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模板5篇)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模板5篇)

ID:4148158

时间:2023-10-03 22:06:06

上传者:纸韵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模板5篇)

心得体会是对所经历的事物的理解和领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反思和总结。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心得体会篇一

新学期,领导安排我接任一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说心里话,我感觉我自己就如同十三年前刚刚参加工作一样,既有憧憬也有压力。憧憬被接下来的“日理万机”打发走了;压力被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减压”了。这开学十天来,洋溢在我心头的“充实”和“幸福”满足着。虽然累是累点,虽然嗓子一不小心喊哑了,但是我感到了快乐。

一颗不泯的童心

当我牵着王奕智的小手领着孩子们放学下台阶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如同回到了童年。和一年级的小朋友打交道,你自己首先要先做个“孩子”。这是我对刚刚接手一年级的我自己说的。放下大人的臭架子,蹲下身子和孩子交流问题,这一点一滴都不能马虎。上周末,我在qq群里发布了一个小任务,想充实一下班内物品。这个周一,王奕智这个小不点就从家里带来了药水、棉棒、创可贴等。他一进教室就对我大声说:“崔老师,我会干好多活,会拔吊瓶,会处理伤口,会……”我惊讶了,这么小的孩子竟然会做我这个大人都不会做的难事。我连忙对他说:“你真棒!我可要向你学习学习,转天你来教教我,好吗?”“当然可以。”此时此刻,我不是一个大人。

一颗包容缺点的爱心

说到爱心这个词,都不陌生。但和小朋友相处,还一定要有包容缺点的爱心。要不然,咱当老师的,净是找气生。孩子年龄小,各种好习惯还没养成。尤其是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听课、与同学相处、打扫卫生等习惯都有待于我们老师慢慢培养。开学第一天,吃小饭桌的穆子康就哭了一中午,米粒未进,愁死我了。当时我就想这个孩子怎么会这样呢?学习还不知道行不行。但接下来的`几天,他让我看到了一个安静的小男孩,不再哭鼻子了。幸好,当时我包容了他的小缺点,及时又发现了他的另外一个优点――听课认真。所以,对孩子的缺点一定要包容,因为他们毕竟只是个孩子。

一颗无私付出的细心

“但求耕耘,莫问收获”。如果工作中“利”字当头,我想任何工作都没有了价值和意义。课间休息,我照例在教室里呆着,和几个小女孩交谈着,突然,孙铭宇跑了进来,喘着气说:“崔老师,我不小心碰着了。”我一看,并无大碍,幸亏我及时准备了药水等消毒用品(在这里要大力感谢我的家长们),我立即用药棉给他做了清洗。我的细心得到了铭宇妈妈的感谢,但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

一颗执着的耐心

现在我基本上不到七点就到校。先进教室,在打扫卫生,以崭新的环境来迎接孩子们的到来。说也奇怪,每天都是以期待的心情来面对孩子,这样,自己就多了一份心平气和,多了一份对孩子的耐心。这份耐心,我相信自己会一直坚持下去。

一颗沉甸甸的责任心

晚上10点30分,班级群里家长们正在交流着孩子的教育问题。刘煜晨妈妈看到我还在线上,就把夸了我一句“真佩服你的工作精神”。我回了一个笑脸,说:“是一份责任吧。”铭宇妈妈是中学语文老师,她回应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呀,孩子就是爸爸妈妈手中的宝,我们对这些鲜活的宝贝,没有理由不去尽到自己的责任去关爱他们,去呵护他们。也正是如此,虽然才开学几天,奕智妈妈这样对我说;“崔老师,把奕智交给你,我放心。”

是的,老师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你的言传身教就是“德”,这个“德”字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心得体会篇二

记得小时候,课堂上老师问我:“你长大了干什么?”那时,我天真的仰起头说“当老师!”是的,小时候,最崇拜的就是老师,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教师。为了那梦想,常常和小伙伴们玩起“老师与学生的游戏”,当我长大以后,带着青春的激情踏入西元庄小学时,开始成长为一名真正的老师时,才真正懂得这已不再是一种游戏,而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一种无悔的选择,一种一生的归宿。而这项事业需要我们怎样做,这种选择需要我们怎样对待,这种归宿需要我们怎样去坚持,是师德!是师德告诉我们怎样做,是师德告诉我们怎样对待,是师德告诉我们怎样去坚持。

