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墙画(模板7篇)

2023年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墙画(模板7篇)

ID:4154704

时间:2023-10-03 23:36:48

上传者:温柔雨 2023年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墙画(模板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篇一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当全球化给我们带来好处与便利时,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冲击也破坏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面对各国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者的我们应对外来文化有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更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葩。但随着西方文化浪潮的侵入。中国人心中的民族文化开始逐渐失去颜色。节日文化的入侵深深的侵染了人们的思想。我过的七夕节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但现在却被西方人称为情人节的节日所代替。每当这时,商场中、大街上各种这样打折出售的广告牌上都是情人节这几个字。可见七夕节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国民对待本国文化的态度冷漠,对别国的文化却充满了热情,这致使中国人民丧失了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曾经散落到街头的传统小吃已成过往云烟,最热的肯德基、麦当劳这些“洋房”顶替了小吃原来的地位,国外的名牌服饰也成为年轻人争相攀比的目标,国产品牌几乎无人问津。如潮水般涌来的文化,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的大街小巷,曾今对传统文化那种刻骨铭心的感觉正在渐行渐远,那种魂牵梦绕的情节正在烟消云散。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如今却面临着破坏与毁灭,这是国人的不幸,但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个高速发展的大国如果丧失了民族文化那将是何等的可悲与可怕。

我们不能再重复历史,不能再像百年前那样成为一个任人宰割的肥羊,我们既要守住自己的文化,也要大力弘扬优秀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都开满中华文化之花,就像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开办一样,传播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用独特的中华文化去感染世界,让世界都了解中国,让中华文化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西方文化的浪潮能扑向我们,那中国文化的风暴必将刮向西方。

中华文化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化。它需要我们的保护与发扬,但同时面对外来文化我们也必须持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这样才能让中华文化继续扬帆远航!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篇二

1、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多看点国学,能滋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

2、撰一短信兮,诵国疆。诵我国疆兮,词无量。千年神州兮,土地广。五十六民族兮,立于上。诗经词曲兮,无尽藏。方块汉字兮,渊源长。华夏儿女兮,当诵扬。转此短信兮,身健康!

3、中华饮食冠天下,各具特色与花样,乱炖首推东北菜,川菜兼有辣与麻,粤菜清淡会煲汤,湘菜香辣味道大,中华美味遍中华,营养健康美名扬!

4、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千里传,万里路途多遥远,异国他乡中华文化美名扬。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其中意味需要细细品。

5、中国传统文化第二个魅力是文学艺术的魅力。中国人只要读过书的,都多少知道一些古诗古词和一些文学名著。但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实在是很妙曼优美,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怡悦的感受。

6、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之大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美轮美奂,然大美无声,非虚妄浅薄者可闻,国学典籍含英咀华,默而无言,与你遥遥相对,无声的召唤令你心驰神往,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践行国学多时,你会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7、中华国粹是京剧,始于清朝乾隆间,融汇徽汉昆秦调,流传世间两百年,分为生旦净末丑,脸谱划分善与恶,有板有眼有讲究,中华文化藏其间!

8、干劲强劲劲非劲,到处共处处非处。强壮强迫非倔强,勿将长大念为长。逮捕不是逮老鼠,地壳更非鸡蛋壳。瞠木结舌不念堂,中华文化永无疆。

9、中国传统文化在明清之际,通过西方耶稣会士,通过东学西渐,还传播到了欧洲一些国家。

10、驶至近代,国难当头。百年忧患,敌忾同仇。聚散沙成铁塔,变弱者为健儿。东方巨人如睡狮惊醒,民族魂魄化火凤涅磐。挽狂澜于既倒,建广厦于废墟。转国运蒸蒸日上,升国旗冉冉凌空。

1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其中的许多精华,被代代相传,价值历久而弥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学文化经典。它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

12、道家无为清净,墨家非攻兼爱,法家法治天下,儒家礼德操守,韩非兵家论道,战国风云汹涌,百家争鸣,思想勃发,传一代英雄儿女情。

13、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哲学的门派,哲学思想散见于佛、道、儒各家著作中。易经描述宇宙产生,大致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

14、民族文化源于实践,历史记录延续表现,民间基础特色流源,经济全面社会发展,文化熔铸民族活力,维系国家和平统一,融合文化政治经济,提升强大综合国力。

15、虽有普通话,方言亦发扬光大,千年的文化,怎能忘了它。馁好啊,侬好啊,趣味实在大!莫要忘了它!

