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教案 你浪花的一滴水教学评析(优质5篇)

2023年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教案 你浪花的一滴水教学评析(优质5篇)

ID:4118596

时间:2023-10-03 15:11:39

上传者:琴心月 2023年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教案 你浪花的一滴水教学评析(优质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教案篇一

知识与能力:

1、熟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深情的诵读全诗,能仿写一节诗歌。

过程与方法:朗读感悟法、联想背诵法、读书交流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领学生进入诗中创设的情境,正确、流利、深情的诵读全诗。为了顺利突破重点,我采用教师声情并茂的配乐范读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利用声像俱佳的多媒体激发学生自读自悟。至于本课教学难点的突破,由于小学生的世界观正在养成,因此我用以情激情的艺术方式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看雷锋电影、讲雷锋故事,引导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联想想象,获得对这首诗歌的深入理解,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形成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等正确的世界观。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雷锋”故事,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做好多媒体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5日是什么日子吗?(板书:雷锋),家喻户晓,你们对他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从雷锋的出生、故事、殉职这三方面说)

2、(板贴雷锋照片),引导学生用深情、敬仰的情感呼唤雷锋的名字。

3、师述:是啊,47年的风风雨雨,我们没有忘记他,相反他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品质确荡涤的更加清晰。有一位诗人曾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这样赞颂他——(大屏幕画面配音乐师范读文)。

4、听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

5、师述:是的,雷锋的人格魅力吸引人,作者笔端的文字更是感染人。这节课就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合作学习,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在交流中欣赏雷锋的人格美。

二、品读感悟。

1、(大屏幕)

2、指名分节读。正音,呵在诗歌中读啊。

(一)、学习1—3小节设疑部分。

1、自由读,简单批注:用“”画出比喻句,并写出体会,可以抓住重点词句。(学生可能抓住重点词句:他如此平凡,如此年轻,像一滴小小的春雨,却渗透亿万人的心。)

师引导学生抓住“小小的春雨”、“亿万人的心”体会出雷锋是个普通而平凡的人,但却有不平凡的力量。

2、指导感情朗读,齐读。

(二)、学习4—6小节抒怀部分。

1、指名分节读。

2、指导感情读。读诗歌和读文章是不一样的,在古时候是可以配着乐曲唱出来的,要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美,注意轻重缓急,快慢高低,请同学们按照大屏幕上的提示再来读一读,注意读出红色字体的语气。

3、指名读,谈感受。

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一滴水、整个太阳的光辉;刚、一心;才、每一分光;刚、每一声”这些重点词语体会雷锋的年轻,但并不因年轻而浅薄,相反,能够用自己的行动帮助人、精神感染人。

4、感情齐读第四小节。

5、读着读着,你们发现雷锋变成了 , , , 。

6、这是一种暗喻的说法,接着读下去,看着雷锋还会变成什么?

7、(生读5、6小节),指名答。

8、你最喜欢哪种比喻,用“”画出并做简单的批注,写出你的体会。

预设故事一:

(生)雷锋一双袜子缝缝补补几十次,把节约的钱捐给他人。

(师)雷锋的生活多么简朴啊,正如诗中所唱的那样“你不为自己编歌曲,你不为自己织罗衣”。

预设故事二:

(生)“雷锋班”的来历。

(师)雷锋的精神多么有感染力,正如诗中所唱的那样“他啊,是一滴水却能够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

预设故事三:

(生)雷锋坚持写日记。

(师)多么热爱学习的雷锋啊,正如诗中所唱的那样“他啊,是才点亮的灯,只不过每一分光都没浪费”。

10、雷锋故事交流会到这里就结束了,你对“一滴水”有哪些新的理解?

11、让我们将情感之弦释放,将思念之心提起,再来读读第4—6小节。(生齐读,师板画石碑轮廓、青松数棵)。

12、请同学们的火眼金睛再看看第4小节与第5、6小节的人称一样吗?表达的情感一样吗?(不一样,由“他”变成了“你”,情感更深)。

13、指名情感朗读。(注意读出人称的变化后和排比的气势)

(三)学习第七小节咏叹部分。

过渡: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战士,就是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就是这样短暂的一生,却把自己的光华都奉献给了别人。在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雷锋22年的生命如同一颗流星,虽转瞬即逝,却给中国乃至全世界留下了无比美丽动人的光辉,作者用哪六个字作了高度赞美?(师板书:青春、永生、壮丽)

1、这六个字怎样理解,这三个叹号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叹号分别强调这六个字的含义:雷锋年轻有为所以青春,雷锋精神不朽所以永生,雷锋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业所以壮丽)。

2、感情读。

三、拓展延伸

1、师述:40多年过去了,我们13亿人民的心里仍然都念着这位22岁英雄的名字——雷锋。我们13亿人民仍然崇拜您、敬仰您,是因为(大屏幕出示雷锋美德:在工作上,在学习上、在生活上、在为人处事上…...)

