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读后感(汇总9篇)

逻辑读后感(汇总9篇)

ID:4253436

时间:2023-10-06 15:29:11

上传者:字海 逻辑读后感(汇总9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逻辑读后感篇一

文:顽童小逗豆

原创首发

1.

春,在心理,体验与社会:日常生活的人类学视角课上,我和学生一起读失败的逻辑.

想当然地,我们认为错误源于疏忽或粗心,但作者认为这只是表面,背后是“失败的逻辑”,即思维模式中的某些倾向――如一次只做一件事,线性因果关系等。这些倾向适合过去的简单世界,却对现在的复杂世界有灾难性影响。复杂社会有长期动态关系,随指数变化,甚至无规律可循;内部含多变量间的多重互动模式,并受制于大量的不确定因素。

现实生活中,人只有有限的资源、时间和精力,不可尽知逻辑上的一切可能,自然就只关注一个目标,把复杂问题单一化,用一个因素来关联并衡量所有其他因素,如成绩之于学生,论文之于大学老师,工资之于工作。我们都挂在嘴上,“这是一个‘…’的时代/社会。”

于是,每个人都按作者说的“修理服务”方式做事:不去面对系统的整体性,而去看哪里可能出问题,然后修理。我们总能找到问题,进而被无限情境产生的无限目标和琐事彻底拖住。

作者给出治病良方c计算模拟。模拟让决策和规划的后果可见。如作者所言,“现实世界里,危机(幸运地!)不常见,一个人很少有机会把他在一次危机中得到的经验带到另一次同样的危机中。结果,在对待十分复杂情况时所犯的错误往往不教给我们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相反,模拟可以一次又一次把人置于同一种危机中,提高他们对这种情况下特殊性质的敏感性。”(186页)

有道理!

我读来兴味盎然,期待学生的反映。

2.

出乎意料,学生对这本书很无感。开课之初就没人选它。我鼓动说,这本书虽写计算模拟,实际关乎日常生活--你在生活中忽视或丢掉的东西迟早都会找上你,你会在书里看到自己。于是,书被认读了。

选书预示了讨论。发言的人努力但无奈――作者所说似乎都有道理,但触动不了自己。听众有点昏。

那天,大家说得最多一句就是“好复杂啊!”

广州的回南天,空气似乎凝出水来,一如课堂讨论的气氛。

学生说,复杂,是因为作者完全排斥了人的主体性,以“一种完全抽离的视角,像上帝一样做决定,而我们无法成为上帝”.说得很形象。

生活中,我们面对时间压力和有限资源,精力被分割到各处,没法在计算模拟中抽离出来,带着上帝的完美视角,无所不见,无所不思。我们只能一次做一件事情,或以单个因素来衡量系统的所有其他因素。愿意与否,我们已接纳生活的不完美,然后设计策略,应对情境要求,接受行动的代价和后果,前进。

学生更倾向于认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完美,而在获得实践智慧――灵活自由地处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一切理论与原则都只是可用可变的工具。失败没什么,也是生活体验的一部分。

我也觉得大家说的有道理,鬼使神差,也加了一条:作者讨论非线性,实际他整个思维都是线性的。单从章节目录看,线性步骤一个接一个,既不指数,也不变异。

3.

本来,选这书想讨论如何理解日常生活的复杂纠缠状态,至少不能线性地看,应避开书中提到的“失败的逻辑”.

没人理我。

这门课始于人类学在上世纪末的本体论转向。之前,人类学家在田野中遭遇鲜活个体,观察仪式,听口述史,访谈,参与当地生活。回来写作却把个体和情境的因素抹掉,把人面孔化,得到一个社会或文化的整体认识。所以,他们关注社会的构成,如宗教、亲属、政治,经济等。

进入新世纪我们看到人不只是社会人,有不可化约为社会的存在,不可剥离的生命质感。我们在社会的结构和体系中看到个体的鲜活,情境的转瞬即逝,和当下的完满。于是,我们关注生活的属性,如言语、感觉、体验、情感、梦与记忆等。

日常生活因此成了一个纠缠态,个体在其中整合其所有资源、所处结构和制度的限制、个体的兴趣和目标,设计生存的策略,让个体成为独特个体,延续和创造自己。

我就是我的日常纠缠态。

学习人类学多年,我的感觉是,迄今为止,人类学在处理纠缠态时都犯了德尔纳说的错误:用一个概念(如结构,功能,意义,政治经济等)来关联并衡量一个复杂事件的所有其他因素,把纠缠态线性因果化。

