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传承优良家风绘画作品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演讲稿(汇总5篇)

2023年传承优良家风绘画作品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演讲稿(汇总5篇)

ID:4119600

时间:2023-10-03 15:26:00

上传者:ZS文王 2023年传承优良家风绘画作品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演讲稿(汇总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传承优良家风绘画作品篇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顾名思义,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而优秀的家风是由和谐充实的家庭生活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构成的。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了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从而也足以见家风的重要性了。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也影响我们的心灵,塑造我们的人格,这种无言的教育,是打造一个人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的`最重要因素。

北宋著名文学家司马光,身居丞相高位,在政坛上叱咤风云,但他却从不忘教育子孙这个重任,面对富足无忧的家境,他写下《训俭示康》一文,警示儿孙,反复要求儿孙们恪守俭朴,抵制奢靡。正是在这种严谨优秀的家风下,他的子孙没有沉迷,没有颓废,反而拥有了一种全新的动力面对生活。他的儿子司马康俭朴自律,后官至校书郎,博古通今,亦为一代文豪,为司马家庭创造了新的辉煌。

家风无关贫富,无关知识,重要的是整个家庭的德行修养,家风好,文盲也能造就优秀子孙,家风差,金山也会被蛀空,所以,良好的家风才是家族振兴的活力源泉。

对于构建和谐家风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家庭成员要理智,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

2、要与父母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要尊敬老人,关心老人;

3、要开朗,乐观,与邻里和睦相处,关心和帮助邻居;

4、热心待人,团结友爱,要以友善的态度为人处事;

同学们,我们正处于朝气蓬勃的美好年华,我们身上肩负家族、乃至国家的希望与期待,所以,我们应当继承,发扬优秀家风,严于律己,不断进取。让优秀家风传承千古,让我们勇敢前行。

传承优良家风绘画作品篇二

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八(8)班的刘科煜,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

古人有云:“齐有人焉,于斯为盛。其余文雅儒素,各禀家风。”家风,是由父母祖辈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的风尚,也是家庭成员道德水平的集中体现。我们家的家风是:爱和尊重。

爱,从孝亲敬长开始做起。我的父母总是身先力行,用自己的行动默默感染着我。从我记事起,每个月,爸爸妈妈总是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带我去外公外婆家看望他们。不管是艳阳高照的夏日还是寒气逼人的严冬,爸爸妈妈总会给外公外婆送去真切诚挚的关怀,一袋袋醇香的大米,一株株鲜嫩欲滴的白菜,一件件厚实暖和的大衣,都蕴藏着爸爸妈妈的孝心和爱。骄阳明月之下,坐在小院里,扇扇蒲扇,聊聊家常,望着外公外婆发自内心的笑容,我也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学会了孝敬和感恩。无论多忙,我都会回到那个碧水青山间的小山村看看外婆外公,在日常中多多帮父母分担劳动和烦恼。孝敬之风,在我们家中永久不散。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是父母教会我的重要内容。前几年,热爱历史的我常常趁着假期去全国各地的博物馆追寻历史文博。每次在路途中,妈妈都会提醒我,在博物馆里不要用手触摸展柜,要静静地观赏与聆听,尊重关爱每个热爱文博的游客和辛苦的清洁人员。我也把这些话时常记在心里,在图书馆时,我会安安静静地品读一本本书;在收掉快递外卖时,我总会为派件小哥送上一句温暖的感谢。贾谊曰:“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这也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总会与他人和谐友爱地相处,总是成为那位幸运的“爱返者”。

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更是每个华夏儿女成长的精神足印。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延续良好的家风家训,成为它的传承与实践者吧!

谢谢大家!

传承优良家风绘画作品篇三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规。我们家的家风和家规虽然很简单普通,但是这其中会让我受益匪浅。爸爸妈妈告诉我,从小就要做一个不能浪费的人;做人要善良、诚实;做事不能昧良心、伤天害理。

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我讲,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我们不能随便浪费每一粒粮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我一直都默默记在心里,我要做一个不浪费粮食、不浪费物资、不浪费任何一个有用有价值的东西的人。

我现在是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了,已经懂得了很多道理,我也能辨别出很多事情的好坏和是非了。去年我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是:

在四川达州的一个生活区中一位老奶奶自己摔倒骨折,叫喊三个小学生帮助她,把她扶起来,她却诬陷小学生,说是他们把她推倒的,让学生的家长赔钱。学生的家长在得知真实情况后,知道了孩子是被冤枉的事实,他们选择了报案,最后经过公安局的调查和判案后对敲诈的当事人进行了拘留和罚款。看完这则新闻后,我想起来我们家的家风:人不能做昧良心、伤天害理的事。如果一个社会到处都是昧良心伤天害理的事,那我们的国家就要灭亡了。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无私奉献、有爱心的好心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美好更加强大。

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中的家规家风来管理的。只有我们每个人认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和家规我们的深灰才能更加稳定、和谐、繁荣、强大。

传承优良家风绘画作品篇四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那年,我降生在现在生活的家庭里,到如今已经12年了。生活中,父母常教育我要做一个孝敬老人、勤俭持家、会感恩、懂礼仪的孩子。父母的耳濡目染、日常的潜意默化,使得我家的家风在我身上逐渐凸显出来。

“百善孝为先”。孝是我家家风亘古的主题。孝顺父母,孝敬老人。我一直懂得要孝顺父母,是父母把自己生出来并养育长大,我们要尊重父母、孝敬父母、报答父母。不要让父母担心,更不能让父母伤心,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同样我的父母也很孝顺他们的父母。

“俭”是我家家风的第二个特点。我们家提倡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节俭从小事做起。记得有一次我们家的水龙头坏了,怎么也关不紧,妈妈就在水龙头下放一个桶,一天滴的水装了满满一大桶,妈妈就用这一桶水做饭洗菜。并且把洗菜的水留着冲厕所。节俭这两个字深深的刻在我的心里,从小我就懂得节约。比如纸写完正面还可以用反面来写,写完后还可以用来折纸飞机玩,这样不仅节省了纸张,还可以废物利用;废纸、易拉罐、矿泉水瓶收集起来拿到回收站卖后买学习用品。从小我就养成了节俭的习惯。

嘴边。在公众场合不大声喧哗;吃饭时不狼吞虎咽;走路不疯逗打闹。见人打招呼,对人有礼貌。良好的礼仪,不仅提高自己的素养,也构建了良好的邻里关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家风是祖祖辈辈一代代传下来的,它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要让这良好的家风一直延续下去,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传承和发展。

传承优良家风绘画作品篇五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子,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一个好的家风就如同一个人的气质,一个家族的品性一样。在举手投足间,体现出这种习性。一个家庭,如果没有正确的良好的风气和规距,那么就谈不上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到和睦相处。

一个人的成长有没有受到好的家风熏陶,结果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有时候有什么样的家风和习惯,往往就会让人有什么样的感受。如果你是一个邋遢的人,那么很多人都会厌恶你,而且你给他的印象绝对是差评。当然,如果你是整洁漂亮的人,你会在他心中留下最好的印象。

在我们家,我父母从小就教导我做人要宽容,宽容在我心中了落下了根,当别人无意中踩到了你,应该说一声“没关系”。当别人不小心弄坏了你东西,这时你应该付之一笑。在这些小事上,你要学会宽容。每次对别人的宽容,都会使自己和别人感悟更多,感受更多!

我觉得,只要仔细观察和留心一下,我们就能发现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只要是能以宽容对待他人的人,一般都是受人们的欢迎的人。而且在人与人交往中,有时难免会有些小摩擦,但是只要是无恶意的,我们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如果在日常的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够宽容对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改过的机会。我们应该本着“和为贵”的精神,绝不斤斤计较别人的过失,又多为他人考虑,既能确立起友善的人际关系,又能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环境。

当然还有一些家族的子弟整天游手好闲,大肆花钱,然而大多数用的都是父母的钱。

现在的许多人常常哀叹中国为什么富不起来。这当中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知节俭。

小时候,我们都会背诵这样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时候,长辈们都用这首诗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浪费粮食,要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但是现在的我们都长大了,可是我们当中的许多人都忘记了节俭的意义。

然而在我们家里,看起来一些很小的事,像是水龙头的水“哗哗哗”的流着水,然而在一些人看来,这些水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他们却不知淡水资源的缺少。但是一些山里的贫困孩子,他们能省就省,他们可能经常吃不饱饭,也有可能连学都上不了,所以现在的人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有一条就是“尚俭”。它的意思就是崇尚节俭,乐于节俭,甘于节俭,把节俭这件事当做是“甘之如饴”的乐事。我们崇尚节俭,反对奢侈,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对别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然而好的家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它需要长期的“润物细无声”。对于青少年来讲,则是要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

在一个家中,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在社会中,家风是社会的新面孔;在国家里,家风是整个国家的尊严和传承。所以我们要将好的家风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