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大班洗手观察笔记 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通用7篇)

最新幼儿园大班洗手观察笔记 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通用7篇)

ID:4038560

时间:2023-10-01 23:22:31

上传者:MJ笔神 最新幼儿园大班洗手观察笔记 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通用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园大班洗手观察笔记篇一

地点:教室

人物:袁思怡

资料:语言(v)动作社会性情感社会性发展

袁思怡小朋友是我们班上一位个性爱回答问题的孩子。每次活动时,她都能用心回答问题,有时还一边举手一边抢着说:“教师,我来说。”甚至不等别人说完就打断别人的话题,抢着发表自已的意见。这天的科学活动中又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当一个小朋友的发言还没有完,袁思怡却高高举起了手,大声地说道:“教师,我来,我来。”导致其他小朋友无法听清楚小朋友回答问题,从而造成课堂纪律混乱。

分析:

袁思怡是我们班上性恪开朗,活泼大方,思维活跃,动手潜力强的聪明能干的孩子。当她打断我的话或者抢着回答问题时,可能是因为我的讲解或问题她都懂。其次,她的个性有善于表现自我的一面,平时唱歌阅读时她的声音总是个性大,也抢着上台表演,出现插嘴的状况也是她表现自我的体现。

措施:

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控制”表现欲强的孩子,使他们明白既要自已讲,也要听其他幼儿讲。在课堂上,要发言时必须要先举手,教师点到谁发言就谁发言。活动后,我及时与她交流沟通,让她明白打断别人的话是不礼貌的行为,别人讲话时,我们也要安静地听着。其次,在其它活动时,我们引导她用正确的方式来展现自已,比如举手。一段时间以后,袁思怡小朋友上课时再也没有插嘴,明白回答问题之前先举手,等着教师让她发言,别人发言时,她也很认真地听着。

幼儿园大班洗手观察笔记篇二

时间:315

对象:候嘉豪

观察过程:

候嘉豪在选取了纸泥制作区后显得十分的有兴趣,他先是有耐心把报纸浸湿,然后开始撕报纸,但在撕的时候不是很仔细,有些显得太大了,胶水搅拌的过程完成的较好,在放颜料的时候把衣服弄脏了,他显得有些不开心。在最终的作品制作时兴趣不大,随便做了一个简单的图样。看了旁边的小朋友一会儿后又开始重新制作纸泥了。看样貌,候嘉豪的兴趣不在作品的制作,而是对纸泥的制作流程感。

主题确定:

此活动是主题活动的延伸,由于幼儿在课堂中还尤意未尽,所以就放到区域中。

效果分析与反思:

材料的运用和游戏技能:该区典型的游戏行为:该区运用的材料是幼儿常见的报纸、胶水、颜料。最主要的要求是报纸要撕得很碎,难点就是胶水和颜料的搅拌。

创新与新颖:

制作的过程是流水式的工序,但制作好的纸泥可让幼儿根据大胆想象制作纸泥作品。

游戏常规执行:活动中常规好,幼儿能按纸泥的纸泥制作流程操作。但在颜色的搅拌中幼儿的手都弄得较脏。

效果分析:

整个观察过程逸飞表现出了平时少有的坚持性,个性对纸泥的制作流程始终都是一步一步的操作,显得很有耐性,存在的不足是对纸泥制作作品不是很感兴趣。

反思:

在材料的带给上还不够周到,就应带给勺子之类的东西让幼儿搅拌,不至于弄脏衣服。为了激发幼儿对纸泥创作的兴趣能够在旁边放一些教师制作好的成品。

社会参与水平与同伴合作:

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性强,较多的幼儿都选取了此活动区。活动中幼儿都是各自操作,体现不出合作行为。

活动持续状况:

幼儿的活动持续状况较好,能把整个过程都完成。

幼儿园大班洗手观察笔记篇三

时间:2015315

对象:候嘉豪

观察过程:

候嘉豪在选取了纸泥制作区后显得十分的有兴趣,他先是有耐心把报纸浸湿,然后开始撕报纸,但在撕的时候不是很仔细,有些显得太大了,胶水搅拌的过程完成的较好,在放颜料的时候把衣服弄脏了,他显得有些不开心。在最终的作品制作时兴趣不大,随便做了一个简单的图样。看了旁边的小朋友一会儿后又开始重新制作纸泥了。看样貌,候嘉豪的兴趣不在作品的制作,而是对纸泥的制作流程感。

主题确定:

此活动是主题活动的延伸,由于幼儿在课堂中还尤意未尽,所以就放到区域中。

效果分析与反思:

材料的运用和游戏技能:该区典型的游戏行为:该区运用的材料是幼儿常见的报纸、胶水、颜料。最主要的要求是报纸要撕得很碎,难点就是胶水和颜料的搅拌。

创新与新颖:

制作的过程是流水式的工序,但制作好的纸泥可让幼儿根据大胆想象制作纸泥作品。

游戏常规执行:活动中常规好,幼儿能按纸泥的纸泥制作流程操作。但在颜色的搅拌中幼儿的手都弄得较脏。

效果分析:

整个观察过程逸飞表现出了平时少有的坚持性,个性对纸泥的制作流程始终都是一步一步的操作,显得很有耐性,存在的不足是对纸泥制作作品不是很感兴趣。

反思:

在材料的带给上还不够周到,就应带给勺子之类的东西让幼儿搅拌,不至于弄脏衣服。为了激发幼儿对纸泥创作的兴趣能够在旁边放一些教师制作好的成品。

社会参与水平与同伴合作:

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性强,较多的幼儿都选取了此活动区。活动中幼儿都是各自操作,体现不出合作行为。

活动持续状况:

幼儿的活动持续状况较好,能把整个过程都完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幼儿园大班洗手观察笔记篇四

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午睡时间又到了,这天我把想想对床的涵涵调到了别的床位上,并对他们都进行了教育,承诺到“这天教师会一向在旁边陪着你们睡觉,如果你们能安静闭眼睡觉,那么待会都有一颗五角星。”想想努力的点点头。躺在床上,他的眼睛又睁着东张西望,我走过去,请他轻轻的闭上眼睛。他闭了一会,不自觉地睁开眼睛瞄瞄我,发现我正在看着他,他就立刻闭起眼睛,又过了一会,他的眼睛又睁开来,看到我又赶紧闭起来了。就这样闭闭睁睁了几个回合,他总算睡着了。午睡活动结束后,我就他这天的午睡表现表扬了他,并发了五角星,他也个性地自豪开心,表示在教师的陪伴下会继续这样持续下去,逐渐自觉地养成午睡的好习惯。

想想每次午睡时,总是翻来覆去,有时还会和对床的涵涵聊天,指手划脚,影响午睡秩序。当教师走过去时,他就表现的老实一点,教师一离开,就又控制不住自我,动来动去,直到午睡活动结束。

1、观察想想午睡习惯不好的现象,将一些客观因素(与对床幼儿相互影响)进行调整,使他的午睡床位及周边环境更利于其安静的午睡。

2、鉴于之前,想想看到教师就比较乖的现象,这次,我就重点陪伴在他旁边,督促他睡觉,让他无机可乘,相信在持之以恒这样做以后,他会养成独自安静入睡的习惯。

3、利用承诺奖励的教育方式,激励他提高。因为大班幼儿还是很在乎自我得到了几个五角星,他们同伴之间也会比较的。

幼儿园大班洗手观察笔记篇五

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观察状况记录与分析:午睡时间又到了,这天我把想想对床的涵涵调到了别的床位上,并对他们都进行了教育,承诺到“这天老师会一向在旁边陪着你们睡觉,如果你们能安静闭眼睡觉,那么待会都有一颗五角星。”想想努力的点点头。躺在床上,他的眼睛又睁着东张西望,我走过去,请他轻轻的闭上眼睛。他闭了一会,不自觉地睁开眼睛瞄瞄我,发现我正在看着他,他就立刻闭起眼睛,又过了一会,他的眼睛又睁开来,看到我又赶紧闭起来了。就这样闭闭睁睁了几个回合,他总算睡着了。午睡活动结束后,我就他这天的午睡表现表扬了他,并发了五角星,他也个性地自豪开心,表示在老师的陪伴下会继续这样持续下去,逐渐自觉地养成午睡的好习惯。

