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感悟(通用9篇)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感悟(通用9篇)

ID:4189675

时间:2023-10-04 13:00:39

上传者:紫薇儿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感悟(通用9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感悟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感悟,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感悟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感悟范文大全,供大家借鉴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感悟篇一

《水浒传》主要讲述了北宋年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揭竿起义,最后却走向失败的故事。身为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内容的确是博大精深,洋洋洒洒一百万字,将作者丰富的情感发挥的淋漓尽致。一个月的时间,我只是草草读了一遍,自然不敢对全书发表什么观点,然而许多的细节,却给了我不小的感触。

“……看看红日平西,武松便道:‘天色将晚,哥哥不弃武二时,就此受武二四拜,拜为义兄。’宋江大喜。武松纳头拜了四拜,宋江叫宋清身边取出一锭十两银子,送与武松。武松那里肯受,说道:‘哥哥,客中自用盘费。’宋江道:‘贤弟不必多虑。你若推却,我便不认你做兄弟。’武松只得拜受了,三个出酒店前来作别。武松堕泪,拜辞了自去。宋江和宋清立在酒店门前,望武松不见了,方才转身回来……”

这是二十三回武松打虎前的一个插曲,初读水浒,心中最大的好奇便是,无论是改聚义厅为忠义堂,还是请招安,征方腊,平辽乱,在做这些决定之前,宋江的耳边总会听到反对的声音,然而每当这位大哥下定决心,他的兄弟们便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宋江究竟有什么魅力,使其他人甘愿为他效力?当“武松堕泪”,我的疑问也随其堕下,一个领导者,他可以样样都不如手下,但他必须能够发现人才,任用人才。武松呆在柴家庄里,众庄客疏慢于他,只得借酒消愁。然与宋江初遇不久,辞别时,宋江便亲自送他到十数里外,一名连死都不在乎的八尺男儿,为了报答宋江的知遇之恩,竟甘愿下跪,足以说明,对于一个空有才华的人来说,一分知遇,有多重要。

写到这里,脑海中不由浮现这样的'景象:一名年轻文人,头戴纶巾,身穿麻布宽衫,腰系茶褐色銮带,丝鞋净袜,右手执笔,左手扶纸,神色忧郁,一气写下千古名篇——《马说》,落款韩昌黎。

我想,如果韩愈生于宋代,他或许也会成为一百零八将的一员吧,不为别的,单是宋江那对人才的赏识,变足以让这位无奈喊出“其真不知马也!”的才子为其抛头颅,洒热血了。然而,生不逢时,注定了韩愈终其一生,也没有得到君主的赏识,空有政治抱负却不能眼见它实现,只得留下一篇篇传世名作抒发苦闷之情。由此可见,“伯乐常有,而千里马不常有”,懂得用人,便不愁无人可用。刘备文有诸葛,武有五虎,便是经典的例子。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感悟篇二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部名著,讲的`是梁山好汉起义反抗朝廷,后接受招安的故事,《水浒传》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字:忠和义。

忠就是对人民对国家很忠心。宋江对梁山事业很忠心,对国家也是忠心耿耿,这就是忠。他大破辽兵,为国出力,就是最好的证明。

忠,也许绝大部分人都能做到,但是,义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可是,《水浒传》里的8位好汉每个人都做到了义字,他们都可以为别人赴汤蹈火,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保住别人的性命都愿意。而我们现在,谁能做到以命换命呢?所以,我们很少做到义这个字。

我记得鲁智深看到金氏父女受恶霸郑关西欺负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三拳打死郑关西,虽说有些鲁莽,但这种为素不相识的人打抱不平的义气是让人敬佩的。

而我们社会上也曾有一些卖国贼和坏蛋,像秦桧,他们根本就是不忠不义,他们跟8位好汉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而社会上也有一些人,他们也像8位好汉那样,有忠有义。对国家和民族忠心不渝,非常正义,这种人才是最好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说宋代的抗金名将岳飞,他不图名利,一心只想精忠报国,他是我心中最伟大的英雄。

再比如说像《亮剑》里的李云龙,他也是一个有忠有义的人。他对祖国人民赤胆忠心,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荒而逃。他也很讲义气,有一次,他的战友失血过多,他要医生把他的血全部抽去给朋友,看的出来他很讲义气。他也是我所崇拜的英雄。

