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获得者事迹(通用5篇)

最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获得者事迹(通用5篇)

ID:4157519

时间:2023-10-04 00:14:15

上传者:笔舞 最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获得者事迹(通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获得者事迹篇一

中国科学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922年生于福建,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学院院士,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20荣获20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吴孟超是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人、国际肝癌研究的重要开拓者、肝脏外科事业的重要推动者。19,吴孟超创建了我国第一所肝胆外科专科医院和肝胆外科研究所。先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奖励近40项和各种荣誉30多项。创造了中国肝脏外科的无数个第一:翻译出版第一部中文版《肝脏外科入门》专著;制作出中国第一具完整的肝脏血管铸型标本;成功完成第一例肝脏外科手术;创造了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成功完成世界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术;切除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成功进行世界第一例腹腔镜下的肝癌切除手术;率先提出巨大肝癌先经综合治疗再行手术切除的“二期手术”概念等,以这些创造性的贡献和成就成为国际肝胆外科界的杰出人物。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获得者事迹篇二

20__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达慰问。国防部评价说: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颁奖词

你退后,让我来!

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

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

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杜富国人物事迹

杜富国,1991年出生,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人,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

他已获得的荣誉包括:

20__年11月24日,被授一等功奖章和证书。12月18日,被授予“云岭楷模”荣誉称号。12月20日,被评为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在18年12月里,陆军党委召开常委会,作出关于开展向献身强军备战的排雷英雄杜富国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此外,他还入选了感动中国20__候选人物。

他是于20__年6月15日主动申请从原单位加入到临时组建的扫雷部队的。20__年他才27岁,当年才刚结婚。

20__年10月11日下午,他们扫雷大队四队在云南某雷场进行扫雷作业,作业组长杜富国带战士艾岩在一个爆炸物密集的阵地雷场搜排时,发现一个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弹体,初步判断是一颗当量大、危险性高的加重手榴弹,且下面可能埋着一个雷窝。杜富国马上向分队长报告。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他命令艾岩:“你退后,让我来!”正当他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的浮土时,突然弹体发生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一侧。飞来的弹片伴随着强烈的冲击波,把杜富国的防护服炸成了棉花状,也把他炸成了一个血人,他因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而正是由于杜富国这舍生忘死的刹那一挡,两三米之外的艾岩仅受了皮外伤。

发生爆炸后,杜富国当场昏迷休克、伤情十分严重。经过军地双方医护人员近3个小时的共同努力,杜富国术后伤情才得到有效控制,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但他却永远地失去了双手和双眼,而同组战友则在他的保护下安然无恙。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获得者事迹篇三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得的是坚持三十余载毫无保留。王娅把小我融入了人间大爱,把爱心传播给广大社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人民电业为人民”的生动实践。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xx感动中国王娅事迹简介心得体会5篇,希望你喜欢。

王娅是本市一名普通的电力退休职工。从1985年开始,她就走上了爱心公益之路,并默默坚持了30余年,从西南旱灾、青海震灾、南方水灾、希望工程,到汶川地震,处处都有她爱心善举的痕迹。在她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后,更是将唯一一套住房捐给基金会,用于资助寒门学子。此外,王娅还常年无偿献血,并于20xx年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决心将自己的仁爱之心从生前延续到身后。

20xx年7月,清华大学已故教授赵家和倾毕生积蓄1500余万元捐助西部贫困孩子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王娅知道此事后,通过邮件与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取得联系。“我是工薪族,愿意为贫困孩子尽点心意。”王娅述说了她朴素的心愿。于是,她开始资助西部地区多名贫困学生。先是汇去6000元资助了甘肃一名高中生三年的生活费,随后又捐出6000元资助了另一名学生。王娅常说:“虽然我没有孩子,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是我知道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事,因为孩子是未来。”

当被查出罹患胰腺癌晚期,倔强的王娅一边和病魔抗争,一边加快捐资助学的脚步。就在化疗进行第五个疗程的时候,王娅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使用昂贵的化疗药物,将本应用于治疗的钱全部捐给贫困学生,就这样,一笔3万元的捐款汇到基金会账户上。不仅如此,王娅还将仅有的也是最大的资产--一套商品房捐赠给基金会,用以资助更多的贫寒学子。

