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讲解视频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讲解(精选5篇)

北京讲解视频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讲解(精选5篇)

ID:4075166

时间:2023-10-02 21:47:04

上传者:ZS文王 北京讲解视频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讲解(精选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讲解视频篇一

在乐寿堂的正前方,有一块巨石,人称房山石,还记得太湖石吗?南方的太湖石是以透漏皱瘦者为贵,而房山石是以“有孔不透也不漏、有形不皱也不瘦”者为佳。这块巨石有孔、有形,似灵芝,名为青芝岫。“青”为青色,“芝”为灵芝,“岫”为孔洞之意,即为一块青色、有孔、有洞的大灵芝石。但是呀,它也有一个不吉利的名字叫“败家石”,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话得从明朝说起了。

明朝有一位喜欢搜集怪石的官员,叫米万钟,您听这名字,要是用大钟来装米,能装一万钟,够富的吧!因为这块石头却败了家。据说有一天,米万钟在房山发现了这块巨石,非常喜欢,于是动用大批人力来搬运这块石头。隆冬时每隔数十米便挖一个水井,在路上泼水冻冰再用人马拖运,开销很大。还没走到北京就家财耗尽,只好弃之路边。故人称“败家石”。

转眼到了清朝,乾隆在去西陵祭祖的时候发现了这块巨石,当时乾隆正在为其母亲庆六十大寿而采办“释罕物”,于是想把这块石头运回北京。运到这里后,却发现进园的门太小,没办法,只能破门而入。乾隆的母亲知道后很生气,说:“此石既败米家,又破我门,真是败家石……败家石……”乾隆皇帝一时无话可说,只能听着数落,还是机智的刘罗锅眼睛一亮说:“太后息怒,皇上将此石运来是看它形状象元宝,又似灵芝,您看,像不像呀!

如果是元宝、灵芝破门而入,那可真是可喜可贺之事呀!这是财源滚滚破门入,灵芝仙草延寿年的吉兆,这是说太后您多福多寿呀!”太后仔细看了看这块石头,哎!确是有些象元宝、灵芝,于是息了怒,转忧为喜。乾隆见状,顺坡下驴,立即在石头上题“青芝岫”三个字,还乘兴题了一首《青芝岫》诗,至今隐约可辨。

说来也巧,自从这败家石进了园子,大清朝便从乾隆盛世开始衰败,最终真的败了大清王朝。

位,现在我们来到了长廊景区,长廊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兼游廊,建成于公元1750年,位于昆明湖和万寿山之间,不仅连接了山水,而且为全园增添了神趣,可谓是巧夺天工之作。

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长廊全长728米,分为273间,中间点缀着象征四亭的留佳、寄澜、秋水和清遥四个亭子。站在万寿山上看长廊,它象一只展翅飞入昆明湖的大蝙蝠,昆明湖又象征着东海,这蝙蝠飞入东海的设计便是“福如东海”的象征啦!很巧妙吧!

前面讲了,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对江南的山水风光非常留恋,于是派画师们到江南去写生,回来后,将画稿上的山水景色画在长廊之上,同时又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人物、故事等也汇聚于长廊之上,于是形成了一条世界著名的集山水风光及人文逸事为一体的艺术长廊。长廊上共有各式图画一万三千多幅,于19被评为全球画廊之冠,列入吉尼斯世界大全。如果您置身廊内,漫步其间,便会由然产生一种“人在廊中走,神在画中游”的感觉。好,下面请各位游长廊,祝各位好心情!

