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经验交流分享心得体会(大全8篇)

教学经验交流分享心得体会(大全8篇)

ID:4179583

时间:2023-10-04 09:10:16

上传者:纸韵 教学经验交流分享心得体会(大全8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经验交流分享心得体会篇一

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师的专业讲课水平,我镇在临淄中学举行了为期两天的幼儿园专家教学观摩交流会,上级领导特别重视这次的培训学习,特地请来了上海的优秀教师及专家,进行了优质课的讲评与交流,在这次学习交流中,使我感受很深,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在这两天的听课学习中的感想和收获。

前来讲课的老师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特别的亲切,不管在与孩子还是与听课老师们的交流中,都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不会让你觉得他们居高临下、不可亲近,听老师们讲课就好像是听邻家的大姐姐、大哥哥在讲故事,让人听起来特别的舒服。比如故事《小熊别走远》,通过小熊与妈妈玩游戏,到小熊跑到很远的地方迷路了,一直到最后小熊伤心、无助时听到妈妈的喊声……蒋老师亲切的教学风格,步步深入主题,以自然地态度融入到教学中去,把经验和实际结合进教学中去,围绕孩子的教育情感来讲,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妈妈的担心以及和妈妈在一起的快乐。

在蒋老师的综合活动“碰一碰”中,孩子们学会了亲切自然地用眼睛注视同伴的眼睛。用小手做出邀请同伴一起游戏的姿态,并在感情上理解了:“我想碰碰你,是因为我喜欢你”的交往情境。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经过几番尝试还逐步明白了:不论是你碰别人,还是别人碰你,都要小小心心地碰,轻轻地碰,柔柔地碰,才能不碰疼,才能碰得舒服,碰得快乐。当然,自己想出别人不相同的方法:你说碰碰小鼻子,我说碰碰小指头……更是让孩子们感到和朋友碰一碰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让孩子从了解、熟悉到演唱自如,步步深入的让孩子达到目标。让我也明白了,在教学中要耐心的细致的评价每一个孩子的心声,给予一定的肯定、回应,过程中要倾听孩子的声音。

在讲课的老师中,他们在与孩子的互动中,都本着跟孩子的互动平等,与孩子一起参与游戏,让幼儿与老师一起互动,特别是潘浩瀚老师的两节运动活动:“预备冲”和“齐心协力”,活动中老师的语言松弛、幽默、自然,利用生活的化的语言,生活中的自然语言进入自然地状态,让孩子可以很自然的进行交流,潘老师教学化的手段,欲擒故纵,让孩子认真不敢怠慢,这样孩子听的更加认真。而且,潘老师专业的功底扎实,各种动作技能介绍的非常细致、深刻,对工作技能理解特别专业,对儿童的理解,各种运动训练加强了儿童的思维,在教学工程中对幼儿的安全把控的特别好。平时我们在体育课上,总认为孩子只要玩起来就行了,其实不然,听了这节课之后,让我受益匪浅,让我知道:体育运动中,不但要和孩子平等互动,而且要在把握好孩子的安全和课程节奏的控制。

在听课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幼儿的老师基本功都很扎实,每一位教师的课都是实实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课堂追求花样,华而不实。教师完全是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了解幼儿的起点,直面幼儿的教学现实。以前上课的时候一般都喜欢准备比较花俏的东西,以此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相信很多老师们也都走入过这个误区。但是看到黄敏君老师的大班数学课《时钟滴答滴》这节课的时候我感觉眼前一亮。这节课的黄敏君老师从头到尾就是利用一个钟表与孩子们游戏。比如让孩子们了解时钟的重要性,你几点上学、几点吃饭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孩子们知道你什么时间都在做什么,既让幼儿认识了整点和半点,又懂得了时间的重要性,锻炼了幼儿循序渐进的能力,使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这节课是数方面的活动,通过对时钟的认识,慢慢深入,层层推进,在游戏中感受对整点、半点的认识,对幼儿实行生活化的教学,通过玩摆放钟表,认识问题,指出问题,是孩子加深了对时间的掌握,活动中让孩子感受了时间的定义,时间的长与短,增强了对时间的观念,让孩子知道一分钟的重要性,让孩子感受珍惜时间,根据孩子年龄阶段的特点,养成一种对时间的安排有一定的规律,对大班幼儿上小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整个一个活动过程所用的教具就是一块钟表,让我觉得不管是在日常的教学中,还是公开课的时候我们都应遵循简洁这一原则,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让教具真正的在教学中发挥作用而不是成为摆设。

