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老师事迹材料第一人称(通用5篇)

四有老师事迹材料第一人称(通用5篇)

ID:4137115

时间:2023-10-03 19:30:22

上传者:笔舞 四有老师事迹材料第一人称(通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四有老师事迹材料第一人称篇一

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特向全社会公开承诺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接受学生、家长、行风监督员监督。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敬业奉献。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对工作敷衍塞责。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承诺人:

二〇年三月日

四有老师事迹材料第一人称篇二

7月,刘冰玲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已经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工作了二十个春秋,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不曾有惊人的壮举,也没有耀眼的光环,她始终执着从教,精心育人,从未懈怠,一直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好老师。

一、做一名学识扎实的好老师

二、做一名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三、做一名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

在刘冰玲的班级里,基础薄弱的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偏爱。在课堂上,她提问最多、辅导最多的就是这些学生,表扬鼓励更多的还是这些学生。课后,她善于跟学生一起谈心、交朋友,使这些学生体会到老师爱他们,使他们重拾自信,恢复了尊严感,正视自己,并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整个班级,人人以己为荣,人人以班为荣,一个团结而有凝聚力的班级就是大家的“家”!

刘冰玲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辛勤耕耘,初心不改。

四有老师事迹材料第一人称篇三

王丽老师现担任苏宁小学三年一班班主任。1990年,她怀揣着美丽的教育之梦在苏宁小学开始了教师生涯。二十八载光阴荏苒,用心耕耘,呵护童心,启迪智慧,用心灵经营教育,用执着践行教育,在辛勤的耕耘中收获着满满的温暖和幸福!

一、立德树人,厚德载物,做一名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

“德领才、德蕴才、德润才。”28年的教师生涯,王老师一直怀着敬畏之心,固守教师之魂、敬守教师之德,谨记教师之职,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安静教书,潜心育人”的教育理念。28年来她一直坚守在班主任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带着对教育的热情,怀着对学生无限的爱,实践着当一名好教师的理想,踏实、努力、勤奋地工作着。她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子们,虽不曾有惊人的壮举,也没有耀眼的'光环,却是执着从教,精心育人,从未懈怠,一直努力着,使自己成为一名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厚德载物,教会孩子们用一颗友善与包容之心,对人对事,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从教以来,王老师本着“教书先育人”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习惯。初入小学,就召开了《我是文明小天使》主题班会,让学生懂得约束自己,懂得文明言行的重要。以后每周的班会课都有相应主题内容的引导,有针对地进行诚信教育、责任教育、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过这些,帮助孩子们辨美丑,识善恶,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塑造了学生健康、和谐的人格。对待家长有时对学校、老师工作的不理解,她坚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他们,理解他们,包容他们,从而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从而使家长们成为她教育的助力。

二、不忘初心,静心育人,做一名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工作中,她服从学校安排,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追名逐利。无论学校将什么样的班级交给她,哪怕是只剩一年就毕业的,她也从无怨言,努力做到最好,每当毕业的孩子们传来成功的喜讯,都令王老师感到无比的骄傲与幸福。从教的28年来,她始终保持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不管遇到怎样的状况,她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即使在病痛中,在孩子中、高考时也不耽误学校的工作,以大局为重,静心育人。正是有着做一名好老师的理想与信念,在班级管理中她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的追求,欣赏学生的亮点,激励学生进步,信任学生言行,宽容学生的过错。以尊重与爱为底色,守望学生成长,成就他们最好的自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王老师默默奉献,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前行。

三、不断学习,完善自我,做一名学识扎实的好老师。

为了不断地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养,王老师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及时了解教育教学动态,潜心钻研教材教法。她深知只有老师有了扎实的学识,才能带出勤学善学的好学生。在王老师的数学课堂上,她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创设自由思考的空间和自主探究的机会,把发现问题的权利和机会交给学生,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以学生为本,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乐学善学,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了“平实严密,简约高效”的教学风格。王老师所带的班级,有着勤学好问,严谨认真的学习气氛。课上大胆思考,质疑,课下认真作业,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班级成立了“读书兴趣小组”,设立了班级读书角,课余时间他们倘佯在知识的海洋里,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课余生活,营造了班级书香气息。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她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省市论文征集中获奖,参加南岗区数学学科考试取得好成绩,录制的《找规律》一课获得全国高师数学优质课二等奖。