想想每次午睡时,总是翻来覆去,有时还会和对床的涵涵聊天,指手划脚,影响午睡秩序。当老师走过去时,他就表现的老实一点,老师一离开,就又控制不住自己,动来动去,直到午睡活动结束。

1、观察想想午睡习惯不好的现象,将一些客观因素(与对床幼儿相互影响)进行调整,使他的午睡床位及周边环境更利于其安静的午睡。

2、鉴于之前,想想看到老师就比较乖的现象,这次,我就重点陪伴在他旁边,督促他睡觉,让他无机可乘,相信在持之以恒这样做以后,他会养成独自安静入睡的习惯。

3、利用承诺奖励的教育方式,激励他进步。因为大班幼儿还是很在乎自己得到了几个五角星,他们同伴之间也会比较的。

幼儿园大班洗手观察笔记篇六

观察时间:20xx年3月

地点:教室

人物:袁xx

袁xx小朋友是我们班上一位个性爱回答问题的孩子。每次活动时,她都能用心回答问题,有时还一边举手一边抢着说:“老师,我来说。”甚至不等别人说完就打断别人的话题,抢着发表自已的意见。这天的科学活动中又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当一个小朋友的发言还没有完,袁思怡却高高举起了手,大声地说道:“老师,我来,我来。”导致其他小朋友无法听清楚小朋友回答问题,从而造成课堂纪律混乱。

分析:

袁xx是我们班上性恪开朗,活泼大方,思维活跃,动手潜力强的聪明能干的孩子。当她打断我的话或者抢着回答问题时,可能是因为我的讲解或问题她都懂。其次,她的个性有善于表现自我的一面,平时唱歌阅读时她的声音总是个性大,也抢着上台表演,出现插嘴的状况也是她表现自我的体现。

措施:

观察实录:

这天的操作活动是用橡皮泥装饰《漂亮的男孩女孩》,活动开始,我先给孩子展示了示范画及制作过程,激起孩子兴趣后,便给每个小组发下材料进行操作,当发到第三组时(紫涵那组),操作盒刚放到桌子上,紫涵‘唰’的就把橡皮泥里的操作工具抓在了手里。

孩子们认真的操作着,都忙着为自己设计的男孩女孩穿漂亮的衣服,装饰眼睛、鼻子、嘴巴、扎麻花辫子等。这时,三组的书展告诉我:“老师,我们这组的黑色橡皮泥不够用,”“为什么?”“紫涵自己都拿着,不给我们用,”三组的孩子齐声回答。黑色橡皮泥就一块大的,我一再强调要轮流用的。当我问紫涵时,她竟然认真的说:我还没用完。

实施措施与效果:

应对紫涵的行为,我先是采用了说服教育,讲道理:让她了解群众与个人的关系,把自己从“我”的概念中摆脱出来,让她懂得,大家生活在一齐,你需要的别人同样也需要,同样有享有的权利,不能一人独占,要想着别人。就像操作中的工具、黑色橡皮泥本来就不多,如果轮流用是完全能够的,你要装饰眼睛、头发等,但别的小朋友也要装饰啊,假如别人也这样都自己拿起来的话,你怎样用啊?之后又给孩子们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我的一番话,紫涵好像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便拿过操作工具(塑料小刀),从手里的大橡皮泥上切下了一小块,然后把大的一块放到了操作盒里,并且说:“我们每人切一小块一齐用吧!”看着孩子们愉快的操作着,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此刻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所有的都给予孩子。无论孩子的什么要求,家长都尽可能的满足孩子。因为是一个,也不会有人去和孩子争抢,但就是因为这样的环境很容易造成孩子不明白如何去分享,从而也就不懂得如何去谦让。

所以孩子良好品质的构成,是家园共育的结果,其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家长,首相要以身作则,当孩子有谦让行为时,应及时给予鼓励,透过家长的言语强化,让孩子懂得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受欢迎的;作为老师,我们应将培养孩子的谦让行为,贯穿于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及时引导。我相信,只要我们多注意这方面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