在最后一节课中,是顾颖老师的《鸭子骑车记》,这是大班的励志故事,顾颖老师的这节课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性,这节课不但有创意,也发展了孩子们的社会性。活动中,以一种旁观者的态度让幼儿观察画面中的细节变化,使孩子思维得到发展,图中,我行、我行,我一定行,单幅多图的认识,使孩子加深认识,各种小动物的表现,使幼儿受到感染。上课过程中,孩子们互相交流,这个鸭子到底能不能学会骑车,让孩子能正确的认识到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该怎样去面对。活动中,前后呼应,内容新颖,借助绘本情境,以旁观者的心态,让不可能发生的事变成现实,让幼儿敢于尝试,励志故事通过语言的表述,及鼓励自己又可以鼓励别人,让幼儿在以后的日子中,知道只要敢于尝试,就一定能成功,让幼儿在社会性健康领域也深入其中,让幼儿在情绪、情境中得到体验,让幼儿善于发现,认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应注重孩子社会性的培养,包括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朋友、周围的事物等,大千世界的变化。

这次听课学习活动虽然是短暂的,我却收获不少,我将积累这次学习活动的经验,将它们应用于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与更多的教师们交流心得,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就会像《鸭子骑车记》中的小鸭子一样,只要敢于尝试,就一定能成功。

教学经验交流分享心得体会篇二

优秀作文推荐:华而不实,光注重热闹的课堂,这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的课堂应该是讲求实在、讲求有效。有效即有效益、效率高、效果好。学生既能学到并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又能达到教学目的,这才是我们追求的课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设计一个新颖的有趣的情景怎样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起来?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在思考也是不断在实践着的事情。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这点就更为重要。好说好动,精力分散是一年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因此,一个好的开头往往就能把小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住,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你的课堂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总是想方设法去寻找、挖掘和教学内容有关的题材,比如:现有的课件,教学参考以及任教过的老师的教学反思等,尽可能的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景以此来达到有效。

我记得印象很深的是教学“10的认识”,其实学生都认识10,可我们书本上还是有这个知识点,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饶有兴趣地听课从而使得我能很好地开展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开头:我简单地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数字娃娃“0”,接着跳出“1”“2”“3”“4”“5”“6”“7”“8”“9”,同时我自己配音:“9”说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我与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学生一个个瞪大眼睛看着我操作,这时我问:“小朋友,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1和0站在一起,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了。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新课:“10的认识。”效果出奇的好。

记得在教一年级的时候,很多孩子已经熟练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甚至20以内的进退位的加减,有的还能做100以内的呢。刚开学的时候遇到有些家长他们会很自豪的告诉我他的孩子学数学应该没问题的,因为孩子算题目很快。可是一段时间下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的,那些以为算的很快的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是出现错误,考试成绩也不怎么理想的。家长觉得很不能理解的,其实原因很简单,是他们误解了数学。数学并不是能做几道加减法就可以的,通过数学学习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最后能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课堂中更应注重的是学习方法的传授,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点优为重要,我们从一开始就给他们以准确的学习方法,教会他们怎样听课,怎样参与课堂,通过“提问、合作、动手、实践”等学习方式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这么多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这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因为喜欢你,他们就会在你的课上表现的特别的积极,不管你让他们做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很好的去完成,师生间有了默契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益。

2、教师与教材的关系

我们每个教师对教材要有一个整体认识,把握好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班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划好教材上知识的呈现方式。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可是真的是说说容易做做难,往往是一节课上完总觉得有这样那样的遗憾,说到底还是我们没把握住教材的编写意图,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大家都是在摸索,有时还会犯穿新鞋走老路的毛病,记得我在初讲两位数计算这节课的时候,看完参考我觉得这个内容和以前的老教材没啥区别的,只是把以前的表格式的两个条件一个问题改成了情景,由学生看完情景自己说条件然后根据条件提问题列式解答。于是我就按照原来教学的那套方式来进行,结果班级我发现课堂气氛很沉闷,学生也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去说条件问题,效果不灵,下课后我就反思了,怎么回事?上第二节课的时候我改变方式,不再提条件和问题了,每道题都让学生看文字闭着眼睛想情景然后根据眼前想象的情景来提问题,忽然我就发现课堂气氛活跃了,举手的学生也多了,效果比第一节课好得多。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把握教材,理清教材的知识点、重点、训练点和拓展点,最后理出一个更为合理更加贴近学生和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3、学生和教材的关系

