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财务工作汇报(精选5篇)

2023年财务工作汇报(精选5篇)

ID:4035567

时间:2023-10-01 22:18:03

上传者:曼珠 2023年财务工作汇报(精选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财务工作汇报篇一

如下。

(1)加强教师的科研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从事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在工作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质。

(2)克服教师的畏难情绪。通常,不少教师在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时,往往有人反映出对教育科研有畏惧感,认为科研比较高深,中学也有人对教育科研持“负担论”,认为中学教师的本职是教好书,搞科研是额外负担,通过一年的宣传教育,使教师克服了畏难情绪,使他们投身教育科研,并把教学过程与教育科研过程统一起来。

(3)强化教师的反思意识。《词典》有云:“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过去是为了将来。”波斯纳说:“成长=经验+反思”。教育科研工作就是让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的探索的习惯,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要求教师每天反思,并记录实验随笔,把有感而发的事情、棘手的问题、小小的案例、一时的顿悟都记下来,既可以是记叙,也可以是议论,还可以是抒情,内容、形式不拘一格。资料的积累为日后研究、总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促进了教师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发展。

我校充分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教育科研摆在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来,要有开展教育科研的责任感、紧迫感,并且将这种责任感、紧迫感传递给广大教师,引导大家从“教书匠型”走向“研究型”。领导要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跳出来,带头进行教育科研,在抓好科研骨干培养的同时,引领全体教师走上科研兴校的“阳光大道”,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

为进一步搞好教科研工作,我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从而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树立信心、理清思路,推进了教法改革在我校的开展。鼓励教师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一年来先后派出多人次,赴外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并在学校做专题汇报交流,把学到的经验和方法及时传递给其他教师,以点带面提高教科研能力。

通过以上途径,落实对教师学习过程的有效管理和指导,促使教师自觉地将教育理论与科研实践结合起来,并把理论学习的感悟、体验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认识、新的思考,不断提升研究水平,为深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科研工作的着眼点应该在课堂上。要走教育科研的内涵发展之路,就要把课题研究真正落实到课堂中去,为此,学校“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始终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积极引导教师在教研组中主动、有效地开展“一课三议”研讨活动,通过开展上课、听课、评课,着力在课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围绕研究课题,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研究方法和策略,检测研究成果,牢固确立服务意识,为教师成长服务,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

1、教科研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我们认为教科研要为教学服务,同时教学中贯穿教学科研。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十分强调教师应该成为研究的主体,教师应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自身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2、教科研与教研相结合。我们努力探索充分利用好各学科的教研活动时间,使教研活动围绕科研课题开展,在教科研的理念下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实现教研科研一体化,推动教研科研化。我们要求课题组人员每学期都上研究课、汇报课,课前课题组人员集体备课全体教师参加听课,课后课题组人员作重点发言,并向全体教师汇报课题研究情况。为了建立一支热心于教科研的,具有一定研究水平的教科研队。

建立务实、和谐、向上、创新的研究氛围。完善教科研规章制度。完善有利于推进教科研工作的导向、评估、激励机制,建立与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教科研体系。抓好课题过程管理,完善规划、立项、实施、验收、成果推广的运行机制。

今后我们将以务实奋进,争创一流的精神,努力工作,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科研水平,为推动教育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财务工作汇报篇二

十三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龙游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已然建立,以创新创业服务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双轮驱动”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基本确立,科技创新发展生态持续完善,2019年在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评选中,位列85位。

1、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发展效应显著。一是着力培育创新科技主体。围绕我县“3+3”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创新科技主体,2018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6家;2019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9家。截止2019年度,共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4家。目前有7家高新技术企业列入挂牌上市企业培育名单。二是切实加大科技投入总量。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实施r&d活动清零、研发机构清零行动,狠抓企业研发投入。2019年度r&d经费支出5.1亿元,同比增长34%,r&d经费支出总量全市排名第一;2020年1-6月r&d经费支出2.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6%。三是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对特种纸、绿色食品、高档家具等三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推动高端装备、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2019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达7.01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全市排名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2.93亿元,同比增长12.4%,占规上工业比重41%,增速全市排名第二。

