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当县长、市长以及经理、老板,为的是“自己拥有高档小轿车、住高级别墅,把父母接到城里好好享受,把兄弟姐妹的工作安排好……”这些学生确实说了心里话,这些话过去人们是羞于启齿的,现在他们公然堂而皇之地说出来了。对于这样的心里话,必须注意正确引导。这个例子生动地警戒我们,要密切关注学生作文的价值取向。

《语文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造假,是对作文最起码的要求;写出个性,有创意,才是作文的关键所在。

《语文标准》还强调,作文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要“写想象中的事物”,要写“想象作文”。

当前,社会上批评学生的作文模式化严重,连说假话,也是异口同声,千人一腔。造成这种情况,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学生缺少想象力,特别是缺乏创造想象力。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当展开想象时,记忆中的表象由模糊变为清晰,由单薄变为厚重,新形象随着旧表象的改造而不断生成。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学生的想象之鸟一旦高飞,脑中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每有一次这样的作文,想象力便得到一次锻炼,生命体验便得到一次拓展,创新的萌芽便又一次破土而出。想象能力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爱因斯坦就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情感在想象中如同炼钢炉中的燃料和炉火,没有它,就不会有高温,也就炼不出高质量的合金。二是要有丰富的记忆表象储存。这些记忆表象是想象的材料,正如贵重的合金需要许多贵重的金属作为原料一样。

《语文标准》依然强调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写作能力。到了初中阶段,根据文体特点也提出了一些写作要求:写记叙文,作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作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作文教学,一向重视实用,忽略自我表现、发展个性。有些同志再三强调作文要切合实用,培养书面语言的交际能力,对“北海之夜”、“雨后”等抒发主观感受的作文题目,很不赞成。

现在,《语文标准》根据国际上作文教学发展个性与适应实际需要并重的大趋势,提出我国作文教学要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能力,这是完全正确的;与此同时,继承重视实用的传统,继续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也是必要的。《语文标准》力求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使它们互相促进,和谐发展。

《语文标准》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

当前,学生写作能力较低,一般表现在语感较差,语病较多,思路落入俗套,思维陷于混乱,大都是语言、思维方面的问题。因此,作文教学应该以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至于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关系,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如陈望道、叶圣陶,认为应该并重。梁启超则认为,在所有作文能力培养的环节之中,整理思想、组织构造文章、培养思维能力是核心,开“以思维为中心”的先河。而朱光潜的看法与梁启超一拍即合,他说:“语言的实质就是情感思想的实质,语言的形式也就是情感思想的形式。”“就我自己的经验说,我作文常修改,每次修改,都发现话没说清楚时,原因都在思想混乱。把思想条理弄清楚了,话自然会清楚。”

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注意四个问题:

1、前瞻性:“学会文明地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努力用语言去打动别人”,“尊重对方、理解对方”,“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体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等等,这些目标,都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

2、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既然是交际活动,双方在应对中的情感态度就十分重要,表现在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自信心、勇气、诚恳、尊重对方、有主见、谈吐文雅等。《语文标准》“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都体现了情感态度方面的导向。

3、精心设计交际情境: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我们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应该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例如“学会赞美”这个话题,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真诚地赞美别人,有一位教师这样设计了一个交际情境:

(1)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赞美是一种肯定。赞美可以让平凡的生活变得美丽,赞美可以把人世间不协调的声音变成美妙的音乐,赞美可以激发人的自豪感和上进心。也许一次小小的赞美,就能改变人的一生。其实,在你赞美别人的时候,自身的境界也得到提升。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真诚地去赞美别人。

(2)让学生看情境表演(女儿芳芳放学回家赞美妈妈烧的一桌好菜),走进情境(表演用的道具可以是实物,也可以绘制)。

这段表演,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接近生活的情境,并通过看表演将他们引入情境,为参加口语交际做好了内容和情绪上的准备。

4、注意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方和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的双向互动。

有一些口语交际的话题,双向互动是显性的,操作起来也比较容易。比如某小学教材里“小猴借铅笔”这个话题,有这样的文字提示:小猴是怎样向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是怎么做的?小猴是怎样还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教学时,只要让学生弄清这个话题的提示要求,分别让学生扮演小猴和小熊猫,按照提示问题的顺序,连说话带表演,就可以进入互动状态。

综合性学习的本质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的过程,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1、突出综合:比如,把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这四方面的内容综合起来。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用书面和口语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为解决和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加强实践:设计的活动应该是学生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比如,搜集资料,调查访问,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3、强调“自主”:主要由学生自己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比如自己组织文学活动,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