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课堂互动观察计划 课堂观察读后感(精选10篇)

最新课堂互动观察计划 课堂观察读后感(精选10篇)

ID:4035763

时间:2023-10-01 22:20:37

上传者:MJ笔神 最新课堂互动观察计划 课堂观察读后感(精选10篇)

计划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步骤和时间安排。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堂互动观察计划篇一

在书中,透视技术主要讲解了在课堂上的一些容易忽视的细节。比如课堂提示语过多而不能给学生一个安静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高学生一等的心态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这些都是教师有意无意会在平时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因此作者提出了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内在:尊重学生的回答、尊重学生的体验、尊重学生的创意。

“课堂解魅”中的文章大多视角独特,让我学习到怎样保持一颗具有敏感和清醒的心,对我影响最深的是“龟兔赛跑与教育文化”这一片文章,虽然不是很长,但是觉得作者的观点很独特:对于龟兔赛跑这一比赛,作者从中发掘了旧的'教育观念的弊端:对分数的追求导致的评价手段的单一以及对纪律的重视和不关注整体的发展。教育改革是一个热议话题,新课标提倡多方面的评价学生。但是教育考核制度的制定又为学生的多方面的评价和发展提供了绊脚石,在教育考核制度没有改变的前提下,教师该怎么兼顾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及品性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目标,而对于我作为即将踏上教师岗位的新手来说,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为了不走弯路我将遵循书中作者给的一些建议:

一、多阅读,多反思。多阅读不仅能开阔眼界而且能使课堂丰富多彩,阅读的过程就是思想碰撞以及新想法产生的过程,没有阅读思想就犹如一汪死水,没有观念的革新,那势必不会与时俱进,那也就不会跟不上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没有反思的教学是停止不前的,只有在不断地反思之后才能前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与学生平起平坐。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人体验,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在交流时避免命令性的口语、记住孩子的名字以及了解学生的习性,学会倾听学生的内在体验而不是外在表象,运用教育机智保护学生的脆弱。

三、保持童心。孩子有和成人不一样的情感体验,而这不该被教学扼杀,作为教师要保有童心并且保护学生的童心。面对课文的参考答案我们要允许学生提出新的见解并且鼓励这种新的想法,这样的孩子才是天真可爱的。为了学生的长期发展我们应该要唤起学生质疑的本能,保护学生的学习探索的兴趣和意味,让学生的思想更加开阔。

课堂互动观察计划篇二

课前说明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在这样一个金秋送爽的美好季节,我们大家相聚在这里,共同进行小学课堂教学观察活动,是一件愉快而有意义的事情。

今天请大家观摩的课堂研究活动分两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由我们学校年轻漂亮的(敬丽娟)老师给大家上公开课,(丽娟)老师是我们学校很有潜力的一名年轻教师,她善于挑战,所以今天她选了一节极富挑战性的计算课。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丽娟老师的意思,我们确立了2个观察点。

1、学习目标的制定和达成情况。观察组的成员分别是:王瑞平、王彩凤、冯伟霞。

2、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观察组的成员分别是:冯彩玲、秦淑霞、李秋霞。第二个环节是议课。

下面首先让我们一起走入敬老师的课堂。第二个环节是议课活动。

(课后学生离场),请观察组的成员抓紧时间统计数据,其他老师暂时休息15分钟。

刚才(敬)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节课例,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她表示感谢。(敬)老师作为一名比较年轻的教师,课能上成这样,既得益于她自己的辛勤付出,又得益于我们学校教研的扎实开展。下面就请(敬老师)谈谈她对这节课的理解。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下面我们就从确立的2个观察点逐一进行议课。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首先请(王)老师就“学习目标的制定和达成情况。”与敬老师进行交流。(其他成员补充)

堂提问的有效性”与敬老师进行分析。(其他成员补充)

听了各位老师的发言,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句话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相信我们的道德课堂改革一定会乘风破浪,一天更比一天好。

下面我们请郑州市的领导对我们进行指导、释疑。(鼓掌)领导谈。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领导对我们工作的指导。

