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司夏日送清凉活动 工会夏季送清凉活动方案(优秀5篇)

最新公司夏日送清凉活动 工会夏季送清凉活动方案(优秀5篇)

ID:4209719

时间:2023-10-05 19:08:05

上传者:LZ文人 最新公司夏日送清凉活动 工会夏季送清凉活动方案(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公司夏日送清凉活动篇一

7月1日―8月5日

各级工会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开展“送清凉”活动。区总工会将在建筑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工程单位进行“送清凉”活动。

1、生产企业从事高温作业的'一线职工、农民工;

2、从事户外作业的一线职工、农民工;

3、从事建筑施工的一线职工、农民工;

4、从事井下作业的一线职工、农民工;

这次活动以“四送”为主要内容:即送物资、送文化、送政策、送健康等为内容,切实把“关爱职工、夏送清凉”做成工会促进职工体面劳动的一个抓手,保障职工生命安全的有效载体,把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关心好、维护好。届时区总工会将准备好防暑用品和相关法律法规资料等,亲自送到职工手中。各级工会可采取不同形式开展活动。

1、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各级工会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送清凉”活动,做好“送清凉”对象的摸底工作,确定重点走访对象。

2、强化宣传,扩大影响。充分利用社会主流媒体和工会的宣传阵地,大力宣传送清凉活动的重要意义,扩大工会服务职工、关爱职工、凝聚职工的社会影响。

3、请各系统、乡镇、街道工会及时报送活动信息,并于8月5日前将“关爱职工、夏送清凉”活动总结以电子版形式上报区总工会生活保障部。

公司夏日送清凉活动篇二

开展夏季送清凉活动是工会组织关心爱护广大职工和农民工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是推动改善职工和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防暑平安度夏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工会要高度重视,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因地制宜开展活动,切实维护高温天气广大职工和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广大职工和农民工做实事、做好事。

二、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定为7、8两个月。

三、活动内容

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夏季高温期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送清凉”活动,为一线高温作业职工平安度夏提供有效帮助。

(一)要深入基层,重点开展对高温作业、高空作业、露天施工、危险品储运等危险因素较大的企业、工地和车间等一线职工的慰问活动,及时为他们送去防暑降温物品。

(二)要协助并监督企业保证防暑降温资金的投入,保证在高温作业场所配备有效的通风、隔热、降温设施,并指派专人负责管理。企业要按照标准供给职工足量、合乎卫生要求的清凉饮料,给高温作业职工配备个人防护用品,不得将其变相为现金发放,更不得任意削减。有条件的单位可组织医疗服务队,宣传暑期防病知识、提供相关医疗服务。

(三)要督促企业在作业场所按规定配备安全生产和职业防护设施,同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国家新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切实保障高温季节特殊行业岗位的各项津贴标准及相关待遇的落实。

(四)要发挥群众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的`作用,积极协助督促企业行政部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严格控制职工加班加点;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对不适合高温、高湿作业的职工特别是孕期、哺乳期、年龄较大以及患有高温禁忌症的职工要及时转岗,暂不能调动岗位的,应在高温、高湿天气对其加强预防中暑保护措施,保障广大职工(含外来务工人员)良好的工作环境。对发现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行为,要依法予以制止,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要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和上级工会报告。

四、活动的要求

各级工会组织要坚持“以职工为本”,充分认识高温中暑问题对职工身体健康的危害,积极争取同级党政的重视与支持,妥善安排本次活动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活动高质高效。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把此项活动作为深入职工群众的重要形式,纳入今年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实事的重要内容,认真调查分析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现状,掌握他们的愿望要求和存在的问题,工会干部要亲自带队,深入企业、工地,为冒高温战酷暑的生产一线职工送去党和政府、工会组织的关怀。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企事业单位参与活动,多方筹措资金,落实慰问物资,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要重视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积极主动联系媒体做好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工作情况、编报信息并填报《工会“送清凉”活动统计表》(见附件),于9月1日前报送至县总工会。

