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李鸿章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后感(实用5篇)

2023年李鸿章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后感(实用5篇)

ID:4268957

时间:2023-10-07 01:32:33

上传者:雨中梧 2023年李鸿章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后感(实用5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李鸿章读后感篇一

自古传记诱人之处,不在记事,在于论人。可能写传记的人都力求以最最公允的眼光去评价所要论述之人,总想处于平衡,却又因为自己的价值情感而稍有倾向。我认为,这就是传记之美。梁启超在这本传记第一句就写到,“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大概就是不愿毁誉失衡。文中在众人贬李之时对其维护,在人赞李之处加以指责,不是梁先生故意创新,大概是伟人之见,大抵见人之所未见。

有些人英年早逝,我们无不叹息,总会想象他多活几年会干出更大的成就,比如周瑜,比如莫扎特,比如王勃;有些人晚节不保,总是在功成名就之后,却又干出点不靠谱的事,我们也在叹息他怎么不早死几年,比如李鸿章。想想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卑躬屈膝的去跟日本人签订马关条约,去跑到俄国跟沙皇祝寿,洋鬼子占领了北京,没人能担议和大局,还是那个七十九岁的老人,其实我真希望他还是死早点好,像左宗棠,曾国藩那样,至少在历史的评论中誉大于毁。只可惜他亲眼见证着引以为傲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只可惜当大清苟延残喘之时还要这个耄耋老人独力支撑,担负一生骂名。他有错,但错不足以遗臭万年,他有功,但功不足以流芳百世。

李鸿章读后感篇二

本书夹叙夹议,梁启超模仿司马迁的《史记》写法,使用纪传体的体裁讲述了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到他参加镇压太平军、甲午海战,创办洋务运动,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一生。

《李鸿章传》的作者用寥寥数字就概括了李鸿章的生平,语言之简练可见其功底: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人。父名进,文母沈氏,有子四人,瀚章官至两广总督,鹤章昭庆,皆从军有功。鸿章其仲也。生于道光三年癸未(西历一千八百二十三年)正月五日,幼受学于寻常塾师,治帖括业,年二十五,成进士,入翰林实道光二十七年,丁未也。

这段话的主要传达了这么几个信息:李鸿章的字、号,本人籍贯,家庭背景与本人的起点。为官者若要提到政绩,一般会用兄弟的无能或平庸来衬托自己的飞黄腾达,然李鸿章实乃大器晚成之辈。先不说其他,在他的兄长们最高已经做到两广总督的位子的时候,李鸿章的政坛之路才刚刚开始。

接着,梁启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讲述了这颗政坛新星缓慢升起之时的世界背景。因为此时,英国人刚准备用船炮利箭打开中国闭关锁国关闭多年的大门,世界上各国的联系随着他们航海贸易的需要日益攀升和航海技术的精进越发的紧密。中国的命运伴随世界的浪潮起起伏伏,而身为晚清名臣中掌握权柄最大也最久的李鸿章,他的一生也早已和满清的命运绑在了一起。所以了解世界的形式,就是了解当时中国的形式,了解中国的形式才能更好掌握李鸿章的命运。

梁启超在书中说到“李鸿章之出生也,值法国大革命之风潮已熄,绝世英雄拿破仑,窜死于绝域之孤岛。”我们可以看到,此时西方倡导民主与自由的呼声日益高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已经连绝世英雄拿破仑都无法抵抗他的命运。接下来又说“东西相距骤近,西力东渐,奔腾澎湃,如狂飚,如怒潮,啮岸砰崖,黯日蚀月,遏之无可遏;抗之无可抗。”西方的力量渐渐渗透到东方,不再像先前一样,英大使因不肯下跪而被满清皇帝拒之门外。而是像狂风怒潮一样猛烈地冲击着海岸,让日月无光,既无法制止,也无法抵抗。因为此时的中国已经因为百年的闭关锁国政策而在世界各国角逐利益的舞台上失去了话语权,既无先进的技术,也无精良的装备。所有的只剩下什么呢,唯有一个腐朽残破的躯壳,正等着压弯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说到这里,梁启超却又为李鸿章辩解了,他说中国“及道咸以后,官吏之庸劣不足惮,既已显著,而秕政稠叠,国耻纷来,热诚者欲扫雰雾以立新猷,桀黠者欲乘利便以觊非分,此殆所谓势有必至,理有固然者耶。于是一世之雄洪秀全、杨秀清、李秀成,因之而起;于是一世之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因之而起。”普通的英雄都是时势造就的英雄,而世间少有的则是能够造就时事的英雄。而对李鸿章的评价之所以褒贬不一,在他死后多年也不能盖棺定论,就是因为他正属于前者。

