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班可爱的蚕宝宝教案 可爱的筒宝宝教案(通用8篇)

最新中班可爱的蚕宝宝教案 可爱的筒宝宝教案(通用8篇)

ID:4198628

时间:2023-10-05 16:20:11

上传者:字海 最新中班可爱的蚕宝宝教案 可爱的筒宝宝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可爱的蚕宝宝教案篇一

托班的孩子年龄小,对那种圆溜溜、能滚动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喜欢重复摆弄物品。最近我们班级的孩子对活动室中的奶粉筒情有独衷,特别想和它玩一玩,为此我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了这一活动,将教育目标蕴含在幼儿的玩乐之中,以此来发展幼儿的语言和动作,也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

1、认识筒宝宝,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和筒宝宝做游戏。

2、乐意和大家一起活动,感受游戏的快乐,

幼儿人手一个奶粉筒(上面有笑脸图)

一、识筒宝宝,“你看到的筒宝宝是怎么样的?”

1、筒宝宝的脸是什么样的?(圆圆的,胖嘟嘟的)

2、它的身上穿了什么样的衣服?(花衣服。)

3、它的肚子是怎么样的?(圆滚滚)

4、听一听,它会说话吗?(老师用手敲)发出了什么声音?我们一起来试试。

二、和筒宝宝做游戏

1、和筒宝宝一起做游戏吧,幼儿自由和筒宝宝用自己的方法玩。(注意幼儿的危险动作,及时予以引导)

2、玩累了,来抱抱筒宝宝,休息一会儿,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说说自己的玩法或演示自己的玩法。

三、结束

把筒宝宝送回家,注意轻拿轻放。

中班可爱的蚕宝宝教案篇二

一、根据组织汇报课实习老师的教学能力等情况,帮助确定科常活动《可爱的蛋宝宝》为汇报教学的内容,指导实习老师进行备课、试讲、试教。

二、结合试教的具体情况,展开研讨,梳理和调整相关的活动环节,并重点帮助实习老师清楚各个环节的导语,以及需要解决什么教学要点等问题。

三、安排下一步试教的班级,以及协助准备活动需要的教学具等。

四、对执教的实习老师,针对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如何预设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状况,老师应如何应对和处理等方面,指导老师们做了细节方面的指导。

1、 认识一些常见的蛋,了解蛋的结构,指导蛋有大小和颜色的异同等。

2、 乐于参加探索活动。

1、 谁的的`蛋宝宝。

(1) 幼儿自由观察实物蛋,老师重点引导孩子区别几种常见的蛋。

(2) 通过视频或图片,帮助孩子了解世界上最大的蛋、最古老的蛋,知道会生蛋的小动物叫卵生动物。

2、 不一样的蛋

(1) 引导孩子从大小、颜色、轻重方面比较不一样的蛋,发现蛋特点。

(2) 引导孩子由表及里,观察发现蛋的异同。

(3) 小结蛋的特点,异同。

3、 游戏:蛋宝宝找妈妈

通过操作区别常见的几种蛋。

4、 品尝好吃的蛋。

1 幼儿自由观察实物蛋,老师重点引导孩子区别几种常见的蛋。

2 通过视频或图片,帮助孩子了解世界上最大的蛋、最古老的蛋,知道会生蛋的小动物叫...

中班可爱的蚕宝宝教案篇三

1.了解鸡蛋的外形特征和作用。

2.学习剥鸡蛋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鸡蛋、碗、筷、勺等

2.用不同烹饪方法煮的鸡蛋。

1.导入活动。

出示用布盖好的篮子,让幼儿猜猜篮子里可能有什么,轻轻触摸后再猜一猜。

2.认识鸡蛋。

(1)出示鸡蛋,让幼儿和蛋宝宝打招呼。教师问:“篮子里有多少个鸡蛋?”(篮子里有许多鸡蛋。)

(2)请幼儿说一说拿或放鸡蛋时应该怎么做,为什么。

(3)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说说鸡蛋是什么样的,摸上去有什么感觉。教师问:“鸡蛋里面有什么?怎样可以看到鸡蛋里面?”幼儿回答后教师敲开蛋壳,把鸡蛋打在碗里,让幼儿观察鸡蛋清和蛋黄,说一说它们像什么。

(4)教师搅拌鸡蛋,让幼儿观察搅拌后的样子。

3.品尝鸡蛋。

(1)提供用不同烹饪方法做的鸡蛋。请幼儿观察煮熟后的鸡蛋有什么变化。

(2)教幼儿剥熟蛋的方法。鼓励幼儿在吃鸡蛋时自己动手剥蛋壳。请幼儿品尝熟鸡蛋,告诉幼儿鸡蛋很有营养,每天吃1-2个鸡蛋对身体有好处。

1、在活动中教师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参与者,关爱每个幼儿,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2、教师在情感、思维和活动上给孩子最大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动手,自主体验,使他们主体性获得发展。