预设:a、汶川地震时,那些抢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的解放军叔叔;

b、冰冻灾害,抗洪抢险时舍自己救他人的无名英雄们;

c、为我们的成长呕心沥血的老师;

d、班级里的同学。

3、美文仿写:

著名的作家巴尔扎克曾说“诗歌像一粒种子,应该在别人的心底开花。”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让它开一朵小花,任选诗歌里你最喜欢的一小节进行仿写,赞一赞你身边“雷锋式”的人物。

四、总结升华

师述:司马迁说,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文天祥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闻一多也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雷锋没有死!正像他的战友乔安山说的一样,雷锋永远活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我们要永远记着他,让他的精神长存!他在他的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大屏幕出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倾诉心声:40多年过去了,缅怀雷锋,依然感动。作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我们(充满信心地)说: !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够讲述雷锋故事,并谈出自己的体会。

3、通过重点句,体会修辞的效果、转折的作用。

4、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1、通过重点句,体会修辞的效果、转折的作用。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

1、通过重点句,体会修辞的效果、转折的作用。

2、通过探究对“一滴水”的理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畅谈英雄,揭示课题。

1、导入:同学们,告诉大家,你心目中崇拜的英雄是谁?

2、小结:是呀,翻开历史长卷,无数英雄用博大的胸怀、豪迈的气概谱写了人类最壮丽的诗篇,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让我们为之感动!

作出惊天动地业绩的是英雄,为寻求真理献出生命的是英雄,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事迹的也是英雄。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位平凡岗位上的英雄。请大家齐读课题:你,浪花的一滴水。

4、“你”指的是谁?说说你对雷锋的了解。(随便说一些)

二、仔细聆听感悟诗情。

听录音范读,注意“呵”的不同读音。

三、用心诵读进入情境。

请同学们正确、流利、深情地诵读全诗,注意重音,体会破折号、感叹号所表达的语气。

四、勇于展示品读辨析

1、出示第二小节,指名朗读。

2、辨析:其中的“渗透”能换成“湿透”吗?

3、小结过渡:(滴水藏深海。本小节把雷锋比作一滴春雨。写出了雷锋的平凡与年青微小,但产生的作用很大,像春雨一样)像这样的句子,文中还有很多,请大家赶快找一找,说说你的体会。

五、深入研读合作探究

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结合雷锋的生平事迹谈谈自己的体会、感受或联想。

2、指名读句子。

3、出示四个比喻句。

句子1:他呵,是一滴水,却能够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

(1)谈体会

(2)师讲解:雷锋同志觉得他活着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看做是一个人最大的快乐和幸福,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

(3)朗读指导:(女1人,女齐。)轻读,赞颂

句子2:他呵,是刚展翅的鸟,却能够一心向着党飞!

(1)谈感受或联想

(2)师讲解:雷锋同志干一行爱一行,在农业战线上,是治水模范,优秀拖拉机手;在鞍钢,连续3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18次被评为标兵,5次被评为红旗手;在部队,多次立功,被评为优秀战士、节约士兵、荣获模范共青团员的称号,可以说,在任何工作岗位上,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做出显著的成绩。多么高强的工作能了呀!

(3)朗读指导:男1,男齐。声音比前一句稍高,敬佩!

句子3:他呵,是才点亮的灯,只不过每一分光都没浪费!

(1)谈联想或感悟

(2)读出你的赞颂。

(3)师讲解:(雷锋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永不忘本。他把一切可以节省下来的钱,积蓄下来支援国家建设或帮别人解决困难,想爱惜生命一样爱惜公共财物,抓住每一个机会帮助别人,而且不留姓名,不计个人荣誉地位。多么高尚的情操!)

句子4:他呵,是刚敲响的鼓,却能把每一声都化成雷!

