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爱国家庭小故事 家庭故事演讲稿(大全6篇)

2023年爱国家庭小故事 家庭故事演讲稿(大全6篇)

ID:4120425

时间:2023-10-03 15:36:12

上传者:琉璃 2023年爱国家庭小故事 家庭故事演讲稿(大全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爱国家庭小故事篇一

我叫xxx。今天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我身边故事,一个关于亲老孝老最美家庭的故事。

在我们单位,提起职工李春辉-“李大姐”,那是得到大家称赞与佩服,一是她工作努力出色,二是她亲老孝老,任劳任怨,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用爱心呵护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用真心维护着家庭的美满幸福。

在原老供电局职工宿舍楼下,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面,院坝里晾着很多衣服和被子,旁边坐着一个年迈的老人,嘴里一直喃喃的念叨着话语,身旁一个身材微胖,年逾中年的妇女在给她赶着蚊蝇。在平常人眼中,这是多么温馨的时光。可谁知道,这位喃喃话语的老人竟是一位82岁高龄的重度老年痴呆症患者,而旁边这位正是她的儿媳妇,李春辉。

10多年前,婆婆得了老年痴呆症,瘫痪在床,脾气也变得暴躁,随意对身边的人进行谩骂,请来的保姆被骂走一个又一个,李大姐只好自己独自一人挑起照顾老人和家庭的重担。为了照顾婆婆,李大姐每天都跟时间“赛跑”,奔波于单位和家的“两点一线”。每天一下班,她就迅速回到老人身边,重复每天的分工。

帮婆婆做饭、喂饭,帮她洗脸、洗脚、搽拭身体或洗澡,陪婆婆说话,给婆婆按摩,一天累下来,原本就有糖尿病的她经常是腰酸腿疼,第二天又要重复前一天的内容,而她经常说:“痴呆婆婆就是我的娘,她受尽了生活磨难,服侍她是我的.义务。”

她悉心的照料婆婆,但婆婆有时可“不领情”,无故的谩骂她,刁难她。经常把饭和汤水倒在地xx上,更甚的是,她有时就在床上大小便,李大姐内心满是委屈,看着又气又心疼,但还是一身不吭的给老人重新换上衣服、被褥,并趁着老人休息的时候赶紧把弄脏的衣物洗了晾干,以备不时之需。俗话说: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李大姐十年来锲而不舍的贴心照顾,渐渐的婆婆的态度也有了变化,慢慢对她产生了信任和依赖感,现在每天看见她下班回到家,都朝他微微点头微笑。看着老人嘴角的笑容,李大姐发自内心的高兴,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

人们常常夸她孝敬老人,是个好媳妇,甚至有人来向她来取“孝经”。李大姐总是腼腆的说:“孝敬老人要有精心、耐心,还要有恒心”。

这三条说起来容易,但每一条能够做好都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吃喝拉撒睡”是每人每天生活必不可少的,对于身体健康的人不算什么,但是对一个常年患病以及瘫痪在床的老人来说,如何能不怕麻烦、体贴入微的照顾好生活起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李大姐精心的照顾着婆婆的饮食起居,按时帮老人喂饭、按摩、换洗衣物,天天如此。

由于李大姐的孝顺和辛勤劳动,老人这么多年没有褥疮了。

其实,尊重孝道并不难。困难在于这十年的坚持和耐心。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李大姐这个比亲闺女还亲的儿媳妇把儿子、闺女应尽的孝道都尽了。

李大姐亲老孝老的故事让我深深的感动,但更多的是启迪:亲老孝老不能停留在一日之功,注重的是坚持,更多的是要走进他们的生活和心里,让老人不寂寞,幸福地安度晚年是是我们做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爱国家庭小故事篇二

8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厨房里做饭,忽然觉得头晕头痛得厉害。当他急匆匆地把她送到医院时,她已陷入重度昏迷。

医生在她的脑袋里发现了一个鸡蛋大小的肿瘤。

“给她开刀吧,我就是砸锅卖铁也得给她治病,她才50岁呀……”看着躺在病床上面无血色的女人,他哽咽地对医生说。

按照他的要求,医生前前后后一共为她做了3次开颅手术,总算成功地将她头部那个肿瘤摘除了。

她的命保住了,可是,她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行动自如了,话也说不清,站也站不稳。而近40万元的巨额医药费使得他们再也没有力量承受更大的压力,他只好把她带回家休养。