2月16日22时21分,王娅因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按照她的遗愿和生前协议,她的遗体被送到了天津医科大学,这位生前坚持助学助困的普通女工,在身后为医学教育事业燃尽自己的光辉。

王娅,一个普通的名字,连日来在天津市民口中传颂。

王娅是天津市一名普通的电力退休职工,她致力慈善事业三十余载。今年2月16日,与胰腺癌抗争了11个月的她静悄悄地走了。在弥留之际,王娅听说资助的学生家里发生变故,不仅从治疗费里拿出20xx元捐赠,还再一次和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签订了20万元的债权捐赠协议。2月20日,王娅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天津市红十字会向王娅的家属颁发了她公益路上获得的最后一张证书——《遗体捐献证书》,她成为今年天津市第十九位遗体捐献者。

王娅从1985年开始致力于慈善事业,30余年奉献爱心、捐款捐物,从西南旱灾、青海震灾、南方水灾、希望工程到汶川地震,处处都有她留下的爱心。清华大学已故教授赵家和倾毕生积蓄捐助西部贫困孩子的故事,让王娅深受感动,随后她通过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资助西部地区多名贫困学生。去年3月,当66岁的王娅得知自己罹患胰腺癌后,放弃使用昂贵的化疗药物,却向基金会捐款3万元,更将名下唯一房产无条件捐出用作助学。

王娅在遗赠书里写道:“我一生行善,已将生前主要财产捐赠,帮助了很多贫困的孩子,而今卧于榻上,每念及此,终觉欣慰之至,此生无憾。”

王娅生前致力于慈善事业30余年,通过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资助西部地区多名贫困学生。当得知自己罹患胰腺癌后,王娅放弃使用昂贵的化疗药物,将名下唯一房产无条件捐出,用作助学。今年2月16日,王娅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后,又将遗体捐献给医疗事业。

任何时候都在替别人着想

“她的事迹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可是这些荣誉她却再也看不到了!”王娅的“发小”陈海兰轻声说道,“王娅离开我们已经快10个月了。”12月2日,记者随同陈海兰从西青区中北镇华亭丽园居委会领取了王娅去世后所获得的荣誉——第六届天津市道德模范证书、奖章、奖杯和绶带。

记者再次来到王娅生前居所时,门上还贴着过年的春联。打开房门,记者看到,屋内的衣架上还挂着王娅的衣服,厨房的灶台上还放着她生前用过的粉色水杯,这一切都像是在等着主人回家,只有卧室内的台历上“定格”在了今年2月,再没有翻动过。

陈海兰向记者介绍了王娅生前手机里和友人的一些往来信息,其中一条信息的内容是,在她弥留之际,有朋友想去看望她,却被她婉拒了。“你们好好过春节,千万不要到我这来,你一定得答应我,我这挺好的,放心吧。我病了,让大家都没有过好春节,心里已经过意不去了,千万不要再来了。”陈海兰说,王娅总是这样,任何时候都在替别人着想。

在她生病期间,有受资助的学生也发来信息,想要给王娅寄一些特产,王娅回复说:“心意收下了,但是不能收你家乡的特产。请转告学子们,我只希望你们都有出息,希望你们对社会有贡献,并把爱心传递下去,相信你们能做到。”

让王娅精神带动更多人

白瑞刚告诉记者,甘肃、青海、河南、四川等地的19所助学定点学校为好人王娅投了票。“各个学校从老师到学生都被王娅的事迹深深打动着。虽然她生前为人低调,但是我们要懂得感恩,要把她的这种大爱展示出来,传递下去,让王娅精神带动更多人!”白瑞刚感慨道。

白瑞刚说,受到王娅助学事迹的感召,越来越多的人主动联系基金会,资助贫困学生上学。让人感动的是,陈海兰将王娅生前留给她看病的10万元也捐给了基金会。王娅资助了7名中学生和5名大学生,其中有3名学生在天津上了大学。今后还会有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受到王娅的资助来天津上学,因为这是王娅生前的心愿!