2、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一是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为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2019年修改完善了《龙游县科技创新券实施办法》等相关科技创新政策;2020年,起草了《关于推进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建设若干政策意见》(征求意见稿),围绕科技赋能产业,推动科技、人才、平台等创新要素的培育引进。二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聚焦我县重点扶持的产业和项目,大力引进顶尖人才及团队,积极培育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由倪永浩领衔的龙游金昌“纳米纤维素绿色制备与应用”创新团队成功入选浙江省领军型科技创新团队。近两年共引进****2人、培养省万人计划3人,建立院士工作站3家,博士后工作站2家。2018年r&d活动人员数达1261人/年,研发人员增长位居全省第三,为推动我县科技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三是科技创新氛围进一步活跃。全社会形成鼓励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氛围,2019年全县专利授权总量749件(其中发明授权46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5件。

3、科技创新平台载体不断加强。一是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有序推进。2019年,“浙江省龙游特种纸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正式列入浙江省第二批创建名单;龙游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成功列入市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名单;龙游县高端家居智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列入县级创建。完善了特种纸产业、轨道交通、高端制造产业创新生态体系,推动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为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提供重要支撑。二是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批复创建。2019年,“龙游精密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批复创建,实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政策,将充分发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作用,形成高端化、轻型化、知识型产业结构,打造全县最强创新驱动发展大平台。三是企业创新载体不断完善。通过创新载体集聚人才,整合创新要素,提升企业主体创新能力。2018年共创建省级企业研究院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4家、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家。2019年共创建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省高新技术研发中心1家,新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家。截至目前共有省级企业研究院10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2家(含农业),省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3家。禾川科技、茗皇食品等一批企业相继在杭州、深圳等地设立科研飞地。

4、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一是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科技部门积极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研发项目申报、研发机构创建等服务和指导工作,2019年立项数量创历年新高,在全市县市区中领先,其中列入省级重点研发项目3项、省级万人计划项目1项;积极协助相关企业与省、市相关部门对接、考察项目建设用地,做好“科研飞地”建设工作。对创业小微科技型企业积极做好政策宣传、融资服务、培训服务等工作。二是加强对外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大力推进政学产研紧密合作,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对接交流,实施科技项目,转化科技成果。组织开展专家教授进企业活动,解决一批企业技术难题。着力构建技术交易新平台,发挥龙游科技市场作用,引进中介机构8家,成果转化中心3家,促进技术交易总额达4亿元。目前,龙游引进了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浙江省造纸研究所,陕西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在龙游分别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2019年分别举办了“央地合作示范项目集中签约仪式(衢州龙游)”、全国纳米纤维素绿色材料技术研讨会暨造纸产业数字化高峰论坛、高端智造创新赋能培训班等活动,推动我县高端装备、特种纸、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三是大力开展科技兴农服务。实施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深化科技三服务,充分发挥省、市特派员作用。制定《龙游科技特派员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充分发挥省市科技特派员的专长,重点围绕我县中草药、黄茶、富硒莲子、竹林提升等富民产业,深入农户开展技术指导,课题攻关。助推乡村振兴,组织乡村振兴大讲堂12期以上。

财务工作汇报篇三

2018年10月21日,斗门区教育科研“十三五”(2017年度)规划课题中期汇报交流展示会分上、下午两场,分别在乾务镇中心小学、白蕉镇新环中心小学举行。本次活动以十四个课题组就现阶段研究成果展示为主线,来自各个课题的同行汇聚一堂,观摩丰厚的研究资料展示,领略课例精彩展示,分享中期研究汇报。汇报会由斗门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卢振辉老师主持。参加本次活动人员有区教科培中心科研部蒋婵娟主任、区科研专家、各课题主持人及课题组核心成员等。

上午场在乾务镇中心小学举行。

与会人员先翻阅了各课题组的成果资料、学生作品,相互学习、借鉴彼此经验。乾务镇中心小学白秋军和刘忠波老师,分别代表各自的课题组,做了精彩的课例展示。

在课例展示中,白老师以“风”为话题,以生动的语言激活学生平时的生活积累,发挥丰富的想象,去“解风语”,“识风韵”,表达自己独特感受,体会写作的快乐。刘老师的课堂,以一片叶子导入,放手让学生去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既激发学生估算的兴趣,又教给估算方法,懂得了在生活中运用估算。两位教师均能立足课堂,开展课题的实践,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随后,来自乾务镇中心小学、斗门区实验小学、莲洲镇横山中心小学、五山中心小学、八甲景胜学校的七个课程主持人,先后作了课题研究的中期汇报,陈述了前期研究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有哪些困惑、后期的研究计划等内容。短短的五分钟,浓缩汇报了前期课题研究的精华与精彩。