(1)说说你对“鼓”与“雷”的看法。

(2)师讲解:对于组织上分配的各项工作,不论大小、条件好坏、是不是合口味、是不是熟悉,他都全心全意去做,并且精益求精,做出成绩后从不骄傲自满,真正做到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令人可敬可叹。)

(3)自己读一读,读出赞颂与敬佩。

4、交流探究:读了这首诗,你对“一滴水”有哪些新的认识?

(1)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3)出示填空:

一滴水意味着雷锋的(平凡、微小和年轻),但就是这一滴鲜活的水,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雷锋精神在于(小中见大)

六、师生合作配乐诵读

学到这里,老师一被深深的感动了,让我们一起来合作配乐朗诵全文。

七、拓展延伸,走进英雄。

雷锋在心中楷模在身边。展示个个英雄画面,走进英雄人物。

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孟祥斌为救落水者牺牲的年轻军人

惊世华彩张艺谋奥运导演团队

"神舟七号"航天员团队(为中国人圆"太空行走之梦")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背着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

好村官沈浩

好公安任长霞

八、读中学写,盛赞英雄。

1、激情:诗人闻一多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正像雷锋的战友乔安山说的一样,雷锋永远活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让我们拿起笔,写写我们心中的雷锋吧!

2、练笔提示:啊,雷锋

你是,

却能够。

啊,

你是,

却能够。

3、范文欣赏(呵,雷锋!)

我心目中的雷锋

你,

是一声雷,

却能够

惊天动地!

你,

是一阵春风,

却能够

唤醒沉睡的大地。

啊,雷锋,雷锋

你既是雷也是风,

你的灵魂将得到永生。

我心目中的雷锋

你,是一朵小花,

却能够使世界遍地芳香。

你,是一阵微风,

却能够让所有的人感到凉爽。

你,是一缕阳光,

却能够燃烧整个沙漠。

你,是一只春蚕,

却能够为人类编织五彩衣裳。

九、课堂总结:

雷锋叔叔有户口,永远留在我们心里头!我们都是新世纪的文明志愿者,我们也会向雷锋叔叔一样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教案篇三

1、教材地位及作用。

《你,浪花的一滴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英雄”主题单元的第一篇重点讲读课文,诗歌清新优美,含蓄精练,是一首歌颂雷锋精神的现代诗诗。作者以饱蘸情感的笔墨,讴歌了雷锋平凡的事迹,咏叹了雷锋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有技巧、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感悟雷锋平凡而伟大的生命过程,体会诗人以真挚的情感表达赞颂之情,使学生的心灵在感悟雷锋精神中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2、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深入挖掘诗歌诗句的情调、韵味,探索作品的话外之音、言外之旨,从而真正理解、感悟雷锋精神的实质内涵。

能力:有技巧、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引导学生以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提高学生赏析诗歌的综合水平。

情感态度:感悟雷锋平凡而伟大的生命过程,体会诗人以真挚的情感表达赞颂之情,使学生的心灵在感悟雷锋精神中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全诗深刻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真挚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理解、赏析诗歌的综合水平。

(2)品味诗歌的语言、意境、与情感之美,能够深情地诵读全诗。

(3)在感悟雷锋精神过程,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学情分析]

雷锋,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我们学习的楷模。雷锋,这个名字是如此的深入人心,对我们这一辈人,或上一辈人来说就是我们的心目中的英雄,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人熟知的好榜样。可是对如今六年级的孩子来说,雷锋就是做好人好事的代表,仅此而已,为了使他们了解雷锋这个活生生的人,为理解诗歌做充分的准备,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雷锋的资料,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在课堂上必须联系雷锋的故事语录,才能更好的体会诗歌语言的美丽,领悟英雄――雷锋的人格魅力。

我所执教班级的学生喜欢朗读,特别是齐读,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再加上本课内容易懂,语言清新优美,含蓄精练,饱含赞美的情感且节奏感强,特别适合有感情朗读,根据这一特点,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充分朗读,在读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

1、《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的目标。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掌握了朗读诗歌的基本方法,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去朗读。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针对本课非常适合诵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突出以读为本,在读中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在朗读指导环节中,教师既要关注到学生平时积累的朗读经验,又要注重本堂课朗读指导的层次性。由于这篇课文内容难度适中,不需老师过多讲解分析,因此这节课,可基本选用“学生自主朗读、教师指导朗读、学生自己感悟”的教学方法。教师以一个伙伴的身份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感悟诗歌语言的美丽,英雄----雷锋的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课,了解雷锋

