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花瓣飘香教案设计(实用5篇)

最新花瓣飘香教案设计(实用5篇)

ID:4225380

时间:2023-10-05 23:05:43

上传者:紫衣梦 最新花瓣飘香教案设计(实用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花瓣飘香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片段:

师: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同学们想深入了解些什么?

生:小女孩怎么摘花瓣的?

生:小女孩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生:小女孩摘花瓣做什么?(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几个有价值的问题,那下面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书解决,行吗?就请大家对照问题去读读相应的课文段落,圈圈画画,同桌还可以进行讨论。

师:小女孩怎么摘花瓣的?在哪一节?(出示段落,指名读)把描写小姑娘摘花的动作和神态的词语画出来。(体会:俯在、小心地摘、双手捧着、飞快地)

师:谁来把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表演一下?(学生上台表演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

(学生评价)

师:(请表演学生自己说说)你摘花瓣时动作那么轻,为什么?

生:要小心,只摘一片,怕碰伤别的花瓣。

师:小小的一片花瓣你为什么要“双手捧着”?

(生答不出来)

师:什么东西会让你“捧”着跑呢?

生:很贵重的东西。

师:小女孩把花瓣看成是很贵重的东西了。小女孩把花瓣看得这么重要,说明了什么?

生:花瓣是送给妈妈的,说明她很爱妈妈。

生:一片小小的花瓣包含了小女孩对妈妈的一份真情。

师:从小女孩摘花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她爱花,更爱妈妈。

师:现在,让我们把自己的心放进课文,好好读一读。把小女孩摘花的情境再现在我们的面前。(指名读,齐读)

师:为什么只摘花瓣呢?请你把3-5段连起来读读。

生:舍不得摘整朵花。

师:从小女孩的“舍不得”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小女孩很爱花。

师:小女孩为什么“低着头不好意思”?

生:她知道花是人家的,摘花是不对的。

师:知道摘花瓣是不对的,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来?

生:“不知所措的”、“惶恐地望着我”。

(分角色读好3-5段)

师:小女孩摘花瓣做什么?(指名读6-9段。)

生:送给生病的妈妈。

生:为了让妈妈高兴。

(生想象说话)

师:原来小女孩摘花瓣是为了安慰病中的妈妈,让妈妈摸一摸,闻一闻,让妈妈的心情好起来,让妈妈的病好起来,多么有孝心的孩子!

(指名读,齐读)

……

生:这是一颗孝顺妈妈的心!一片浓浓的亲情!

师:妈妈闻到的仅仅是月季花的香味吗?

生:是孩子的一片孝心!一份真情!

花瓣飘香教案设计篇二

导入揭题:

3、花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月季花有关的课文《花瓣飘香》,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检查生字词:本课的词语你能读好吗?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齐读、去拼音读。

理解词语。

(1)眼眶是眼睛周围的边缘(边讲解边比划)

(2)惶恐这两个字的偏旁都和“心”有关,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害怕)我们什么时候会感到惶恐?(干了坏事后)你有过这种经历吗?你当时的动作和表情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演一演。

(3)干了坏事后,心里非常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不知所措)。

4、交流:(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老师给你一点小小的提示,(出示填空)小女孩摘给的事。

(2)谁能用文中的话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三、精读感悟:

哪里能读出小女孩的“懂事”呢?请你们默读课文,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想一想。

a、生若找出第7小节(出示第6、7小节)

2、谁能读读这句话,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闻到的读出来?谁也想通过朗读读出这瓣花瓣的美?还有谁想把这美丽飘香的花瓣传递给大家?评:我仿佛看到了这美丽的花瓣。我仿佛摸到了那柔软的花瓣。我仿佛闻到了它淡淡的清香,真舒服。

3、小女孩的妈妈收到这瓣飘着清香的花瓣,她可能会怎么做呢?