矛盾的是,一直以来,人类学都试图理解人的整体。人,只有自己是完整的,对所有其他人和事物的认知都是碎片化的。为达到整体,我们需要整合碎片。而我们看到的整合方式却把复杂问题单一化。

更普遍地,如德尔纳所说,今天多数学科都开始触摸到复杂系统,但都限于发现以前思维的各种问题,无从理解大系统。物理和数学开始提出秩序与混乱循环生衍的机制,哲学走出理性和科学,借鉴世界其他文化传统。可惜,这些在根本上都是空间性的,去发现存在什么,目前如何,无力回答当下之外可能是什么,除非简单地以过去现在的已知来决定未来。时间性的理论要处理不确定和偶然,而后者不可驯化。

文学家艾略特曾断言,自由在偶然与必然之间。

人类学的本体论转向就想在空间思维中纳入时间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

4.

学生偏实践的智慧,我强调失败的逻辑,我们都有点偏执。

为什么?

人类学理解人的整体,这整体到底是什么,众说纷纭。其中一个是人作为自然界一个物种,受制于生态-自然的进化规则,但也创造出社会和文化,适应甚至改变进化规则。

问题在于,我们已经被社会控制,忘了社会原来是我们创造的。社会学大师涂尔干的集体表象理论说:人崇拜自己,但不能直接崇拜,于是制造出超越个体的社会存在(集体表象),人崇拜集体表象而崇拜自己。为固定集体表象,人们制造出符号、标签,将之物化为制度和结构。

希腊寡头派政治家克里蒂娅在《西叙福斯》中说,最初,人类无序野蛮,为报复恶人而制定法律。法律管不了人私下作恶,人又发明对神的崇拜,于是,恐惧和神圣控制了思想和行为。慢慢地,我们活在文字世界已如活在真实世界,忘了符号、象征、文字、思想、观念、制度、和结构只是现实的地图,并非真正领土。水解渴,但水这个符号和概念不能。

社会原本是人造出来用以应对生态进化机制的工具,如今也变成一个实体,像自然一样。人挤在自然和社会中间,身上多了一重枷锁。

所以,马克思说,人带着枷锁创造历史。

这个创造的过程就是实践的智慧,意味着要适当地接受枷锁,接受时间、资源和精力的有限性。并非全然摒弃失败的逻辑,接受它,不让失败和成功成为生活的唯一衡量标准。

似乎,德尔纳就以失败和成功作为衡量复杂系统设计的单一标准!

失败的逻辑是个圈套,我们知道,但不得不钻进去。德尔纳知道,也不自觉钻进去了。他清楚这个悖论。他是计算模拟专家,宣称专家的困难在于专长于一以至于自动化的思维模式,抛弃了专长之外的无限可能性。

数学家和量子物理学家几十年前就宣称,逻辑无法避免悖论(物理的测不准原理和数学的哥德尔定理)。实践的智慧首先要接纳失败的逻辑。

德尔纳也知道这一点,他总结得很好:做游戏要一本正经吗?以为做游戏就是做游戏,一本正经就是一本正经,说明他对两者都不开窍。(187页)

逻辑读后感篇二

作者是市场营销学研究中品牌战略领域头部学者,这本书的精华都在自序,全书就是一部经过处理(衔接还不错,不是生硬地结集)的论文集;里面大面积用了学术语言,特点是术语多、折叠多(例:这类问题呢,有n种解决方案。

逻辑读后感篇三

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基础是契约架构与个人权力的保障,因为价值的跨空间、时间交换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因此需要相应的制度去确保交换的公平性!家族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其实就是一种规避未来风险的隐形投资,而血缘关系就是人格化了的契约架构!典型例子就是“养子防老”,父母担心老无所养,在年轻时会把大量时间、金钱投在孩子身上,以期待老有所养,这其实就是一种人格化了的金融投资!