抛开对李鸿章评语的内容本身,梁启超在本书中妙语频出,凝练了他个人的历史与众不同的看法。譬如他说道“抑中国数千年历史,流血之历史也,其人才,杀人之人才也。”当真是振聋发聩。读到此处,我不免惊觉:中国之人才譬如董仲舒、房玄龄等人不都是入则善诗能文,博览经史,出则大济天下的良臣么?为何到了梁启超这儿就全都成了“杀人的人才”了?原来梁启超所指的人才,是趁乱而出的枭雄,如一世英雄洪秀全、杨秀清、李秀成等,也有趁“乱世英雄”而出的英雄,如曾国潘、左宗棠、李鸿章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盛世中的君主喜欢大兴土木,于是沉重的徭役就落到了农民阶级头上。随着社会越发两级分化,财富不均,农民阶级遂振臂高呼“王侯将相焉有种乎”,于是得到天下被压迫者的响应而“云影者众”。二者一旦交锋,便是针尖对麦芒,随时都会发生暴动蜕变,每次都会带走很多生命。如此反复,中国的历史自然是流血的历史,乱世造就的英雄自然是杀人的英雄了。

此时,除了满清遗老如慈禧太后之流和尸位素餐的官员们不断地在压垮满清的命运之外,早有从满族入主中原就遗留下来的祸根。康乾盛世之后清朝迅速由盛转衰,民力凋敝,官吏骄横,海内日已多事,时至李鸿章进入政坛,经历了各地小型农民起义(如嘉庆元年的川楚白莲教起事和天地会反清复明)和边境地区骚乱动荡的清朝早已是强弩之末,在面对来自西方的船炮的时候,连仓促转身都不能够,哪有什么回旋的余地呢?更别说若盛世之时君主还能用小恩小惠拉拢百姓,现在举朝皆醉生梦死之徒,满清连自身都难保了。

李鸿章成也洪秀全。李鸿章拜师曾国藩之时,洪秀全以一匹夫揭竿西粤,仅二年余,遂乃蹂躏全国之半。洋人本来还把他视为如同法国大革命一般民主觉醒的象征,但在看清他的真面目之后又转头支持清政府与之抗衡,从指头缝隙中漏出一些西方的先进技术给清政府。此时的李鸿章虽有授业恩师曾国藩提拔,在仕途上却因郑魁士的阻挠甚至在家乡安徽都难以立足,正是抑郁不得志之时。李鸿章这时已经三十八了,怀才不遇,只能以自嘲来宽慰自己,不再言禄事。但是,古人有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颠沛流离的十年增长了李鸿章的经验和气度,以为他日担当大事之用。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因为时机不成熟,时代的宠儿必须等待时代的东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也。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学到,能抓住机会的是永远在准备的人。一时的抑郁不得志并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要看清自身毛病,“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不断改进、充实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这样才不会在一次又一次和机会擦肩而过后悔不当初,发现自己除了年岁增长了,其他方面却和过去没什么两样。

果然,到了咸丰六、七年,太平军之祸依旧未平,朝廷希望借用洋人的力量来消除这股灾祸。曾国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任用有能力的洋人做将领,训练出一批与世界接轨的新型军事力量,这就是湘军、淮军的前身。随着战火四起,曾国藩向朝廷推荐了李鸿章作为苏州将领的人选。李鸿章经过艰苦作战,一直到同治二年,他终于平定了苏州,由此加封太子少保。李鸿章的军事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总是喜欢先制定计划,对敌军的情势做出精准的预判,然后再出兵制敌。此外,李鸿章爱护军中将士,就像是爱护自己的骨肉同胞一样,爱人者人衡爱之,所以将士们都愿意为他去死。这两点都是李鸿章在曾国藩军中十年间学到的,果然,先前的积累于日后总会有所体现,厚积薄发说的应该就是这样罢。

但在这其中李鸿章做了一件事,反映出他的为人处世中不仅有传自恩师曾国潘谨小慎微的一面,还有属于李鸿章自己的狡诈的一面。他用友人戈登做担保,劝降了太平天国的八位将领,却因为害怕他们狼子野心不受约束,便又反悔杀了他们。在这之后李鸿章虽在官场上更进一步,却也惹得友人不快,伤了友人的心。