让教材更加贴近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是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教学要“以人为本”。要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就应该把握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能忘了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他们都是有思想的,作为老师别老是高高在上的,有时需要我们放下架子,要装着不懂,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是主人。

练习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授还是复习课都离不开它,同时也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巧技能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的课堂练习的设计尽量做到:

1、少而精。

2、具备典型性。

3、能集中体现教学内容的精华。

4、题量适当、恰到好处。

5、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作业分层布置,尽可能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不同的作业要求,提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总之,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一个学期的课堂实践有收获也有缺憾,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将不断思考不断进取。我们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学习后反思,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再学习,相信我们大家都会有进步的。

教学经验交流分享心得体会篇三

推荐:大家好,今天很荣幸来到这里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初中化学教学经验与反思。经过这几年的教与学,有一些心得体会,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希望老师们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1、好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1)搞好课前热身活动

在课堂教学热身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播放一些视屏(最好能跟课文内容有关)。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在动人的旋律中有所收获。

(2)通俗易懂而且简洁的问题

(3)适时的幽默

(4)个别学习、小组学习与讨论相结合

2、作业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作业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作业少而且由浅入深,紧扣知识点,学生都能顺利的完成,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那么学习的兴趣就会增加,反之,作业铺天盖地,而且难度较大,学生就很难完成,长期下去,就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近几年中考,试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试题设计注重对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实验等知识的考查。这些初中化学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是学生学好化学必须要牢固掌握的。

2、联系生活、关注社会,突出化学知识的应用性

这些试题涉及了化学发展史、环境污染与保护、人类健康等,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价值。

精心设置探究情景,加强实验能力的考查

对比近几年中考我校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如:不能判断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一些常见物质如: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铁、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达不到非常熟悉的程度,化学语言掌握不到位容易错写漏写、少写等。

2、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掌握的方法不全面

综合性强的试题、读图识图、信息迁移、科学探究、实验能力的试题的得分率较低。

3.计算分析和数据处理基本功差

主要错误在,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质量分数不会计算;已知数据带入错误;比例式列的方法不正确,比例式计算错误;溶液中溶质分析不全,溶质质量计算错误;等。

从试题的要求和学生出现的问题分析,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有效地复习,可以使学生对初中阶段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

因此制定好复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我认为:

1、抓好化学复习的重要的三条线:一是《我们身边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是化学语言的熟悉、掌握、运用;三是实验的设计和科学探究。特别是化学语言的掌握,因为我认为化学语言贯穿全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语言也是九年级化学的难点,而且全书的知识点都与之有联系。掌握了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学生更愿意学习化学,更能对全书融汇贯通。其次是常见物质的制法、性质和用途。

2、设计综合专题进行复习

3、是进行专项训练,人人过关。

必须熟记元素符号、物质的化合价,并且反复听写,掌握了元素符号和化合价的基础上进行化学式的书写练习,要形式多样,必须达到人人过关,有了上述知识的情况下进行方程式的书写就简单了,最后必须训练与溶液和酸碱盐有关的、综合性较高的计算题,这类计算我是把它放在中考前半个月左右进行,因为它综合性强,要有较过硬的基础知识效果才会更好,同时也是对不同层次学生心理训练的一种方式,学生只有在经历了较难的题后,上考场后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总感觉这些题没有平时的训练难。

4、经常与其他教师交流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是一个团队,除了资源共享外,集体智慧,好的想法也可以共享。老教师经验丰富,出事老道;年轻教师精力充沛,思维开放,思考问题有独到的见解。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都有不同的想法。因此我们要经常向老师们请教,更要向优秀的教师请教。这样才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业务能力。

5、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用心与学生交流。

教学经验交流分享心得体会篇四

为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西张小学根据上级通知,结合学校实际,开启了“主动隔离,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活动。

延迟开学是打赢疫情防控战的重要举措,我校利用“互联网+教育模式”实现教学课程应开尽开,教职员工“离校不离教、离生不离岗”,确保“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限度降低疫情对教学进度和学习效果的影响。