《水浒传》里的8位好汉虽然是虚构的,但他们有血有肉,都是响当当的铁汉子。他们的忠心和正义将永远留在我心中。我爱《水浒传》中的精彩的故事,我也爱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但我更爱英雄们身上的忠义精神!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感悟篇三

读完《水浒传》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有本领。他人的成功靠努力得来的',他们心中有对梦想成真的渴望,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所以必然成功了。人,应该对自己负责,因为只有自己才明白自己真实的梦想。而这种梦想,绝非空穴来风,需要我们用奋斗去充实它、实现它,这样才能使梦想得以实现,才能让人生更精彩、充实。

每个人都有梦想,但如果不行动,梦想只会成为泡影。所以,从此时起,我要用辛勤的努力换来梦想的实现。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感悟篇四

今天我读了《水浒传》中的一篇后身有感受。

今天我的读了《水浒传》中的宋公明怒杀阎婆惜这一篇,里面说的'是:

自从晁盖上山梁山以后,蔡太师十分震惊。便命令人去捉拿他,消息传到宋江那里以后宋江很是担心。一天晁盖想到自己的命是宋江救得以后便让刘唐带着一封书信和黄金去答谢宋江。刘唐来到郓城找到宋江以后便把信和黄金交给了他,可宋江不肯多收黄金,只拿了一条黄金。

宋江回到家以后,把信和黄金放在床头边准备第二天带着起身外出。不想第二天把信和黄金忘记了,走了一半才想起来,于是赶紧回去拿。可是却被他的老婆阎婆惜发现了,由于宋江经常外出所以阎婆惜跟了另外一个人,阎婆惜说:“我有三个条件,第一不准反对我和另一个人相好,第二不准要回你给我的东西,第三把信上说的一百两黄金给我。”我就把信给你不然我就报官。宋江说:“前两个条件我可以答应,但最后那一个我答应不了,因为我没有要那一百两黄金。”阎婆惜不干,她说要去报官。宋江这时生气了,他一怒之下就把阎婆惜给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贪得无厌,不然就会受到报应!有一个不好的结果。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感悟篇五

这学期在老师的推荐下,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对抗精神和封建社会的腐朽的一面,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最全,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民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分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打三骂,结果不是懊悔就是吃亏。但是却有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点让我尤其感动。我试想,假设让他来到我的身边,相信没有多少人能有他这样的魅力。这不是因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为他有所么高挑的身材,更不会是他有大把的财富,就一点,就是他那在别人眼中芝麻大的优点。请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优点,在这世界上就要灭绝了。

但在水浒一百零八将中,“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更让我敬仰。他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在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模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水浒传》这本书写出了一百零八将的不同人生,不同品格,却有着同一的血性——为国杀敌,劫富济贫。确实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啊!

暑假期间,我看了一本书叫《水浒传》,我看了很久才看完。《水浒传》这一本书,有世界上所有的侠士豪情,包含了天地间全部的英雄气概。如及时雨宋江、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小李广花荣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例子。他们有的粗俗豪放、暴躁固执,有的义气深重、性情耿直,有的聪明伶俐、足智多谋,有的仗义疏财、公正忠义……总而言之,只要是在梁山上的,那就个个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真英雄、真好汉。

《水浒传》里值得学习的东西,那可太多了。机智勇敢、知错能改、忠心耿耿、仗义疏财……然而,水浒里有一种更可贵的精神——讲义气。在水浒里,最贵重的东西,就是义气。《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哪个不是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他们这样做只为了一个“义”字,他们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这些好汉,不都是因为宋江等人义气深重,才上梁山泊的吗?在平日里,我们对朋友也要重情重义。这样,友情才能长久。

读了这本书我不禁为水浒英雄们的对抗精神和正义精神而赞叹,水浒的英雄你们的精神是伟大。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感悟篇六

宋江到了江洲后,结识了神行太保等人。一天在浔阳楼喝酒,乘着一时酒兴便在墙上题了一首反诗,还去,赚些钱投奔他乡谋生。谁知卖刀时,当地泼皮牛二百般凌辱,杨志忍无可忍便杀死牛二,再去报馆。最后被判充军大名府。