幼儿园大班洗手观察笔记篇七

第一篇: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

观察记录:
幼儿进入午餐时间,小朋友们都在低头吃饭,有的小朋友爱吃肉,所以把肉先吃完了,然后又和老师要肉,而有的小朋友不爱吃肉,便把菜都吃了。大壮壮最爱吃今天的鸡腿了,一会就吃完了,然后眼睛一直盯着老师看,可能还想吃,但他并没有向其他小朋友一样去向老师要,我用眼神暗示了好几次让他表发他的想法,可是他依然瞪着眼睛注视着老师,我走进去问他怎么了,他只是简单的说了句“要肉”。
分析原因:
大壮壮的父母因都忙着自己的事业,平时很少照顾孩子,更没有时间来接送孩子上幼儿园。他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奶奶都不会说普通话,带孩子的方法只是让孩子吃饱穿暖别生病就是了,导致孩子平时很少和其他小朋友交流、游戏,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在同伴眼里是一个被冷落的人,而他偶尔说一句话就会引起其他小朋友的嘲笑,时间一长,他便更加难以启齿了。
采取措施:
1.利用多种资源,缩短他与老师的距离
首先,我们向他介绍了班里的三位老师,多给他创造与老师接近的机会,并让老师有意的多和他聊天,慢慢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2.创造条件,让他多开口说话
大壮壮有时冒出一句话,都会引来小朋友的笑料,有的小朋友觉得有意思还会模仿他,但经过一段时间在小朋友面前表扬、鼓励以及情感渗透,孩子们的笑声少了。平日,老师抓住与他多接触的任何机会和他多说话:“大壮壮,你会自己穿衣服吗?”“会自己挽袖子吗?还想再吃点......?”“大壮壮,拉上小朋友的手我们一起做游戏吧!”渐渐地,大壮壮勇敢多了,并且也交到了几个自己要好的朋友。

第二篇: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

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张志恒

性别:男

年龄:5岁

观察时间:2021年10月10日

观察地点:本班教室

观察目的: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观察记录:

平日里,经常有一些幼儿把自我从家里带来贴画儿分发给自我的好朋友。今日放学前,我看见武忆冉小朋友把贴画儿发给了自我的好朋友郭杉、孙宇等。这时我听到张志恒小声对武忆冉说:“我也想要一张贴画儿,你给了郭杉两张,你给我一张吧!你不给我的话我就告诉张教师你带贴画儿了!”于是我便故意装作没看见,让幼儿自我应对问题。这时张志恒便跑到我面前对我说“张教师,武忆冉带贴画到幼儿园来,还把它分给小朋友!”

观察分析:

经过观察我发现,她们对美工区十分感兴趣,最终因为没有办法很无奈从而选择了图书区。而在图书区她们互相倾诉,图书区似乎成为了她们聊天放松心境的场所,其实,她们彼此的倾诉也是一种语言表达的形式,只是她们的倾诉资料相比较较随意。

教育措施:

这只是幼儿之间的小矛盾,教师可将问题抛还给幼儿,引导他们自我学着处理;若是较严重的情景则需教师酌情处理。另外,平时注意多与幼儿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此外,与家庭配合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本事和宽容的品格,以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篇: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

观察实录:

分析措施:

胆小的幼儿羞于表现自己,不善表达。所以他在班级中许多的时候都是一个小小倾听者和观望者,除非是他所感兴趣的事。上次在学习活动中和好朋友合作的体验和作品成功完成的乐趣是他前所未有的,所以他也想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他的快乐,这份喜悦是抑制不住的,虽然在与同伴分享这种快乐时他还有些害羞。

伟福其实是个满聪明的孩子,他的胆小内向是源于自信心的不足。在上次引导他参加的活动,完成了小蜜蜂的塑造,让他看见了自己的力量,获得了成功的快乐,从而促使他勇敢地与同伴分享。让幼儿在参加活动中完成一些力所能及地事,通过成功的体验让胆小内向的幼儿建立自信,与幼儿大胆交往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第四篇: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

