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案的分解与组成(实用6篇)

幼儿园数学教案的分解与组成(实用6篇)

ID:4177197

时间:2023-10-04 07:30:16

上传者:文锋 幼儿园数学教案的分解与组成(实用6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园数学教案的分解与组成篇一

1.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购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1.知识准备:

(1)活动前幼儿对人民币有初步认识,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幼儿认识汉字“角”。

2.物质准备:

(1)布置“超市”,货架上摆有各种实物,并标明价钱。

(2)装有10个1角、2个5角、1个1元硬币的盒,幼儿人手一份。

(3)付钱方法展示板四块。

(4)直观演示1角、5角、1元硬币之间换算关系的课件。

(5)幼儿人手一张存钱卡。

1.导入活动,认识硬币

(1)让幼儿感知、发现硬币的特征。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请你们轻轻地打开盒子,看看里面装着什么。”(幼儿打开盒子。)

师:“哇,好多硬币!小朋友们看看,都有多少钱的硬币?”(1角,5角,1元。)

“好,现在请小朋友把盒子盖起来,老师要考考你们。”

(2)出示1角课件。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角。)

“你怎么知道它是1角钱?”引导幼儿观察硬币上的标志。

教师小结:对了,它的上面写着“1角”,它就是1角钱。

以同样方式分别出示5角、1元课件,让幼儿认识。

师小结:5角的硬币是金色的,上面写着5角;硬币中的是1元的硬币,它的上面写着1元。

游戏:取硬币

师:“我们一起玩一个取硬币的游戏:老师说出多少钱的硬币,请小朋友快速地举起这个硬币,看谁举得又快又准确。”

老师发布命令:“请举起1角(5角、1元)的硬币。”幼儿取相应的硬币。

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有这么多钱,想不想去超市购物?”(想。)

“去超市购物时,小朋友要先看看货架上都有哪些商品,价格是多少,然后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到收银台付钱。”“老师先请小朋友拿着钱盒到1号货架购物。”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幼儿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整理。幼儿在活动前对硬币有了粗浅认识。活动过程中,教师借助实物,通过游戏,从1角、5角、l元三种硬币最明显的特征入手,引导幼儿准确认识l角、5角、1元硬币,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

2.幼儿第一次购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幼儿带着钱盒,到超市1号货架选商品(师设计的每一件商品均为5角钱或1元钱),并到收银员处付钱。(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幼儿只有付钱正确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梳理经验,知道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提问:“谁愿意来说说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5角钱的两种付钱方式:用1个5角来付钱;用5个1角付钱。

师小结:“这些小朋友买的都是5角钱的东西。有的小朋友用1个5角付钱,有的用5个1角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5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是5角钱,1个5角的硬币也是5角钱。

提问:“谁买的是1元的东西?你是怎么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1元钱的多种付钱方式:“我买了一个1元的,用一个1元的.硬币付钱。”“用10个1角的硬币付钱。”“用2个5角的硬币付钱。”“用5个1角和1个5角的硬币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2个5角的硬币合起来是1元钱;10个1角合起来是1元钱;5个1角和1个5角合起来也是1元钱。

师:“原来硬币里还藏着这么多秘密。我们刚才只买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里还有很多不同价格的商品,你们想买吗?购物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上面的标价,想想怎样付钱简便些?好,请大家拿着钱盒去购物吧!”

幼儿到超市选商品,教师观察。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

3.集中讨论,梳理多种付钱方法。

师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幼儿边讲,教师边演示课件。)

(1)6角钱的商品的两种付钱方式:用6个1角的硬币来付钱;用1个5角和1个1角合起来也是6角,这种付钱方法只用了2个硬币,简便多了。

(2)8角钱的咪咪虾条付钱方式:用了8个1角来付钱;用1个5角的硬币和3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也是8角钱。

(3)如果我买的东西是1元,请小朋友帮我想想怎样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币来付钱呢?”

