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课(通用5篇)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课(通用5篇)

ID:4076428

时间:2023-10-02 22:48:05

上传者:HT书生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课(通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课篇一

我从东非而来,向西亚而去。

途经一座被人们叫做迪拜的城市。高楼挡住了我的去路,我和我的家人走散,我迷失在了这城市迷宫中。

从迪拜河向东飞,密集的“铁柱群”直插云霄,为了飞过这片“铁林”我只能提升飞行高度。

我在355米高的空中被一座双子塔挡住了去路,他们是马奎斯jw万豪酒店,它像一座城堡,螺旋上升。飞过塔尖,我看到了在同一高度的另外两座塔,是普里沃尔大厦、吉沃拉酒店,我振动翅膀飞了过去。接下来还有七步,我就可以与我的兄弟们相遇了。

阿尔玛斯大厦矗立在了我的眼前,他的避雷针指引我飞向360米高的林荫大道100层,我从一旁绕过去,企图剩下一点力气。

我终于来到了迪拜市中心,我能在鳞次梓比之间依稀看见兄弟姐妹们留下身影了。

380米高的精英住宅和392米高的玛丽娜23号使出浑身懈数妄想让我放弃飞翔,但我不敢放弃,我竭力高飞,成功又飞到了400米的.蔚蓝天空。

我听说公主塔是世界上最高的住宅楼。带着极大的好奇,下降了一点高度,我在380米高的100层,贴在玻璃旁绕了一圈:身着白色长袍的富豪酋长戴着有手指那么粗的金项链,正在和数位身着西服的政界精英攀谈着什么。再往上飞,我便能看见周围如烟如雾的云、摩肩接踵的摩天大楼。

迪拜马上就要离开你了。

我在413米高的公主塔上稍作停留之后,便飞向了迷途的最后一程--哈利法塔。

848米高的哈利法塔巍然矗立在了迪拜的腹地。这座耗资15亿美元修建的巨楼震撼了我。我跟着电梯一路来到了第164层,与云雾融为一体,俯身往下看,群楼如蝼蚁一般被我尽收眼底。

我终于飞到了我的山,来到了中亚候鸟聚集地,和我的家人团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课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能力目标:欣赏文章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情感目标:

1.学会观察和欣赏自然,懂得去发现平凡生活的美好;

2.了解丽江的历史故事,热爱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3.引导学生去发现平凡宁静生活的美。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课前让学生画出丽江风景地图。假想自己是一滴水,会经过哪些地方,想象看到的风景。

2.朗读教学法。学习散文离不开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3.品读鉴赏法。细读文中的写景句子,对其进行赏析,并仿写。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读读写写”的字词,搜集有关丽江的民俗、故事,了解丽江的各个景点和地理位置,画出丽江风景地图,写一段导游词。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跟着导游游丽江

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在名山大川游览,昨天去看了壮观雄浑的壶口瀑布,今天我们去宁静别致的世外桃源丽江。有请我们的导游先给我们作丽江介绍。

2名同学预先准备好了导游词。学生介绍丽江。

(二)整体感知——跟着水滴游丽江

这一板块主要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之上扫除生字词的障碍,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梳理游踪,即一滴水流经了哪些地方?让学生圈点勾画表明地点的词。

学生梳理出路线图:玉龙雪山山顶——丽江坝——黑龙潭——玉河——四方街——中河——浇花人的大壶——兰花上——壶——中河——金沙江。

老师总结游记文章可以以地点变换为线安排结构。

(三)品味探究——怎样的丽江,怎样的水滴

1.让学生联系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说说最喜欢哪处的风景,为什么?

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朗读写景的句子,在谈为什么喜欢的时候,老师适当引导赏析句子。

2.根据对课文的品读对语言的品味,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这是_________的丽江。

(美丽、祥和、宁静、美好、人们安居乐业、充满文化氛围……)

3.品读“水”的形象。

这是_________的一滴水。

4.探究主旨

这滴水为什么一定要流过四方街?

结尾作者写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如何理解这句话?

示例:因为丽江古城(四方街)的'美好,这滴水憧憬和向往美好,它从玉龙雪山山顶奔流而下,就为了去往这美好的地方。作者其实是借“一滴水”来讲述自己的心愿,“终于”一词表现出作者对丽江的赞美和喜爱,对宁静淳朴最接近自然的生活的歌颂。

(四)拓展延伸——假如你是一滴水

1.学生小组交流:如果你变成一滴水,你想去往什么地方,会有怎样的经历?(启发学生想象,锻炼想象和联想能力)

(五)体验反思——一滴水的视角

请学生仿照此文写一篇以物为叙述角度的作文,以一株花、一只猫、一堵墙……的角度来写作。

附:板书

这是_________的丽江丽江游记

这是_________的一滴水叙述角度(物)

如果我是一滴水(一株花、一堵墙)……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课篇三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新选进部编版的课文,本文以一滴水的口吻写景抒情。