16、中华上下五千年,人物事迹永流传,乱世百姓不得安,当今社会享平安,百姓安康今日谈,龙的传人得真传。

17、中国传统文化不是摆几本线装书和假古董,也不是穿套汉服或唐装,更不是风水、堪舆、预测之学。通过去芜存菁,国学中的精华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18、华夏文字奇天下,仿物象形成书法:象蹄如隶意,狮首有飞白,斗蛇成奇草,游龙作秦篆,牛足似八分,麂鹿如小楷。

19、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宋扬名,一朵青花绽放,元瓷从此名久远。斗彩五彩明渐起,惹一方妖艳。清法郎色彩鲜,名扬中外瓷中冠。无色传奇弥漫,中华瓷器名远。

20、中国歌中国戏,中国文化记心里;拉二胡,弹古筝,梆子粤剧和京剧;中国精粹不能丢,一代一代传下去。

21、千年古国。世界上四大古国中唯一存在时间最长,文化传承没有隔断的国家。

22、中国动漫多需学习,抵制各类文明垃圾,发展我国动漫产业,减少国民莽撞追随,闭关自守太多没用,文化不能弱不禁风,各界国人深切盼望,动漫文化飞速发展。

23、黄河儿女黄河情,大家一起向前行,前进道路坎坷多,相互搀扶是根本,你富我富咱都富,大家一起奔小康。

24、中国作为五大文明古国之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其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面也极为广泛,儒学这一文化符号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它对我国人民的生活及思维方式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26、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原文化,中庸尚和,璀璨瑰丽,荆楚文化,韬光养晦,辉煌灿烂,巴蜀文化,瑰宝陆离,连绵久远!

27、太极清影武当山,少林神功少室练,峨眉刚劲柔中显,南来圣地佛山,功夫盛名远传。留恋霍家佛家拳,慕名方家掌中仙。功夫中华象征,回想百味丹田。

28、祖国节日中外响,大家一起想一想,清香粽子端午节,八月十五月饼节,腊月三十是春节,贴春联来放鞭炮,穿着新衣把舞跳,三十晚上吃饺子,大年初一拜新年,正月十五闹花灯。

29、炎黄先民智慧高,易经八卦言语妙,道家无为无不至,儒家中庸是常道,达摩渡江禅宗兴,不着一字尽风流。

30、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经历了五千年,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31、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时家人团聚,强化了亲缘关系和孝道伦理等因素,每年有这么一个机会一家人欢欢喜喜辞旧迎新,总结过去的一年,为新一年积蓄力量和做精神准备。

32、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长了知识,又让我们和祖国的缘分更近一点!

33、中华儿女大家庭,兄弟姐妹是一家,尊老爱幼是美德,努力学习报祖国,富国强民共奋斗,爱我中华记心中。

34、传统文化中医学、养生、方术的魅力。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35、漠北荒凉战场,英雄儿女久传扬,江南小河流水巷,才子佳人妙文章。马蹄行舟万里游,一方嘶鸣一方舟,江河湖海大中华,渊源流长几多秋。

36、河北民间艺术多,大家一起说一说,我推唐山皮影戏,他推河北梆子剧,吴桥杂技世界扬,作为河北人自豪。

37、华夏文明五千年,现代之人莫等闲,孔孟讲仁义,老庄乐逍遥,墨家行游侠,韩非是法家,张弛有度,文武兼备,深入研习,如痴似醉。

38、看中国的历史之路犹如西游记,历经坎坷,终成正果。看中国的经济市场犹如三国演义,各路群雄,争显才能。看中国的和平之路犹如水浒传,无论争斗,最终统一。看中国的婚恋市场犹如红楼梦,滥情增多,各自纷飞。

39、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也不例外。而中华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我们都是中国人,自然要理所当然地继承我们祖先给予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礼物。

40、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续到今天,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

41、车犁田地稻花香,马拉犁巴累趴趴,氮肥磷肥复合肥,撒在地里产量大,我门要好好保护它,杜绝乱仍垃圾乱砍伐,吃饱喝足全靠它。

42、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43、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国之瑰宝,引以为傲,紫砂陶器,质地细腻,特殊陶土,精心烧制,宜兴紫砂,壶中极品,誉名第一,天下闻名,祖辈传承,堪称绝品。

44、中华文化五千年,煌煌巨著随处见,春秋战国有孔孟,百花争鸣巨人间,汉赋唐诗广流传,宋词元曲非等闲,明清小说人知晓,现代文艺领风骚!