今天我们既分享了(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取得的硕果,也发现和解决了课改进程中的一些问题。我相信:只要我们多一份智慧少一份平庸,多一份创新少一些形式,那么在追寻理想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定能看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

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课堂互动观察计划篇三

如何让听课起到最大的效果呢?以往的听课方式就是坐在教室里看任课教师的表现。我们常常被执教教师渊博的学识,动人的语言,精巧的设计所打动,很少观察学生的表现怎么样,也很少去关心这节课目标的达成度怎么样。听完课评课的时候,大多是说些套话、空话,主要讲优点常常是老师们的做法,提出意见的也是哪个环节设计得不好,哪些语言不够贴切,对一节课的评价通常就是“这节课讲得太好了”,“这节课某个环节是否这样设计更合理”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我们听课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教师单方的行为,没有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足够的关注,评课形式化,有时缺乏有证据的观点,漫谈式、即席发挥话语过多等。

而新的听课评课是听课之前要进行课前会议,听课人与上课人进行课前沟通和交流,对听课观察点与课堂教学设计互相交换意见,来提高上课人的课堂教学效率。授课老师对本课的内容,想让学生明白什么?重点、难点在哪里?准备如何解决?以及学生的分布情况做清楚的说明,听课老师心中有数,做到有“备”而听,选择自己的课堂观察点和观察位置,课堂上有目的的观察,从思想上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评课的时候用相关的数据来说话,重理性分析,有助于授课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也利于听课教师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评课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进步的过程。

“听课要有观察点,通过课堂的观察点去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这是我读完《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这本书后最大的收获。以前的听评课总以为课前准备只是授课者一个人的事情,听课时间一到只要拿着一支笔和一本“听课笔记”,提着凳子做到人家的教室听就行了,课堂上只是关注老师的“表演”,而在整个听课过程中,我更像一个记录员,在搜集老师的讲课内容。听课后对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也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只能对老师的课堂设计作出大概的评价。而读了《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这本书之后,我终于明白了我们听课观察的载体虽然是“课”,但关注点却是课堂教学中的“真实问题”,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困惑,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专业能力的问题。评课应是基于对课堂“教”和“学”行为的细致观察,然后对课堂中出现的真实问题作出多角度的.解释。

“听课就是为了搜集证据,评课就是基于证据的推断”,我明白了我们听课所搜集的证据不是为了给讲课的老师品头论足,更不是一场表演,而是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令授课者信服。它打破了传统的凭印象评课方式,重证据,用证据支撑自己的理论和观点。给讲课教师基于事实的依据、基于数字统计,提出有效合理的建议。听课的老师在用心的品味与鉴别他人课堂的同时,也把自己的课堂教学拿出来自我对比,取人之长,为我所用,从而不断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我想学无止尽,教同样如此。“教育”始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我又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我期待课堂观察能真正地帮助我认识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定位,提高自己对课堂教学、对整个教学流程的思考能力,在汲取他人经验的同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课堂互动观察计划篇四

近年来,教育见习成为教师教育的一部分,学生在大学阶段有机会参与到真实教学中,观察和体验教育现场。我曾有幸作为一名教育见习生,进入实际教育机构进行观察和实习。通过这段时间在课堂上的观察和参与,我获得了许多珍贵的经验和体会。

二、课堂观察

在观察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首先,我发现不同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有的教师更加注重知识传授,强调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而另一些教师则更注重学生主体性,倡导合作学习和探究式教学。其次,我注意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各异。有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另一些学生则呈现出缺乏动力和被动应对的状态。通过这些观察,我认识到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情况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三、教育启示

在观察过程中,我意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当兼顾学科知识的传授与学生个性的培养。好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我还发现一些教师很注重课堂纪律和管理,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则和约束使课堂秩序井然。另一些教师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合作能力。这些教育启示成为我今后作为一名教师的指导原则。

四、教育反思

通过参与课堂观察,我对教育充满了敬畏之情。教师不仅需要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更需要耐心和爱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面临的是不同学生的差异性要求和学习态度。而作为教育见习生,我也面临了很多挑战和困惑。我发现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也发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需要不断的改善和完善。我的教育观念和认识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和充实。因此,我在教育见习的过程中进行了反思,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五、结语