作为一名小学四年级的的数学教师,在这个特殊的时段,如何高效的组织好班里的学生的“线上学习”工作,一直是我在线上教学开展的这段时间思考和研究的方向,在这三个星期中,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我的线上教学工作。

1.微信答疑。鼓励学生跟着电视直播的.进度学习,如有不会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进行线上答疑。

2.微课视频补充。将空中课堂上的教学视频分知识点剪辑,当直播中出现与教材不太衔接的地方时,按知识点发微课视频补充。

3.直播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老师用钉钉直播亲自讲解重难点。

4.坚持阅读,拓宽学生知识面。

5.优秀作业展评,培养学生好习惯。

有爱,有爱心,有千千万万爱心的汇聚和叠加,我们就可以消除冬日的无情与冷漠,最终驱逐病魔的笼罩,迎来春天让人憧憬的好消息。

教学经验交流分享心得体会篇五

3月28日晚上十点左右,各班级班主任均发布了3月29日的班级具体课表,让全体家长提前知晓线上第一天的具体安排,并做好线上学习相关准备。班主任师祝华老师为了让孩子们更加好地学习,凌晨2点还在完善班级群学习的平台。赵传珍老师作为“六零后”教师,积极学习企业微信的使用,做好线上教学准备。数学组杜巧老师、陈婷婷老师、尹卫华老师制定一周的学习任务单,让家长和学生直观了解数学学习任务。

3月29日是“停课不停学”的第一天,行政班子和老师们一大早就进入工作状态。李群英校长清晨6点多就开始在学校企业微信行政群部署工作安排,范爱鸽副校长在第一节课前就精准推送线上授课资源、“两操”之前的准备、打卡不做硬性规定等事项在学校企业微信群做出明确要求;刘子晶主任、任指导年级组、学科组进一步落实年级学科课程具体安排、作业布置及批改;各位蹲点行政提前巡查所负责年级的各班线上教学准备情况,并在行政群及时反馈,便于校长、书记及时全面掌握学校线上教学的准备情况。

(一)晨读时光书香四溢

周二早晨为英语朗读时间,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进行晨读。班主任和英语教师在群里指导,及时评价。并引导中高年级学生根据自己的朗读情况做好星级评价(优秀为五星、良好四星、合格三星)。

(二)“两操”有提醒、有要求

即使是线上教学,保护视力,增强体质同样不放松。上、下午各一次眼保操,上午一次课间操均严格按照课表进行。班主任在群里发布提醒和相关视频,提醒孩子做眼保操前要洗手,注意指甲不宜过长,运动前穿好运动鞋,注意运动时的安全,孩子们均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两操”。

(三)学科教学环环相扣

在学科组长的组织下,各学科教师提前观看课程教学视频,制作了统一的课前提醒模板,于上课前5-10分钟发送至班级群里,并精准推送本节课的授课视频链接,方便学生了解学习的内容和课前准备。班主任时刻跟踪孩子们的学习,和学科教师紧密配合,确保教学质量。

借助企业微信“班级作业”,各学科教师分层布置作业,有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孩子们提交作业之后及时批改与反馈,采用等级制和评语评价,批改之后及时反馈给家长或学生。六2班的语文老师朱斌批改完作业之后,将优秀作业在班级群分享,让同学们互相学习、一起进步。

(一)制作自己的课程表

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各年级的孩子们动手设计课表,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提前做好安排。

(二)创意美术课

结合抗疫主题,美术组的王韵、万洁老师等指导学生创作,用画笔为抗疫前线的医务人员加油。

3月28日下午,学校发布线上教学通知,党支部书记发布了《告家长书》,各班班主任及时发布到班级群,让全体家长知晓线上教学的通知及相关安排,提前做好安排和各项准备。

一2班的班主任游婷玉在上午的教学工作结束之后,给班上的家长们写了一封书信,缓解家长的焦虑,传递老师的关心和温暖,字字句句间真情流露,满满的都是对家长的理解和对孩子们的关爱。

孩子们宅家学习,给家长带来了一些工作和压力。然而,这也是难得的家人相聚的时光,是促进学生与家人交流的难得机会,学会关心长辈,关爱兄弟姐妹。因此,在大队部的组织下,各班级根据课程表开展亲子阅读、亲子运动、亲子劳动等温馨的家人合作活动。

学校借助家委会微信群,于3月28日晚上发布线下教学的通知,取得全体校级家委会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对于第一天的线上教学情况,各班家委会成员反馈好、评价高,给全体教师带来了无穷的工作动力。

今天是线上教学的第一天,马王堆小学的每一位老师忙而不乱,大家都在尽心尽力为孩子们开展线上学习服务,每一位行政都在为各年级组的线上教学保驾护航!全校教师同心同德,共同助力马小学子健康成长!

