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音乐雪绒花教学设计(精选5篇)

最新初中音乐雪绒花教学设计(精选5篇)

ID:4171227

时间:2023-10-04 03:17:39

上传者:笔舞 最新初中音乐雪绒花教学设计(精选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初中音乐雪绒花教学设计篇一

教材分析:

《雪绒花》是一首抒情歌曲。歌曲运用中速(或缓慢)及优美的情调,以雪绒花“小而白,纯又美”的形象来表达人民对祖国的祝福的一片纯洁心灵。歌曲为c大调式,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由两个平行的乐句组成,第二乐段也包含两个乐句,其中第二乐句是第一乐段的原乐句的再现。第一乐段舒展而婉转的旋律是对雪绒花的赞颂,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后又再现第一乐段的音调与节奏,使两个乐段既统一又有对比。最后四小节是全歌的高潮,也是歌曲的点题——为我祖国祝福吧。

学习目标:

1、通过学唱,能够用亲切,赞美,充满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雪绒花》。

2、通过聆听欣赏,对所学的电影歌曲及音乐产生兴趣,进而激发爱国热情。

3、通过认知,学习了解三拍子强弱规律及指挥图示。

学习重点:

用满含深情的声音学唱歌曲《雪绒花》。

学习难点:

三拍子强弱规律及指挥图示。

教学方法:

视唱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播放背景音乐《雪绒花》)

1、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入音乐室,了解缺席情况。

2、进行音乐课礼式。

二、多媒体播放图片,导入新课:

1、师设问:今天的这节课音乐课,从一朵花开始,请看大屏幕,你认识这是什么花吗?

师总结:这种花名叫雪绒花,是我们生活中很少见到的一种植物。

2、雪绒花相关知识:

师:我提议,让我们一起朗读,了解雪绒花的相关知识。

雪绒花,又名火绒草。多年生草本。植株被白色或灰白色绵毛。叶互生,原产欧洲的高海拔地区。是著名的高山花卉之一,被誉为阿尔卑斯山的名花。这种花在阿尔卑斯山脉中通常生长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地方,由于它只生长在非常少有的岩石地表上,因而极为稀少。

初中音乐雪绒花教学设计篇二

1.通过学习作品《雪绒花》,体会歌曲舒缓深情的情绪,感受西方音乐的魅力,体验歌曲所表达出的对祖国的深切眷恋和热爱。

2.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表现、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完整表现歌曲并能提升音乐表现能力。

3.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的八分休止符的节奏;能够亲切深情地演唱二声部歌曲。

【重点】

学生能够亲切深情地演唱二声部歌曲。

【难点】

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的八分休止符的节奏。

(一)新课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doremi》,并设疑提问学生: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是什么?

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储备回答出《doremi》。

教师提问:这是哪一部影片的插曲呢?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回答出《音乐之声》。

教师总结:《音乐之声》的故事发生在70多年前的奥地利。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活泼漂亮,会弹吉他,喜欢唱歌。有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个上校家当家庭教师。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间,玛丽亚教上校家几个没有了妈妈的孩子学会了很多歌曲。《doremi》便是其中的'一首。她还给孩子们排练了合唱。当上校回家时,玛丽亚和孩子们用甜美的歌声迎接他。上校很高兴,他也边弹吉他边演唱了一首歌。同学们猜猜,上校唱的是什么歌?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雪绒花》,顺势揭示课题。

(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

教师播放完整音频,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舒缓深情。

2.复听歌曲

教师再次弹奏钢琴,带领学生闭上眼睛细细聆听,提问: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描绘了一幅精致、小巧、纯白的雪绒花相继开放的场景。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弹奏c大调音阶,学生用la进行发声,注意张大嘴巴,就像吃苹果一样,舌头自然放平,音量不需要很大,眼睛平视前方,身体放松,自然呼吸使气息平稳,发声要连贯,音越高气息沉的越深。