教育见习是一次宝贵的经历,通过观察和实习,我深入了解了教育实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次经历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我相信,只有在实际的教育现场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和重要性。今后,我将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发挥积极的教育影响力。

课堂互动观察计划篇五

第一段:引言(150字)

本次课堂观察报告的主题是讲座心得体会。讲座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学术素养。通过观察不同类型的讲座,我深刻体会到了讲座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同时也对自己未来的学术生涯有了更明确的规划。以下是对两次讲座观察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对第一次讲座的观察 (250字)

第一次观察的是一场关于社会学的讲座,主题是“社会心理学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在这个讲座中,专家详细介绍了社会心理学对人类行为的解释以及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场讲座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实证研究,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讲座的内容有条理,结构清晰,能够引起听众的兴趣。但是,这场讲座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专家的讲解过于理论化,没有给予听众足够的实际操作和互动体验的机会。在今后的讲座中,我会更加注重实用性和互动性,以更好地吸引听众。

第三段:对第二次讲座的观察 (250字)

第二次观察的是一场关于创业的讲座,主题是“创业心态和成功因素”。这场讲座由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主讲,他分享了自己的失败和成功经验,并提出了创业心态和成功因素的重要性。这场讲座的亮点在于企业家的亲身经历的分享,给了听众直观的感受和深刻的启发。同时,讲座组织者还设置了小组互动和个人思考的环节,使听众能够主动参与,充分发掘自己的创业潜力。然而,这场讲座在时间控制上稍有不足,有些听众没有足够的时间提出问题或互动。今后,我会更加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确保每位听众都能够参与进来。

第四段:对两次观察的综合分析(350字)

通过对两次讲座的观察,我认识到讲座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讲座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具有传递知识、启发思考和促进交流的重要作用。一个成功的讲座应该具备结构合理、内容有深度和实用性、引发听众思考和参与的特点。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讲座存在的问题是太过理论化、缺乏互动和时间控制上的不足。为了提高讲座的质量,讲座组织者和演讲者需要共同努力。讲座组织者应该提供合适的时间安排和互动环节,促进听众的参与和思考。演讲者则应该注重讲座内容的实用性,通过案例和实证研究等方式使听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他们也需要充分利用讲座的时间,确保听众的问题得到解答,让观众感到充满收获。

第五段:总结(200字)

通过这两次讲座观察,我对讲座的优点和不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作为一名学生,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将更加注重参加讲座,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此外,在未来的学术生涯中,我也希望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演讲者,能够通过讲座的形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他人分享,并通过互动和讨论获得更多的启发和反馈。通过不断观察和学习,我相信自己能够在讲座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其他人带来更多的价值和帮助。

课堂互动观察计划篇六

近日,在学校的要求下,我参加了一场关于课堂观察报告的讲座。通过参与这次讲座,我不仅对如何观察和记录课堂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对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有了新的思考。下面,就让我来分享一下我在这次讲座中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讲座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观察是获取信息和了解学生需求的重要途径。通过观察,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同时,观察也有助于教师识别学生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通过这次讲座,我认识到观察是促进教学发展的重要工具,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我应该注重细节,多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

其次,讲座还强调了观察和记录的准确性。观察和记录是紧密结合的过程,只有准确记录下观察到的细节,才能为教学改进提供准确的依据。因此,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客观客观地记录相关信息,并避免主观色彩的干扰。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细节,抓住关键点和亮点,记下学生的表现、问题和反应。通过这次讲座,我明白了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用心观察,力求准确记录。

