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夏季肠道疾病预防健康教案 夏季肠道疾病预防措施(汇总5篇)

2023年夏季肠道疾病预防健康教案 夏季肠道疾病预防措施(汇总5篇)

ID:4052684

时间:2023-10-02 07:18:29

上传者:琴心月 2023年夏季肠道疾病预防健康教案 夏季肠道疾病预防措施(汇总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夏季肠道疾病预防健康教案篇一

夏季的养殖性疾病由春季气候多变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向肠道性疾病转变,为什么夏季肠道疾病严重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夏季肠道疾病预防措施,欢迎阅读。

3.高温导致饲料中营养流失、细菌繁殖加快,尤其是水分超标的饲料。

以上水源性、水线性和饲料源性是夏季肠道性细菌疾病多发的根源性问题。

1.根据肠道疾病病因,针对来源性和病原性用药;

2.引起鸡体损伤的部位,根据对应病症用药,尤其是引起死亡的脏器;

3.解毒排毒,除病原外往往造成鸡群死亡和消瘦的多为病原产生的毒素;

4.对于疾病预后的把控和辅助治疗,以控制继发感染、脱水或出血为主。

3.对症、对因、对器及辅助治疗的`用药思路。

根据种鸡场和放养肉鸡多年的经验,总结出目前肠道疾病预防有效且成本低的方法。

首先,选用由黄芪多糖、中药有机酸和解毒剂等组方而成的中药酸化剂-“优克酸”,1000毫升兑水1500公斤水,全天自由饮用,每周使用一次。通过阶段性预防水源性和饲料源性细菌性疾病在肠道的蓄积和毒素的产生,从而降低肠道ph值,促进肠道酶的活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保护肠道粘膜,增加肠壁厚度,改善饲料营养的转化,降低料肉比和料蛋比;能定期清除水线中形成的生物膜,降低因抗生素的使用带来的药物残留和食品安全问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保护脏器。使用成本为每月每只鸡0.016元。

其次,发生肠道性病毒疾病时,选用“香连溶液”,按照1:2000饮水,全天饮水量集中饮用5-6小时,连续使用4天,对于顽固的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及霉菌性腹泻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因为香连溶液中黄连、苦参、艾叶、香薷等提取物组分协同,含有多种生物碱、有机酸、挥发油等物质,能有效的杀灭细菌和病毒。建议在治疗后添加修复肠道粘膜的药物,使用黄芪多糖和维生素连用3-5天。

夏季肠道疾病预防健康教案篇二

肠道传染是指各种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其病原体大多随病人或携带者的粪便排出,如果不经处理,可以污染周围环境,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嘴)感染。

病种包括: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脊髓灰质炎、甲肝、戊肝、感染性腹泻病以及其他通过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脑炎)传染病。

每年的5-10月为流行季节,高峰在7月和8月份。

肠道传染病总体预防策略:

因为肠道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是相类似的,因此,对它们的预防也有相同的策略。疾控专家将其精髓概括为九个字,十分容易记忆:

1喝开水:

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在流行季节保证饮用卫生安全水,一定要喝开水,防止因失水过多而发生脱水;自然灾害时,可饮用安全的瓶装或桶装矿泉水等。

2吃熟食:

不吃腐败变质食物,尤其注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水产品。食物(包括肉、鱼、蔬菜等)要彻底煮熟、煮透后再吃。吃剩余的食品、隔餐食品要彻底再加热后食用。外出旅游、出差、工作要挑选卫生条件好的旅店就餐,并尽量少食凉拌菜,最好不在“三无”(无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无健康体检证明)的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家里的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保持环境清洁,消灭苍蝇。

3勤洗手:

自觉讲究个人卫生,外出回家、饭前便后及处理生的食物(鱼、虾、蟹、贝类等水产品)后都要洗手,要用肥皂流水反复洗手。合理调整饮食,注意劳逸结合和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机体抗病的免疫力。

熟记九字诀,病毒远离我们!

夏季肠道疾病预防健康教案篇三

麻疹(以6个月至5岁小孩为主要发病群),麻疹俗称“疹子”、“痧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两季,麻疹传染性非常强,病毒随飞沫排除直接感染,间接传播很少。但患过麻疹后可获得免疫力。

发病症状:麻疹潜伏期为10-14天,发病时主要变现为上呼吸道炎症,急起发热,咳嗽、畏光流泪、眼睑浮肿。出疹期:于第4病日左右开始出疹,持续3-5天。从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躯干与四肢,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高达40℃,精神萎靡、嗜睡;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中毒症状明显缓解,体温下降,约1-2日降至正常。皮疹1-2周退净。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风疹(此病多见于1-5岁儿童),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两季是多发季节,传染性强,在幼儿园及小学可成批儿童患病。病毒一般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由患者的口、鼻、眼的分泌物直接传染。

防治措施:因两种病都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病,应及时隔离防治传播。麻、风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指各种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一类疾病的总称。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霍乱、手足口病、痢疾、伤寒、副伤寒、甲型肝炎、戊型肝炎、脊髓灰质炎等。肠道传染病在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多、经济条件差、卫生设施落后、饮水和环境不卫生的地区发病率较高,且容易引起流行或暴发。每年的5-10月为流行季节,高峰在7月和8月份。

二、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发病突然,症状严重,传染性很强,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胁,把好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努力做好预防工作是关键。

1、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

2、注意饮水饮食卫生,不喝不干净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尤其注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水产品。

3、食物(包括肉、鱼、蔬菜等)要彻底烧熟煮透,吃剩的菜放在冰箱里过夜,食用时应重新回锅加热;发现食物有异样或异味不可食用,也不可煮沸烧透后再食用。

4、贮存食品或加工食品时,都应该生熟分开。

5、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夏季肠道疾病预防健康教案篇四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细菌繁殖快,食物容易腐烂变质,因此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肠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经过消化道侵入人体,引起胃肠道或者其所属脏器甚至神经系统病变,之后病原体又可经肠道排出体外继续传播的疾病。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包括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多数患者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的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该类传染病主要经食物、饮用水、日常生活接触等途径传播。因此,注意环境卫生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预防肠道传染病要做到

“六要”“三不要”

“六要”

食物要新鲜、煮熟煮透;餐具要煮沸、消毒;要消灭室内苍蝇;饮用水要消毒,瓜果应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

“三不要”

不要吃生腌的海产品;不要喝生水;不要吃腐败变质、不干净的食物。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认真做好“三管一灭”(即管理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粪便卫生和消灭苍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好“病从口入”关,坚持“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九字方针。

夏季肠道疾病预防健康教案篇五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易于细菌生长繁殖,是霍乱、细菌性痢疾等感染性腹泻高发季节。

夏天来了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工作。做到不喝凉水、不洁之水,不吃腐败变质、不洁食物,夏季尽量不要点外卖。尤其是放在冰箱里保存的食物,一定要蒸煮热透再食用。

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保持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

衣、食细节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

切莫讳疾忌医。一旦出现腹泻、呕吐,要及时到各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不要怀着侥幸心理,以致延误病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