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泉导游词(大全5篇)

三叠泉导游词(大全5篇)

ID:4171467

时间:2023-10-04 03:21:12

上传者:翰墨 三叠泉导游词(大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三叠泉导游词篇一

各位可能要问,那“竹林寺”究竟是有还是没有呢?关于它也有一个传说故事。据说很久以前,观音洞横穿庐山,与现今仙人洞附近的一个寺想通,这个寺就是竹林寺。因为它处在险峻的峰峦下面,隐匿在竹林之甲,附近终年云雾缭绕,故此得名。寺内住着一老一少两个和尚。小和尚不满10岁,清扫庙堂,伺候老僧,挑水劈柴,一切杂务都由小和尚承担,晨钟暮鼓,打坐参禅,日子极为清苦。

一天,小和尚从三叠泉挑着满满一担水,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往上挪。这时,一只躲在旮旯里的饿狼,正龇牙咧嘴,流着馋涎,眼睛露出贪婪的凶光,在小和尚身后窥视着。突然,一声狼嗥,饿狼将小和尚扑倒在地。小和尚一声惊叫,顿时失去知觉。待他苏醒时,已躺在毛茸茸的草窝窝里,身旁坐着一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灵气十足的小女孩。

原来这个小女孩是借三叠泉灵秀之气,已生长了千年的何首乌。她见小和尚危难,便挺身相救。从此,这两个小人儿就形影不离。小女孩帮小和尚砍柴挑水,饿了,在山林中寻野果子吃;乏了,在三叠泉溪间嬉水。

不久,这个秘密被老和尚发现了。一天,老和尚找出一根红线,交代小和尚,要如此这般。第二天,小和尚照例与女孩一起玩耍,玩着玩着,小和尚悄悄将红线系在她辫子上,然后借故离去。小女孩也回到自己的土窝窝里。话说那老和尚,不安好心,悄悄地拎着锄头寻了过来,很快就发现了一截露在土层外的红线。他不禁大喜,心想,吃了千年何首乌,可以长生不老。他三下两下便将何首乌挖了出来,兴冲冲拿回庙内洗净,然后放在锅中炖。

小和尚见此情景,后悔莫及,哭闹着要拼死救下小女孩,但他哪里斗得过老和尚,被打得昏迷不省人事。小和尚恍惚中见小女孩泪汪汪诉说不幸,并告诉小和尚该怎么做。

老和尚将何首乌炖在锅里,便下山去买酒,准备回来美餐一顿。

小和尚苏醒过来后,遵照小女孩的吩咐,将锅内汤汁沿庙四周洒了一圈。刹那间,小女孩从锅内跳出,深情地拉着小和尚的手,整个庙宇便随之飘忽起来。这时老和尚打酒回来,忽然看见寺庙正欲腾空而去,情急中,忙一把抓住门槛,身体随即在半空中晃悠起来,老和尚拼命叫喊:“菩萨救我!”然而天不应,地不答。忽地一阵狂风大作,老和尚一声惨叫,跌入三叠泉峡谷。从此竹林寺消失得无影无踪。唯有洞旁“竹隐疑踪”四个字,似乎在提醒人们,这里有一段神奇的故事。

三叠泉导游词篇二

三叠泉位于五老峰下部,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泉飞泻而下,落差共155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三叠泉每叠各具特色。一叠直垂,水从20多米的巅萁背上一倾而下;二叠弯曲,直入潭中。“上级如飘雪拖练,中级如碎玉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站在第三叠抬头仰望,三叠泉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副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节,飞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之。

匡庐瀑布,首推三叠,故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但三叠泉却长期隐藏荒山深壑,隐居在它上源屏风叠的李白,讲学在它下流白鹿洞的朱熹都没发现它,直到南宋时期才被人发现。

宋绍熙二年(1191)始被樵者发现,故有“一朝何事失扃钥,樵者得之人共传”的诗句。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旅游开发,20x年11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三叠泉风景区总面积16。5平方公里,山峰高峻,峡谷幽深。在“燕山造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由于地壳的多次沉降与抬升,形成了褶皱密布、断层纵横、岭谷相间的山体,又经过第四纪冰川的剧烈摩擦而形成“冰阶”崖面。森林覆盖率达89。9%,有圆头柳杉、灯台树、杜种等2331种植物和动物200多种。

三叠泉导游词篇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风景多多旅行社的导游员谌明康。今天,我非常高兴能为大家介绍庐山三叠泉。

庐山三叠泉主要以奇、秀而闻名于世。我想,你们之中不少的人都读过李白写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名诗吧!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三叠泉的风姿卓绝。

看到这里,大家都不免叹为观止吧?

俗话说得好,“不到三叠泉,不为庐山客”。祝贺你们今天都成为了真正的庐山客!

今天的游览到此就结束了,我相信三叠泉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希望各位朋友把这美丽的景色带回家去,与亲人和朋友一起分享。谢谢!

三叠泉导游词篇四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风景多多旅行社的导游员谌明康。今天,我非常高兴能为大家介绍庐山三叠泉。

庐山三叠泉主要以奇、秀而闻名于世。我想,你们之中不少的人都读过李白写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名诗吧!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三叠泉的风姿卓绝。

看到这里,大家都不免叹为观止吧?

俗话说得好,“不到三叠泉,不为庐山客”。祝贺你们今天都成为了真正的庐山客!

今天的游览到此就结束了,我相信三叠泉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希望各位朋友把这美丽的景色带回家去,与亲人和朋友一起分享。谢谢!

三叠泉导游词篇五

三叠泉三叠泉又名三级泉、水帘泉,古人称“匡庐瀑布,首推三叠”,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故名;势如奔马,声若洪钟,总落差155米。瀑布分三叠,各异其趣,古人描绘曰:“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

有趣的是,历史上,三叠泉曾长期未被发现,隐居在它上源屏风叠的李白和在它下游白鹿洞讲学的朱熹都不知咫尺之地有此胜境。直到南宋,三叠泉才被人发现,渐渐赢得庐山第一景观的美誉。自此往后,各代诗家名流皆竞相前来观赏,并留下诸多名篇佳作。立于泉下盘石向上仰观,但见抛珠溅玉的三叠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幅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经阳光折射,五光十色,瑰丽夺目,恰似银河九天飞来。立于“观瀑亭”可又俯视三叠。

听瀑鸣如击鼓,吼若轰雷;见瀑像喷晶抛珠,水洒溅玉,连垂素练,落入深谷。仰看与俯视各蔚壮观,自成美趣,故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