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古代感恩老师的故事(模板5篇)

2023年古代感恩老师的故事(模板5篇)

ID:4041223

时间:2023-10-02 00:27:41

上传者:飞雪 2023年古代感恩老师的故事(模板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感恩老师的故事篇一

五绝远师唐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二】

五绝酬问师唐刘商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

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

寄望后来者,成功报师尊。

【三】

无题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四】

老师颂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

【五】

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

圣人无常师。-----韩愈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

同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古代感恩老师的故事篇二

(一)

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在去陈国和蔡国的路上被困,一连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饭。孔老夫子实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觉,想以此来忘却饥饿。孔子的大弟子颜回见老师饿得很,心中十分忧伤,心想,老师上了年纪,怎能经得住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办法,怕是要出危险了。颜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讨。这一次真是天不绝人,居然碰上一个好心肠的老婆婆,给了他一些白米。颜回高高兴兴地把米拿回来,急忙把米倒在锅里,砍柴生火,不一会儿,饭就熟了。孔夫子这时刚好醒来,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饭香,好生奇怪,便起来探看。

遇到好心人赠米,现在饭做好了,先请老师进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来,说:“刚才我在睡梦中见到去世的父亲,让我先用这碗白米饭祭奠他老人家。”颜回一把将那碗米饭夺了回去,连忙说:“不行!不行!这米饭不干净,不能用它来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问道:“为何说它不干净呢”颜回答道:“刚才我煮饭时,不小心把一块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为难,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脏的饭给老师吃呀!后来,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饭抓来吃了。这掉过炭灰的米饭怎能用来祭奠呢”孔夫子听了颜回的话,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对颜回的误解,深感这个弟子是个贤德之人。

(二)

周恩来不忘师恩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岑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岑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岑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岑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

(三)毛泽东向教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四)

朱德给老师让座1959年,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将座位让给老人,待老人座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古代感恩老师的故事篇三

程门立雪的典故,是最经典的一则古代感恩老师的故事。它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

时值冬季的.一天,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只见他们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如今这则古代感恩老师的小故事,已经是家喻户晓了,“程门立雪”也成了一个众人皆知的成语了。

古代感恩老师的故事篇四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相关内容

古代感恩老师的故事

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在去陈国和蔡国的路上被困,一连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饭.孔老夫子实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觉,想以此来忘却饥饿.孔子的大弟子颜回见老师饿得很,心中十分忧伤,心想,老师上了年纪,怎能经得住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办法,怕是要出危险了.颜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讨.这一次真是天不绝人,居然碰上一个好心肠的老婆婆,给了他一些白米.颜回高高兴兴地把米拿回来,急忙把米倒在锅里,砍柴生火,不一会儿,饭就熟了.孔夫子这时刚好醒来,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饭香,好生奇怪,便起来探看.刚一跨出房门.就看见颜回正从锅里抓了一把米饭往嘴里送.孔子又高兴又生气:高兴的是有饭吃了;生气的是,颜回竟然如此无礼,老师尚且未吃,他却自己先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颜回恭恭敬敬地端来一大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白米饭,送到孔子面前,说:“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赠米,现在饭做好了,先请老师进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来,说:“刚才我在睡梦中见到去世的父亲,让我先用这碗白米饭祭奠他老人家.”颜回一把将那碗米饭夺了回去,连忙说:“不行!不行!这米饭不干净,不能用它来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问道:“为何说它不干净呢”颜回答道:“刚才我煮饭时,不小心把一块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为难,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脏的饭给老师吃呀!后来,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饭抓来吃了.这掉过炭灰的米饭怎能用来祭奠呢”孔夫子听了颜回的话,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对颜回的误解,深感这个弟子是个贤德之人.

[感恩老师的古代名言]

古代感恩老师的故事篇五

她,步伐矫健;她,面带微笑,满面红光。她就是我最想感恩的人—张翼老师,是她让我有了自信,喜爱上阅读。

我清楚地记得,一次公开课上,我的发言有些迟疑,老师还是对我进行了鼓励。老师问:“风还是什么?”我和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老师将机会给了我。我也许太激动了,就将手放在脸上,想了一会儿才回答:“风是一位飞行家。”我忐忑不安,不知这样说对不对,满脸通红站在座位上。这时,张老师带着同学们为我鼓掌,从此,我有了发言的自信,节节课都会把手一次次高高举起,积极发言,变得越来越勇敢。

我有较高的阅读能力,也是在那个时候培养的。一次,张老师从北京学习回来,竟给我买了几本好书。在教室里,老师把书送给我,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壮壮,阅读是人间最美好的事情,你要多阅读,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听了张老师的话,我一改往日懒散的状态,发奋图强,仅在二年级就读了十几本好书。其中,有《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历史名著,也不乏《男生日记》之类的这些好书,使我的知识和想象力都更上一层楼,而且写起文章来,一点儿都不忧愁。这都要感谢亲爱的张翼老师!

写这篇日记时,耳边恰恰传来《不老的老师》这首歌,深情的歌声美妙的旋律打动我的心房。“皱纹不会爬上她的额头,岁月不会染白她的鬓角,她的.嗓音永远那么清脆,不老的心,不老的笑,我们的老师永远不会变老……”第32个教师节来了,我想把这首歌亲自唱给她听,并且告诉她:张老师,您虽然是近50岁的人了,但您在我的心中,永远不会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