李鸿章得到重用后,开始督办洋务运动一事。他虽然本人不喜欢任人唯亲,却又尽数提拔了自己过去的手下,把不合适的人放到了不合适的位子上。对此,梁启超评价到,这也是李鸿章日后事情没有做成功且遭人诟病的一大原因。此外,梁启超还觉得,李鸿章虽懂洋务,却不懂国家事务。他光知道“师夷长技以制夷”,却不知道满清政府的根本弊病在于满清政府的体制本身。李鸿章虽然确实在发展军事、技术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这若是体现在清朝整体能力与世界各国的拉近程度上,也不过是九牛一毛。我也是这样认为的。首先,若是学生带着“干掉老师”的心态来学习,根本不可能学到老师的精髓,老师也是不敢把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的,不然不就“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了么;其次,把外国先进的技术生硬地嫁接到满清现有的、落伍的政治制度上,是不可能救活得了中国的。俗话说得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制度和经济技术不匹配,所以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只能说是东施效颦了。

李鸿章读后感篇三

今年年初我拜读了梁启超先生所著的《李鸿章传》一书,总想动笔写点体会,但由于我对历史知识知之甚少,加之自身水平有限,生怕对原著的理解产生偏差,被人耻笑,诚惶诚恐,不敢动笔。现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突然刮起一股为李鸿章翻案之风,有一些人对李鸿章大加称赞,说什么“他是这百多年来为了中华复兴殚精竭虑,积极探索,努力奋斗,百折不回的所有英杰之一!”,“李鸿章多半受命于危难之机,为了社稷江山,千秋基业,而置个人廉耻于不顾。在当时四面楚歌的形势下,救统治者于水深火热者,舍李鸿章,别无他人。”种种赞美之词不绝于耳。自从我知道李鸿章那天起,不论是报刊杂志、影视作品还是历史典籍所记述的李鸿章都是一个卖国贼,难道这些全错了吗?带着种种疑问,近期我重读了《李鸿章传》,并参考了一些其它资料,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未免以偏概全,一斑识豹,供商榷。

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生于1823年2月5日(清道光3年正月初五),卒于1911月7日(清光绪27年),安徽合肥人。纵观李鸿章的一生,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平发、平捻,二是办洋务。第一件事使李鸿章登上了清末的政治舞台,第二件事把李鸿章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平发李鸿章崭露头角,1850年(清道光30年),洪秀全起兵金田,次年称天平天国天王,先后陷汉口、安徽、江苏等地,此时的李鸿章正在安徽巡抚福济处做幕僚,受人妒忌,很不得志,后入曾国藩府为幕,被曾国藩所器重,于1861年(清咸丰)回乡募勇,1862年(清同治元年),编成淮勇五营,曾国藩以上海系“筹饷膏腴之地”,命淮勇乘英国轮船抵沪,自成一军,是为淮军,同年被任命为江苏巡抚。率淮军攻克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之成,固然有其内在的影响力,更主要的是清朝的腐败,八旗兵养尊处优,贪图享乐,作风涣散,缺乏战斗力,太平天国军队所到之处全无抵抗所致。

太平天国之败,一是其内部的腐败和争斗,造成人心涣散,失去战斗力;二是帝国主义列强为保护其在华利益,暗助清廷;三是湘军、淮军作战勇猛。

从此李鸿章走上了仕途的上升通道。

平捻是李鸿章的一大功绩,李鸿章之前已有22位朝廷大员奉命围剿,历经十余年,都未成功。捻军为一流寇,扰民掠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就像现在的游击战术,官兵四处追缴,人疲马疺,收效甚微。李鸿章剿捻,采取逼而不流,会师合剿之策,取得全胜。李鸿章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布控得当,故而得胜。平捻之后,李鸿章及淮军将士加官进爵,队伍不断壮大,集团势力逐渐形成。

从此李鸿章走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逐步掌控清末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大权,开始了他丧权辱国,卖国求荣的人生历程。

李鸿章所办洋务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办实业;第二是建立北洋水师;第三是外交。

李鸿章所办实业,不论交通、工业、开矿还是于外国通商,有一小部分对中国实业经济的发展有所影响,其余都不成功,究其原因是李鸿章所办实业多为官办,清末的官员贪婪成性,昏庸无道,加之李鸿章所用之人多为亲属,把办实业当成生财之道,不顾大局,中饱私囊,所以失败了。

李鸿章建北洋水师历史三十年,每年耗银数千万两,从德国购得军舰、武器、训练水陆士兵。在天津办机械局制造枪械、炮弹,每年扩充,费款千百万两。派人到外国学习军事,然而学成之人不予使用,所用之人皆为淮军、淮籍和亲属。李鸿章练兵比日本要早,北洋水师的实力,也不算弱,然甲午一战,一败涂地,皆因用人不当,为保护集团利益所致。天津机械局建立三十余年,存弹只有百十枚,甲午海战海军出发时,每舰只发炮弹十四枚,朝廷所投巨资皆被私吞。朝鲜战争,北洋将士也是不战而逃,岂有不败之理。致使清廷割地赔款,李鸿章罪责难逃。