汇报结束后,区教科培中心科研部蒋婵娟主任作了点评指导。她充分肯定了各课题组研究工作的成效,并对各课题的后续研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强调课题研究要聚焦课题,扎实开展,注重过程性资料收集整理、成果的展示方式等,勉励各课题组再下功夫,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后续阶段的研究。与会的区科研专家也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下午场在新环中心小学举行。

来自新环中心小学、城南学校、斗门区特殊教育学校、东风小学、斗门区实验小学、白蕉镇中心幼儿园、新青小学的七个课题组,分别以ppt、学生展演、作品展示等形式展示出阶段性研究成果。

城南学校罗斐斐老师以一堂精彩的美术课,展示了课题研究中的翻转课堂模式;新环中心小学周文辉老师针对多元化素质教育的课题,展示了具有体深度又有温度的一节书法课。两堂课例紧扣研究课题,精彩纷呈。

随后,七个课题主持人分别作了中期汇报,讲清研究目标与内容,阐述了前阶段课题研究的工作进度、工作情况、现时取得的成果、遇到的困惑和困难,以及后期工作方向等等,汇报的内容详实具体。

与会的区科研专家,认真听取了汇报,对各课题作了客观、中肯的点评,肯定了各个课题所做的工作与成效,并指出了开展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提出了改进意见。最后,蒋婵娟主任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七个课题的研究工作踏实、进度合理,取得一定的成果,她要求各课题组要认真修改中期汇报,按计划、扎实地实施后续的研究工作,尽快取得预期的成果。汇报会在两名小演员入丝入扣的《帝女花》演出中落下了帷幕。

这两场会议的召开,为各课题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和研究,指明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各课题组成员纷纷表示受益良多,有信心更科学、更有序地开展课题的后期研究工作。

财务工作汇报篇四

2020年9月25日上午,在我校举办了《青少年体能素质“课课练”持续与拓展研究》之子课题《运用体能素质课课练持续与拓展研究方法对体质健康测评作用的研究》教研实践活动。体育专家耿燕华书记、学区领导刘启亮部长参与我校重点项目子课题结题工作会议,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会议。

我校由体育组组长张金博老师进行汇报,充分详细的把我校开展的课题结题工作进行汇报。汇报结束后,耿书记对结题报告进行工作指导,并给与意见;学区刘部长进行讲话,充分肯定了我校的课题结题工作。

我校三名体育老师在上周日进行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华脚斗娃”培训,今天在会上也分别进行了分享交流。中华脚斗娃是在脚斗运动基础上开发创新,具有民族性,安全性,普及性,趣味性等特征,动作简单易学,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勇于担当,永不放弃的精神。同时在培养孩子运动兴趣的同时,强健体魄,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激发少年儿童的爱国热情,我校在今后的体育教学和课间操中进一步普及。

2020年海淀区第九届“世纪杯”小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开始了,我校非常注重青年教师的发展,专家耿老师和陈校长亲自参与课堂,听课、评课。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促进我校体育课堂教学工作开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断提升学生体质。

财务工作汇报篇五

10月19日上午,明山区实验小学迎接了区师校科研部对“十三五”科研工作的调研检查。明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袁欣,科研部主任纪明环和研训员贾颖到校检查指导科研工作。高春校长,刘俊峰书记,黄志华副校长,吴健副校长全程参会。

会议共分四项议程:

一、科研主任赵晓丹进行“十三五”科研

工作总结

及在研课题研究的运行情况汇报。对学校“十三五”期间29项省市课题研究情况做以汇报,并重点阐述了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二、领导查看“十三五”期间科研工作相关材料和取得的阶段成果。

三、袁欣副校长对工作做了总体评价,纪主任对工作做了具体指导。领导们肯定了学校以大课题为牵引,小课题跟进,教师全员参与的树状发展的科研课题研究模式,课题研究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并且注重了课题研究的继承性和材料的整理积累。科研工作带动了学校整体发展,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四、高春校长做总结发言。

高春校长对领导们既有高度,又有可行性的指导表示感谢,并表示将继续以科研为引领,在科研部门的指导下,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做好成果推广,办好特色学校。

明山区实验小学会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做好“十三五”的科研收尾工作,做好“十四五”科研开局工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