45、汉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等国。

46、宋朝有个包青天,断案如神保平安。七侠五义是好汉,英雄豪杰美名传。今有雷锋好榜样,助人为乐传四方。

47、要说民族文化,必说琴棋书画;妙在收心养性,培养独特文明;塑造人格保证,追求脱俗意境;民族传统之镜,折射博大精深。

48、蓝色大海是贝贝的家,广袤森林是晶晶的家,熊熊圣火是欢欢的家,绿色草原是迎迎的家,辽阔天空是妮妮的家,五个福娃齐声喊:中国——我们共同的家!

49、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由来已久使用贺卡,古大夫用贴问话,今国人贺卡传信,公务上贺卡联络,家庭里子女孝顺,尽管有电话短信,贺卡仍难以替更。

50、注重道德修养也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构成部分。谈传统文化不能不谈道德修养,学传统文化的人没有不重道德修养的,学传统文化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走向自觉注重道德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篇三

1、河北民间艺术多,大家一起说一说,我推唐山皮影戏,他推河北梆子剧,吴桥杂技世界扬,作为河北人自豪。

2、长城,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3、一年三百六十日,二十四节紧相连。清明种麦谷雨田,立秋打甸处暑镰。日出而作日落息,周而复始岁枯荣。顺天应季合农时,五谷丰登六畜旺。

4、湖南爱吃辣,上海爱喝汤;广东叫冲凉,河南去澡堂;东北雪花白,海南把蚊拍;西北荒漠漠,东南浪朵朵;云南好栽花,新疆好种瓜;华夏大地就是广,游玩起来够你爽。

5、五千年的风和雨,世世代代将美德传。喝着黄河的水,站在长江口,感慨万千,中国历史渊源流传。

6、中华上下五千年,人物事迹永流传,乱世百姓不得安,当今社会享平安,百姓安康今日谈,龙的传人得真传。

7、华夏文字奇天下,仿物象形成书法:象蹄如隶意,狮首有飞白,斗蛇成奇草,游龙作秦篆,牛足似八分,麂鹿如小楷。

8、长城,是我们中国的一条长龙,是见证中国发展的有效见证。所以我们要到长城去玩。这也验证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含义。

9、胡同巷子四合院,阁楼天井马头墙。土坯深深窑洞藏,平顶隔墙睡土炕。飞檐方柱宫殿走廊,园林书阁小亭高楼,青砖红瓦石柱佛房。中华文明在楼房,百式白样各显精良。

10、五月五是端午,纪念屈原龙灯舞;八月十五月儿明,全国老少吃月饼;九月九是重阳,祝福老人幸福又安康;正月初一过大年,团团圆圆都期盼。。

11、历史悠久远闻名,古玩字画至今行,康熙五彩元青花,价值连城代代夸,白石大千唐伯虎,字画远扬皆五湖,身在文化名古国,自豪感动受鼓舞!

12、六十春秋过,江山万里红。共和国成长,雄姿勃发新。未来责任重,由我勇担承。祖国前程美,灿烂又光明。

13、我将抚摸长场面,看看长城的雄伟壮大,也感受到了秦代的“悲剧”,明白长城的思想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军事价值。那是我一辈子学不完,用不尽的,我还没到过长城,可长城的真正意义、价值,那高大的形象,永远树立在我心中。

14、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多么豪迈的诗句!我们都做到了,神七、奥运,中华民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15、壮族有个刘三姐,聪慧机敏人人爱,歌如泉涌是歌仙,不畏权势不贪财,追求真爱敢为先。纪念三姐三月三,歌似滔滔柳江水,源远流长永不断!