观察资料:应对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
观察时间:20xx年3月24日
观察地点:活动室
观察对象:黄xx
观察目标: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
观察实例:
生活活动中,有一些幼儿把自我从家里带入幼儿园的贴画纸分发给自我的小伙伴,这时,我便看见蔡冰茜小朋友把贴画纸分发给了离自我座位较近的黄萍如、张旭琨、张莹这些小伙伴。
这时我便听到黄萍如小朋友面红赤耳地小声说:“你就给我一张,你给张莹两张呢!(本站)你不给我两张的话我就告诉教师你带贴画到幼儿园了!”(幼儿园规定幼儿不能从家带任何东西入园)于是我便故意装着没看见,让幼儿自我应对问题。这时黄萍如便跑到我面前对我说“教师,蔡冰茜带贴画到幼儿园来,还把它分给小朋友!”
反思:幼儿的告状行为看似小事,却与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联系,幼儿对同伴的分享,在心里上存在异议,觉得不平均,从而产生矛盾,她期望教师与同伴进行制止,在心里上得到安慰,这是本班级常见的告状行为,同时也是幼儿在自我的利益受到损失后的告状行为,以此下去,会养成幼儿自私自利的品德。
应对措施:
这只是幼儿之间的小矛盾,教师也可将问题抛还给幼儿,引导他们自我学着处理;若是较严重的状况则需教师酌情处理。另外,平时注意多与幼儿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此外,与家庭配合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一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端午节即将来临,今天带小朋友在美工区进行折纸活动“包粽子”,幼儿兴趣很高。张英杰说:“老师,我喜欢吃粽子。”屈子涵说:“老师,我妈妈会包粽子。”活动开始后,幼儿学着老师的方法开始折,有的折成了三角形,有的折成长方形,中间部分是往“粽子”里添加一些米粒,最后还在“粽子”上系上绳子,幼儿都折得很认真,互相之间还会讨论“看我包的粽子好不好看?我会系绳子”等等。
评价与分析
首先,幼儿都见过粽子并吃过,因此能把握粽子的基本特征,因此做起来都比较感兴趣。其次,幼儿都学习过一些简单的手工折纸,折粽子本身难度适中,所以幼儿做的得心应手。
教师介入及策略
张x和雨泽小朋友不会在粽子上系绳子,老师教她系,张x很快学会了,雨泽本身动手能力稍微弱点,还是没有学会,老师就教他用胶水将绳子粘上去。
改进措施及目标
应该事先调整好幼儿座位,让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和动手能力稍弱的幼儿坐在一起,互相学习帮助,使活动更顺利地进行。在教学中应注意锻炼和加强幼儿对精细动作的完成能力。

第五篇: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

观察对象:...性别:男
年龄:xx岁
观察时间:午时10:15
观察地点:教室
活动资料:户外活动
观察记录
十点,孩子们向往的户外活动时间到了,我正在指导孩子们排队,发现范馨怿的衣服都湿了,就带着她回班换衣服,孩子们就都在其他教师的带领下下楼了,换号衣服后,我拉着范馨怿来到小操场,刚走进操场,黎又文就向我冲了过来。“教师,你怎样才下来?”他用手抓了抓头“你想我吗?”我忍不住笑了。“你呢?你想我吗?”“我……我想的。”他觉得有点难为情,用手蒙住了脸。“文文,教师帮小朋友换衣服了,所以此刻才下来,可是,我很想小朋友,当然也想你。多谢你!抱一下吧。”我拉着他的手,对着他微笑着。黎又文的小脸上顿时绽放出可爱的笑容。
分析:
黎又文小朋友是个性格略显内向的孩子。虽然他十分愿意表达自我的一些想法,可是由于缺少必须的锻炼,就显得有些害羞。我首先他表示了感激,虽然他的话语没有完全表现出来,可是我为他在交往上的提高而高兴;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我没有急着让他回忆还有的话语,而是欣赏地鼓励他,相信在以后的日子中,他会更加活泼可爱,他的语言表达本事会更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