教学经验交流分享心得体会篇六

疫情当前,全民宅家,开学临近,教育部门提出“停课不停学”,各个学校,各个老师摩拳擦掌。虽然有些手忙脚乱,但是依然做好了“开展线上送课和学习”的准备。从开始慌乱到现在各种手段协调配合,老师们已经能够灵活的适应网上教学,并且教学的效果也大大的提升。

自从线上学习以来,就像同学们说的那样――每天的数学课是最让人期待的,因为老师总会让我们先进性探究学习,虽然少了在学校时的与人合作探究,但在家里线下的独立思考和操作也是一样令人开心和充实的事。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如何让学生感到数学好学,并能把数学当成是一种乐趣,然后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掌握各种学习方法,启迪学生能够主动的、独立的学习,从而达到线上学习的目的。近段时间的数学线上学习,我的具体做法,我先谈一谈。

1、引导学生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引导学生在前一天所推送“前置性”学习单的带领下,自主探究和主动学习新知,在不借助任何帮组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前置性”学习单。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能够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2、加强思维学习,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我在线上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对学生的监管存在一定的盲区,因此结合同学们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现有的实际学习条件,引导学生和启发学生在自己的现有生活的圈子内去寻找和发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积极地开动自己的思维,能够站在数学的角度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自己的自主学习既充实又有意义。并能够积极主动的和自己的家长或是老师分享自己的问题和收获,每天都能不间断的提升自我的思考力。

3、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解决能力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习题和有针对性的训练是难免的,但不是乱做或是搞题海战术,是要熟悉和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学生线上学习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于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所以说,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方法的掌握对于提高同学们的.实际问题的解题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4、指导学生记忆,提升学生的记忆力 教学如何克服遗忘,以科学的方法记忆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讲是有重大意义的。现在的他们正处于思维发展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就不能很好地适应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把握。所以,科学而有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对于提升自我的记忆力有很大作用。

1、学习方便。

在线教育不会受到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只要同学们的端口网络通畅,就可以达到教学要求。我个人认为,在当下不受时空限制的线上学习更加便捷。

2、线上的直播课程都有回放功能。

在线教学,学生难免有跟不上节奏的,对于这种情况,学生可以继续线上观看或是聆听以往的直播课课程,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

3、师生互动会更加充分。

在视频会议或是直播课的时候,学生只能看到老师或是听见老师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会更加放松,有问题时不用站起来提问,只需打打字或是发发表情包等之类的传达方式,师生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顺畅。

4、学习效果及时反馈与跟踪。

线上学习更加密切了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老师推送课程、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反馈作业以及直播评讲等,都会紧紧地串联这老师、学生和家长。为了不落下任何一位同学,老师与家长的共同更加频繁,与学生的通话也会增加。老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这座桥梁就会更加的结实与牢固。

1、老师和学生的不适应。

在这特殊时期所开展的线上教学,对于一直在传统课堂上上课的学生和老师来讲,一开始都有些不适应。一个方面,老师对于线上教学经验不足,又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很好地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不知不觉中很容易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机械性的搬到线上教学中。另一个方面,对于学生而言,突如其来的线上学习这个新生事物,并能很好的适应,甚至 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或者有的学生就不喜欢这种学习模式从而丧失学习兴趣。但是,在我们的周边,有的老师就做得很好,他们幼小的利用线上资源吸引学生,开发出生活化的教具,将小视频或是微课引入教学等方法,有效的体现出了学习的效果。

2、学生的视力和自控力会受到影响。

线上直播和视频课程,需要学生经常性的盯着手机或是电脑屏幕,会降低学生的视力。而对于自觉性不强的学生来讲,会偷偷地钻空子玩游戏,不专心学习,还会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3、学生的两极分化会严重。

