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案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通用5篇)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案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通用5篇)

ID:4073456

时间:2023-10-02 20:23:16

上传者:GZ才子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案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通用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案篇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把第二个因数扩展到两位数。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本节教材分“不进位”“进位”两个层次编排。本节教学不进位的乘法,主要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笔算方法。学生虽然在乘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在设计本节课时注意了以下几点:

计算教学往往是枯燥乏味的,但计算的用处却是极其广泛的。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用处,我充分利用了教材中的情境图,让学生感受到这些问题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同时,让学生利用在情境图中获得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另外,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时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整编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情境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再创造。”就是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自己去探究,去寻找正确的方法。这节课中,在学习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我让学生借助旧知,独立去探索,去尝试计算。通过展示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的思路,并在互相欣赏、评价的过程中,学着去质疑,去提问,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自己领悟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比较难掌握,小学生在计算时,往往会产生一些失误,比如,只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漏乘某一位;把积的位置写错;或出现相加错误。如果不及时纠正,学生就会产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因此,在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当评委的活动,通过辨别对错,提醒学生不要出现类似的错误。

另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以外,更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运算的技巧,使学生能够用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迅速地解决问题。因此,我在练习环节中设计了一个“找鞋”活动,引导学生根据积的末位和首位的数判断积的大小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检验能力。

最后,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计算一篇课文共有多少个字的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用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实现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的目的,因为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有可能遇到进位的问题,这就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我力求改变以往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真正实现以学定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建够新知识的网络,从而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案篇二

1、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巩固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的意识。

3、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6、7、8、9题及聪明小屋。

1、第六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试着完成,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商的位数,是怎样判断的,引导学生掌握判断的方法,还可以适当补充类似的练习进行巩固。

2、第七题:注意对解题思路的引导,让学生体会计算的必要性,又渗透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

3、第八题: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洗相片付钱的问题。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冲洗相片的常识,再解决有关的问题。问题应由学生自己提己解答。

4、“聪明小屋”是一个重叠问题。对学生出现的情况,可通过操作学具或画示意图的办法帮助学生弄明白,为什么是36棵而不是40棵。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案篇三

1、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竖式计算方法。

2、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首位除时有余的情况应如何处理。

十位上余下的数与各位数合起来再除。

创设情景,并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从而突破难点。

挂图、小黑板等。

1、出示准备题:把40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每班能分到多少个?

2、指名列式计算。说一说口算和竖式计算方法。

1、把准备题改成例题:把5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每班能分到多少个?

2、列式并讨论计算方法。

(1)借助学具摆一摆。

a、分法一:体会到先分整筒的,分给每班2筒,余下的一筒要和单个的合起来再分。

40÷2 = 20 1 2 ÷2 = 6 2 0 + 6 =2 6

b、分法二:先把5筒平均分成2份,每份2筒,剩下1筒;再把一筒散开,平均分成5只;再把2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只;最后得到每份26只。

(2)引导比较分法,形成统一认识。

(3)学生复述分的过程。

(4)用竖式计算。

2 6

3) 5 2 十位上的5减4等于1,

4 这个1实际上是多少?

1 2

1 2

3、验算。

26 ×2 = 52

1、想想做做:第1题

78÷3 84÷6 92÷2 80÷5

2、想想做做:第3题

(1)先让学生自行练习。

(2)再通过比较,沟通每组两题之间的联系。

3、想想做做:第5题

(1)热水瓶的价钱是一幅画的几倍?

5 6 ÷4 = 1 4

(2)热水瓶的价钱是茶杯的几倍?

5 6 ÷2 = 28

(3)一幅画的价钱是茶杯的几倍?

4÷2 = 2

想想做做:第2、4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

2 6

2)5 2 十位上的5减4等于1,

4 这个1实际上是多少?

1 2

1 2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

2 6

2)5 2 十位上的5减4等于1,

4 这个1实际上是多少?

1 2

1 2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

2 6

2)5 2 十位上的5减4等于1,

4 这个1实际上是多少?

1 2

1 2

这部分内容教学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中相对复杂的一种情况,也是学生本单元学习的难点。在课堂上,这部分内容的处理应当比首位能够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更为细腻些,在教学时还要提醒学生进行验算,通过验算进一步确认相关的计算方法。

练习的安排从易到难、逐层深入。第5题是开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并有利于增进学生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第6题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计算经验的基础上,要求他们估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

课前先一题复习题,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将52个羽毛球平均分成2份,学生将可能出现的分法都想到了,在这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方法的择优,这与列竖式笔算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然后,通过情境的回顾,即“十位上的5减4等于1,这个1实际上是多少”的问题,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非常清晰地了解了这个1就表示剩下的一筒羽毛球,就是10个,再和散装的2个合起来是12,这样在理解了口算方法后,对于学习笔算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又将这一新知的难点处理了,因此,很顺利地学完了笔算方法,当比较抽象地讲解笔算过程时,我将难点结合刚才的具体情景,学生就很明朗,这一笔算方法就这样比较简单地学好了。但出现在练习中速度比较慢的现象,可能是因为学生欲想口算,但又没这么好的反应能力,又想笔算,可又觉得没口算来得方便、快捷,因此,速度偏慢。还有一些学生用口算的方法,将今天所学的计算看成是前两次课学的计算,即没把十位上的余数忽视了。基于这样,我强调了不能口算,则一定要笔算的要求,或者可以进行口头检验来验算结果是否正确,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应该犯的错误。从课堂作业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正确率比较高。