(在排云门前)

怎么样?各位,有些累了吧!不过这长廊尚未走完,同志仍需努力呀!其实我们刚刚走了长廊的一半,这里便是长廊左右两部分的分界线。从排云门前的排楼往上的建筑分别是排云门、排云殿、佛香阁和智慧海,是万寿山前的一组中轴建筑,由于我们不到里面去参观,所以我给在家讲一讲里面的主要建筑。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排云殿,它名称的来历是出自晋代郭璞的游仙诗中“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的词句,可见此处非凡人所居之处,那么这座建筑是做什么用的呢?明代这里曾建有一座古刹,名为圆静寺,后来被毁,清朝乾隆皇帝为了给母亲祝寿,在圆静寺的基址上,建了一座“大报恩延寿寺”,后来被侵略军所毁。现在各位看到的排云殿是清光绪年间,即公元1887年修建的,它是专为慈禧太后举行寿庆活动的场所,慈禧太后把自己比成排云而出的神仙,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

在排云殿之上,是全园的中心建筑——佛香阁,是为慈禧太后烧香拜佛而设,“佛香”两个字来源于佛教对佛的歌颂。

再往上,在万寿山之巅为全园的最高建筑——智慧海,从这组建筑的名称即可断定,这是一组宗教建筑,智慧海的意思是歌颂佛的智慧浩翰如海。这组建筑虽遭联军破坏,但没有被烧毁,为什么呢?因为它是由琉璃砖及石料建成的,又因用石料发券而成,不设大梁承重,故称无梁殿,为北京三大无梁殿之一。

现在回过头来再说说排云门,大门两旁除了青铜狮外,还有十二块太湖石,又叫排衙石,象是两排衙役守卫在门前,其实它们还有一个名字叫“十二生肖石”。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找看,哪一块是自己的生肖石,不过艺术本身就是夸张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即“三分像、七分想,越看越象”。大家可别个持已见而吵得面红耳赤哟!好,我们在此休息十分钟,大家可以照照相,十分钟后在这里集合。

。您也许会问,这喝茶看雨景跟镜子有什么关系呀?是这么回事儿,人家慈禧太后不是直截了当看雨景,那多俗呀!人家看的是镜子里的雨景,讲究的是“半梦半醒之间”的朦胧之美。那么这个大石舫有什么寓意呢?大家都听说过“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古语吧!统治者好比船,老百姓是水。如果是和平共处,那船就不会翻,如果官逼民反,那统治者这条船恐怕就要底儿朝天了。

这是统治者所不愿看到的,于是建了这么一个大石舫,任凭风吹浪打永不会被顷覆,取“江山永固”之意。

好了!颐和园内重点景物的介绍到此结束,现在请各位在大石舫前留个影,谢谢大家一路的配合!

凡事有兴必有衰,1860年,英法联军入京,将清漪园、圆明园在内的“三山五园”烧成一片焦土。1885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重修园林,并改名为颐和园,取“颐养冲和”之意。但好景不长,1900年八国联军又一次将颐和园付之一炬,慈禧太后于19再次重建,由于财力有限,只恢复了万寿山前的景观。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对园林进行修缮、保护,颐和园又恢复了往日的风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仁寿殿。

北京讲解视频篇二

朋友们好!我是火柴人俱乐部的会员,我姓许,大家就叫我许导好了。在故宫有些地方不能照相、甚至连摸也不行、不能随地扔垃圾、不能随地吐痰。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6.3万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周围有10米高的城墙环绕,还有宽52米的护城河,在四角都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楼。

根据1973年的统计,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登基不久,在永乐四年,也就是14下诏营建北京紫禁城。修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永乐四年开始备料,而第二阶段就是在永乐十五年,14六月开始动工兴建,历时,在永乐十八年,14完工。

在建造过程中,征集了全国10万名能工巧匠和民夫100万人,而建筑材料都来自全国各地,比如汉白玉石来北京房山,金砖来自苏州,石灰来自河北易州,五色虎皮石来自河北蓟县盘山,殿基所用的精砖石来自山东临清,松木多来自东北,而楠木多来自四川、云贵、浙江等地,可见当时工程的浩大。

今天的游览该结束了。欢迎你们再来北京故宫玩。记住,我是火柴人俱乐部的会员许导。

北京讲解视频篇三

尊敬的游客们,我是一个旅游社的导游,我姓郭,大家可以叫我郭导。现在我们要去游览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是我国的“世界遗产”颐和园。它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家游览时请自觉保护它的清洁。

我们先去颐和园里的长廊吧。瞧,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谁能看到尽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分成273间。看看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几千幅画没有那两幅是相同的,你相信吗?再看看两旁,栽满花木,这些花是百花长开。

好的,我们现在已经登上万寿山了。请游客们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大家会看到那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大家再看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大家再往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颐和园到处有美景,我说也说不尽,请游客们慢慢有赏吧!