出院半年后,医生开的药她基本上吃完了,他那点儿微薄的退休金,除了养家之外,根本就买不起那些昂贵的药品。

“咱买不起那些好药,必须得想其他办法。”那天,他对愁眉苦脸的妻子说。

此后,他每天带她到离家不远的山路上“散步”。像牵着一个刚开始学走路的小孩子一样,他在前面牵着她的双手倒退着走,她在后面一点一点艰难地挪动脚步。

最初的锻炼缓慢而艰辛,她每迈出一步都要付出比常人多无数倍的努力。一个小时下来,她还没能挪出去10米8米,两人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了。可是,他们还是咬牙坚持着,一天又一天,从未间断。

她终于可以松开他的手,扔掉拐杖,自己缓缓前行了,他又决定带她去爬山。就在他们天天“散步”的那条路旁边,有一座垂直高度300多米的小山,山上有一条盘旋而上的石阶小路。

第一次带她来到山脚下,他才得知爬那座山竟然要交费,一次两元,那是一家农家乐旅馆开辟的小路。

“我要为你开辟一条上山的路,那样你就可以天天上山锻炼身体了。”他说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她吓了一大跳:“你是疯了还是有力气没处使?”

那座小山虽然不太高,但山上也是乱石嶙峋,要想开出一条路来,难上加难。

他第二天就带着工具上山了,一把镢头,一把锹,再加上一根粗粗的钢钎,当然,还带着她。他干活儿的时候,她就坐在旁边,手里拿着毛巾和水壶,看到他脸上流汗了,她就上前轻轻地给他擦汗,再把水壶递过去,让他喝口水……两个人的筑路工程,进展得十分缓慢。

好多天过去了,他们才修好几级台阶,钢钎却断了几次,他的手也磨掉了几层皮……

一个年近半百的男人带着一个行动不便的女人,起早贪黑地干,要在那座小山上凿出一条路,路过的人都说,莫非是愚公再世?他却只管低头修路。

那条山路就像一条缓缓爬行的大蚯蚓,一天天向山顶延伸着。3年来,他就这样一天不停地在山上劳作着。原来那个连走一步路都费劲的女人气色竟然越来越好,身体也越来越有力气了。

1000多个台阶,1000多个日夜,他们终于沿着自己开凿的那条小路爬到了山顶。

每天一大早,他和她穿着轻便的运动服,顺着那条路上山,俯视被霞光笼罩的城市,打一会儿太极拳,再哼着小曲儿下山。

她总是轻松地走在他前面,像顽皮的孩子一般。她的身上早已看不到昔日危重病人的影子。医生们都说,那是他们不敢相信的奇迹。

那条路被她戏称为“爱情阶梯”,他听了,呵呵地憨笑:“我没有钱,只好用力气来疼你。”

渐渐地,那条路不再只属于他们俩,越来越多的人听说了他们的故事,知道了那条路。年轻的恋人,还有年老的伴侣,清晨或傍晚,总喜欢手拉着手,一步一步爬上爱情阶梯,用心体会真爱的味道。

爱国家庭小故事篇三

郑板桥(1693—1765)是清朝"扬州八怪"之一。他在山东潍县当县官时,儿子小宝留在兴化乡下的郑墨弟弟家。

小宝6岁时上学了。为了教育儿子,郑板桥专门给他的弟弟郑墨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溺爱。"

他的"道"是什么呢?他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

郑板桥自己是个读书人,他并不是看不起读书人,他看不起的是:读书就是为了做官。

郑板桥自己最重视的还是儿子的品德。他对弟弟说:"我不在家,儿便是由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幼子而姑纵惜也。"他主张,他的孩子和仆人的儿女应平等对待。他说:"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凡鱼餐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头肉乎!"

后来,郑板桥不放心小宝的成长,就把他接到身边,经常教育小宝要懂得吃饭穿衣的艰难,要同情穷苦的人。教育儿子"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由于郑板桥的严格教育和言传身教,小宝进步很快。

爱国家庭小故事篇四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则关于淡水资源缺乏的资料:我国的水资源稀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国家防汛指挥部工程师介绍: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是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列为世界上最贫水的十三个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稀缺在北方地区表现得尤其严重。北方水资源只占全国的90%,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南方地区的三分之一。而北京市这样的大型城市则面临着水资源极其匮乏的严重局面,以至于将要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并且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形成瓶颈作用,北京市人均水资源不足300立方米,只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八分之一,世界人均的三十二分之一,节约用水是摆在全市人民面前的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看了这些资料,让我们全家都大为震惊,决定保护珍贵的水资源,下面就是我家的一些节水小故事。