3、在活动中注重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动手能力、思维反应能力等。

4、针对刚入园幼儿的年龄特点,营造游戏氛围,孩子在游戏中动手,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积累经验,形成概念,掌握技能,体验愉悦。实现真正的“动手做,游戏乐”。

中班可爱的蚕宝宝教案篇四

最近我们班级的.孩子对活动室中的奶粉筒情有独衷,特别想和它玩一玩,为此我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了这一活动,将教育目标蕴含在幼儿的玩乐之中,以此来发展幼儿的语言和动作,也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

1、认识筒宝宝,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和筒宝宝做游戏。

2、乐意和大家一起活动,感受游戏的快乐,

幼儿人手一个奶粉筒(上面有笑脸图)

一、识筒宝宝,“你看到的筒宝宝是怎么样的?”

1、筒宝宝的脸是什么样的?(圆圆的,胖嘟嘟的)

2、它的身上穿了什么样的衣服?(花衣服。。。)

3、它的肚子是怎么样的?(圆滚滚)

4、听一听,它会说话吗?(老师用手敲)发出了什么声音?我们一起来试试。

二、和筒宝宝做游戏

1、和筒宝宝一起做游戏吧,幼儿自由和筒宝宝用自己的方法玩。(注意幼儿的危险动作,及时予以引导)

2、玩累了,来抱抱筒宝宝,休息一会儿,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说说自己的玩法或演示自己的玩法。

三、结束

把筒宝宝送回家,注意轻拿轻放。

中班可爱的蚕宝宝教案篇五

1、知道蛋有多种,能区分鸡蛋、鸭蛋和鹌鹑蛋。

2、尝试剥蛋,体验动手的乐趣。

3、感受亲子互动带来的乐趣。

1、生熟鸡蛋、鸭蛋、鹌鹑蛋若干。

2、盘子、抹布若干。

3、贴有鸡、鸭、鹌鹑图片的箩筐各一个。

4、箱子一只,方巾一块。

1、出示装有蛋的箱子请幼儿来摸一摸、猜一猜。

2、打开箱子并请幼儿每人拿一个蛋:原来里面藏着蛋宝宝。

1、给蛋宝宝分类。

看看你拿的是什么蛋,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出示贴有鸡、鸭、鹌鹑图片的箩筐,请幼儿给蛋分类:鸡妈妈、鸭妈妈、鹌鹑妈妈来了,小朋友们把蛋宝宝送到自己的妈妈那里去吧。(幼儿操作)

检查结果并小结。

2、认识和区分三种蛋的外在特征。

将三种蛋置于实物投影仪上:这三种蛋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1、认识蛋黄和蛋清。

进一步引发幼儿探索兴趣:你们想知道蛋宝宝的里面有什么吗?怎样才

能看到里面呢?(鼓励幼儿交流看到里面的方法。)

打鸡蛋并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你看到了什么?(蛋黄和蛋清)

小结:蛋里面有蛋黄和蛋清,他们都很有营养,如果每天吃一个蛋有利于身体健康。

相继打开鸭蛋和鹌鹑蛋,让幼儿感知三种蛋的蛋黄大小。

1、拿一个熟的蛋作敲打状:咦,怎么没有蛋黄和蛋清流出来?

引导幼儿发现是熟的蛋,教师示范讲解剥蛋的.方法。

2、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会吃到什么蛋。

3、请幼儿把剥好的蛋送给爸爸妈妈吃,要求说清楚“请爸爸(或妈妈)吃×蛋”。

引导语:平时都是谁剥蛋给你们吃?(幼儿回答)今天我们换一下,来做一回孝顺的好儿子和好女儿,让我们来剥蛋给爸爸、妈妈吃,好吗?还有一个要求:在你送蛋给爸爸、妈妈吃的时候,要说“我请爸爸(或妈妈)吃×蛋。”

请小朋友去查一查还有哪些动物会生蛋?

中班可爱的蚕宝宝教案篇六

我发现托班孩子大多不太爱吃蔬菜,经分析,原因之一是他们平时看到的蔬菜大多已煮熟,所以他们对于各种蔬菜的外形特征了解不多。因此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试图让幼儿在与蔬菜宝宝的互动中喜欢蔬菜,从而在进餐中不排斥蔬菜,养成多吃蔬菜的习惯。

1.愿意跟着教师一起看看蔬菜,讲讲蔬菜的名称。

2.尝试和同伴、老师一起用蔬菜拼做娃娃脸,感受蔬菜娃娃可爱的造型,增强对蔬菜的好感。

准备:

卷心菜、土豆、辣椒、芋艿、西红柿若干,放在一个大箩筐里;5个蔬菜标记贴在椅背上;小箩筐5个;书面纸上画有单线条娃娃脸图案一个。

1.师:今天来了许多小客人,我们来看看是谁来了?