30年来,好人王娅倾尽所有坚持助学,直到弥留之际,王娅还专门写了一封遗赠书,委托陈海兰把她去世后会得到的一些钱款捐给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并委托居委会帮忙进行公证。遗赠书里写着:“本人王娅,女,66周岁,特立遗赠书如下,料理自己身后事,以终余年,了无牵挂。我一生行善,已将生前主要财产捐赠,帮助了很多贫困的孩子,而今卧于榻上,每念及此,终觉欣慰之至,此生无憾。……”

王娅生病期间,来自河北、浙江、甘肃,甚至海外的爱心人士纷纷为她捐款、捐药。陈海兰说,所有个人捐款王娅都退了回去,因为这有悖于王娅的初衷。

“王娅资助贫困学生多少钱都不在乎,但是她对自己节省到苛刻。”王娅生前好友高桂芬边收拾王娅的遗物边说,王娅买菜都买处理的,问她原因,她只说“你不懂”,直到后来,高桂芬才知道王娅将省下的钱用来助学。“虽然王娅走了,但是她的大爱还将继续温暖着贫困学子,也将影响着包括我的更多人……”高桂芬感慨地说。

在生命倒计时之际,王娅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将自己的身体也奉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

陈海兰一直照顾着她。陈海兰告诉关心王娅的人,王娅与病魔顽强地抗争了11个月,她走得从容安详,红十字会尊重王娅的遗愿,已经帮助她成功捐献遗体。而得知王娅病逝,很多关心她的人参加了她的缅怀告别仪式,表达哀痛之情,送好人王娅最后一程。

王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自己全部融入到了人间大爱,燃尽自己,照亮他人,是“最美国网人”。她的无私奉献,烛照人间。

20xx年,王娅偶然看到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成立基金会,捐助甘肃贫苦学子的报道,深受感动。随后,王娅很快将6000元助学金打入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账户。这样的举动让基金会理事长陈章武记住了这位普通的天津电力退休女工。

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一中的高一学生白云成为王娅的捐助对象。20xx年3月,央视《朗读者》节目纪念赵家和教授的录制现场,陈章武第一次见到了王娅,王娅也第一次见到她资助的学生白云。

陈章武回忆说:“那天在拍摄现场,我想请王娅女士作为爱心人士的代表上台出镜,可她坚决不同意。王娅女士跟我讲,见到那些孩子她就心满意足了,不要让孩子们有什么精神负担。”

20xx年初,王娅计划着再拿出一笔钱,多捐助几个孩子。然而20xx年3月份,王娅被查出患有胰腺癌。病魔来势汹汹,当年6月,王娅又萌生捐出唯一一套房产、资助更多西部贫困学子的想法,来帮助更多的孩子。忍受着癌症的病痛折磨,王娅跟随基金会踏上了甘肃家访之路,只有她自己深知,对于她来说那也是最后一次出远门了。当时他们去了学校和学生家里家访,看到了受捐助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习劲头特别足,王娅特别高兴,浑然忘记了自己的病痛。

20xx年2月18日下午,西青区华亭丽园居委会的同志和王娅生前两位好友来到王娅家,开门进屋,屋里和以前一样,用梯子做成的输液架、许久没骑的自行车、墙角还堆着准备给贫困学生寄去的衣物……一切都像在等待着王娅的归来。书柜里摆着两张打开的荣誉证书,分别是市文明办授予的“天津好人”荣誉称号和市妇联授予的天津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在王娅挚友陈海兰收拾遗物的时候,发现客厅茶几上放着一个没有拆开的大信封,上面印着“甘肃省灵台县第一中学”的字样。在大家同意后,拆开了这个信封,里面是7封来自受王娅资助学生的信件。7名孩子在信里写了各自的近况,诉说着对王娅的感谢、思念和祝福之情。“亲爱的王奶奶,您是无私的人,是太阳、是雨露,光芒照耀着大地,滋润着我的心田,您用您的毕生心血来资助中国的贫困学生,这份恩情我此生难忘。此后,我定将用您资助的钱,好好努力学习,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决不辜负您的善心,我也会将您高尚的品质发扬光大!”一位名叫冯亚娟的同学在信中动情地写道。“亲爱的王奶奶,我一直记得您的话,要努力使自己活得有意义,在生活中也尽可能帮助别人。”信的落款是“您远在西宁的孩子白云”。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获得者事迹篇四

在美国尤金举行的20__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比赛,中国飞人苏炳添在男子100米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并列季军。苏炳添成功夺牌让中国人倍受鼓舞。他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亚洲的骄傲。他不到最后一秒不放弃的精神,更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人生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专注执着,正确科学地把握自己,永不言弃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