小结: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币来付,也可以用2个5角的硬币来付,因为他们合起来是1元,还可以用10个1角来付。还可以用1个5角和5个1角来付。”

师:“原来同样的价钱可以有多种付钱方法。”(请小朋友将商品放进桌子底下的篮子里。)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巧妙设计,让幼儿在一次次购物游戏中发现多种付钱方法,既拓展了幼儿思维,又进一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幼儿在活动中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的特色。

4.第三次购物,巩固幼儿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1)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样神秘的礼物——存钱卡(出示存钱卡)。这回要请小朋友将你的付钱方法存在存钱卡里。去超市购物时,请小朋友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商品,看看多少钱,然后回到座位上,将你的付钱方法粘在银行卡的背面。

(2)幼儿自由购物,将付钱方法黏贴在存钱卡上。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付钱方法。

5.分享商品,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角、5角、1元的硬币,学会了不同的付钱方法,到超市里买了这么多的商品,真开心!今天也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请她们一起来品尝我们购买的商品好吗?请小朋友把自己购买的商品送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吧。”

幼儿园数学教案的分解与组成篇二

1、复习圆、三角形、正方形。

2、明白这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1。地上画圆、三角形、正方形,每种图形都有

4种不同的尺寸,分别标1—4个点,图形标上几个点,图形内就能够站几个人。

2。作业卡。

1、幼儿分成

3组,每组分别站进圆、正方形、三角形内。

2、音乐响起,游戏开始,幼儿在场内自由活动。

3、音乐停止,幼儿迅速站进自己的图形里,动作又快又准确的组为优胜组。

4、各组互相轮换,再做三次,使每人都有机会站到不同的图形里。

1、将图形分类计数,并将数量用圆点表示出来。

2、将图形分类计数,并比较多少,找出最多和最少的`图形,并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

3、启发幼儿动脑筋,想办法,用所给图形拼成适当的图案。

幼儿园数学教案的分解与组成篇三

数学

语言

2、体验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重点、难点1、重点:感知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2、难点:幼儿能用语言表达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1、30只小熊。

2、配套不干胶

一、学习区分1和许多

1、出示一个大熊和一筐小熊,引导幼儿用1和许多来表示。

2、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许多的熊宝宝,请你看一看,大熊有多少只?小熊有多少之?”

3、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区分“1”和“许多”。

二、体验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和起来是许多

1、分发小熊,教师给每个幼儿一个小熊,边给边问“给你几只小熊”幼儿答:“一只”直至小熊全部送完,师问“一个幼儿一只小熊,我的许多小熊哪去了”(让幼儿知道许多被分成了1个、1个)

2、请幼儿将小熊再一个一个送回来,“几只小熊回来了”幼儿答“1只”直至所幼儿的小熊都送回来,师问:“每次回来1只小熊,我这里怎么会有许多小熊呢?”

(让幼儿发现1个1个和起来就有了许多)

三、操作活动:朋友多

根据图片要求粘贴1和许多,巩固1和许多的'认识

活动延伸:在分发点心和餐具的过程中,进一步让幼儿反复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幼儿园数学教案的分解与组成篇四

1.在小兔找家的游戏情景中,听指令按颜色、形状的属性特征"找家",躲避大灰狼。

2.愿意在游戏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物质准备:小兔头饰(6红6蓝),5个红圈(3个圆、2个方),5个蓝圈(同红圈)。

经验准备:幼儿按意愿打扮成蓝兔子、红兔子,活动前幼儿知道自己是蓝耳朵的兔宝宝还是红耳朵的兔宝宝。

一、装扮"小兔子"——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导入:学小兔子进入活动室,引导幼儿认识地上的"家"。

2.游戏"兔妈妈找宝宝"。规则:教师按颜色或男女找小兔子。

二、游戏"小兔找家"。

1.按颜色找家——听指令按颜色的属性与特征找家,躲避大灰狼。

2.按形状找家——听指令按形状的属性与特征"找家",躲避大灰狼。

3.按颜色和形状两个维度找家——听指令按颜色、形状两个方向的属性特征共同来"找家",躲避灰太狼和红太狼。

三、活动结束。

瞧瞧灰太狼又把谁请来帮忙了?原来是把小灰灰请来了,我们回教室一起和他们接着玩吧!

