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优质7篇)

2023年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优质7篇)

ID:4178910

时间:2023-10-04 08:51:33

上传者:QJ墨客 2023年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优质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篇一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过

一、复习

1、出示准备题,用竖式计算。

(全班练习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篇二

放假了,仲老师给我们留的'数学作业是写一篇数学日记。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是数学日记?于是,我问妈妈,妈妈说:“我们一起找找。”

早上我起了床,只见妈妈给我一些菜票,她还拿着两个碗,我们准备去爸爸单位的食堂里面去买早饭,妈妈对我说:“我买饭,你算帐,怎么样?”我说:“好!”

到了食堂,妈妈买了两个馒头,每一个五角,加上一些稀饭和小菜,总共是两元。算帐的时候,我给了卖饭的叔叔四张菜票,他笑着说“一张就够了。”还找了我三元,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我把五元当成了五角,我感觉到我被别人笑了,我的脸红了。

我知道数学学不好,就会在生活中被人笑,自己会吃亏,啊!数学原来对我们这么有用。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篇三

今天,天气不错,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商量着去超市买东西。

到了超市后,琳琅满目的东西摆在我们的面前,太丰富了!我和爸爸妈妈东转西逛的挑起东西来,我们买了4包薯片,每包2.99元,5袋酸奶,每袋1.8元,2包饼干,每包4元,一包番茄酱,7元,1斤五花肉,15元,一些雀巢脆脆鲨,22元,一袋话梅糖,3元,2包海苔,一包2.5元,一些橘子,13元,一些大米,17元。

买完东西了,该到结账台付款了,爸爸让我算算一共花了多少钱,同时爸爸也在算,经过了漫长的3分钟,我说:“110.96元!”爸爸说:“恭喜你,答对了!”

听到爸爸的.赞美,我不禁沾沾自喜,同时得到了数学的乐趣!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篇四

看到好多人都写去香港,但是没办法啦......

2月4日那一天,我们做火车到达了香港,因为第二天要去海洋公园玩,所以我们去了超市买零食吃。我们买了面包、饮料和一点水果,花了86元港币,港币与人民币的汇率是0.8094,也就是一元港币约等于0.8元人民币。那港币86元折合人民币就是86×0.8=68.8(元),我们买食物花了68.8元人民币。

第二天,我们一家三口和我表弟他们一起去了海洋公园玩儿。之前我妈已经网上订好了门票,港币225元,折合人民币就是225×0.8=180(元),所以一张门票是180元人民币。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篇五

今天,我在数学课上学习了统筹法,更加了解了时间的宝贵。运用统筹法安排时间,是一种最合理的方法,它将大大降低时间的无谓消耗。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能够运用统筹法。

比如:我为父母做水果大餐。准备工作要用5分钟,泡水果用5分钟,切水果用7分钟,摆设用2分钟,冰镇果汁用10分钟。用统筹法来安排时间,泡水果时可做准备工作,共用5分钟,然后拿一瓶果汁去冰镇。在这过程中,还可以切水果,摆水果。这样才用去了9分钟,还有1分钟可以休息一下。用流程图来表示:泡水果(同时做准备工作)——冰镇果汁(同时切水果,摆设水果)——共用15分钟。这样多节约时间啊。

再如:早晨起来,整理床铺需要5分钟,洗漱要用5分钟,温牛奶要用10分钟。那么就可以起床后先温牛奶,在这过程中,可以洗漱,整理床铺,这样只需10分钟便可以喝到牛奶,非常节约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非常宝贵,一去便不复返了。如果我们用统筹法去做每一件事,就会把时间利用得非常紧凑,也不会让时间无谓消耗!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篇六

今天,我们一家兴冲冲地来到了奇特而又美丽的动物园。

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准备去买门票。等了好久才轮到,这时我觉得很不耐烦。买票阿姨笑眯眯地说道:“小朋友,几个人啊?”“三个!”我爽快地说。“小朋友半票,成人50元整票。”阿姨慢条斯理地说,“哎!!小朋友,我来考考你吧!一共多少元呀?”“恩~~”我默默地说,“50乘以2加50除2......哦!125元。”“真乖呀!”阿姨笑容满面地说,“那再考考你,你的票数是你爸爸妈妈的几分之几呀?”“嘻嘻!我刚学过,简单!!”“五分之一!”“真聪明!真机灵的孩子啊!”阿姨赞扬着我。听到了表扬,我从今开始就慢慢地喜欢上了数学!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篇七

1.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和统计.

2.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根据学习内容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及自主选择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根据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是合作学习还是独立学习及选择学习方法.

课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第一层次

承接:刚才有同学提到要统一服装,这个主意不错,跟老师想到一块去了.

追问:如果你是鼓号队员,你应该选择哪一种鼓号服呢为什么

第二层次

追问:我们要把鼓号队员的身高分成几段来统计(3段)是哪三段呢

(设计意图: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使学生不知不觉融于情境当中,参与观察,表达,思考等数学活动,同时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提供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合作交流,探索统计方法

探究:每一段分别有多少人呢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收集每一段的数据呢请同学们小小组合作,用画"正"字的方法来整理每一段的`数据,填写在记录单中.最后,根据记录单,完成统计表.当然,同学们在整理的时候应该注意合理分工,一位同学来报身高,再安排一位同学负责记录和整理,最后,要对记录和整理的过程进行检验.

(学生同桌合作进行统计)

汇报: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方法,以及得到的结果到上面来交流一下

合计还能对我们统计出来的每一段的人数进行检验.当然,我们还要及时地把这张统计表的日期填好.

追问:我们已经完成了鼓号队员身高情况的统计表,看了这张统计表,你还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在理念和行为上进行了角色的转变,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评价与反思,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通过对学生多种整理方法的展示,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策略的多样性,真正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落到实处.)

三,回顾交流,总结统计感受.

回顾: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同学们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板书:收集数据,分段整理,填统计表,分析结果)

小结:其实像这样根据身高进行分段整理,再进行统计的方法我们叫做分段整理数据,(同时板书课题:分段整理数据)

这样做有助于我们对整理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的解决问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