北京讲解视频篇四

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

你们好!

欢迎来到“世界遗产”之北京故宫,我是来自河北的袁导游,下面我就带大家去细细游赏一番吧。

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地点位于北京城中心。开始建造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现在说的1406年至1420年,后来经过多个朝代的劳动人民细心修改,变成富丽堂皇,但仍保持着原来的布局和规模,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木构架宫殿建筑群。

我们说完了北京故宫的历史,现在该说说外观和排列顺序了吧!

这座城设四个门,南门正中面是午门、北边是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四门各建有重檐庑殿顶门楼。这座城的四个角都还布有一些结构精巧、外观秀丽的角楼。外面的墙有10米多高呢!还有护城河宽52米,够宽的吧!长3800米,整个建筑群按南北中间的中轴线为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次有序。

听完了一以上那些,你应该对北京故宫有些了解了吧!可能你还不知道吧,连皇帝的住所都是那么井井有条!

文化殿,武英殿是面阔九间的但檐歇山顶建筑。文化殿是皇帝听大臣讲书的地方,武英殿是皇帝吃饭、居住和召见大臣的地方。后三宫、东西六宫和乾清宫和坤宁宫通直御花园。坤宁宫和乾清宫是内廷的正殿、正寝,是皇帝、太后和皇后的正式居住场所,平均面积宽九间,为重檐庑殿顶。

前三殿是全宫最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有达8.5万平方米,是宫城的12%,后三宫则为前三殿的25%,期于宫殿依次递减,主要突出前三殿、后三宫的主要地位。1961年定位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文档为doc格式

北京讲解视频篇五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叫张小新,是带领大家参观孔庙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张导,也可以直接喊我的名字。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有幸为各位担任导游,十分高兴。我将尽力为大家提供满意的服务,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另外,为了避免发生意外,给大家提几点要求:一要守时,不要让大家等你自己;二要注意安全,小心地滑;三要讲究卫生,爱护环境;三要注意保护文物,不要乱涂乱画。好,下面就请大家跟我游览孔庙。

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位于曲阜城中央。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与故宫和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孔庙又名“至圣庙”,这是对孔子最高的称呼。

请大家跟我进入“圣时门”,这是孔庙的正门。圣时,比喻孔子的思想是适合时代的。

大家请看前面三架拱桥,因“壅水环绕如璧”,故名“璧水桥”。故宫有金水桥,此有璧水桥。

我们经过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就到了奎文阁。奎文阁是孔庙的主体建筑之一,以藏书丰富,建筑独特而驰名。现在这里是个小书店,喜欢读书的朋友可以去买书。现在自由活动十分钟,然后我们去大成殿。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大成殿。大成殿重檐九脊,黄瓦飞甍,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大成殿四周廊下环立着28根石雕龙柱。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前檐的10根深浮雕龙柱,每柱二龙对翔,盘绕升腾,中刻宝珠,雕刻玲珑剔透,龙姿栩栩如生,无一雷同,堪称我国石刻艺术中的瑰宝,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大成殿内金碧辉煌,有大型神龛9座,17座塑像,居中的一座即是孔子。大成殿前露台过去是祭孔时舞蹈奏乐的地方。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和故宫太和殿、岱庙宋天贶殿并称东方三大殿。

好了,孔庙就参观到这里,朋友们可以拍照留念,然后去参观孔府。欢迎朋友们再来!再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