第三,讲座提到了观察和记录的及时性。在教学观察中,观察和记录应该是及时进行的。如此一来,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中的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环节,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反馈和定期测验等形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通过这次讲座,我认识到及时观察和记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以后我要提前准备,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第四,讲座还注重了如何利用观察和记录改进教学。观察和记录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改进计划。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表现、问题和反应,找出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并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学习资源和教学环境来解决。通过这次讲座,我明白了观察和记录是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以后我要善于利用观察和记录改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讲座中还强调了观察和记录的持续性。观察和记录应该是教师的日常习惯和教学常态。通过持续观察和记录,教师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还可以为学校和同事提供经验和借鉴。而持续观察和记录需要教师保持耐心和激情,并不断与同事交流,分享经验和心得。通过这次讲座,我明白了持续观察和记录对于教师个人成长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后我会保持观察和记录的习惯,并与同事共同进步。

通过这次课堂观察报告讲座,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观察和记录的知识和技巧。我深刻意识到观察和记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我也发现我在观察和记录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我决心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观察和记录技巧,做出准确和具有建设性的观察报告,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堂互动观察计划篇七

近日,我参加了一场关于课堂观察报告的讲座。通过此次讲座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课堂观察报告的重要性,同时对自己的课堂观察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以下是我对此次讲座的主要收获和体会。

首先,课堂观察报告在教学评估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掌握优秀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更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反应,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调整。通过课堂观察报告,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此外,课堂观察报告也是教学评估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教师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其次,课堂观察报告需要具备客观准确的特点。在进行课堂观察时,观察者需要客观、真实地记录和描述教学过程和学生表现,不能带有主观色彩。观察者应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反应,以及教学环境的组织和管理等方面。观察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客观的判断力,不被个人偏好或主观想法所影响,确保观察报告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同时,课堂观察报告需要有深度和创新。观察者在报告中应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意见,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的不断创新。观察者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学习知识,提出对教学策略、方法的改进建议,引导教师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此外,观察者还可以提出创新的想法和探索性的问题,激发教师自我思考和创新意识。通过这种方式,课堂观察报告不仅是教师的一种反馈和评价,更是教育教学的推进力量。