公司夏日送清凉活动篇三

7月17日至20日,开展“送清凉”活动,看望慰问酷暑天气仍坚守岗位的一线职工,指导项目部标准化建设和野外安全生产工作。

在项目部,院长介绍了局、院上半年的发展情况,详细询问职工的生产生活情况,认真查看了项目部的标准化建设情况,仔细查看了项目成果并与项目组成员就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在听取项目组人员汇报后,万院长充分肯定了他们为四院发展做出的贡献,真诚表达了院党委和工会对野外一线职工的亲切慰问。

院长强调,要正确面对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大胆实践、积极作为,进一步发挥钻探技术优势,通过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总结当地的地质特征和规律,探索科学的施工工艺、方法;要高度重视项目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项目质量管理,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提高项目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要劳逸结合,严守操作规程,完善安全基础保障,杜绝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慰问期间,万院长一行拜访了公司。公司总经理对院长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双方就业务领域和合作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座谈交流。院长办公室、探矿公司、矿产勘查所负责人陪同慰问。

公司夏日送清凉活动篇四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实现体面劳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按照省总工会要求,市总工会决定在全市各级工会中广泛开展以高温一线职工为主要走访慰问对象的“夏季送清凉”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x月底至x月底。

二、活动范围及对象:

重点项目、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一线职工。

三、活动内容:

坚持以“职工为本”,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清凉走访慰问活动。通过向一线职工赠送防暑降温用品,增设防暑降温设施,督促防暑降温政策的落实等相关措施让广大职工体会到党和政府及工会组织的关心,切实维护好、调动好、发挥好职工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督促企业签订劳动安全卫生和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四、实施步骤:

1、在新河化工园的在建项目(商务区办公大楼)现场举行“送清凉保安全”活动启动仪式。市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严风先主持。

邀请市领导出席活动,做指示讲话,为一线职工发放防暑降温物资2、重点慰问一线环卫、车间工人。市总工会领导邀请市领导,现场组织发放防暑降温物资。

3、在全市发文动员各级工会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清凉保安全”活动。重点督促抓好在建项目和高温行业的劳动保护工作。

4、加大“送清凉保安全”活动的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关心职工、爱护职工的社会氛围。

更多热门方案推荐:1、七夕促销活动方案2、超市七夕促销活动方案模板3、年7.28世界肝炎日宣传活动方案4、2016年8.1建军节活动方案5、2016年世界青年技能日活动方案6、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方案7、道德讲堂活动方案范文8、2016年7.28世界肝炎日主题活动方案

公司夏日送清凉活动篇五

我市酷热天气已经来临,为切实保障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存权益,帮助其顺利度夏,经研究,决定从20xx年7月15日至20xx年10月15日在全市开展“夏季送清凉”集中救助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专项行动。

各区县(自治县)民政局和救助管理站要以保障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生命安全为着力点,把专项行动作为当前重点工作之一,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进行动员部署,完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积极协调公安、市政、卫生等部门开展联合救助,最大限度防止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因酷暑、饥饿、疾病等因素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加大主动劝导救助力度。

各区县(自治县)民政局和救助管理站要密切关注气候变化,排查薄弱环节和隐患,跟踪重点区域,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夜间和重点区域的巡查。特别是今年我市强降雨天气较多,灾情严重,各地要加大本地桥梁、涵洞、危旧建筑物、易滑坡地带等生活无着人员聚居地的劝导力度,对不愿进站接受救助的,要发放避暑药品和食品,确保其生命安全。

三、加强站内管理。

各区县(自治县)民政部门要督促、指导救助管理站落实24小时值班、巡查、服务接待等制度。救助管理站要保持24小时求助热线和语音电话的通畅,发现或接到生活无着人员线索后,要在1小时内到达现场并实施救助,对距离较远无法及时赶赴现场的,要及时指导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热心群众实施应急救助,解除求助人员生存危机;要准备好充足的救助物资,及时启动临时救助程序,确保受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要严格按照民政部“六必须”“六不得”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安全防护意识,全面排查整改消防安全漏洞,完善技防设备并保证正常运行,把好食品、药品安全关。

四、严肃救助工作纪律。

各区县(自治县)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站要扎实开展专项行动,不得以任何理由漠视、拒绝,甚至遗弃生活无着人员。对老年人、未成年人以及行动不便等人员必须采取护送方式返乡。对因思想麻痹、工作疏忽、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要及时上报,对重大责任事故,要在2小时内向市民政局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