2.教师播放音频,学生跟唱。

教师弹奏,范唱乐谱,学生观看乐谱进行小声跟唱,之后学生进行视唱乐谱,教师聆听指导。

教师:通过刚刚的视唱老师发现大家有1个节奏没有唱准,我们一起来巩固一下。

节奏练习:

x00xx|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休止符的定义,接着在练习的过程中用拍手来代替,更加形象地帮助理解。在学生理解后,先放慢速度练习演唱,逐渐加速,并在心里默数出八分休止符,然后带入到旋律中反复演唱练习,之后加入谱例进行视唱乐谱,由慢速逐渐加速至原速。

3.歌词学习

教师带领全班同学带着节奏感情朗读中文的歌词,并提问:歌词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切眷恋和热爱。

教师带领学生把歌词带入旋律中演唱。之后进行二声部练习,首先,教师唱一声部学生二声部;其次,学生分声部合唱,提醒学生声部之间的配合,注意聆听对方声部。

4.完整演唱

通过男生女生分组合作的形式完整演唱,由音乐课代表担任指挥,深情演唱,教师指点并录制演唱效果,提醒学生演唱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对祖国的深切眷恋和热爱。

(四)巩固提高

教师播放英文版音乐剧中《雪绒花》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以前后四人为单位运用十分钟的时间进行英文版歌曲的学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下台巡视并予以指导和点评,之后邀请小组进行上台展示,通过自评、互评的方式选出“最佳英文歌唱奖”。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的八分休止符和二声部等音乐知识,通过同学们的演唱感受到《雪绒花》这首歌曲的魅力,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继续留心观察生活,加强对祖国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作业:课下搜看音乐剧《音乐之声》的完整版,下节课一起分享感受。

初中音乐雪绒花教学设计篇三

一、说内容:

二、说教材:

歌曲介绍:《雪绒花》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随着电影的播放而传遍全球,成为全世界人民喜爱的歌曲之一。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采用四三拍子和中等的速度,就决定了它的格调优雅恬静,情绪没有较大的起伏,歌曲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寄托了主人公对亲人、对家乡深深的怀念和祝福。我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指导学生们用优美的声音唱好歌曲,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本课中,还有两首情绪欢快活泼、演唱形式多样的欣赏歌曲,因此本课第二个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欣赏电影《音乐之声》插曲,感受歌曲形象和情绪,扩大音乐视野。

三、说教法、学法:

1、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体验作品的意境、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积极热情,本课教学环节进行如下设计:介绍电影剧情--听《do-re-mi》--猜谜雪绒花--学唱歌曲--用英语演唱--欣赏片段《孤独的牧羊人》。

2、本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欣赏电影片断为手段,引导学生们在欣赏过程中注重对歌曲的表现形式、演唱形式以及歌曲风格方面进行对比,拓展学生们思维。

2、在学习歌曲时,以教师语言启发为主,培养学生们自学的能力,通过操作、歌唱比较分析歌曲旋律,使学生们能够唱准相似乐句,解决歌曲难点。并通过演唱歌曲,再从歌词中感受旋律,以表达歌曲的情绪。

3、始终注意引导学生们的思维,在欣赏电影片断和听老师演唱前,都先向学生们提出的要求和问题,让他们明确欣赏目的,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雪绒花》这首歌曲的旋律许多学生们都很熟悉,。七年级的学生们由于年龄大了一些,音乐课的气氛已不像小一点的孩子上课好调动,我安排了由教师抑扬顿挫的语气讲故事,70多年前的奥地利萨尔斯堡。在一座古老的修道院里,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性格活泼、美丽善良,喜欢唱歌,会弹吉它。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位退役的海军上校家当家庭教师,上校的七个孩子很调皮、每次家庭老师都会被他们气走,玛丽亚是他们的第十二为老师,她用爱心与音乐和七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玛丽亚教会了孩子许多歌曲,使孩子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得到慈母般的温暖。介绍《音乐之声》的剧情入手,讲到这里一下子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对影片产生好奇感,自然过渡到听电影中玛丽亚教孩子们的一首歌曲《do-re-mi》。

2、猜谜导入歌曲:

一说到猜谜,学生们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出示图片,让学生们猜植物,我再介绍雪绒花的得名。《雪绒花》的歌声随着影片的放映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我们看歌词(多媒体出示歌词)你能试着把歌词中人们对雪绒花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吗?学生们带着自己对歌词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3、学唱歌曲:

(1)首先听老师演唱歌曲,再带问题听录音,回答老师的问题看看这首歌的调号和拍号,几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学生们通过反复聆听熟悉歌曲旋律,很快能解决刚才的问题,再通过用“lu”哼唱旋律后,让学生们提出节奏有不太顺的地方,老师拿节奏卡片指导练习八分休止符用“哒”演唱节奏,再让学生们唱准相似乐句,解决歌曲难点。

(2)在进行歌曲处理时,也是从歌曲所表达的主题,歌曲的旋律等方面对学生们进行启发,以使他们从内心感受到歌曲的魅力,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绪。学生们唱好歌曲后我提问:“我们怎样才能将这首歌唱得更富有感染力呢?歌声很动人!老师还要告诉你们一个歌唱的好方法:那就是“要想把歌唱好,情感的表现很重要”。指导学生们把三拍子的强弱关系唱得明显一点。

4、拓展感受:

学生们唱好歌曲后我发给学生们英语歌词,我用英语演唱歌曲,让学生们欣赏后说说英文发音和中文不同感受,使学生们产生也想用英语学唱歌曲的愿望,我给学生们介绍汉语、英语发音的不同,英语里有些音要连读。教读edelweiss,evry,greet,blossom,bloom,grow,bless等英文单词后。让我们带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跟着音乐伴奏分别用中文和英语演唱《雪绒花》。

5、欣赏电影歌曲片段:

学生们已经学唱好歌曲后,我继续介绍在一次家庭音乐会上,玛丽亚和孩子们一起表演了一出木偶戏,把歌曲《孤独的牧羊人》表演得非常有趣,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个电影片断。(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们通过分析比较,对歌曲的表现形式、演唱形式以及歌曲风格有一定的了解,正是有了这三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贯穿于整部电影,才使《音乐之声》更加吸引人。音乐课带给我们快乐、欢笑、愿同学们都能唱出歌曲中对祖国的爱。最后回到本课的重点《雪绒花》,学生们演唱歌曲走出教室,使他们能够领略到音乐的无穷魅力,同时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初中音乐雪绒花教学设计篇四

1.背景资料

《雪绒花》是电影《音乐之声》的一部插曲。《音乐之声》讲述的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萨尔茨堡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在萨尔茨堡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位叫玛利亚的修女,她生性活泼、喜欢唱歌,但总爱惹麻烦,于是院长派她到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师。在上校家,她与七个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也赢得了上校的心。在他们外出度蜜月回到萨尔茨堡时德国法西斯侵占了上校的祖国,一向痛恨纳粹党的上校决定带全家人离开奥地利。后来他们被迫参加了音乐节晚会,当他们演唱的雪绒花回荡在剧场时,台下的人们怀着对祖国的必胜信念,一齐高唱起来。后来,他们翻山越岭前往瑞士,离开了亲爱的祖国。

雪绒花又名火绒草、薄雪草,一种菊科草本植物,因其生长在阿尔卑斯山脉1700米的岩石表层上,故见过这种花的人都被誉为英雄。雪绒花寓意着勇敢,被奥地利人奉为国花。

2.音乐分析

《雪绒花》全曲为二段体结构,结构方整,曲调朴实感人,具有较浓郁的奥地利民歌风格。

第一段(1—16小节)节奏舒缓,旋律起伏变化较小,亲切抒情,充满对祖国的赞颂之意。第二段(17—32小节)出现了休止符,旋律由全曲最高音“2”下行采用了五度跳进,与第一段形成对比。此段音乐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情绪较为激动,力度相对加强,从第25小节开始到全曲结束在现了第一段主题,并在祝福祖国的歌声中结束全曲。

1.通过聆听欣赏,对所学的电影歌曲及音乐产生兴趣,进而激发爱国热情。

2.通过学唱,能用优美抒情的声音充满深情的演唱歌曲。

3.学习了解三拍子的指挥图示。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三拍子指挥图示。

一、组织教学:唱《多来米》(从b段的第二段开始放vcd)进教室,师生问好。

玛丽亚教上校家几个没有了妈妈的孩子学会了很多歌曲。《多来米》便是其中的一首。她还给孩子们排练了合唱。当上校回家时,玛丽亚和孩子们用甜美的歌声迎接他。上校很高兴,他也边弹吉他边演唱了一首歌。同学们猜猜,上校唱的是什么歌?对!就是这首《雪绒花》。