俗话说:“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儿!”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师德的重要性。师德高尚的老师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师德高尚的老师,会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传授学习方法,使学生终生受益;师德高尚的老师,会时时处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蜡烛一样,无怨无悔。

在我们学校有这样一位老师,班上一名女学生,因病休学半年,把功课给落下了,家里因为她的病情也花光了积蓄,因此也没法送他去补习班。我们学校的这位老师呢就利用自己的假期时间无偿给她补课,中午更是拿出自己的钱请孩子吃一顿好一点的、有营养的饭菜。还有这样一位老师,班上一位男生,因为父母离异,父亲脾气比较暴躁,父子俩在沟通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使得这个男生成了老师们眼中的问题儿童,经常离家出走,于是,这位老师就经常奔走在找他的路上。是什么能够支撑两位老师这样做呢,是爱心?是责任?那这份爱心和责任的背后又是什么呢?那是高尚的师德。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类都是有惰性的,老师也是如此。我们也曾经想过有那么一刻多休息一会,也曾经想过有那么一刻对待工作差不多就行,也曾经想过有那么一刻对学生家长的心意动心过,好在,每每有这样的时刻,我内心会想,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终于,当看到学生用稚嫩的童声朗读课文,读的还算不错的时候,我会很有成就感;当看到学生们羽翼丰满、展翅高飞时,这时的我倍感欣慰;当看到到学生天真的.扑过来,一把把我抱住,甜甜地对我说“白老师,我爱你”时,所有的艰辛都已烟消云散,换来的每次想起这件事来的时候内心满满的感动。

有人说,从来没有哪一个职业像老师一样付出如此的多。说无私吧,太老套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们的老师呀,在世人肆意践踏良知时,却用生命去维护,一遍一遍地向学生们讲述着真、善、美,不惜付出毕生的代价,何以为证?夜晚的星光可以作证,桌上大大小小的药瓶可以作证,那在门口等妈妈回家冻得瑟瑟发抖的孩子可以作证!

“勤勤恳恳、默默无闻”这是老黄牛的精神;“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是蜜蜂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就是蜡烛的精神。可以说每种产物的存在,都有一种精神支撑着它。教师的存在呢?我想支撑它的就应该是这种高尚的师德吧!

一位哲学家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三个日子: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叫无奈,今天叫无畏,明天叫无悔。”

当我年迈花甲,蓦然回首,感慨平凡孕育了伟大,生活赐予了幸福。因为我在这一生中都在寻找我心灵的归宿,是那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责任,是那份高尚的师德在一直引导我在前行。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心得体会篇三

本学期我们学校组织老师们认真地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们通过自学、讨论的方式,在教研组中发表自己对教师道德的见解,并且与其他教研组的老师进行学习交流。通过这种深刻的学习过程,我们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了自我反省,也使我们更真切地体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只有爱的付出,才会有爱的收获。

一、爱国、爱岗,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是平凡的。然而面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称号,我们是不平凡的。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有比常人更高的思想觉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教师这个行业也许比其它的行业都要辛苦,因为我们面对的是那么多孩子,要倾注很多心血让他们茁壮成长,所以当我们踏上这个岗位,我们就要对教育这个职业有个清楚的认识,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教育事业。

二、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而爱是教育的源动力。每个学生都是可爱的,有些只是稍稍调皮了一些,但是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他的可爱之处。小学生是刚接触社会的一个群体,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可塑性非常强,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子,除了家长的`教育外,教师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关心爱护所有的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老师不要光看学生的错误,要多看看他们的优点,做到鼓励多余责备,赞美多于批评。一个在赞美和鼓励中成长的孩子能够会学会感激和尊重,学会帮助别人;一个在责备和批评中成长的孩子只会不断的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要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文化,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老师要具备完美的人格,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学生。老师要有崇高的师德,不论教书还是育人,都能让学生感受到爱,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三、爱自己、爱学习