幼儿园数学教案的分解与组成篇五

1、在操作活动中初步感知100以内数的整10加和整10减计算。

2、能够借助“金色珠”等操作材料尝试进行大数目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乐于参加数学活动,体验其中乐趣。

教具:信封(里面装有100以内的整10数字或100以内整10加,整10减的加法、减法算式)若干,伦敦桥音乐,写有整10数字的胸卡。

1、预备活动师生互相问候。

2、分组活动创设情景:整10数字大pk。整10数字的姐妹们聚在了一起。他们想比比谁的本领大:谁比谁多,多多少;谁比谁少,少多少,特意邀请小朋友当评委。

第一组:操作小棍(10根一捆),完成10的加减练习。

四、巩固练习动画做题,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五、课堂小结时针不停地转动,时间也悄悄溜走了,小朋友要珍惜时间,不能像小猪那样浪费时间玩耍。

幼儿园数学教案的分解与组成篇六

一个良好的图书借阅环境。具体目标如下:

1,从xx年期,每年为西海固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捐建、助建3所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二类达标图书室(生均图书15册),在xx年争取在西海固地区各县都有我们建立的图书室。

2,对建成的图书室在管理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业务指导和帮助。

一,我们的优势

1.宁夏南部农村教育的需要

鉴于宁夏西海固地区的教育现状,宁夏青年支教之家图书室建设项目的适切当地需要,发展前景明晰。

2.宁夏籍大学生的热情参与

近年来,西海固地区每年都有大量的优秀学子进入大学深造。对于故土的挚爱和报效家乡的志向使得我们的组织在人力资源上有很大优势。可以充分发掘比较优势,扩大活动的规模和力度。

3.资金支持的获得

当前重视教育的理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我们可以联系有捐资助学愿望的社会热心人士,在资金上予以支持。

4.本地支教的优势

相比于其他形式的支教,本地支教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可以活动解节约经费,包括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等。其次,可以避免当前支教活动中的形式主义,切实为家乡的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大概就这些了吧,内容可以再详细一点

二、资源需要:

概括来说我们现在已经具备了人力资源,但是物力资源较为缺乏。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应积极开拓渠道,寻谋支持。至于具体的工作,外联部门应该知道吧......

三、活动开展:

(一),建设管理部门

(二)、开辟渠道,集聚图书

在图书室建设过程这是重中之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1立足校园,募集旧书

参与本活动的宁夏籍大学生应充分利用自身条件,获取学校和同学的支持,收集旧书(主要应该为课外书、教学参考书、工具书、刊物等,要求为六成新以上内容要适合少儿阅读的书刊,以及少量有助于提高教师素质的书刊。)在收集到足够的旧书后,统一集中到各地相关联络处,并邮寄到宁夏青年支教之家驻宁联络处(各地也可直接邮寄至宁夏),并由其负责分配和邮寄到个受援助学校(这个联络处可以设在六盘山高中吧......)

2多方联系社会资助,发动社会力量帮助建设图书室。

西海固地区一直以来是国家级贫困地区,得到的相关的政府部门或单位资助的机会较多,社会上有很多群众、家长和有志之士在关心着农村教育的发展,也乐意为农村教育和农村学校做出一些贡献,能及时发动社会力量帮助建设图书室也成了一个有利的因素。外联部门应抓住这个契机,多方与扶贫单位联系,请求其帮教助学。同时争取上级教育部门单位的资助。

3挤出经费,精挑细选,选购优秀旧书、打折书,充实图书室购买一些新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