最有趣的莫过于杨志卖刀时的情景。先是问谁买刀,牛二来后,让他试刀,牛二百般阻挠和凌辱,最后被杀。这告诉了我们当时的一些地痞流氓是什么样的。而牛二被杀不仅为书中的老百姓们出气,而且另读者看完也出了口气,这也许就是作者抓住了读者的`心理来写的吧。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感悟篇七

《快活林醉打蒋门神》是《水浒传》中的.一篇文章。

《水浒传》中让我最感兴趣的就是这一篇了。

它讲的是武松因为杀了西门庆要坐牢,囚犯说要准备银两给公差,否则要吃苦头。武松不理他们。武松本来要被打“杀威棒”,管营的儿子金眼彪——施恩让他逃过了一劫。说求武松有事,但想他现在身体不好,先让他休息。武松举起了一个四五百斤的石墩,施恩才说:“我有一处产业叫快活林,被蒋门神霸占了,想让你帮我出口气。”一天,武松教训了蒋门神,为施恩出了口气。

读完这一篇,我想:身体才是本钱啊,身体好了就有力气了!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感悟篇八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通读一遍后,掩卷长思,不禁感慨万千。小说描写以宋江为首的梁山一百零八名好汉,聚义梁山泊,对抗朝廷,后又被招安,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又遭奸人权臣谋害的英雄故事。小说的一个闪亮点是对人物的塑造和刻画上以众多的英雄好汉的’“忠义”为主线而又各具人物性格特点。“及时雨”宋江是一个积公好义,为人慷慨,以理服人,同时是一小史。他是被逼上梁山,造反是被动的,后来为了大家博一个好前程,后期主张招安的。阮氏三兄弟却不同,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是主动反抗压迫和剥削,很早就参与智取公辰纲,对抗朝廷水军,都是急先锋,他们是底层的'劳动人民代表。卢俊义是士绅,相当于当代富人,并且有武功,他是被骗上梁山,最后因众人劝说及忠义面前,他也积极参与对抗朝廷。“青面兽”杨志是军人代表,他本名将之后,因杀人后又丢了生辰纲,最终走上梁山,他性情耿直,不擅为人处事。

众多的人物形象,各具其特点,一百零八名好汉的形象被作者刻画的栩栩如生,和各个人物背景相互衬托,反映出一个个又忠又义的绿林好汉形象,让人敬佩!

如今社会太平盛世,人们丰衣足食,生活日益安逸幸福,但忠义之举却弥足珍贵,法制社会,我不欣赏盲目讲哥们义气的两肋插刀,但是大忠大义不能缺失,对祖国对人民要忠要义要爱,对朋友亲人也应有情义,这是从书中传递给我们的正能量。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感悟篇九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中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主题,取得巨大成就的小说。它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作者是施耐淹和罗贯中。

洪太尉一个人走了一次。他转过盘坡,揽葛攀藤。他走了大约几十座山。他走了三两多英里。他的脚又酸又软。他不能走路。他不说话,但他心里想:“我是朝廷贵官的儿子。我躺在北京师傅的时候,吃东西。我怎么能穿草鞋走这样的山路呢!只有他的天师在那里,却叫下官这么苦!“过了一会儿,我看到山上有一阵风,风过去了。我以为松树后面的雷声似乎在咆哮,跳出一只挂着眼睛的白色金毛虫。我看见昆虫看着洪太尉左右旋转咆哮,然后跑下山。这时,洪太尉喊道:“皇帝的皇室限制,我来那里是因为我太害怕了!“看完这一次,我觉得洪太尉的.性格在这一段被作者表达得如此完美。洪太尉脾气暴躁,没有耐心。

在我看来,没有耐心是不可能的,但它也会造成麻烦。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耐心和平静。耐心会让人们觉得你会非常宽容和理解别人!平静会让人们觉得你是一个平静的人,在最恐慌的时候不会匆忙,是一个让人们感到非常安全的人。相反,洪太伟在这个故事中给人的感觉恰恰相反。

读完《水浒传》第一次,我明白了,做人千万不要急,太急,反而无事可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