三、学唱歌曲:

1.聆听、思考

a:歌曲的情绪怎样?(亲切抒情、热情激动)

2.歌曲介绍:

a.《雪绒花》为c大调、3/4拍。全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结构方整,曲调朴实感人,具有较浓郁的奥地利民歌风格。 b.介绍雪绒花:(播放图片)

雪绒花(原名火绒草)——奥地利的国花在奥地利,雪绒花象征着勇敢,因为野生的雪绒花生长在环境艰苦的高山上,常人难以得见其美丽容颜,所以见过雪绒花的人都是英雄。雪绒花是勇气的象征,只有勇士才可以采摘到它!

3.学习三拍子指挥图示。

四.学唱歌曲:

a:播放伴奏,老师范唱(学生熟悉旋律)

五.再次欣赏:

《雪绒花》这首歌曲在电影《音乐之声》中并不只出现了一次,后来在玛丽亚成为七个孩子的母亲之后不久德国xx占领了奥地利,并强迫要求上校为纳粹服务,上校不愿意背叛自己的祖国,决定举家逃亡。在音乐节上,他们全家再次唱起《雪绒花》。当这首象征着生活安宁幸福的歌曲回荡再剧场时,听众们的内心沸腾了,他们一起高唱起《雪绒花》。(播放视频)思考:

a:前后两次唱起的歌曲《雪绒花》情绪一样吗?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两次歌曲情绪不一样,第二次演唱稳重庄严,表达了对祖国的的热爱之情。

b:同一首歌曲在影片中出现两次,不同的地点、不同对象、表达的情绪也不一样,想一想这在影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突出主题、深化主题思想六,再次齐唱歌曲。

小结:

电影《音乐之声》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里面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哆来咪》、《孤独的牧羊人》等,同学们在课后可以去观看这部影片、聆听欣赏这些电影里的音乐,希望大家通过学习了解能喜欢并关注电影音乐艺术。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节课我利用课件,看电影片段,了解电影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求知兴趣。.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本节课我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同时,学生音乐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但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

在我的这节课中,知识得到了很好的渗透,三拍子的节拍和节奏,学生通过自己的手势得到了掌握,休止符的停顿,学生通过我的引导知道了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也得到了升华,他们通过歌曲的演唱,了解到了小小雪绒花实际上表达了对祖国的美好祝愿。我自己认为本节课的优势在于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主题突出、主线明确、过程流畅,师生配合默契,因此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音乐雪绒花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教学活动。

2、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和掌握歌曲《雪绒花》的演唱情绪的变化。

2、了解电影音乐艺术中的作用并能声情并茂地演唱电影音乐。

教学难点:

歌曲的演唱情绪的变化并能用优美深情的歌声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课件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播放《哆来咪》的音乐进教室,师生相互问好。

1、发声练习

2、复习上节课学的歌曲《小小少年》

(二)故事导入:(设计意图:师生交流,通过语言、图片创作音乐教学气氛、电影片段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进教室时同学们听到的是什么歌?喜欢这首歌吗?你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吗?(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音乐之声》这部电影还有一首比《哆来咪》更受欢迎的歌曲,那就是《雪绒花》。想听《音乐之声》和《雪绒花》的故事吗?今天老师来给大家讲讲:

《音乐之声》的故事发生在70多年前的奥地利萨尔斯堡。在一座古老的修道院里,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活泼善良,会弹吉它,喜欢唱歌。有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位海军上校家当家庭教师。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间,她教上校家七个没有妈妈的孩子学会了许多歌曲,通过歌唱,她还和孩子们结成了好朋友。《哆来咪》就是其中的一首。当上校回家时,玛丽亚和孩子们用甜美的歌声迎接她。上校很感动,他也边弹吉它边演唱了一首歌。同学们猜猜,上校唱的什么歌?对,就是这首《雪绒花》。从上校的眼神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幸福安宁生活的热爱之情。后来,玛丽亚成了七个孩子的妈妈。不久,德国纳粹分子占领了萨尔斯堡。上校为了不背叛祖国,决定举家逃亡。在音乐节上,他们全家再次唱起了《雪绒花》,当这首象征着祖国幸福、生活安宁的歌曲回荡在剧场时,听众非常激动。他们怀着对祖国必胜的信心,一齐高唱起来,歌声使敌人胆战心惊.