这滴水带着夙愿,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与等待,经历了水车上的眺望,经历了玉河中徘徊,终于来到丽江,来到常年鲜花点缀、垂柳依依、小河潺潺的四方街,从悠闲恬淡的白天到灯火阑珊的夜晚。作者以第一人称写这滴水的旅行,从古代到现代,从雪山到平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构思新颖,视角独特。通过描写这滴水的奇幻生命旅程,表达出作者深沉的情感。我认为,在授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导入时要新颖,激发学习兴趣。有一些同学没去过丽江,导入的目的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丽江,感受它的独特之处,可插入相关的视频及图片,形成视觉冲击,激发学习兴趣。

2、带领学生理清文章写作思路,理解一滴水的行踪,整体把握文章。在这一环节,有部分学生没有提前预习,导致对本文的把握度不够,特别这是一篇较为新颖的游记。多给时间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形成自己的思考,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3、精读课文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四方街,理解四方街的历史沿革及古今对比变化。重点赏析东巴文“水”字及文章富有诗意的语言,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分析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4、注重多种朗读方式,丰富课堂。可采用小组读、男女读、师生读等,使朗读形式多样化,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课篇四

本课是一篇游记,与前边几篇游记不同的是,这篇游记的主人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滴水。独特的写作视角是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因此我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这一部分。

通过上课以及之后的评课,我总结出本课还需以下改进:首先,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丽江且想象能力有限,因此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形式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第二,在总结概括三幅画卷时,问题设置不够明确,如果没有资料书的辅助,学生不一定能很好地进行概括。第三,课堂上的朗读较少,品析美句时,可以顺势让学生进行朗读。第四,赏析美句时,从全文中搜索范围较大,可以考虑将赏析美句环节与画卷概括环节融合。最后,时间把握上,本课原本想一课时结束,但通过试讲,发现时间非常紧张,进行两个课时效果会更好。

本堂课的可取之处:首先,基础知识扎实,尤其针对基础较薄弱的生情,打好字词基础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方法指导比较到位。如梳理游踪时发现学生梳理起来有困难,及时提示应注意表示地点的词语。第三,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如品析这滴水结束丽江之旅奔向大海的情节时,能够联系学生生活,进行树立阶段性目标的引导。第四,尽量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对同一句话,鼓励从不同角度多多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五,板书设计新颖。我利用三幅画卷,结合作者对丽江的热爱、赞美之情,构筑了一个心形,既新颖,又结合了情感。最后,注意学生的学以致用。课堂最后,趁热打铁进行从不同视角进行写作的训练,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写出《一朵云飘过八十五中》、《一只鸟飞过郑州》等片段。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课篇五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篇富有特色的游记。文章以一滴水的经历为线索来移步换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述了从玉龙雪山的重生到山下玉河瀑布的奔流,再到落水洞、黑龙潭的沉睡初醒,后来流经丽江四方街几个重点场景的所见所闻,通过水的视角来描述从玉龙雪山到丽江四方街沿岸的风土人情乃至历史由来,展现了一幅立体丽江图,表达了作者对丽江古城的喜爱、赞美之情。

游记,顾名思义,就是记游,属于写景散文,学生并不陌生。七年级时学生接触的第一单元课文《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这些都是文情并茂的写景抒情散文,八年级上册书学生又接触了《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记承天寺夜游》这些古代名家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

本单元的课文第一次把游记作为一个单独的单元,通过前面三篇游记散文的学习,学生应对游记散文的特点,写景的角度和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自读本篇时,重在阅读实践,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运用前面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抓取文中的关键词,梳理作者的游踪。

1.运用圈点勾画等方法抓取关键词,梳理游踪

2.品味优美语言,体会作者写景中饱含的情感。

品味优美语言,体会作者写景中饱含的情感。

1课时

自读点拨法

多媒体课件、学案导学、实物投影仪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文导入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图片导入,让学生对丽江有直观的印象,为后面的赏析做铺垫。

二、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重点词语。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三、合作探究

1.自学指导一:觅游踪,理线索

2.自学指导二:赏美景,抒情感

先自主跳读课文,从文中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处美景,做好批注,从修辞、用词等角度进行品读;然后小组讨论,轮流发言,做好记录;最后全班展示交流,发言要清晰条理。

3.互助交流

任务完成之后,可以请教、可以交流,有争议的地方可讨论。

4.我的疑问

老师总结1.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原文,运用圈点勾画等方法抓取关键词,梳理游踪

2.学生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1.明确游踪,学会抓取关键词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2.训练学生多角度赏析的能力体会作者写景中包含的情感。

四、类文阅读阅读《黄果树听瀑》节选并完成下面的问题进一步巩固

五、布置作业1.我是另“一滴水”

本文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小水滴的见闻和感受,表达了对丽江古城的喜爱之情。请同学们仿照本文以一株花、一只猫、一堵墙……的角度来写一段话。表达某种情感,100字左右。

2.写名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