“孝”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从金融学方面也可以得到解释。如上所说,以血缘关系为依托的家隐性来说是为了规避未来风险,是经济交易的初期形式。父母养孩子的目的是防老无所养,因此,小时候孩子必须对父母服从,要不长大还了得!这种情况就削弱了家的另一种功能———情感交流,孩子的个性受到严重压制,整个社会缺失创新气氛。儒家的长幼有序,三纲五常从道德上给与限制,是孝文化的制度保障,如果子女不孝,那么不仅家庭内部,社会方面也会给与不孝子女以巨大压力。这样,家文化带有很重的责任与义务感,极大地剥夺了孩子的权利,压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所以就要找另一种方式去规避家庭风险,那就是现代金融!

经济独立是个人自由的基础。如果老年人也能经济独立,那么他们将不会对孩子的行为过分干预,退休基金、养老保险等为规避未来风险提供了充分的选择,老人参与这些金融活动就会在年老时享受金融投资带来的回报。

上面的描述只是从家的角度分析金融的存在以及其重要性,那么对于社会而言其存在性以及发展的必要就不言而喻。

金融初期主要形式是银行以及保险。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是其发展的摇篮。这些国家为了拓展其海外贸易,维护海上霸权地位,大力发展银行以及保险业务,后来为了维持战争需要,又大量发行国家债券,从而为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英国是最早发行股票的国家,但由于缺乏相关监督契约制度,发生南海股市大泡沫,英国决定限制股票发展,从而逐渐在竞争中失去金融霸主地位而被美国取代。证券,保险,基金,债券,说到底,就是为了优化资金的配置,将未来收入流现金化,也即资本化!

人们一般在青壮年时期消费需求最大,但此时的钱也最紧张,而到老年时最不需要花钱却最不缺钱,为此利用金融,他们可以通过借贷以及分期付款的方式来满足消费的需求,这样做的好处:

2、减轻一次购买时的压力,提前享受生活;

答案是:不是!美国的金融危机的确来源于这种借贷消费,但不是模式本身所带来的。举美国住房按揭贷款为例:a想买一套房,但他付不起全额资金,于是他向银行借贷,以未来的收入作为抵押买下这套房。假设还款期限为30年,那么银行就只能在30年后才能连本带息收回所有钱,这就存在流动性风险,如果银行中间需要钱或者30年后收不回来这笔钱怎么办?这势必影响银行的借贷,影响金融的发展!伴随这个问题的产生就有了联邦住房按揭贷款协会(fm),他的作用是专门买那些银行想转手的按揭贷款(现金支付),于是死钱又变活钱了。银行承担的风险小了,贷款量也多了。接下来的挑战是fm的钱也不是无限的,于是70年成立了gm,专门将从美国买来的各种住房按揭到款打成包,然后将贷款包分成股份,以可交易证券的形式向资本市场投资者出售,即按揭贷款证券。这样就将风险分担到社会中,同时使活钱的来源无限变大,但同时借贷者与资金提供者的距离越来越长,交易链长了,风险就大了,中间夹杂着很多的代理商、代理机构,他们很多只负责收取中介费而不管其他的,一环坏了,那么全环就可能出问题。从而引发次贷危机,又因为房贷已经同众多金融产品及其衍生物密切相关所以导致金融危机也就不足为怪了!

逻辑读后感篇四

最近读了(金融的逻辑)一书,受益匪浅。陈志武教授根据自己20余年对金融工作研究得出的经验对金融做出了一些新的理解与定义,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金融这门科学讲深讲透,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工作,提升我们的理财观念。

(金融的逻辑)一书揭示了金融对社会的广泛、深刻和巨大的影响。在展开这一主题的过程中,作者的独到见解令人耳目一新。

第一,采用“经济——金融——政治——文化”这种四级互动模式叙说问题。人类只要是要生存、特别是要发展,在生产的基础之上,就必然会存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价值交换;在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制度来保障这种跨越时空的价值交换有最大化的收益、最小化的风险;越发达的社会,价值交换的数值、地理范围、时限也越大,越需要一种先进的文化制度来做保障。

第二,用现代金融学的认知方式分析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如“孝”、“养子防老”、“父母在不远游”等。陈志武先生揭示了“孝道”文化的经济基础,指出“养子防老”是最前现代社会人们规避未来风险的重要手段,而儒家“孝道”文化体系则是保证作为投资者的长者能有回报的文化制度保证。本人觉得这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论述。

第三,由人们熟知的经济史观衍生出金融史观,用金融变迁说明社会历史变迁及这种变迁对个人自由的促进和保障作用,这种理论与现实和历史相结合的叙述方式确实是作者学术功力深厚的体现。