1、教师深情导入:同学们,今天,在这里,我要唱一个人。他不是将军,确立了无数功勋;他不是文豪,却写下不朽诗文;他如此平凡,如此年轻,像一滴小小的春雨,却渗透——亿万人的心!请同学们猜一猜我要歌唱的这个人他是谁?(雷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雷锋的诗歌——《你,浪花的一滴水》。(教师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一遍,再来一遍,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题目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它把谁比作了谁?作者用“浪花的一滴水”来比喻雷锋的用意是什么?(雷锋很普通,很平凡,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一样。)(板书:平凡)从题目本身来看,文章似乎只是在写一个人的普通与平凡,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内容来看一看。(设计意图: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也为后边赏析、感悟雷锋的伟大打埋伏。)在走进课文之前,先让我们来交流一下课前我们搜集到的有关雷锋的资料,让我们来了解雷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设计意图:既锻炼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能力,也使雷锋这个人物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变的有血有肉,变得丰满起来,为学生理解雷锋精神做好充分的准备。)

老师也搜集了大量的有关雷锋的资料,这是我搜集的一段关于雷锋生平的资料。(课件出示:雷锋生平资料)(设计意图:前面学生搜集的资料可能很丰富,但不一定完整,教师出示雷锋生平,是为了让学生对雷锋的一生有一个较完整的了解。)

过渡:通过搜集的资料,我们了解了雷锋的生平事迹,初步触摸到了雷锋的精神、品质。下面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把诗歌大声的朗读一遍吧。(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触摸雷锋这一人物形象的精神、品质。)

二、朗读指导,品读雷锋

1、同学们,怎样才能把诗歌读好?朗读诗歌时应注意些什么?请根据你的学习经验来说一说。(学生发言)

老师:同学们都很会学习,注意到了学习经验的积累,要读好诗,不仅要注意到它的节奏、语气、语调,更重要的是正确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比如全诗的第一节中,作者就用一个字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是哪一个字?设立了一个怎样的基调?(学生发言)

2、好,下面就请同学们用颂扬的语气语调来练习读读诗的一二节,请一位同学带着这种感情基调来读一读。(指名1-2人读。)还不错,从你的朗读里,我听出了你对这个人的赞扬,对这个人的无限敬意。读的时候,你感觉哪几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赞扬和无限敬意?(学生找诗句)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作者在这里有没有交代?(没有)作者在这里设置了一个悬念,以引起下文,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把第三小节当中这个“?”读好,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设计意图: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复习掌握朗读诗歌的最基本的方法,抓住“唱”字定下的赞颂、赞扬的语调来朗读全诗。)

三、朗读赏析、赞颂雷锋

是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让全国人民如此深切的怀念着他?诗人以他的诗赞扬他,我想我们就应该以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情感来表现他的伟大,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这段文字。(课件出示第四节)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方法?(比喻)作者把雷锋比作一滴水,反应整个太阳的光辉,太阳赐予人类什么?(光、热……)雷锋像一滴水,把太阳的光和热全部无私的反射给人类,这让我想到了雷锋语录中的一句话:我活着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类的解放事业—— 共产主义而奋斗,它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作者把雷锋比做什么?(向党飞的鸟)——忠于党;后两个比喻句你是如何理解的?请同学们或轻声读,在读中领悟比喻句的作用?先小组交流一下,提名提问,并相机运用课件出示。

2、这段诗文中除了比喻还有什么修辞?读这段文字还用要注意的吗?(学生发言)排比。对,是排比句就得读出排比层层递进的气势。

教师小结:读这段诗文用了4个比喻句写出雷锋忠于党终于人民的品质,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对他这种优秀品质的颂扬、赞颂,又要读出排比层层递进的气势。

3、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觉来读一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同学们读的不错,但老师对同学们读的这三个副词还不满意(着重出示三个副词)"刚"在这里什么意思?该怎么读?(指导朗读)

刚——点明雷锋很年轻,他的生活才刚刚开始,表达了对雷锋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因此,这个词适合慢读、缓慢,让感情饱满一些。(指导学生再读)