然后,课堂观察报告需要具备系统性和综合性。观察者要全面、全面地观察教学过程,深入了解课堂中的各个要素和环节。观察者可以观察教师的教学情绪和引导能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教学材料和教具的使用效果等方面。通过全面的观察和分析,观察者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课堂观察报告,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设性意见,促进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最后,课堂观察报告需要有实际应用的价值。观察者在进行课堂观察时,要关注问题的实际应用情况,紧密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和教师的实际需求。观察者要在思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改进方案,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教学质量。观察者的观察报告要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可以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并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综上所述,课堂观察报告具有重要的教学评估和改进作用。观察者在进行课堂观察时,需要具备客观准确、深度创新、系统综合的观察能力,同时关注实际应用的价值。同时,观察者还需要保持开放的思维和求知的态度,时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观察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观察报告的功能和作用,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课堂互动观察计划篇八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的逐渐兴起。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开始受到教学界的关注与教师的青睐。课堂观察是研究课堂的基本方法,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形成实践智慧的必不可少的行动路径之一。关键词:课堂观察内涵分类主要策略价值观察是日常生活中时时发生的事。当需要证据时,观察便成为一个有意识的和正式的过程,它需要具体阐明问题或探究决定活动的经过、采取的步骤和获得证据的种类等,是系统性、目的性行为的驱动过程。观察历来是科学研究的基础。近代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指出,所有的社会研究始于观察且止于观察,“无论从什么地方开始对任何一个社会机构之研究,其必不可少的部分便是细致与长期的个体观察……通过这种观察,研究者能获得很多材料,并以此来清晰自己的观点和思想……”[1]p187与传统的听评课不同,课堂观察是一项专业活动,旨在谋求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改善,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而不是为了评价教师。课堂观察是研究者即执教者或听课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用自己的感官或辅助工具对课堂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改进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了全方位地了解课堂观察,笔者将从内涵、分类、主要策略、价值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一、课堂观察的内涵作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堂观察“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偶然地或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及自身的特点、人格和行为方式的活动,是教师对教学对象的职业直觉活动”[2]p28。在课堂信息交流活动中,教师的正确判断来源于课堂观察,教师通过观察获取必要的课堂教学反馈信息,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实现真正的师生对话与交流。[3]p39二、课堂观察的分类(一)从观察主体的角度分类。无论是课堂教学行为,还是研究课堂方法,课堂观察活动都包括观察者和被观察课堂两个基本要素。根据观察者与被观察课堂之间的关系,课堂观察的主体可以是执教者也可以是他人。对应的课堂观察也就包括自我的课堂观察和对他人的课堂观察两种情况。(二)从观察对象的角度分类。郑金洲教授认为:“课堂不是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4]p64可见,不管怎样丰富“教室”的内涵,其主体仍然是教师和学生。所以,一般认为课堂观察的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三)从观察目的的角度分类。课堂观察可分为评价性观察、诊断性观察、提炼性观察和专题性观察。评价性观察的观察主体是学校等有关行政部门,由于晋级或评优等需要,对执教者当下教学水平或教学技艺形成结论性的评价;而诊断性观察、提炼性观察、专题性观察的观察主体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执教者自身。其中,诊断性观察是指对执教者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或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并给出积极的改进建议;提炼性观察是指通过观察提炼出执教者课堂教学的风格与特色,以促进风格或特色的进一步凸显;专题性观察是指为了研究某一或某些课题而进行的课堂观察,也可称其为主题性观察。(四)从观察手段的角度分类。从收集事实材料的方式及事实材料的属性来看,课堂观察可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两大类。定性观察是指观察者依据粗线条的观察纲要,收集对课堂事件进行细节描述的信息材料,资料收集的规则是灵活的,是基于需要在观察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且可以在观察后根据回忆增加追溯性的补充和完善,并通过描述性和评价性的文字记录现场感受和领悟。定量观察是指观察者运用一套定量的、结构化的记录方式进行观察,一般有一定的分类体系或具体的观察工具。对预先设置的分类下的行为进行记录。这种观察记录的结果一般是一些规范的数据。三、课堂观察的主要策略课堂教学中的观察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一)注视。注视并不是较长的时间地盯住某个学生看,而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动地和单个学生发生目光接触。这样不仅可以获得来自学生的丰富的反馈信息,而且可以获得较强的教学监控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二)扫视。要做到在一堂课的教学中跟每个学生都有目光接触是不现实的。这里既有教师自身的原因,又有学生与教学环境的原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随时用目光扫视全班学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说注视强调的是“点”,那么扫视则重视的是“面”。扫视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还可以及时发现一些课堂上的行为问题。(三)环视。环视是按一定的观察路线(如0形或s形),对学生的各种表现进行观察。如果说扫视的目的在于发现,那么环视的目的则在于观察与交流。如果教师在教学时总是低头看教案,或抬头看天花板,即使看学生也是心不在焉、目中无人,就很难获得来自学生的丰富的反馈信息。尽管教师在环视时与学生目光接触的时间比注视要少得多,但毕竟可以和学生进行一种短暂的交流,因而可以获得较多的教学反馈信息,比扫视具有更好的监控效果。(四)巡视。教师和每个学生的空间距离不一样,观察的准确性也不同。另外,教师的视力、学生人数及教学环境等因素,都会对观察的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无论在授课过程中,还是在学生做练习时,教师都不应该始终站在讲台上,而应不定时地到学生中间进行巡视。以此收集来自学生的更准确的反馈信息,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四、课堂观察的价值(一)探索课堂发生机理。课堂有其内在的'规律和发生机理。课堂观察的首要目的就是解读课堂,从而使执教者或观察者更好地认识课堂教学的内在机理和一般规律。(二)反思课堂存在的不足。在课堂观察的实践中,实际被观察的课堂并不一定都是非常成功的课例。其中,成功的课堂有类似的因素,而失败的课堂也有多种多样的原因。“错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对一些常见的失误进行研究,分析失误的表现与危害,探究失误的机制和病理,思考避免失误的途径与措施……意义并不亚于对成功经验的总结”。[6]p109所以,课堂观察要以欣赏的眼光挑“毛疵”,并针对“毛疵”反思改进的策略。(三)完善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的教师成长路径。课堂是教师成为教师的全部理由。实践表明,教师的成长“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没有固定的道路可走。只能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研究中探索,重建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体系”。而且“名师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中,都能发现迫切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从中寻找到自己研究的起点,通过不断的探究,逐步形成自己扎实的教育科研能力和丰硕成果,自成一家”[6]p97。参考文献:[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课题组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徐仁钟.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之我见[j].网络科技,.[3]王锐.谈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教育研究,2007.[4]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辛涛,林崇德.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发展:质与量的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3).[6]钱谷融,鲁枢元.文学心理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课堂互动观察计划篇九