4、那是一幅多么动人的情景啊!小小的花瓣能让妈妈高兴,对于小女孩来说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啊!来,把这种开心的感觉通过你的读书声传递给周围的人。我们请全班男孩子一起来读一读。女孩子也来比一比。

5、这小小的花瓣能让妈妈高兴能让妈妈感动,不仅仅是因为花瓣很美、很香,更因为它包含着小女孩对妈妈的——(爱,孝顺)

6、同学们,这个小女孩其实和你们一样大,当你们还躺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的时候,她却在细心地照顾着生病的妈妈。多么孝顺的孩子!难怪我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b、生若回答第9小节(出示第8、9小节)

1、不提到爸爸还好,一提到爸爸,小女孩的眼眶里——

为什么她的眼眶里闪动着泪花?(思念)

我们学习了《美丽的南沙群岛》,知道南沙在祖国的最南端,离家很远很远,小女孩思念起爸爸,就情不自禁地闪动着泪花。

2、谁能把小女孩对爸爸深深的思念读出来?谁也来深情地读一读?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深情。

3、如果现在要给爸爸写信,她会对爸爸说些什么话呢?生交流。

4、小女孩一直记着爸爸的嘱咐,不仅不让妈妈生气,还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妈妈的爱,让爸爸安心当解放军保卫祖国。多么听话的孩子!所以我也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c、若学生回答第5小节(出示第4、5小节)

小女孩在我轻轻地询问之下,已经不再“惶恐”和“不知所措”了,她回答时又是怎样的动作和神情呢?(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

2、请你模仿小女孩的动作和神情读好这句话。评:从中我们看出小女孩非常害羞和难为情呢。我发现她不好意思地低着头,都不敢看我一眼了。我听出她把声音都压得低低的,多不好意思呀。我们一起模仿小女孩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一说。

她不仅自己爱花,还为别人着想,就舍不得摘花,说明她很懂事,但是她又很爱妈妈,一心想让妈妈高兴,所以只摘了一片花瓣,现在我们更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过渡;读到这儿,我们忍不住要说: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三、分角色朗读3-10小节

1、多么乖巧懂事的女孩呀!请同学们捧起书本,我们来分角色朗读3到10小节。男生读“我”的话,女生读“小女孩”的话,老师读旁白。

四、学习第11小节。

1、小女孩这么懂事,她的孝心不仅感动了她的妈妈,还感动了作者,于是,第二天早晨——齐读最后一段。

2、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小女孩是因为(),一盆送给母亲是为了()。

3、我买花,小女孩摘花,都源于一个字对母亲的爱。

五、升华主题。

1、多么动人的爱呀!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首美丽的小诗,请大家欣赏,也可以跟着念一念。(出示诗)

2、这首诗还缺一个名字,如果给这首诗起个名字,就可以叫——“花瓣飘香!”

3、花瓣飘出的仅仅是那淡淡的清香吗?它还包含了什么?(还是小女孩的一片孝心!一份真情!)我闻到了它散发出的淡淡清香,你闻到了吗?我还闻到了它散发出的深深的爱、浓浓的情,你也闻到了吗?让我们深情地读一读课题,使这花香飘得更远,飘到每个人的心间。

评:你真孝顺。你真能干。你真体贴。

此时,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对你们说:“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这节课后,让我们也去做一做,用你独特的方式向关心过你的人表一份心意,给身边的人带去快乐和幸福。

教学生字。

出示生字。齐读。

我们知道,惶恐是与心情有关,所以惶字的偏旁是竖心旁,恐字的偏旁是心字底。

(1)惶: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是竖心旁,右边是皇帝的皇。教师范写。

(2)恐:上下结构,上面是巩固的巩,下面是心字底。教师范写。

3、还有一个字“措”,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错去掉金字旁加上提手旁)教师范写。

4、学生摆好写字姿势,描红,教师巡视。

花瓣飘香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同学们准备什么礼物送给妈妈呢?

2.许多同学都想到了送妈妈一束鲜花。是啊,花儿象征着美丽,寄托着祝福,是我们表达情意的良好方式。有一个小姑娘也想送花给妈妈,可她送的仅仅是一片月季花的花瓣。(板书:花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微小的花瓣却散发浓郁的芳香,(板书:飘香)这又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她吧!

二、初读课文

1、过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请三四个学生把课文通读一遍

谁愿意给我们读读这篇课文?

“可能有点紧张,希望你下次准备得充分点,先请坐。”

“读得真好,可以看出来你预习时一定很认真,把课文读得很熟练”

“你读得不仅很流利,还很有感情,相信你已经走进了小女孩的'内心。”

三、学习生字词

课件出示:俯身摘花捧着拿着惶恐舍不得

惹事(惹是生非)懂事不知所措(错)眼眶

1、请学生逐个读,相机正音

2、齐读

3、解释不懂的词语

(1)惶恐:惊慌害怕。课文中指小女孩害怕大人责怪而表现出的神情。

什么情况下人会惶恐呢?你有过这种感受吗?