要想体现出线上教学的效果,就必须依赖学生的自觉性和家长的督查。缺乏老师监管,一旦学生和家长松懈,很容易造成同学之间的学习上的两极分化,自控力强的学生,会取得更好的成绩,自控力跟不上的学生,就会日益退步。

没有过不去的河,没有打不胜的仗。我相信,在这样的“战疫”面前,我们都可以获胜,那我们的“线上教学”这一仗也一定能够战胜。

教学经验交流分享心得体会篇七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在这春光明媚的好时节,因疫情,我们开启“不一样”的校园生活。现将我校近两周来的线上教学活动心得总结如下:

制定各类计划,保证线上教学有序进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3月17号之前,教师们就已储备好教案、继2022春的直播经验,线上教学顺利开展。

线上教学方面

线上巡课

1、微信答疑。鼓励学生跟着云平台上播的进行学习,如有不会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进行线上答疑。

2、微课视频补充。将空中课堂上的教学视频分知识点剪辑,当直播中出现与教材不太衔接的地方时,按知识点发微课视频补充。

3、直播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老师用钉钉直播亲自讲解重难点。

4、坚持阅读,拓宽学生知识面。

5、优秀作业展评,培养学生好习惯。

6、各个班级使用了不同的打卡小程序,比如作业登记簿、接龙、班级小管家等等,不管哪种小程序,功能大同小异,在此不再赘述。因为年级的线上教学安排非常紧凑(包段到人,即一天分成三个时段,每位老师负责一个时段),所以学生都要在下课前完成打卡,对于不能准时打卡的学生,各班、各科都有不同的做法,比如群内通报、电话联系家长,罚抄等等。

创建文明校园

以班级管理为阵地,召开视频家长会,让每个家庭创造一个优良学习的环境,鼓励家长引导孩子自我探索、认真学习,使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中担当积极的角色。最终目的是把家庭变成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场所,让每一个学生在隔空管理的状态下,通过结合多方力量协作,提高自律性,达到学习的实效。

在倾听各科老师和组内老师的经验分享上,结合第一周线上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开展随后的线上教学,并使得线上教学的效果更佳,例如为了方便学生考勤管理,要求学生统一改名为:班级+班级学号+姓名,又如为了上课更有针对性(因为互动性不如线下),课前教师利用自己创建的学科答疑解惑微信群统计好学生的问题。

第一、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方法督促学生学习,但是毕竟学生在网络的那头,加之授课规模大(50人以上),无法兼顾到所有的学生。第二、因为没有线下的测试,至于线上教学的效果问题,教师还是有点心理没底。第三、不自律的学生会不会挂机学习。第四、长时间使用电脑对学生视力的影响。

为了及时有效掌握各位学生对线上授课的满意度,提升我校的教学服务质量,更好的为学生提供后期授课,我校精心策划了线上授课满意度调查。

我校将认真对待每一份问卷,所有调查结果都将成为我们今后工作中努力和改进的指导依据。

疫情当前,闫庄小学全体教师用满腔热忱,书写育人信念;用实际行动,诠释大爱师魂;用激情与担当,战胜疫情;用敬业与智慧,为学生保驾护航!

教学经验交流分享心得体会篇八

小学音乐教学我着重考虑到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活泼好动,易于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富有情趣的事物。而儿童歌曲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最能表现他们欢乐的心情。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努力融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于唱、玩、敲、动之中,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情趣盎然地学习。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音乐学习的各个万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学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简谱的概念。

小学生天性好动。利用他们这一特点,把表演融入教学,增加课堂情趣,无形中提高 他们的音乐素质,达到育人目的。如在教授《理发师》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根据歌词内容讨论,自编礼貌待客的各种舞蹈动作:请的动作;面带微笑向顾客问好;剪发的动作由右向左剪动,身体随之运动;照境子的动作;伸出拇指夸奖……,最后让学生戴上头饰,将这些模拟理发的动作与节奏、体态律动结合起来,在优美的旋律中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地唱跳,既使学生情绪欢欣饱满,又培养了他们即兴创造能力。

根据小学生好奇性强。对生动、形象的材料感受性强,在感知时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心理特点,利用电教声、光、图、色俱佳的优点新授,有时可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讲《蝈蝈和蛐蛐》时,我一边讲故事一边指导学生看屏幕上的动画,使课堂教学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使之成为联结儿童情感的纽桥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