教师的道德表现直接影响学生的一生。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必须做到“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孔子曰:“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我们是学生的榜样,身教重于言传。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是我们需要的教育。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心得体会篇四

如果将人的一生比作一条河流,那么,人生最初的几年就是河的源头。源头上一丁点的'扭曲,都有可能改变河流的走向。只要在源头上轻轻引导一下,就能彻底改变一个人一生的方向,这正是德育教育的魅力所在。

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研究是德育研究永恒的主题,然德育工作者的认识、态度、经验等是影响德育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

幼儿期是孩子品德形成的最佳时期。无论从任何意义上讲,父母都必须承担起幼儿德育工作。父母的素养、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幼儿。教师作为专职工作者,对幼儿德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平时父母和教师都只注重幼儿道德认知的培养,而忽视了幼儿道德行为的培养。认知与行为就如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有任何轻重之分。

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少年要有广阔的胸怀,知天下事,有较高的道德标准。就幼儿园而言,德育教育已不再是单纯地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科学、爱劳动,培养幼儿诚实、勇敢、不怕困难等良好品质,而应该进一步帮助孩子学会共处、学会同情、学会关心、学会竞争、学会分清是非、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形成互相协作、严守纪律,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良好行为品德,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心得体会篇五

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同时也更加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而我校教导主任刘丽丽老师正是这样一位兼具着外在的亲和与内在修养的智慧型教师。

有幸能够与她在一个办公室工作,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刘老师待人非常热情,对于年轻老师,她总是给予热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在很多教师身上有多次的体现,记得有一次,小张老师批评班里的学生言辞过于激烈了,刘老师给她暗示,一会还亲自问问是怎么回事,又对那学生进行了疏导和安慰,让做为年轻老师的小张深受感动和启发;后来又有一次,由于班内事情繁杂,心里又有很多的委屈,于是控制不住的在办公室里大哭,刘老师看到后就过来安慰,并且对身后闻讯赶来的学生们深情并茂的进行了说教,学生们听后更是感激涕零,并且让她马上到班级里去,乘着这个劲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以情动人,确实还笼络了很多人心。对于办公室的卫生轮值情况,刘老师也是最放在心上的,这个星期轮到谁,下个星期轮到谁,总是刘老师提醒我们去做的。年轻老师晋升职称,写论文,虽然是自己的事情,但也总是不放在心上,随随便便的',而刘老师却总是站在他们的立场,像一个大姐姐一样的提醒,要去做什么了。一件件的事情,满满当当,感激之情充斥于心。

刘老师始终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在教学中她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一丝不苟,每一节课,无论是从板书的设计,还是从教学的流程、讲解上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她从自身做起,从点滴抓起,养成了严谨细致、求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记得刘老师上公开课时,就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他一贯的严谨细致,永争一流的作风。

“亲其师而信其道”,以高尚引发高尚,以诚信培育诚信,把大写的人字镌刻在学生心坎。作为班主任,刘老师真正做到了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在孩子的心目中,刘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她对学生真是关爱有加,当学生遇到烦恼的时候,愿意向他倾诉,他就会很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诉说,帮助学生分析现状,找到走出困境的途径;当学生遇到挫折的时候,她会通过她的智慧,让学生认识到“只要努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从而鼓起学生的信心和勇气;当学生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她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从不放弃一个学生,因为她爱每一位学生。比如班级里调皮捣乱的学生,刘老师总耐心的讲道理,帮助他们明白事理,树立理想目标,她从不厌其烦,而那些孩子渐渐也理解了她的良苦用心,渐渐知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拾起人生的信心,尽自己的能力,做最好的自己。

这就是我身边的师德风范——刘丽丽老师。我不敢说我十分热爱这份工作,我更不敢说我为之付出了多少,但正是在这平凡和朴实中,在这样的师德榜样中,我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诠释着一个普通小学教师存在的价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