(出示卷心菜)这是谁呀?引导孩子说说卷心菜的名称、颜龟、形状,并向卷心菜问好。

(出示土豆)这是谁呀?引导孩子说说土豆的名称、颜色、形状,并向土豆问好。

出示辣椒、芋艿、西红柿,方法同上。

2.师:今天蔬菜宝宝要来跟我们做游戏,我们欢迎它们吧。

1.师:蔬菜宝宝说它们挤在一起很不舒服,请小朋友帮帮忙把它们分开放。

2.出示5种蔬菜的标记和箩筐,引导孩子按标记分放蔬菜。

3.孩子将蔬菜按标记分放,教师和孩子一起检查有否放错,并以蔬菜宝宝的口吻表示感谢。

1.师(出示娃娃脸图片):蔬菜太可爱了,我们要把这么多蔬菜变成一个可爱的蔬菜娃娃。

2.和孩子一起讨论怎样将蔬菜变成蔬菜娃娃。

蔬菜娃娃的头发可以请什么蔬菜宝宝来变呀?(请一孩子取卷心菜,教师示范放到合适的地方。)

蔬菜娃娃的脸盘可以请什么蔬菜宝宝来变呀?(教师引导孩子用连接的方法摆放。)

蔬菜娃娃的`嘴巴红红的、弯弯的,可以请谁来变呢?

(出示芋艿)这是谁呀?猜猜它想变成蔬菜娃娃脸上的什么?(眼睛。)

(出示西红柿)哎呀,西红柿着急了,它说我也要变,它可以变什么呢?(脸颊的红晕。)

3.孩子取放各种蔬菜做蔬菜娃娃。

5.蔬菜娃娃做好喽,蔬菜娃娃眯眯笑,蔬菜娃娃真可爱。

6.引导孩子和可爱的蔬菜娃娃说再见。

中班可爱的蚕宝宝教案篇七

1、能合理利用教室空间,有效地发挥了墙面的教育作用。

2、能把课程的教学与教室环境有效地结合,让孩子真正成为环境布置的主人。

1、区域材料的.提供有新意,能多次利用。

2、幼儿记录的标记统一,利于教师检查、孩子记录。

1、出示粘贴好的小鸡,“这只小鸡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教师结合示意图讲解小鸡的贴画步骤。

第一步:贴圆、画小尖嘴“鸡妈妈在孵蛋,过了很长一会儿,听到“督督督”的声音,是小鸡在啄蛋壳呢,不一会儿,啄出一个小洞来,露出什么呀?(小尖嘴)

第二步:贴眼睛“小鸡睁开圆圆的眼睛,东瞧瞧,西望望”

第三步:画小鸡的两只脚“可是小鸡站不起来呀?怎么办呢?小朋友来帮助它,一、二、三、小鸡站起来;一、二、三、小鸡向前走。小鸡走进花园,开心得玩起来。”重点引导幼儿了解箭头表示的意思。

3、出示《小鸡吃毛毛虫》的操作材料,请幼儿介绍游戏玩法。

4、教师介绍音乐区的游戏,提醒幼儿活动时要坚持。

5、幼儿活动,教师加以适当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画、贴)来表现小鸡。

带领幼儿参观粘贴好的小鸡,让幼儿说说自己粘贴的小鸡在哪里,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中班可爱的蚕宝宝教案篇八

1、能合理利用教室空间,有效地发挥了墙面的教育作用。

2、能把课程的教学与教室环境有效地结合,让孩子真正成为环境布置的主人。

1、区域材料的提供有新意,能多次利用。

2、幼儿记录的标记统一,利于教师检查、孩子记录。

1、出示粘贴好的小鸡,“这只小鸡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教师结合示意图讲解小鸡的贴画步骤。

第一步:贴圆、画小尖嘴“鸡妈妈在孵蛋,过了很长一会儿,听到“督督督”的声音,是小鸡在啄蛋壳呢,不一会儿,啄出一个小洞来,露出什么呀?(小尖嘴)

第二步:贴眼睛“小鸡睁开圆圆的眼睛,东瞧瞧,西望望”

第三步:画小鸡的两只脚“可是小鸡站不起来呀?怎么办呢?小朋友来帮助它,一、二、三、小鸡站起来;一、二、三、小鸡向前走。小鸡走进花园,开心得玩起来。”重点引导幼儿了解箭头表示的意思。

3、出示《小鸡吃毛毛虫》的操作材料,请幼儿介绍游戏玩法。

4、教师介绍音乐区的游戏,提醒幼儿活动时要坚持。

5、幼儿活动,教师加以适当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画、贴)来表现小鸡。

带领幼儿参观粘贴好的小鸡,让幼儿说说自己粘贴的小鸡在哪里,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