(三)介绍雪绒花(设计意图:了解雪绒花的外形与特征,为学习歌曲作铺垫)

1、师:你们见过雪绒花是什么样子吗?下面老师给大家看一下(多媒体展示雪绒花的图片),请同学们介绍一下有关它的情况。

2、生:。。。。。。

3、老师总结:它叫火绒草,是一种原产于欧洲的高山植物。它的叶面覆盖有白色的绒毛,开花的时候,小花的四周也环绕着白色的苞片,远远看去,就像一层薄薄的雪覆盖着它,所以当地的人们叫它薄雪花、雪绒花,它生长在高山上,只有勇敢的人、坚强的人才能见到它们美丽的身影。如今雪绒花已经成为奥地利的国花。

(四)运用“四步骤”分析歌曲(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聆听、感受、评价以及让他们在自主、合作中学习)

(1)用ppt显示出“四步骤”(1、画线条2、找拍号、速度、力度、演唱形式、情绪3、作相关标记,找出歌曲中特殊的音乐记号和节奏型4、找相同乐句,分析歌曲结构)

(2)播放范唱,听歌曲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去完成“四步骤”。

师分析总结教材:《雪绒花》是一首抒情歌曲,歌曲中运用中速(或缓慢)及优美的情调,以雪绒花“小而白,纯又美”的形象来表达人民对祖国的祝福的一片纯洁心灵。歌曲为c大调,3/4拍,由四个乐句组成,为aa,ba,结构。最后四小结是全曲的高潮,也是歌曲的点题――为我祖国祝福吧。

(五)自主、合作学唱《雪绒花》(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地学唱歌曲,学会相互评价,以评促进)

(1)学习歌谱,把学生分成四个组,每组自学一个乐句

(2)汇报交流,让学生注意倾听,相互评价。

(3)齐唱歌谱、学唱歌词

(4)让学生随琴唱歌词

欣赏影片中由上校怀抱吉他深情无限地演唱《雪绒花》的片段。

(5)师:你觉得上校唱得怎样?(轻声,柔和,深情)

(6)引导:同学们看一下,这首歌的名字虽然是――《雪绒花》。但是它

借用“花”来赞美“祖国”,所以唱时应该要充满深情去唱,抒发自己对祖国的热爱,请同学们轻声、柔和深情地演唱歌曲。

(六)拓展歌曲

1、感受英文版歌曲风格。

出示英文歌词。

听后说说: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学生随录音范唱一起用英文深情地演唱。

(七)运用“五要点”演绎歌曲《雪绒花》(设计意图:

(1)用ppt显示“五要点”(1、表演时自信大方,声音宏亮,能有表情有感情地背唱歌曲2、运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表演(如齐唱、领唱、轮唱)3、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4、加入舞蹈或律动来进行表演5、根据本组的特点加入其它艺术表演形式并编排队形进行表演。)

(2)让学生自己或分小组去完成“五要点”。

(八)小结

通过一堂课的学习,这首来自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雪绒花》已经成了我们班每一个同学的好朋友,我们不但会唱,而且能为其伴奏。课后请同学们利用网上资源查找有关《音乐之声》的更多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

(九)在《雪绒花》歌声中(师放vcd)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在本课中能引导学生有兴趣和好奇心观看电影《音乐之声》中的部分片段,在由于学生对《雪绒花》这首歌曲的旋律比较熟悉,所以学唱的过程中也比较理想。不足的地方是:学生在学习歌曲中出现的f与mf的对比不太明显,在歌曲情绪的表现中也有所欠缺。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师紧紧抓住以审美为核心,调动学生情感因素这条主线进行教学,深入启发、引导学生用不同情绪表现歌曲意境,不断挖掘学生表现音乐情感的内涵。学生通过感受、模仿、实践,以自己动听的歌声表现了歌曲的情绪,增强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达到了很好的合唱效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造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自然地进入学习乐谱、发声、节拍、节奏等音乐知识的学习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