其它两个副词呢?什么意思,该怎么读?(学生发言,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有感情朗读的基础是读懂课文。这部分内容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句子结构相似,运用了反复、比喻和排比的手法,这样的诗句十分适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老师起一个头分析第一个副词“刚”的作用并指导朗读以后,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学会分析朗读后面的两句,然后学生齐读,完成对课文内容地赏析。另外,在这一部分,也有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教育,那就是怎样赏析诗歌、怎样朗读诗歌,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四、自学诗歌,感悟雷锋

同学们读的真好、真会学习,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学习第四节诗的方法来自学这两节诗,自学完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自学五六节)

课堂展示,教师点拨:

1、当你生气、失望时经常用哪个语气词表达你的感情?(唉!)当你高兴时又会怎样呢:(啊!椰!)在这里“呵”又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赞叹、赞扬、敬佩……)(指导朗读 )

(设计意图:在朗读诗歌时读好语气词十分关键,为此我设计了生活中常用的两个语气词,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语气词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体会”阿”这个词的作用并注意缓读、慢读,将感情读充沛。)

2、为自己编歌曲、织罗衣、梳羽毛、流眼泪的人是怎样的人?――只为自己着想,自私自利的人.雷锋不为自己编歌曲、不为自己织罗衣……,那么雷锋是一种怎样的人?――不为自己着想、甘为别人奉献。(设计意图:让两类人形成对比,突出雷锋的不为自己着想、甘为别人奉献的精神。)

3、《国际歌》、红旗、花丛、浪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指名学生发言,教师点拨并小结.)

同学们会唱《国际歌》吗?会唱就能明白它象征的是——共产主义精神;红旗,除了我们教室前悬挂的五星红旗外,还有绣着镰刀、斧头的党旗,它象征着——党的光辉事业;花丛象征的是——全国人民,那么雷锋就是人民中普通的一员;浪花象征的是——千千万万青年志士,那么雷锋就是这千千万万青年志士中平凡的一员。这是作者对英雄雷锋的高度赞扬。

此时,再来让我们回顾课题《你,浪花的一滴水》,你觉的这首诗歌还仅仅是写雷锋的平凡吗?——更赞美雷锋平凡中的伟大。(板书:伟大)

(设计意图:再次回归课题,解决课前设置的疑问,突出赞美雷锋平凡中见伟大的精神。)

五、学雷锋、做雷锋

诗写到这里,诗人的心真的难以平静,心中总是有一股东西要迸发出来。为此诗人用了三个词,三个叹号来咏叹雷锋!

青春——年轻有为

永生——精神不朽

壮丽——事业壮丽

看到这三个词的时候老师脑海里涌现出司马迁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有的轻于鸿毛,有的重于泰山,雷锋的价值重于泰山;(引导学生说)特别是看到“永生”这个词时,我想到了臧克家的一句话:“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想、回忆名人诗句,赞美雷锋精神。)雷锋的精神永存,所以这三个词该怎么读?指名读、再读。

的确,雷锋以他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每个人,在雷锋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1963年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在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所以每年的3月5日就是“学雷锋日”。我国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也为雷锋题词“谁愿意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我国第三代领导人也为雷锋题词:“学习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课件出示领导人的题词)40多年来,雷锋精神感动着我们,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40多年来神州大地上踊跃一代又一代的“活雷锋”。不仅我们中国人民在学雷锋做雷锋,雷锋精神还走出了国门,曾在国际上掀起一股学雷锋热,雷锋精神成为我们的国粹。

(设计意图:在了解雷锋、品读雷锋、赞颂雷锋、感悟雷锋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的引导学生学雷锋、做雷锋。在关注知识传授的同时并注意德育教育.)

接下来让我们怀着对雷锋的赞颂也带着学雷锋做雷锋的热情,再把全诗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设计意图:最后通读全文,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深刻的印象。)

六、学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唱雷锋

40多年过去了,缅怀雷锋,依然感动,最后让我们学唱雷锋,在歌声中让我们收拾自己的东西有序的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学习雷锋好榜样》是我们十分熟悉的歌曲,学唱歌曲,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附:板书设计:

你,浪花的一滴水

平凡      伟大

(说明:这种板书设计简洁实用,概括了雷锋的伟大品格,平凡与伟大同时出现在黑板的正中,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教案篇四