16、党的x大的胜利召开,揭开历史崭新的一页。祖国,您在新世纪太阳的照耀下,一定会更加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17、在我的心中,黄河是一位慈祥的母亲,她经久不衰,流贯万里,穿越九省,不舍昼夜,携带着风色、涛声与豪笑,奔流了亿万斯年,她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

18、中华文化五千年,儒家思想永不变,改革创新美名传,水泊梁山曾记得一百零八好汉,中国辉煌在眼前。

19、国粹京剧吸引人,鸣锣响鼓齐上阵,戏服绚丽夺人目,台上武林炫功夫,面上油彩颜色花,人人都想试一把,有板有眼名曲目,字里行间人折服。世界各国远道来,分享瑰宝把眼开,喜称国粹了不起,文化遗产属第一!

20、我国文字渊源深,最初只有甲骨文,背景故事何其多,至今还有资料询;一代一代再演变,现代文字变化大,老外也来一起学,都说学习汉字头变大!我国汉字是复杂,说明我们底蕴深,一个字有多个音,中国人民最伟大!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篇四

1. 观察人文,成为世界。

2. 传承古代文化,塑造新人才。

3. 传统文化,使生活更美好。

4. 传播东方的智慧,并体现生活的卓越。

5. 千英尺的堤防,有蚂蚁的洞穴。一百英尺的房间里,燃烧着烟雾的缝隙。

6. 保留古代文化的韵律,展示出一种新的文明展览风格。

7. 保留世界历史,重现中国五千年。

8. 传承中华文明传统,挖掘优秀文化精髓。

9.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 继承了千年的本质,并从过去汲取了教训。

11. 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立足祖国,面向世界。

12. 继承了优秀的文化传统,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13. 文明聚集力量,文化成就辉煌。

14. 过去几千年来,继承永远不会改变。

15. 不要小而不做,不要做恶。

16. 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必须加强保护。

17. 传承优良传统文化,弘扬创新精神。

18. 破坏古迹正在摧毁您的未来。

19. 保护古迹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20. 继承和弘扬文化,实现美好生活。

21. 成谷县井罗,播种束苗。

22. 吸引了数千种秋季文化,奠定了这一代人的基础。

23. 保护历史文化,启蒙现代文明。

24. 智慧如果您担心,您将蒙受损失;如果你是个傻瓜,你将有机会。

25. 文化遗产使中国更具吸引力。

26. 传承古代文化,修身养生。

27. 尽力而为,死去。

28. 传递圣贤,教导伟大的成就,解决精神。

29. 绅士坦率,反派长。

30. 不能为虚拟,名称不能为假。

31. 保护文化遗产和展示文明中国。

32. 传播东方的智慧,文化和滋润灵魂。

33. 复古的一代文化,展览风格。

34. 尺子短,英寸长。

35. 传播东方智慧,重塑中华精神。

36. 弘扬优良传统,把握正确方向,坚持改革创新。

37.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38. 东方智慧,中华文化。

39. 汇聚东方智慧,传播中国精神。

40. 继承中国研究的精髓,培养精神情感。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篇五

>中国传统文化相关作文

“当打之年”看中国青年传承“国潮魂”

“90后”非遗传承人杨昌芹,立足传统文化产业,挖掘“赤水竹编”特色潜力,让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灵魂;“网络视频达人”李子柒,用文房四宝、琴棋书画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国漫骄傲《哪吒之魔童降临》取材中国经典传统神话英雄故事,唤起文化自信……当打之年,“国货”正当“潮”,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在民间民俗、非遗元素、经典文化中进行创新创意衍生,让“国潮”风生水起,传统与创新、经典与潮流的融合逐渐成为文化传承、守正创新的新步调,中国青年要扛起文化传承大旗、担起文化传承重任,当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传统文化与时下潮流结合中的文化认同。

中国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并具有独一无二的民族特色,当代青年要传承传统文化,必须在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前提下筑牢文化认同的坚实根基,才能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与时下潮流相结合。文化是连接历史与现在及未来的一种精神力量,传统文化与时下潮流的结合根本是旧与新、传承与创新的冲突化解与相互共生,既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也要不断挖掘、保护、整合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以共同的价值情感培育起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基础。正确价值观引导正确的文化认同,当代青年应在文化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坚持文化创新,了解传统文化、尊重传统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汲取中华文化的智慧,在自我发展中既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也充分体现时代精神,让中华文化展现出经典魅力和时代风采。

