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教学反思(汇总5篇)

少年王冕教学反思(汇总5篇)

ID:4177614

时间:2023-10-04 07:51:44

上传者:雨中梧 少年王冕教学反思(汇总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少年王冕教学反思篇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少年王冕》,齐读课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回忆下课文介绍了王冕哪几个阶段的哪几件事情?

出示:七岁,父亲去世,家境贫寒。

十岁,体谅母亲,辍学放牛。

十三四岁,学画荷花,终有所成。

十七八岁,家境好转,不忘孝敬。

3.王冕的什么特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孝顺、懂事、体谅、听话、勤奋、刻苦、好学……)

4.同学们都说到了孝顺和勤奋。那么课文是怎么写王冕孝顺母亲和勤奋好学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那些最能表现王冕孝敬母亲和勤奋好学的语句。

二.交流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生读找到的语句,出示“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2.这句话,王冕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母亲供不起王冕读书,让他去隔壁人家放牛时说的。)

3.让我们先来看看母亲说的话,出示“孩子呀……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齐读。

4.你觉得母亲说这话时是怎样的心情?(为难、无可奈何、自责)

5.母亲为什么为难?为什么自责?

6.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母亲的为难和无奈?(不是、实在、只好)

7.读好这几个词,读出母亲的心情。

8.面对这样的母亲,王冕是怎么说的?出示“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9.王冕说自己在学堂里“闷得慌”,他是真的“闷得慌”,不想读书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10.既然王冕想读书、喜欢读书,为什么还要答应母亲给人家放牛?你觉得王冕是个怎样的人?(懂事、体谅、听话、孝顺)

11.一边是无奈的母亲,一边是孝顺的儿子,让我们读好这段母子情深的对话。分角色朗读。

12.这一段作者是通过描写人物的什么,来表现王冕孝顺、勤奋的特点的?(语言)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作文时,也写写人物的语言,让人物开口说话。

三.交流学习第四自然段。

1.你还能在课文中找出哪些语句最能表现王冕孝敬母亲和勤奋好学的?

2.出示第四自然段。

3.读了这段文字,想想哪个词语深深地打动你,让你看到一个孝敬母亲和勤奋好学的王冕?(舍不得)

4.这段中一共有几处“舍不得”?(两处)

5.第一处是什么?(舍不得吃)舍不得吃秦家给的一点腌鱼腊肉,这对我们现在的同学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家常便饭,可对于当时家境贫寒的王冕来说却是……(山珍海味),他想不想吃?(想)可他为什么不吃?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包起来留着回家孝敬母亲)

6.王冕除了舍不得吃,还舍不得……(舍不得花),舍不得花秦家给的点心钱。同学们每天身上带点钱到学校,放学饿了买点零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王冕是怎样做的?你看出一个怎样的王冕?(留着钱买书,好学、勤奋)

7.读好两处“舍不得”。

8.上一段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写特点,这里是写人物的什么呢?(动作)我们平时的作文也要学会写人物的动作,让人物不仅开口说话,也要活起来、动起来。

四.交流学习第五自然段。

1.你还能在课文中找出哪些语句最能表现王冕孝敬母亲和勤奋好学的?

2.出示“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能换个说法?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世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从这句话,你看出一个怎样的王冕?(有坚定信念、有十足信心)

5.请大家齐读出王冕的信心。

6.王冕想自己画几笔什么?(荷花)那是什么事让王冕对画荷花充满信心?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7.生:一天王冕放牛的时候看到了雨后的美景。

8.正是这样的美景让王冕坚定了学画的信念。让我们随着王冕,一起看看这雨后美景吧。

9.出示“一阵大雨过后……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指名读。

10.听读后,你能想象这是怎样的画面吗?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几幅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

11.图片一幅一幅出示,指名学生逐句朗读。

12.让我们学着刚才同学的样子,集体来朗读这段写景的语句。

13.这些画面美吗?这些语言美吗?美在哪里?

15.齐读,并记一记这些颜色词。

16.色彩词填空。

17.作者是怎样把这雨后的美景写清楚的呢?请同学们随着老师的指引,再来读读这一段。作者先写王冕抬头仰望天空,天空中……然后从云朵看到阳光,阳光……看山上……看山下……再看树枝……王冕的目光从远处收回到眼前,看湖里……(生在教师引领下读书)

18.这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从上到下、从远到近)

19.这么美的雨后风景,不仅我们同学喜欢,王冕也不禁看得……(入了迷),心里想到……转念又想……(生在教师引领下读书)

20.前面是作者写王冕的语言和动作,这里是写人物的什么?(心理活动)

21.齐读描写王冕心理活动的语句。

五.交流学习第五自然段。

1.你还能在课文中找出哪些语句最能表现王冕孝敬母亲和勤奋好学的?