1、教材地位及作用。

《你,浪花的一滴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英雄”主题单元的第一篇重点讲读课文,诗歌清新优美,含蓄精练,是一首歌颂雷锋精神的现代诗诗。作者以饱蘸情感的笔墨,讴歌了雷锋平凡的事迹,咏叹了雷锋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有技巧、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悟雷锋平凡而伟大的生命过程,体会诗人以真挚的情感表达赞颂之情,使学生的心灵在感悟雷锋精神中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2、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深入挖掘诗歌诗句的情调、韵味,探索作品的话外之音、言外之旨,从而真正理解、感悟雷锋精神的实质内涵。

能力:有技巧、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引导学生以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提高学生赏析诗歌的综合水平。

情感态度:感悟雷锋平凡而伟大的生命过程,体会诗人以真挚的情感表达赞颂之情,使学生的心灵在感悟雷锋精神中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全诗深刻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真挚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理解、赏析诗歌的综合水平。

(2)品味诗歌的语言、意境、与情感之美,能够深情地诵读全诗。

(3)在感悟雷锋精神过程,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学情分析]

雷锋,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我们学习的楷模。雷锋,这个名字是如此的深入人心,对我们这一辈人,或上一辈人来说就是我们的心目中的英雄,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人熟知的好榜样。可是对如今六年级的孩子来说,雷锋就是做好人好事的代表,仅此而已,为了使他们了解雷锋这个活生生的人,为理解诗歌做充分的准备,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雷锋的资料,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在课堂上必须联系雷锋的故事语录,才能更好的体会诗歌语言的美丽,领悟英雄――雷锋的人格魅力。

我所执教班级的学生喜欢朗读,特别是齐读,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再加上本课内容易懂,语言清新优美,含蓄精练,饱含赞美的情感且节奏感强,特别适合有感情朗读,根据这一特点,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充分朗读,在读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

1、《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标。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掌握了朗读诗歌的基本方法,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去朗读。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针对本课非常适合诵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突出以读为本,在读中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在朗读指导环节中,教师既要关注到学生平时积累的朗读经验,又要注重本堂课朗读指导的层次性。由于这篇课文内容难度适中,不需老师过多讲解分析,因此这节课,可基本选用“学生自主朗读、教师指导朗读、学生自己感悟”的教学方法。教师以一个伙伴的身份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感悟诗歌语言的美丽,英雄----雷锋的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课,了解雷锋

1、教师深情导入:同学们,今天,在这里,我要唱一个人。他不是将军,确立了无数功勋;他不是文豪,却写下不朽诗文;他如此平凡,如此年轻,像一滴小小的春雨,却渗透——亿万人的心!请同学们猜一猜我要歌唱的这个人他是谁?(雷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雷锋的诗歌——《你,浪花的一滴水》。(教师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一遍,再来一遍,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题目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它把谁比作了谁?作者用“浪花的一滴水”来比喻雷锋的用意是什么?(雷锋很普通,很平凡,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一样。)(板书:平凡)从题目本身来看,文章似乎只是在写一个人的普通与平凡,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内容来看一看。(设计意图: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也为后边赏析、感悟雷锋的伟大打埋伏。)在走进课文之前,先让我们来交流一下课前我们搜集到的有关雷锋的资料,让我们来了解雷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设计意图:既锻炼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能力,也使雷锋这个人物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变的有血有肉,变得丰满起来,为学生理解雷锋精神做好充分的准备。)

老师也搜集了大量的有关雷锋的资料,这是我搜集的一段关于雷锋生平的资料。(课件出示:雷锋生平资料)(设计意图:前面学生搜集的资料可能很丰富,但不一定完整,教师出示雷锋生平,是为了让学生对雷锋的一生有一个较完整的了解。)

过渡:通过搜集的资料,我们了解了雷锋的生平事迹,初步触摸到了雷锋的精神、品质。下面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把诗歌大声的朗读一遍吧。(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触摸雷锋这一人物形象的精神、品质。)

二、朗读指导,品读雷锋

1、同学们,怎样才能把诗歌读好?朗读诗歌时应注意些什么?请根据你的学习经验来说一说。(学生发言)

老师:同学们都很会学习,注意到了学习经验的积累,要读好诗,不仅要注意到它的节奏、语气、语调,更重要的是正确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比如全诗的第一节中,作者就用一个字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是哪一个字?设立了一个怎样的基调?(学生发言)