(2)惹事与惹是生非(惹是非)不要弄混

(3)不知所措(提醒学生不能写成错)措:安排,处置。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课文中指小女孩摘了花瓣被人发现后那种受窘的神态。

想想在什么情况下人会不知所措,谁能用“不知所措”说句话?

例:看到孩子被坏人绑架了,那位母亲急得不知所措。

在学校闯祸了被妈妈知道后,他不知所措。

(4)舍(多音字)舍弃舍不得;房舍退避三舍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2、课件出示:一天清晨、几天后的一个清晨、第二天早晨。按时间顺序把课文划分为四段。

3、读课文

(1)一个学生读1、2两节

(2)三个学生读3—10节一个旁白、一个读作者“我”说的话、一个读小女孩说的话。

(3)再请一个学生读第11节

4、谁能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课文通过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表明了她是一个敬重父母的懂事的孩子。

五、走进月季花,学习第1小节

1、出示课件:一幅月季花图。同学们请看,这一丛月季花怎么样?让学生从花的形状、颜色清新等感受月季花的美丽。

2、文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月季花的美丽?(红艳艳)学生齐读一自然段。

六、走进小女孩,学习第2小节

1)指名读2节。

3)学生全体学小女孩摘花,师读第2节。你就是这位小女孩,通过刚才的摘花体会到了什么?(小女孩很爱花)

摘花很小心(小心地双手捧者)

心里急(飞快地穿过跑)

4)让我们一起读2小节,夸夸这个爱花的小女孩吧!

4、提出疑问。

小女孩偷摘了作者“我”的月季花,课文的第10小节作者又夸她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这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解开这个谜团。

花瓣飘香教案设计篇四

《花瓣飘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沈芳

教学要求:通过精读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深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演课本剧。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板书:我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板书:小女孩

2、出示第二自然段

3、自读:你从小女孩采花的动作中体会到了什么?

摘花很小心(小心地双手捧者)

心里急(飞快地穿过跑)

师相机指导朗读

4、再读读这段话,你看到这个小女孩的行为,你会产生什么疑问?

(为什么只摘花瓣?摘花瓣做什么?)

过渡:作者跟我们一样,也产生了疑问,你们想不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机会终于来了。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小女孩又来了,作者便把她叫住了。

三、学习第三至十自然段

1、想要知道其中的秘密,那就应该问她?现在你们来做作者,老师来做小女孩,你们来文问看,看看能不能问出你们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问,师答(语气不好的不回答,语气好的回答。引导学生用温和的语气来说。)

3、看看作者是怎样来问的?

出示4―10自然段

4、为什么作者用这样的语气?

(发现小女孩已经不知所措了,为了消除她的惶恐)

5、同桌试试这样的语气,是不是更能让人接近。

6、指名读,分角色读

8、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10、如果是你,你会向小女孩孝敬你的妈妈吗?为什么?

11、下面我们来听首歌,在歌声中希望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想想你的妈妈、爸爸为你操劳的情景。

12、听歌曲《妈妈的吻》

13、你有没有看见往日你爸妈为你操劳的.场面,谁来说说?

14、我们再来读一下对话,看看你是否会有一些新的感觉。

学生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

15、读得真感人啊!如果把这个场面拍成电影一定很感人,愿意做小演员把这个场面演出来吗?现在请你找到你的好朋友,把这个场面演出来。(要求:熟读对话,练好对白)

板书:用心、用情

16、指名表演

17、.总结:其实小姑娘送的不只是花瓣而是一份孝心。

板书:孝心

四、学习第11自然段

1、师范读11自然段

2、你是作者,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吗?(受了感动,激发了孝心)

板书:买花

3、齐读

4、如果你是作者,送花时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如果你是作者的母亲,你看见了月季花,你又会说些什么?

五、.总结全文

1、虽然我们手中没花瓣,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片花瓣,那就是我们的孝心,希望我们能用我们的心,让爸爸妈妈每天都能闻到淡淡的清香。

2、现在让我们听完歌曲《妈妈的吻》在歌声中为爸爸妈妈送上一份祝福。

(闭上眼睛,双手握十靠额头。)

板书:

小女孩摘花

花瓣飘香(孝心)送妈妈

“我”买花

《花瓣飘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由本站会员分享,,请注明出处!

花瓣飘香教案设计篇五

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

轻轻放在妈妈的枕边。

表一份心愿,

道一声祝福,

妈妈的脸上漾起了微笑。

小小的花瓣,

像绒布一样柔软,

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

小小的女孩,

像露珠一样透亮,

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花瓣吗?

《花瓣飘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由本站会员分享,,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