2.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

3.王冕的荷花最后画得怎么样?(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

5.出示填空题:白天放牛时,晚上回到家,天空刚露出黎明的曙光,万家灯火已熄灭的深夜。

6.是的,王冕就是这样白天孜孜不倦,晚上笔耕不辍,三个月后,他的画技大有长进,他画的荷花“没有一处不像真的”。渐渐地,王冕靠卖画得了许多钱,这些钱他用来做什么了?(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

7.王冕除了买东西孝敬母亲,还怎样孝敬母亲的?(春光明媚的时候,王冕就用一辆牛车载着母亲,到村上湖边走走。)

8.多么温馨的母子亲情图啊,让我们一起来读好它。

9.真温暖,真幸福,难怪母亲“心里十分欢喜”。

10.母亲心里欢喜什么?

11.是的,王冕孝顺,母亲心里欢喜,王冕勤奋,母亲心里欢喜,王冕成了画家,有出息了,母亲心里更是十分欢喜。老师要告诉同学们,王冕不仅成了画家,他还是位诗人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墨梅》一诗吧。

13.板书:孝敬母亲    勤奋好学

14.师总结:这就是我们的王冕,从前的放牛娃,如今的大画家,他靠着自己的勤奋好学改变了一贫如洗的家境,但始终不变的是那颗孝敬母亲的心。

15.上节课老师告诉大家,《少年王冕》出自哪本书?(《儒林外史》),请同学们课后沿着王冕的足迹,走进《儒林外史》第一回,看一看书中更加丰满更加立体的儒林楷模王冕。

少年王冕教学反思篇二

少年王冕(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已经知道,王冕是元代有名的画家,诗人。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走进少年王冕的世界,深入地体会课文语言文字向我们传递的情感,去感受人物的独特魅力。

1、复习词语:

出示两组词:第一组:贴补  陪伴  舍不得  孝敬  春光明媚

第二组:积攒  舍不得  晶莹  起敬  起初  高手

评价

1、指名朗读一组词

齐声朗读

2、结合课文内容,在一组词中选用几个说上几句话。

二、新授

(一)出示第四小节

过渡:这两组词中有1个词是相同的。

课文中也提到了两个舍不得,打开语文课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你从这两个“舍不得”中体会到了什么?

(1)舍不得好吃的,要留给母亲,对母亲很孝顺。前面还有一个字呢!“总”说明一直、一贯,每次都是这样。

(2)舍不得花一点儿钱,要读书,要学习,多么勤奋好学。

(引导读):舍不得好吃的,都留给母亲;舍不得花一点儿钱,要学习。让我们齐声赞美王冕的孝顺、勤学。

2、王冕辍学给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孝敬母亲。这么爱学习的王冕怎么舍不得放弃在学堂学习而去放牛,他的母亲怎么会舍得让这么幼小的孩子去为别人放牛呢,把课文的2—4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就能找到其中的原因了,默读2—4自然段。

引导出示母子对话,这一段母子的对话朗读一下,让我们边听边走近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心声。

关键词:母亲(不是我要耽误你  年成不好  实在  只好)

王冕 (闷得慌  快活  贴补  带几本书去读)

齐读第四自然段

体会、交流

朗读对话。

(1)放牛时不忘带书去读  爱看书

(2)靠母亲做些针线活供他读书,他又那么明白事理,读书一定和刻苦。

a、在学堂里会闷得慌吗?

b“快活”到底是什么使王冕感到快活?

(1)可以贴补家用,为母亲分忧解难。

(2)还可以带几本去读。

齐读

(二)第五自然段

学习重点语句

2、教师范读第五自然段。

3、你们觉得这景色美吗?美在哪儿呢?

读有关句子

(播放幻灯片)

5、雨后的景色实在美丽!夏季,植物正值旺盛的生长期,色彩斑斓,生机无限,加上阳光的映照和雨水的冲洗,越发多彩多姿!尤其是那湖中的荷花,姿态娇美,加上水珠的点染,更显动人。让我们再来读读大自然这本书。

,大自然的美景深深地感动了王冕,他多么想把这些荷花画下来,可惜          ,自信又好学的王冕随后转念又想           ,因此热爱学习的他立志学画荷花。

之后王冕又是怎样学画荷花的呢?