2、好,下面就请同学们用颂扬的语气语调来练习读读诗的一二节,请一位同学带着这种感情基调来读一读。(指名1-2人读。)还不错,从你的朗读里,我听出了你对这个人的赞扬,对这个人的无限敬意。读的时候,你感觉哪几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赞扬和无限敬意?(学生找诗句)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作者在这里有没有交代?(没有)作者在这里设置了一个悬念,以引起下文,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把第三小节当中这个“?”读好,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设计意图: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复习掌握朗读诗歌的最基本的方法,抓住“唱”字定下的赞颂、赞扬的语调来朗读全诗。)

三、朗读赏析、赞颂雷锋

是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让全国人民如此深切的怀念着他?诗人以他的诗赞扬他,我想我们就应该以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情感来表现他的伟大,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这段文字。(课件出示第四节)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方法?(比喻)作者把雷锋比作一滴水,反应整个太阳的光辉,太阳赐予人类什么?(光、热……)雷锋像一滴水,把太阳的光和热全部无私的反射给人类,这让我想到了雷锋语录中的一句话:我活着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而奋斗,它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作者把雷锋比做什么?(向党飞的鸟)——忠于党;后两个比喻句你是如何理解的?请同学们或轻声读,在读中领悟比喻句的作用?先小组交流一下,提名提问,并相机运用课件出示。

2、这段诗文中除了比喻还有什么修辞?读这段文字还用要注意的吗?(学生发言)排比。对,是排比句就得读出排比层层递进的气势。

教师小结:读这段诗文用了4个比喻句写出雷锋忠于党终于人民的品质,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对他这种优秀品质的颂扬、赞颂,又要读出排比层层递进的气势。

3、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觉来读一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同学们读的不错,但老师对同学们读的这三个副词还不满意(着重出示三个副词)"刚"在这里什么意思?该怎么读?(指导朗读)

刚——点明雷锋很年轻,他的生活才刚刚开始,表达了对雷锋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因此,这个词适合慢读、缓慢,让感情饱满一些。(指导学生再读)

其它两个副词呢?什么意思,该怎么读?(学生发言,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有感情朗读的基础是读懂课文。这部分内容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句子结构相似,运用了反复、比喻和排比的手法,这样的诗句十分适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老师起一个头分析第一个副词“刚”的作用并指导朗读以后,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学会分析朗读后面的两句,然后学生齐读,完成对课文内容地赏析。另外,在这一部分,也有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教育,那就是怎样赏析诗歌、怎样朗读诗歌,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四、自学诗歌,感悟雷锋

同学们读的真好、真会学习,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学习第四节诗的方法来自学这两节诗,自学完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自学五六节)

课堂展示,教师点拨:

1、当你生气、失望时经常用哪个语气词表达你的感情?(唉!)当你高兴时又会怎样呢:(啊!椰!)在这里“呵”又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赞叹、赞扬、敬佩……)(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在朗读诗歌时读好语气词十分关键,为此我设计了生活中常用的两个语气词,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语气词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体会”阿”这个词的作用并注意缓读、慢读,将感情读充沛。)

2、为自己编歌曲、织罗衣、梳羽毛、流眼泪的人是怎样的人?――只为自己着想,自私自利的人。雷锋不为自己编歌曲、不为自己织罗衣……,那么雷锋是一种怎样的人?――不为自己着想、甘为别人奉献。(设计意图:让两类人形成对比,突出雷锋的不为自己着想、甘为别人奉献的精神。)

3、《国际歌》、红旗、花丛、浪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指名学生发言,教师点拨并小结。)

同学们会唱《国际歌》吗?会唱就能明白它象征的是——共产主义精神;红旗,除了我们教室前悬挂的五星红旗外,还有绣着镰刀、斧头的党旗,它象征着——党的光辉事业;花丛象征的是——全国人民,那么雷锋就是人民中普通的一员;浪花象征的是——千千万万青年志士,那么雷锋就是这千千万万青年志士中平凡的一员。这是作者对英雄雷锋的高度赞扬。

此时,再来让我们回顾课题《你,浪花的一滴水》,你觉的这首诗歌还仅仅是写雷锋的平凡吗?——更赞美雷锋平凡中的伟大。(板书:伟大)

(设计意图:再次回归课题,解决课前设置的疑问,突出赞美雷锋平凡中见伟大的精神。)

五、学雷锋、做雷锋

诗写到这里,诗人的心真的难以平静,心中总是有一股东西要迸发出来。为此诗人用了三个词,三个叹号来咏叹雷锋!