三年级的学习较一二年级来说,明显紧张了许多。上课时既要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又要有合作探索的过程,还要定量的练习,教材内容丰富、细腻,课堂教学安排总是显得比较紧凑。看来还是要多积累经验,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控制好课堂教学时间。学生由于年纪小,做作业速度慢,升入三年级后总是很辛苦地应付着各个学科,希望他们很快能适应中年级的学习生活。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案篇四

师:我们先来看38—25,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了让同学听得明白,说的时候可以按照“我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的思路去说。(暂停)

师:同学们在口算时可能想到了下面几种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ppt课件呈现:

算法1:个位上8—5=3,十位上3—2=1,合起来是13;

2、教学退位减法的口算

师:44—25该怎样口算呢?想一想,把你的算法跟同学交流一下。(暂停)

ppt课件呈现:

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同学的算法,这些算法和刚才的算法类似,也是用拆数的方法算的,你们看懂了吗?(暂停)

第三段:

流程3:比较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口算

ppt课件呈现:

(两道例题的完整板书)

师:这两道题在口算时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暂停)

数分别相减,再把结果相加。注意在遇到退位减时,运用第三种方法计算要把被减数拆成几十和十几,与减数十位、个位上的数想减。

第四段:

流程4:完成想想做做/1、5

1、完成想想做做/1

师:现在我们来完成“想想做做1”,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写得数,并选择其中一组算式说说是怎样算的。(暂停)

课件出示得数。

师:你们都算对了吗?请看第一组算式,为什么都是57减三十几,有的是二十几,有的是十几?(暂停)

师:都是57减三十几,一个是退位的,一个是不退位的。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时候,要比较被减数的个位数字与减数的个位数字,看是否需要退位。

2、课件出示想想做做/5

师:我们来看想想做做第5题,先估计一下每道题得数大约是几十多,再口算,验证自己估计得对不对。

课件出示题目答案进行核对。

第五段:

流程5:完成想想做做/2、4、7

1、完成想想做做/2

课件出示题目

师:请同学们在书上填写答案。(暂停)

课件出示题目答案进行核对。

师:你们都算对了吗?看每一组题目中的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在口算时有什么联系?(暂停)

师:每一组的三道题,被减数是相同的。根据第1题可以想后两题的得数。

2、完成想想做做/4

课件出示题目

14—6=…

140—60=…

1400—600=…

师:请同学们观察每一组算式的特点,你能很快写出得数吗?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暂停)

课件出示题目答案进行核对。

师:每组题的第一行都是十几减几,第二行都是一百几十减几十,第三行都是一千几百减几百,算一百几十减几十、一千几百减几百都可以先想十几减几,然后在末尾添一个0或两个0。

3、完成想想做做/7(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题目

师:从图上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暂停)

师:在作业本上列式计算。(暂停)

课件出示题目答案进行核对。

师:你是这样算的吗?你能说说每步是算什么吗?为什么先算还剩多少个?

第六段:

流程6: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你有哪些收获?口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案篇五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课题出自青岛版三年级上册课本第63页的第六单元的信息窗1《美丽的街灯》两位数乘两位数,(课件出示课题)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同时,本节课所学内容也为以后学习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知识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的知识无论是在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中,还是对于乘法运算的学习中,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是: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课件出示)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为本节课确立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重点难点: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课件出示)

根据上述对教材与内容的简单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课件展示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经历探究一个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合作交流,感受一个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教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1、初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整数部分够商1)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鉴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读了。

为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以及根据现在学生更加喜欢利用实例进行模仿和学习的特点,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结合学生现阶段的数学学习方法特点,并且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我为学生选择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法,进而达到绿色课堂的目的。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整节课,我准备分四个环节组织教学: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首先,我通过课件的配合(出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谈话引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课件出示相关题目)进而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复习已有的知识结构,唤醒学生对于乘法的记忆,有利于直接进入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同时,也符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绿色课堂的教学理念。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完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由于学生已经接触过乘法运算,但他们对一些乘法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仅仅的局限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所以,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还是比较喜欢对实例进行模仿的自觉性学习。

首先,我借助课件出示情景图,并让学生仔细观察,以小组为单位对课件中的情景进行探究,发掘,小组交流,在这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分析的习惯。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先提出问题:通过刚才对情景图的探究、发掘以及小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信息呢?这是第一个红点问题的内容。

让学生自己说出观察时所发现的相关信息。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由你所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从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发现的信息,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去探究,分析并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

处理这个红点问题时,学生会很容易的学会一个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也就是学会了算法,但是对于算理,这对三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是比较抽象的,理解的并不是很透彻,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使其明白一个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的算理。

即解决了课本第一个红点问题。

在这个学生对情境图理解、认识和感受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明确了一个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后,我将用课件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进一步仔细观察情境图,以小组为单位对课件中的情景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发掘,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找出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的信息和问题并自己解决。

在学生从根上理解了一个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的算理后,这一环节的学习,就可以完全放手教给学生自己去解决。也即解决了课本第二个红点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切记避免出现教师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进而,同时也实现了: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合作交流,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和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教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在重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进一步的发挥“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以达到避免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少走弯路的目的。

第三环节:巩固深化,加深理解。我分为2个层次

1、掌握计算方法:让学生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不同的学习口算方法的运用。

2、决实际问题:课件出示问题,进行反馈练习

最后一个环节是:总结提高,课后延伸。

首先,我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要点,把总结提高的工作放手教给学生来做,再引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还想知道哪些有关乘法的知识?自己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和上网查阅来获得更多的知识。

这样,通过课堂总结,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获得数学知识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节课的简要分析和初步构思,在实际教学中,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