四、爱心浇灌,成就未来,做一名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爱是教育的灵魂,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在王老师的班级,她是孩子们的妈妈,她用自己的真诚热情关心照顾着他们,体贴爱护着他们,赞许肯定着他们,关注信任着他们。她是孩子们的朋友,她了解学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用爱心感受并见证着学生的成长。课堂上有她与学生讨论交流的身影,课桌前她与学生促膝谈心,讲桌上有她认真钻研书写的教案,操场上有她与孩子们奔跑的脚步,快乐的笑声,赛场上是她与孩子们的默契与拼搏。在这个和谐的家庭里,孩子们是何其幸福何其快乐!教育是一场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28年默默坚守奉献。她,秉承教育理想,始终不改初心,用真爱沁润心灵,守护花开,让每个生命焕发光彩。教育路上,她还在辛勤耕耘,付出平凡,收获幸福。当初,一路走来,走向幸福。而今,不忘初心,幸福前行!

四有老师事迹材料第一人称篇四

1997年7月,刘冰玲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已经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工作了二十个春秋,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不曾有惊人的壮举,也没有耀眼的光环,她始终执着从教,精心育人,从未懈怠,一直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好老师。

一、做一名学识扎实的好老师

二、做一名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三、做一名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

在刘冰玲的班级里,基础薄弱的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偏爱。在课堂上,她提问最多、辅导最多的就是这些学生,表扬鼓励更多的还是这些学生。课后,她善于跟学生一起谈心、交朋友,使这些学生体会到老师爱他们,使他们重拾自信,恢复了尊严感,正视自己,并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整个班级,人人以己为荣,人人以班为荣,一个团结而有凝聚力的班级就是大家的“家”!

刘冰玲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辛勤耕耘,初心不改。

四有老师事迹材料第一人称篇五

庞伟老师在酝酿和提笔撰写这篇文章的日子里,回顾自己41年人生历程和的教育生涯,她的思想和感情的潮水澎湃不已,是苏宁小学这块沃土培养成就了她。她的每一点成绩和荣誉,都离不开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爱护与帮助,也离不开孩子们对她的相信、督促和支持。庞伟老师常常阅读名著,感觉自己就是在阅读和吸收着大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她也天天阅读孩子,强烈地感受到自己便是在阅读和欣赏着人类最伟大的生命的杰作。

一、爱就是教育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心其乐无穷;得大道恩师而学之,乐在其中。”作为教师,二十几年来庞伟老师时时感到,是大道恩师给了她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是可亲可敬可爱的孩子朋友给了她无比的快乐和幸福。因为她和孩子共同成长,创造超越的热情与日俱增,人性、人情和人道的爱心日长日旺。她教孩子们孩子怎样去爱,孩子回报给她的爱是那么纯洁,那样五彩缤纷,那样富有生命活力。二十多年来,虽然她得到过许许多多的表扬和荣誉,然而,在她心中,最昂贵的就是孩子们给她的爱的奖励;最幸福的,就是学生们给她的爱的回报!

二、智慧需要智慧的启迪

教育智慧是教师素养的一种至高境界。教书型的教师可以及时指出学生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但却无意中抑制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说性;而智慧型教师知道什么时候鼓励比批评更重要,什么时候倾听以比说服更重要。在课堂上她不急于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答案,而设法帮助学生自己思考出各种答案。她认为学生的头脑不再是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是火种,在照亮学生生命历程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生命的灿烂。她将不懈追求:给学生,也给自己一个智慧的人生。

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年复一年,在教育战线上的21年里,多少的春夏秋冬已成往事。她时时阅读着不同的孩子,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交友,和孩子进行生命的交流,使她真正读懂了生命,发现了生命成长的规率和秘密,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学校,什么是教育。在相互促进中,她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在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和孩子们一起享受着生活和生命的欢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