第四,提升金融的社会历史定位,把金融技术提升到与科学技术比肩的地位——传统观念中的玩钱术、圈钱术和套钱术变成了不断创新的金融技术。

陈志武教授在美国全面接受西式金融教育,但又跳出西方学术界把金融问题模型化、计量化、复杂化,小众化的范式,为中国读者勾勒出一个清晰的金融逻辑。在这本书中,作者更多的笔触是讨论中国现在为什么有钱,以及中国有了钱,为什么许多人并不感到富有。对于上述话题,他运用现代金融学理论,详尽地分析了这是“藏富于国”还是“藏富于民”的问题。他还通过探讨中国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中国股市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将美国次贷危机引以为鉴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金融的逻辑)引起了我对鹤山金融业发展的思考。在地理位置方面,鹤山毗邻港澳,扼粤中水陆交通要冲,陆路国道325线、省道江肇线纵横贯穿市境,建成的佛开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广珠铁路为我市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近几年来,鹤山锐意创新,不断完善金融体系,大大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今年5月,鹤山市首家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国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运营,这标志着鹤山市金融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是鹤山市贯彻落实国家、盛江门市关于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精神的重要举措。6月29日,交通银行正式亮相鹤山。鹤山支行是交通银行江门分行设立的第一家支行,该支行的开业得到了我市金融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交通银行江门分行首家支行落户鹤山,表明了该行对于鹤山市金融事业的重视。

我认为,我们应该利用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海外华侨同胞资源,结合(珠江三角洲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在金融业方面与港澳展开更紧密的合作,吸收港澳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灵活的运作方式,通过引进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扶持农村信用社改革,申报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引进外资银行合作组建村镇银行,扶持企业上市,推动政银企合作交流等方式,壮大鹤山的金融业,努力配合江门市的金融发展,成为连接珠三角地区和粤西金融业的互动中枢,更好地服务地方乃至广东的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金融的逻辑)一书具有相当的理论影响力和知识普及性。陈志武教授的文字非常平和,既运用通俗的金融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又从历史、文化、政治、法律等各个层面旁敲侧击,让人读之醍醐灌顶。

逻辑读后感篇五

我记得短评中有个人说它有思考性,也许是这样,但这只是几为片面的。书上写的是什么,“逻辑思维能力”,但,如果你系统学过逻辑的话,你会发现,这本书基本一点逻辑都没有。

分开来讲:

归纳逻辑:第一,这本书是把归纳及类比分开来的。可耻,可耻。若翻看《逻辑学导论》,你会发现,类比是在归纳之下的。第二,虽然书中提到的例子是归纳,但是此书又讲如何归纳吗?有写如何判断归纳强弱吗?显然没有。第三,书中有提到重要的密尔方法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非形式逻辑:这就算了,连提都没提,还能说什么?

逻辑读后感篇六

同样一件事,有的人能很快完成,而且也有很好的效果。而有的人却一直做不出效果,甚至还不能完成。这是因为两者做事的逻辑不一样,做事的方式也不一样,所以最终出现不同的结果。这里给大家分享《做事的逻辑》读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做事的逻辑》读后感

这个月读完了《做事的逻辑》,这本书的作者是傅君琳和郑少雄,在看了两人的简介后,毫无疑问他们都是我们普通人眼中的成功人士。而谈到成功人士,相信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他们能够把事情做成这为什么有些人总能够提前完成自己的工作?为什么他们总能够把事情做到点子上?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了答案,那就是做事的逻辑要正确。

这本书总共分成六个部分,分别是深度思考、看清自己、高效学习、积极意识、有效决策和拓宽思维。而每一个章节背后,都是对认真的提升和各种做事逻辑的解读。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四象限法则”,也就是说,我们待办的事项可以分成四个大类: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我们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划分到这四个象项中的其中一个。

第一象限的“重要紧急事件”,往往就是我们压力和焦虑的来源,而之所以会变成紧急,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前期没有对工作做好规划,导致重要的任务堆积,以至于最后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第二象项的“重要不紧急事件”,这个象项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分水岭,往往能够把工作控制在这个象限的人,都是有着长期规划的人。所以我们要做的是防止把工作掉进第一象限,这样才能够让事情得到合理规划,让自己的能力能够稳步提升,同时也是有条理完成工作的关键。