专注精神,不受干扰,是一种智慧。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成功所必须的精神。他,年仅25岁,就获得了获得了神学哲学双学位。如果他愿意,他随时可以成为巴赫音乐最正统的接班人,这就是史怀哲传奇的青年人生。然而,外界的鲜花掌声,舆论的吹捧没有给这个理性的年轻人带来一丝的浮躁。29岁时,他决定从零基础学习医学,拯救非洲难民。从此,他把毕生的精力,都专注地奉献给了非洲医疗事业,在蛮荒丛林中度过余生。被誉为“非洲之父”的他,临终时由衷感慨:“上帝啊!当跑的路我跑过了,尽力了,我一生扎实的活过了!”史怀哲的一生可谓专注地做到了追随奉献的本心,做了最真实的自己。可见,人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须要具有专注精神,才能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努力拼搏,科学追求,是一种能力。“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南开马蹄湖畔的亲笔题诗,正是叶嘉莹先生一生的写照。已九十岁高龄的她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她研究的方法讲究科学,充分利用优势,她大半生漂泊,所到之处,从孩子到成人,传播的方法都是让人喜闻乐见,她也从中得到启发。叶先生曾说,她的`根在祖国,她要为祖国永远留下古典诗歌的财富。于是,人们依旧能在世界各地华人文化圈内,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的一生的努力也终让一代年轻人感受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她因此成为当今诗坛传播中国古典文化的一员宿将。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她的科学精神和执着的卓越的内涵,却始终没有改变,精神矍铄,风采依旧,真是“莲实有心”“梦偏痴”。所以,要成就一番事业,执着的精神加上科学的态度,才是成功的双翼。

永不放弃,更是一种高宝贵的品质。在成功的路上,一定会遇到许多许许多多困难,只有那些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人才有希望达到顶点。他生来就没有四肢,独特的外表让人铭记。他就是享誉全球的演说家尼克.胡哲。少年时饱受嘲讽,让他闪过轻生念头。但跳进浴缸前他改变了想法,他想要清醒地活着。于是,他苦练演说技巧,到世界各地寻找机会。在被拒绝上百次之后,终于感动了世人。凭着出色的励志演讲,他赢得全球的尊敬。三十出头也拥有了自己的公司。他说:“没手、没脚、没烦恼。”因此,他的乐观与坚忍终于带他度过了最艰苦的岁月,终于驶向成功的彼岸。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到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这是强者留下的箴言,也是成功的借鉴。专注执着,科学追求,是打开成功之门的三把钥匙。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获得者事迹篇五

和很多调皮的男生一样,我小时候也很爱表现自己。初中时,我的座位是在靠墙的位置,如果从外面回到座位上,我常常不会让旁边的人站起来,而是自己从过道跳到两个凳子间的缝隙处,然后坐到座位上。我的弹跳力和灵活性从小就不错。那时我的身高虽然只有一米五几,但是立定跳能摸到3.2米的篮球架上比较高的位置,我记得当时能做到这一点的同学很少。那时我也没有专门练习过,更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天赋,只是知道如果跑步,我可以跑得很快,但是跑得远不远我就不知道了。

我是广东人,和北方人相比起来,身材可能偏矮小一点,但是在运动的灵活性方面可能会强很多。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身高固然重要,灵活性也一定要有。短跑需要很强的爆发力,如果不够灵活,听到发令枪声后跑出去的步伐就很难有特别快的节奏。

进广东省队是我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刚到专业队时,我的成绩还不错,练了近一年,成绩没有提高,反而一直下降,我心里很不好受。为什么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训练,比赛成绩却退步了?当时我想了很多,甚至不想再练了。袁国强教练让我再坚持一下。他说:“你之前不是跟我练习,所以这段时间成绩肯定会有起伏,再过一段时间,你的成绩才会慢慢体现出来。”我听了他的这句话,又坚持了两三个月,后来经历了一场比赛,我才真正确定自己要继续走下去。也是在这个时候,我发现,训练方法会影响跑步的技术水平。如果没有这个经历,我不会有后来的成绩。

如果没有对手,我可能不会改变。我当时遇到的对手是张培萌。那几年里,我和他在相互竞争中,把100米的成绩缩到了10秒。

我出道时,张培萌已经是国内第一。我们同场比赛,我第一次破了全国纪录。我记得张培萌跟我说过他对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那一次我在日本比赛,他在现场看我跑100米,我跑了10.04秒。这件事情给了他很大的震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