“国潮风尚”崛起背后的文化自信。

从时尚大牌到综艺节目,从非遗传承到文创产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以潮流的方式传承中国传统元素及文化,“国潮风尚”在各行各业掀起了一波时代风潮,也成为当代青年喜好的“复古热”,这是年轻一代对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各方力量汇聚推动的成果。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当下“国潮风尚”的崛起正是以时代创新创造的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并在延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展现着中华儿女的精神志气,要对中国文化价值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文化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要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激发新时代新时期的文化创新创造能力。“国潮风尚”的背后正是不断的创新,有一种潮流叫做经典,有一种创新就叫做“国潮”,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的声音,以开阔的胸襟和兼收并蓄的态度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国潮青年”用传统定义“潮范”的文化精神传承。

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大力弘扬那些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又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传播出去,立足本国、面向世界,努力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以人为本的主体精神,是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是仁者爱人的人道思想,是刚柔相济的坚韧精神,是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等等,从古至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始终指导和推动着中国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继承和弘扬文化精神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当下,以90后为主体的“国潮青年”正在成为传统文化精神传承的主力军,无论是“国潮”还是“国学热”“传统文化热”,都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当代青年正在用年轻的方式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让传统文化永葆青春活力,用传统定义“潮范”,赋予文化精神以新的时代光芒。

“国潮”背后,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彰显,也是文化精神的接续传承,“国潮”趋势势不可挡,“国潮”动力坚定而强大。当打之年,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青年的时代责任,在传统中定义“中国潮”,青年一代是最重要的角色担当,中国青年要努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践行者和传承者。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篇六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酒的精神、酒神的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最初的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子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这种忘却生死、忘却暂时荣辱的绝对自由追求,就是我国酒文化真精神的精髓所在。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宣泄,是抛弃一些无谓、僵化的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获得生命极大的快乐。

古今第一醉鬼、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在《酒德颂》中曾如此言道:“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这种自然、真人的境界,就是我国酒文化精神在文人意识觉醒的魏晋时期最酣畅淋漓的行为体现。

发灵感、活跃形象思维,酒后吟诗作赋会表现出意想不到的夸张手法。另一方面,饮酒本身,也往往成为创作素材。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中国文学史,几乎每一页都散发着特有的酒精神。

西汉汉赋大家扬雄的《酒赋》,用诙谐的语言阐明了酒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价值。此文虽只有寥寥百余字,却引发后人一连串的反思。曹植的《酒赋》、张载的《酃酒赋》,以至于明朝大文豪袁宏道的《觞政》,均认为文明饮酒很重要,喝酒不能是简单的买醉,而一定要喝出文化来。

酒令是酒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对人们的聪明才智、知识水平、文学修养和应变能力的检验。没有满腹的诗书和机敏的睿智,难逃临场被逐的命运。

从酒令的起源来看,“曲水流觞”和“投壶”应当是酒令最为原始的行为方式。所谓“曲水流觞”,就是一群情投意合的高人雅士,在自然山水之间选择一段蜿蜒曲折的小溪,大家围坐两边,从上游放下一只酒杯,顺流而下,停到谁面前谁就要饮酒赋诗,违者罚酒。这种纵情山水的饮酒作乐行为,源自自然又还于自然,为历代文人所推崇。而“投壶”则是起于春秋战国,兴于汉唐,至宋亡佚的一种饮酒游戏。先秦时期,武将宴饮往往以比试弓箭取乐,文臣认为射箭不雅,改为执箭投壶。后来“投壶”游戏逐渐传播开来,成为贵族宴饮娱乐一种流行的助兴方式。

可以说,传统文化把酒的文化运用到美妙和极致,百家词曲、歌谣谚语、典故对联等各种文化内涵,无不出神入化地蕴涵于酒令当中,为饮酒赋予了优雅的书卷气和文化意蕴。让人们在品味美酒的同时,也领略了文化的清新。