第三象限的“不紧急不重要事件”,是造成我们工作效率的罪魁祸首。这些事情往往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却极具诱惑力,比如刷朋友圈、看剧和吃零食等等,虽然我们都会以放松的借口去消除自己的罪恶感,但是它们往往把我们该花在正事的时间消磨得一干二净。我们要把握绝对的主动权,培养自己的自制力,绝对不可陷入其中难以解脱。

第四象限的“紧急不重要事件”,是让我们日夜奔忙但是又好像一事无成的缘故,比如突如其来的任务、难以推脱的应酬,这些没有益处但是又需要解决的事项,可以说是最令我们无奈的事情。我们会发现这类事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既没有第一、二象限事情的关键性,也没有第三象限的愉悦性,所以能不做就尽量不做。简而言之,就是多做要事,避免急事,拒绝琐事,少管闲事。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逻辑小到解题思路,大到做事方式方法,理清一个人的思路,才是算是真正了解自己。培养做事的逻辑的最终目的是持续做正确的事,这里的正确包好的不仅是做正确的事,同时也是要正确地做事。找到正确的方向,使用正确的方法,这才是我们通向成功的不二法则。培养自己做事的逻辑,就是培养自己寻找正确做事的方向和掌握正确做事方法的能力。如果做事浮于表面,不去总结自己做事的规律,那么是找不到意义,看不到目的的,这样不过每天都在浑浑噩噩消磨,得过且过完成每一个任务,这样的生活肯定不会是你想要的。

最后,我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书中所说的做事思维逻辑要运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培养自己持续做正确事情的能力。做事的逻辑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要不断认识自己和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思维的逻辑,才能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

逻辑读后感篇七

一生能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你能够赚多少钱,而取决于你能够投资理财,钱找钱胜过人,要懂得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之前的我在接触理财这个概念总是想着能够一劳永逸,一夜暴富,迅速实现财务自由。

可是现实的情况是冷酷无情的。正所谓欲速则不达。阅读多赚逻辑,让我对理财有了更立体更丰富的体验。作者成体系分层次地讲述了理财这个大概念,对理财有了一种更清晰的思路。

首先保障优先,就是做任何投资前先为家庭设好保障,尤其是健康保障,健康是1,其他都是零。我非常认可作者这个观点,也只有这样投资才更具备灵活性和可持续性。才不至于因为应付意外而中断计划。

其次设定自己的理财目标,针对每种投资方式的风险性和收益性以及流动性,在浮动为主,固定为辅,保障优先的原则下设计好适合自己的方案。心态上也要不贪婪,不跟风,不投机。

逻辑读后感篇八

我在不止一个系列的作品介绍过多次。之前介绍这本书,主要是作为数理逻辑的前置读物介绍。这本书既介绍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用于生活日常的逻辑技巧,也涉及了一些符号逻辑,阐述了逻辑学中的主要思想,同时又没有一头扎入符号推演中,保留了相当的易读性和生活气息,很适合在正式学习符号逻辑(或说数理逻辑)之前阅读。

我个人习惯把逻辑归入数学知识中——因为我一般所说的逻辑学大都指建立在形式化公理之上的数理逻辑。但如果探求“逻辑学”一词的严谨词义就会发现这种归类其实并不完全合适。数理逻辑固然可以算作“逻辑学”,但“逻辑学”却不仅仅只有一门数理逻辑。归纳、类比和自然语言逻辑也是逻辑学的内容。

在十九世纪初,还没有什么“数理逻辑”,但“逻辑学”已经存在了至少两千年了。当时的逻辑学虽然与数学证明密切相关,但却更多地被视为哲学的子学科。在当时看来,解决数学家的证明问题或许只是逻辑学的一个副业,而其主业则是解决哲学家之间的争端。

西方哲学,或者说哲学,是充满了辩论与争论的,但很多时候争辩双方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歧见,而是在打一些笔墨官司,玩一些文字游戏。甚至还会有混淆、误解、曲解以及谬误混杂在双方的论证当中。为了不让哲学争论变成口水仗,必须厘清一个人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他的话能否算作论证,他的论证又是否有效,于是就有了逻辑学。

逻辑学名义上研究语言,这个对象看不见摸不着,给人以虚无飘渺的感觉。但是,逻辑学所追求的三段论式的“合理”却又是非常真实且坚实的。数学公理可以选择,物理假设可以推倒,三段论却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实际上,逻辑学是在借由研究语言来研究语言所承载的思维,从语言组合变换的规律中窥探部分思维的规律。数学和物理的研究对象,往往就只是被认识的对象,而逻辑学研究的对象却是人的认识方式本身(逻辑学研究的至少是部分认识方式)。