青春——年轻有为

永生——精神不朽

壮丽——事业壮丽

看到这三个词的时候老师脑海里涌现出司马迁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有的轻于鸿毛,有的重于泰山,雷锋的价值重于泰山;(引导学生说)特别是看到“永生”这个词时,我想到了臧克家的一句话:“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想、回忆名人诗句,赞美雷锋精神。)雷锋的精神永存,所以这三个词该怎么读?指名读、再读。

的确,雷锋以他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每个人,在雷锋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1963年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在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所以每年的3月5日就是“学雷锋日”。我国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也为雷锋题词“谁愿意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我国第三代领导人也为雷锋题词:“学习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课件出示领导人的题词)40多年来,雷锋精神感动着我们,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40多年来神州大地上踊跃一代又一代的“活雷锋”。不仅我们中国人民在学雷锋做雷锋,雷锋精神还走出了国门,曾在国际上掀起一股学雷锋热,雷锋精神成为我们的国粹。

(设计意图:在了解雷锋、品读雷锋、赞颂雷锋、感悟雷锋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的引导学生学雷锋、做雷锋。在关注知识传授的同时并注意德育教育。)

接下来让我们怀着对雷锋的赞颂也带着学雷锋做雷锋的热情,再把全诗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设计意图:最后通读全文,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深刻的印象。)

六、学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唱雷锋

40多年过去了,缅怀雷锋,依然感动,最后让我们学唱雷锋,在歌声中让我们收拾自己的东西有序的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学习雷锋好榜样》是我们十分熟悉的歌曲,学唱歌曲,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附:板书设计:

你,浪花的一滴水

平凡伟大

(说明:这种板书设计简洁实用,概括了雷锋的伟大品格,平凡与伟大同时出现在黑板的正中,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教案篇五

这篇选学课文是一首雷锋的赞歌。这首诗言简意赅,以流畅明快的诗句,生动形象的比喻点明了雷锋年轻、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热情歌颂了雷锋忠于党,大公无私的崇高精神。

二、学情分析

雷锋的故事家喻户晓,有些学生在幼儿园的时候都已经听过了雷锋的故事,一提起做好事,自然地想起雷锋,因此,雷锋的精神不难提炼。所以,教学设计时,我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诗歌的朗读学习,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诗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1、领会诗的中心思想,学习雷锋忠于党,大公无私的精神品质。

2、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全诗。

4、自己也来写一写小诗。

四、教学意图

阅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如何体现?我以其中一节诗作为“例子”,让学生受此启发,举一反三,自己学习其他段落。我认为这样既能体现“精选教学内容,在学法上加以引导,在难点处加以点拨”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的地位。协调好师、生的关系,定位好师、生的角色,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矛盾,我认为这样能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五、教法学法

1、教法:范读领读、点拨教学

2、学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3、学法:依据原文、进行仿写

六、教学流程

1、亲切地呼唤一声——雷锋

带着感情呼唤雷锋,说说你是带着怎样的感情呼唤的?

2、深切地怀念你——雷锋

回忆雷锋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情吧!

3、我来赞一赞你——雷锋

雷锋的故事我们记忆犹新,假如让你用一件事物来与雷锋作比,你会选择什么?

4、品读诗歌,尽情抒发情怀

带者对雷锋的怀念,敬佩有感情的读课文。

5、拓展延伸,进行仿写

展开合理的想象,写出心中的雷锋。

课前,我就请学生阅读查阅了雷锋的资料。雷锋的故事家喻户晓,有些学生在幼儿园的时候都已经听过了雷锋的故事,一提起做好事,自然地想起雷锋,因此,雷锋的精神不难提炼。所以,教学设计时,我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诗歌的朗读学习,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诗的情感。“授人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方法的积累。在教学中我挑选一节进行较为细致的教学。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感悟到诗所表达的中心后,我进行了拓展延伸,请生思考还可以把雷锋比作什么?仿照原诗,歌颂你心目中的雷锋。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及教师的点拨,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思维激活了,抒发出了对雷锋的思念。写出了对雷锋的敬佩。读写结合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五、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简单明了,揭示了课文所表达的中心。

你,浪花的一滴水

刚展翅的鸟

才点亮的灯          年轻

刚敲响的鼓

一个音符            平凡

一根纤维

红花一瓣             伟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