古代文人饮酒时追求的清雅意境,我们今天已无法再亲眼见识了。幸运的是,从《红楼梦》、《镜花缘》等小说和记载酒令的书籍中,我们尚可略见端倪。

中国的酒文化,彰显着独特的品位、风格和神采,彰显着特有的境界和风光。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早已成为文化中的瑰宝。酒文化的真精神,与中国文化的真精神一脉相承。只有在中国文化宏大的背景下,去领略、鉴赏和品味酒文化的真精神,才能使酒文化弘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篇七

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她兼收并蓄,发展至今,可见其魅力所在。

2.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经历了五千年,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4.传授东方经典,培训传统文化。

5.中华文化遗产真不少,我来说说咱瑰宝,万里长城真是好,阻挡外侵不老少,传承中华儿女情,中外游客齐欢迎,称赞劳动人民最伟大。

6.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7.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8.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历史悠久,也是中国最引以为自豪的文化瑰宝之一。书法大体可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五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9.传承弘扬文明,鼎立世界中华。

10.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11.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12.驶至近代,国难当头。百年忧患,敌忾同仇。聚散沙成铁塔,变弱者为健儿。东方巨人如睡狮惊醒,民族魂魄化火凤涅磐。挽狂澜于既倒,建广厦于废墟。转国运蒸蒸日上,升国旗冉冉凌空。

13.中华国粹是京剧,始于清朝乾隆间,融汇徽汉昆秦调,流传世间两百年,分为生旦净末丑,脸谱划分善与恶,有板有眼有讲究,中华文化藏其间!

14.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15.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让世界为之赞叹,让国人为之骄傲!

16.纵有金山银山,难买文化遗产。

17.传统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18.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国学源自天地,从伏羲仰天俯地而悟易经,到屈原漫游天地而得九歌,再到竹林七贤隐居山林而通三玄,古之高士,欲有所得,无不与天地相交接。

19.传承东方典藏,智育华夏儿女。

20.历史悠久远闻名,古玩字画至今行,康熙五彩元青花,价值连城代代夸,白石大千唐伯虎,字画远扬皆五湖,身在文化名古国,自豪感动受鼓舞!

21.道家无为清净,墨家非攻兼爱,法家法治天下,儒家礼德操守,韩非兵家论道,战国风云汹涌,百家争鸣,思想勃发,传一代英雄儿女情[]。

22.陶瓷故乡在中国,瓷都当推景德镇;陶器出现在史前,瓷器始于东汉间;洁白如玉薄若纸,透明如镜能照面;生活起居离不开,陶瓷文明震世界。

23.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

24.中华儿女大家庭,兄弟姐妹是一家,尊老爱幼是美德,努力学习报祖国,富国强民共奋斗,爱我中华记心中。

25.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正式成为中国的国家称谓。中国为世界文明古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与文明史。

26.保护古迹,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27.华夏文明何其多,四大发明最伟大,辨别方向指南针,人工活字印刷术,不忘造纸与火药,造福人类促发展!

28.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时家人团聚,强化了亲缘关系和孝道伦理等因素,每年有这么一个机会一家人欢欢喜喜辞旧迎新,总结过去的一年,为新一年积蓄力量和做精神准备。

29.传统文化中医学、养生、方术的魅力。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30.培养中国魂,树立中国心。

31.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之大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美轮美奂,然大美无声,非虚妄浅薄者可闻,国学典籍含英咀华,默而无言,与你遥遥相对,无声的召唤令你心驰神往,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践行国学多时,你会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32.传统文化播神州,华夏文明永流传。

33.万里长城是因为不让外国侵略而建造的。可是有好多悠久的历史呢,它是一个着名的古代建筑,也是一个着名的旅游景点。万里长城就像一条龙卧在一座雄伟壮观的大山上面。永远保持着它的尊严和地位。

34.中华民族历史优,传统文化流传久,炎黄子孙代代传,发扬光大人人承!

35.要说民族文化,必说琴棋书画;妙在收心养性,培养独特文明;塑造人格保证,追求脱俗意境;民族传统之镜,折射博大精深。

36.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

37.传承国学精华,陶冶精神情操。

38.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造,她源远流长。从古至今,面对着母亲河壮丽的景色、悠久的历史,许多人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发出了由衷的歌唱。可如今,我们的母亲河,面临着“巨大的生命危险”。

3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