直观上来说,外界的环境相对容易变化,而认识者自身内部却相对稳定——一旦认识的方式变了,认识者也就不是原先那个认识者了。从这个角度来说,逻辑学研究的是某种比物理定律、几何公理更“高阶”的“真实”。或许正因如此,当初命名这门学问的时候,才从逻各斯(logos)演化出逻辑学(logic)一词。

不要听我的声音,要听逻各斯。——赫拉克利特

因此逻辑学是哲学的地基。虽然一个哲学家的研究主题不一定得是逻辑学,但如果他不承认任何形式的逻辑学,乃至于不承认逻辑,基本就相当于掀桌了,很难与其他哲学家交流。逻辑学就相当于为哲学讨论准备的语文课。不学逻辑,无以言哲。

最后,补充一点关于传统逻辑学和数理逻辑的关系。有些保守者会觉得数理逻辑不是纯粹的逻辑而仅仅是数学。但实际上,数理逻辑是以数学为工具研究逻辑学的主题。或许方法和形式借鉴了数学,但主题和内容却是货真价实的逻辑学。此时又会有人觉得引入数学是不必要的。如果你只沉醉于非常早期的哲学史料,那么传统逻辑确实已经非常够用了。

这显然不应该是一个哲学家所为。曾经的哲学家把整个世界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用自己的思想贯穿任何能带来帮助的方法。

现在学哲学的人或许不应该固步自封,把哲学研究方式仅仅限制于“纯粹的思考”(实际上是排除掉一切数学和物理方法的“纯粹的思考”),不做任何实验、不进行任何计算、也不学习任何专门知识。把哲学局限在“纯粹的思考”中,只会让哲学变成故纸的复述,变成知识的标本。但哲学的本来面貌是生动鲜活的。

逻辑读后感篇九

经济学的根本原则本质上是一个道德原则。

这句话是引自文中的一段引用——周老特别推崇的经济学家科斯引用的一句话:“科学的基本规则,本质上是一个道德原则。”这一句用来褒赞周老亦不过分。

首先就是实事求是。既是科学的基本原则,也是道德的基本原则,为了自身的利益,也许是为粉饰太平,或者是跪舔权贵,又或者是为了可笑的民族自尊心,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专家”虽往往沦为笑柄,但前仆后继,何其之多。

周老的实事求是,不需多读文字,寥寥数语即可看出。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例子,是说我国的改革开放,有人以为是华盛顿共识指导的结果,周老驳斥了这种说法,因为实际情况就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知道国外发生了什么。随即周老又批驳了有人编出北京共识来跟人家打擂台的做法,周老以为大可不必。本来也是,种地挖出了金子也不必往自己脸上贴。

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保持实事求是的客观立场本该是基本要求,在浮躁的当下竟变成了难能可贵的品德。其次是胸怀天下。周老研究改革开放前期农村土地承包权“出身”,字里行间丝毫不掩饰对农民农村问题的关注。书中很大一部分文字都是在呼吁对农村土地转让权的改制。

书里面举例的时候谈论到过高铁的问题,批判了盲目的提速提价,最后落脚点是在世界最高铁路速度之下,春节仍有大批农民工骑摩托车回家。这样贴近草根现实的视角,跟一些所谓的“经济学教授”发表的“高铁人太多是因为价格还不够高”的奇葩言论,格局高判立下。

再次是不讳言问题。评述改革,很容易陷入对过去成绩的自我感动,何况周老当年还是亲历者,为土地改制贡献过一份自己的力量。周老的目光却始终看向未来,大声呼吁继续深入改革,向着难点挺进。

周老犀利地批评“裁判员带着哨进场踢球”的经济现象,这样的批评并不是情绪的宣泄与煽动,而是就事论事对后果的分析,“对事不对人”,犀利、幽默又温和。

同时周老又帮助提出解决方案,不管是呼吁设点试行土地流转,还是强调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参与应在于设立并维护明确的规则,始终体现着一个经济学家冷静、客观、专业的思考。

文字是一面照妖镜,尤其是社会科学相关的著作,希望多一些周老这样的良心经济学家,少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分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