1、“自此以后,……没有一处不象真的。”

体会:攒钱  托人  起初  三个月之后

小结:观察细致,使王冕对荷花的颜色,形态了如指掌;对荷花的喜爱,使王冕赋予了荷花生机和活力;不懈的努力,提高了王冕表现荷花的能力。

引导提示

颜色、景物、荷花

(荷花句)

交流优美诗句

齐读课文中的有关内容。

好学  坚持不懈

懂得了观察大自然的美,知道人要有自信,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三、总结全文,欣赏王冕的终身成就

一个家境贫寒的放牛娃,刻苦好学,竟然成了“画荷花的高手”,少年王冕的成功,真是富有传奇色彩!你知道中年王冕吗?想知道老年王冕吗?去看《儒林外史》吧。书中告诉我们,他是一个成就很高的诗人,为后世留下了300多首好诗;他是一个成就很高的画家,尤其以画梅花著称: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他研究过兵法,也研究过剑术,还练习过篆刻,他是那个时代的“通才”!然而,他出生在蒙古人统治中国的时代,时代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悲剧,他对于时代来说是一个损失。所有这些都是王冕。

李琳

少年王冕教学反思篇三

当我上完王冕这课的第三课时时,我深深的体会到:只要用心去教,定会收到好的教学结果。

一、在上课文第6自然段,讲了王冕用了三个月时间学画荷花,但没有具体写王冕是怎样学画,于是我安排了一次小练笔,要求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想象王冕在这三个月中是怎样学画的,一阵沙沙的写字声后,学生交流了:“白天,王冕仔细观察荷花,把荷花的形态熟记于心,晚上回家就在油灯下回忆荷花的样子,然后画下来。母亲让他早点休息,但王冕依然没有在油灯下刻苦的构线,涂色……”有的同学写到:“王冕开始画得很不好,他想放弃,但他又想,天下哪有学不会事情,我一定要坚持。经过努力,他画的荷花越来越好。”……通过练笔,学生更深刻地体悟到王冕的刻苦好学。

少年王冕教学反思篇四

《少年王冕》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人物故事为主,所以在授课时,我也抓住了王冕这个关键人物,就他孝敬母亲,勤奋好学这两点优秀品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然而,对于我这个刚刚踏上讲台的人,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我学习与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五年级学生,是否适合这个班级的学生;教学方向是否正确,教学理念是否如我所说的那样,使课堂变得活跃,变得生动,变成学生的课堂。显然,我并没有完全做到,但是,这本身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因为有思考,所以学习。

在对本课的教学中,我深刻的感知到了学生身上的灵活多变,他们不会向老师设定的那样,对每一个问题乖乖回答,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思维,自己能够表述的词语。我最为一位新老师,在这一点上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在上课之前几乎设定了关于每个问题的答案,但是,学生并不一定会按照我的理解来回答每一个问题,他们有他们的表达方式,而我,则硬是强调学生一定要回答到我设定的那个点上。看似我让学生主导了课堂的整个方向,其实,我连他们的答案都要精确到每一个词,这就是我这节课的硬伤。

以前,我的老师曾经对我说过,做老师的就是要把自己设定为那个年龄的孩子,真正从孩子的角度思考课本,设定问题。而不是将老师处在高位在课堂上讲述,这样的课堂,老师是与学生脱节的。我一直记得这些,然而,在这节课上,我才真正觉得,哦,原来我只是将这些停留在我的'论文上了。我的课堂上,我只给予了学生些许自由的时间,作为一个新老师的我,还是习惯于掌控整个课堂。课堂本就该充满学生的声音,可是,现在想来,满纸的教案上,几乎都是满满的师说,师说。

认识问题的下一步,就是解决问题,很遗憾,关于如何解决课堂上以教师为主这一问题,我还没与想好,但于我自己的实际情况,我倒是有所反省。就我个人而言,我以后会注意,不在使课堂上充斥着满满的问题,更多的可能,我应该知道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然后,引导他们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再然后,我会试着多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设定教学思路。

当然,想把成年人的思路转换到小学生的思路当然会有一定的难度,这绝不像两种模式直接的切换如此简单。作为老师,我们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可以与学生近距离的交流,或许从她们的行为举止中,我可以感受的到他们的想法,这不仅对教学有所帮助,这也是帮助学生成长的重要部分。

老师都不是完人,但这不是我们可以懒惰的理由,除去工作,除去工资,我想我还有着陪伴孩子的热忱,这,就是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的理由。

少年王冕教学反思篇五

20xx年10月13日,我进行了《少年王冕》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在读文中学习生字,生词,在用中落实字词的教学目标(如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引导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文本,力争上出语文课浓浓的语文味儿。教学之后,与同事进行了研讨交流,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觉得自己在以下几方面需改进:

一、课堂上,我作为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我还不够沉稳、大气。在面对五年级的学生,我在注重自身亲和力的同时,应加强沉稳,这需要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锻炼!

二、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当有学生用“牵挂”说话时,说出了“我很牵挂在外打工的父母”时,我没有抓住这个生成点,这个感情点,引起学生与文本的深刻共鸣,引起学生与王冕的内心共鸣,与这个生成失之交臂,我感觉很遗憾,这也提醒我在平时应加强自身素养,提高自我驾驭课堂的能力!!

三、“语文姓语,小语姓小”,课堂除了上出语文味儿,我还更应该关注细节!!

教无定法,我想在语文教学上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探索,相信用心、用情,一定会让我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最留恋的动感地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