今年寒假我校发了一本《课堂观察》,拿到这本书的第一反应是: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呢?观察后有什么作用呢?这些问题在我脑海里产生。接着是,学校请朱教授给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科组长向我们简单介绍了什么是“课堂观察”。基本上知道是什么东东。原来是听课评课走向更专业的发展道路。最后是自己看完《课堂观察》这本书,才对课堂观察的真正面貌有更深刻的了解与掌握。

现在,我听课前,听课时的目标不那么明确与清晰。我听课的目的带着的是学习的心态,但究竟学什么自己也不清楚。再次,听课后进行评课,我更是害怕。可能是由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尝浅,洞察课堂问题的敏锐力不强,不能说出自己深刻的体会与想法,往往评课时说的是客套的话。但通过学习《课堂观察》后,才明白它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是一种行为系统,研究方法,工作流程,更是一种团队合作。它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三个环节。课前会议它让我们明确观察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观察对象,确定观察行为;课中观察,让我们收集观察所得来的信息;课后会议,让我们处理观察数据,呈现观察结果,解决我们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使我们评课有据可论,而不是夸夸其谈。这一系列的行为系统,研究方法,工作流程,合作方法紧紧围绕着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而运转;促进老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

课前,带着自己特定的具体目的去听课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用。课堂观察的第一个阶段是课前会议,而课前会议着重解决的确定课堂观察点。确定课堂观察点本人感觉有点困难。因为一节课来,师生的具体行为有很多,而观察点还必须是可记录的,解释的,如果我选定的观察点是不可记录的怎么办?可能是由于个人理解问题,我认为被观察者在说课时必须很详细地介绍这节课是如何操作,才便于我们确立观察点,而本书说是课前会议要15分钟,我想没一节课也确定不来。

而本人认为课堂观察中最难操作的是选择或自主开发课堂观察工具。首先,每个人的观察点不同,就要有不同的观察记录工具。再次,由于每个学科的教学性质不同,课堂类型不同,课堂教学情景不同,需要有较强针对性观察记录工具。虽课堂观察读后感然,不同观察记录工具可以自行开发,我觉得开发时,对我来说有困难,需要培训与指导。再者,我发现本书的课例研究中的观察记录工具有些是定性观察的,而记录的信息是比较主观的,不够确切,如:熟练度处记录(熟练与不够熟练)那么以什么标准来确定呢?没有清楚说明。而我们开发时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否则,有时观察记录的数据也不够科学与确切。

总的来说,就课堂观察的构成比我们现在的听评课程序的目标明确;观察后,还能有理有据地评论。俗语说“书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但是课堂观察这个新生事物对我来说书上得来都觉难,觉知此事要努力。

课堂互动观察计划篇十

在我个人的英语学科课堂观察中,我发现课堂内外的一些学习习惯和教学方法会影响我们的英语学习成果,下面是我的一些观察和体会。

首先,我注意到有些同学只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而不去阅读相关的英语材料。这样的学习方法会偏重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而不够注重英语语法和词汇的记忆。建议同学们在课后多读英语原文,加强听、说、读、写的全方位学习。

其次,老师讲解时的口音和语速对学生的听力也有影响。有些老师的英语口音和语速过快过慢,导致学生难以跟上课程内容,建议教师要注意自身语言水平和配速,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

此外,在课堂中英语听力和口语的练习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很多同学在练习时,会出现不理解或者不会说的情况。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应该勇敢的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不断地练习,提高英语水平。

总之,英语学科课堂不仅是学习英语知识的地方,更是学习习惯和方法养成的地方。希望同学们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与课堂练习和英语学习,养成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取得更大的学习成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