故事一:时刻牢记要节水。

有一次,我在洗手的过程中,一直把水笼头开着,爸爸发现后对我说:“上次的资料看了你忘记了吗?水资源宝贵啊”说着他就把水笼头关了。他又接着说:“我后我们家要争当‘节水先锋家庭’!我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我听了拍手赞成,并为刚才的行为感到惭愧。于是,我立即回到房间,写了张纸条——“请随手关上水笼头!”贴在了水池上方的墙上。有亲戚来我家作客时,他们看到了那张纸条,都夸我是个具体环保意识的新时代少年。

故事二:废水三重奏

妈妈的节水法宝是废水三重奏,妈妈用洗衣服的水来拖地,再用拖完地的水冲厕所。别看妈妈这三招最简单,但却是我家的众多节水方法中最管用的一招,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并且妈妈是第一个使用妙招的人。节水,从妈妈开始,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故事三:饭后洗碗有妙招

以前妈妈洗碗总是对着水笼头直接冲刷,自从看了那则报导以后,我就成了小小节水监督员,这个现象被我发现后,我就做起了试验,最后我发现用盆接水洗比直接对着水笼头冲要节约很多水。于是,在我的提醒之下,我们家洗碗的方式就变了。

有了这些前奏,我们家便在节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们全家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很多的节水方法,现在已有好多方案进入实施阶段。如果你也有好的节水妙招,不妨拿出来和我切磋切磋啊,为保护水资源共同努力!

爱国家庭小故事篇五

孩子10岁,五年级期末考试,数学不及格。

孩子拿着成绩单给我们看,一脸不开心。我问他有没有找到原因,他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数学老师教的不好,而且总是对我们发脾气,我们全班都不喜欢他。”

我一听接着问他:“哦,是吗?那你们班数学第一名考了多少分。”“97分”,孩子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

“我尊重你们班的这位同学,不是因为他考得好,而是因为他知道孰轻孰重,是个强者。就算他不喜欢数学老师,但他还是努力地去学了,就像太阳,带着自己的光芒。

而你呢,就像镜子,别人让你不开心了,你反射出来的就只有不开心。你愿意做太阳,还是继续做一面没有个性的镜子。”

“我要做太阳。我知道了,就算老师不喜欢我们,我也要尊重他,我会好好听课的,不行的话就自己努力,做一个主动的强者。”

从此以后,孩子的数学成绩渐渐提高,他也学会了对自己负责,遇事不抱怨,犯错也不会推卸责任。

爱国家庭小故事篇六

我的家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由贪玩的我,贪睡的爸爸和贪吃的妈妈组成。

说起妈妈,我便想起了食物。她总喜欢往有食物的地方走,连去超市也不例外。比如前几天我们去买袜子,走着走着妈妈就把我领进二楼食品区了,我问:“妈妈,二楼有袜子吗?”

妈妈一拍脑袋:“瞧我这记性,走到食品区来了!”我哭笑不得:“是被香味引诱过去的吧?!

“起——床——啦——!”随着我的一声尖叫,爸爸不情不愿地从床上爬下来,我以为好了,谁知过了一会,爸爸又“倒下去”了。这样的情景简直“天天在发生”,我和妈妈叫得声嘶力竭,爸爸不情又不愿,闹得全家不开心。

“妈妈,你行行好,让我下去玩会吧!”我口舌费尽,妈妈才勉强同意:“好好,你下去……”妈妈还没说完,我便一阵旋风,刮到楼下。“啊——”一声尖叫,朋友多多跑过来:“般般,你又玩疯了吧,叫你别骑这么快,这下好了,手碰破了,还好没流血。”我从地上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一边扶起自行车,一边感慨道: “贪玩害‘死’人呀!”

啊,忘说了,我们家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书多。一进门,哇,鞋柜上三本书,餐桌上一摞书,连食品柜里也被占领了一层,更别提电脑桌和书柜了,嘻嘻,我的被窝里也“窝藏”了好几本。

我们仨看书的癖好各不相同,爸爸爱看“福尔摩斯探案集”,边吃边看,而且不影响吃饭的速度;我呢,拿着一本刚到的“我们爱科学”,看得津津有味,牛奶也忘喝了,面包也忘吃了。妈妈最看不惯我们在餐桌上看书了,可我们屡教不改。妈妈看“王国维点评红楼梦”、“诛仙”、“铁梨花”……,她绝不边吃边看——她干脆不吃,直接看。

瞧,这就是我的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