李鸿章读后感篇四

《李鸿章发迹史》读后感

3月30日至4月10日,通读了汪衍振先生的大作《李鸿章发迹史》上下册,读后颇多感触,今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1、李鸿章不容易,慈禧太后不容易,后期的大清朝更是不容易。清朝后期,从1840年至19清朝结束,真是多事之秋,内忧外患,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义和团运动等,外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在此情况下,大清国居然延长了71年寿命。大清朝真是不容易啊。幸亏有曾国藩、李鸿章等一批中兴之臣保驾护航。

2、解放思想,对外开放,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时至今日,仍然十分重要。当年,福建巡抚刘铭传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在福建修铁路,铺好的铁路都被老百姓拆毁,火车头被人浇上狗血。可见,当时国人的思想是多么的.愚昧落后。曾国藩提出了“开民智”,开民智是何等的重要。曾国藩、李鸿章大兴洋务,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有的成功了,还有许多不为大臣们和国人所支持、理解。联想到今天,部分国人的思想仍然保守、落后。可见,总设计师提出的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是何等的正确。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对外开放,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时至今日,仍然十分重要,是国家的国策!

3、开明的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能够重用李鸿章,并且,李鸿章的许多好建议如设电报局、架设电线、派留学生、建海军、开矿等被一一采纳并执行。可见。慈禧太后还算比较开明。

5、李鸿章是晚清著名的外交家,他切实维护了国家利益。

举例一: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前,日本要求中国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李鸿章不甘心割让如此多的土地,于是他约见了俄国、德国、法国驻日公使,向他们透露了内情。李鸿章当时是这样想的:辽东半岛不仅是俄国通商的主要地区,也是法国和德国通商的区域,李鸿章想利用列强均想在中国得到利益这一贪婪的心理,通过列强之间的争夺,达到保住辽东半岛的目的。结果李鸿章的目的达到了。(而当时光绪帝已要求李鸿章快速答应日本提出的割地条款,即皇帝都同意了,而李鸿章不同意,他把国家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举例二:《辛丑条约》签订前,八国要求中国赔款是十七亿五千万两银子,年息六厘,分十年还清。经李鸿章据理力争,议成赔款四亿五千万两银子,分三十九年还清,年息四厘。

年4月10日

李鸿章读后感篇五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俗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即便如此,也没有一个愿意闭嘴的,还是嗲嗲不休。

任公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在那样一个内外交困的年代,那样一个风云变幻的时局下,他有着国人没有之清醒,也有着众人不解的无奈。

李曾至德见前宰相俾斯麦,叩之曰:“为大臣者,欲为国家有所尽力。而满廷意见,与己不合,群掣其肘,于此而欲行厥志,其道何由?”……俾斯麦良久曰:“苟为大臣,以至诚忧国,度未有不能格君心者,惟与妇人孺子共事,则无如何矣。”李默然。

人皆说李中堂位高权重,可实际上他从没有达到像王安石、张居正那样权臣的高度,充其量只是个重臣而已,权臣都在军机处中,权力都在老佛爷那里,那里不会有弄权汉臣的政治舞台,这一点上我是相信老佛爷的实力的。甲午海战,连日本人都说是李中堂一人与一国之战争,老佛爷要过寿,各地大员不闻不问,仿佛北洋之事只与李中堂一人有关,在这样的朝廷之下,若是我,恐怕早负气离职了,但李仍忍辱负重。

任公说李不学无术,说李不知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要李中堂通晓欧美之民主,但在那个群臣掣肘的朝廷里,开展一个纯技术的洋务运动都是磕磕绊绊,要谈体制改革如何可能。即使是十几年之后任公后来担任北洋政府的各种总长,任公也只能空谈抱负,于实处无计可施了。难怪乎李中堂说:局外之訾议,不悉局中之艰难。即使是百年后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仍是步履维艰,又能怎样,知易行难而已。

其实李也有开放的一面,维新变法之时,李送几千两白银资助强学会。庚子之变时,其亦与革命党有共和之议。八国联军浩劫完毕,被贬的李中堂又被推出来收拾那个烂摊子,谁不知这是千古骂名的事情,但他不避劳苦、不畏谤言。可谓是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趋避哉。

堂堂大清国,后来竞无一人可以助李一臂之力,曲不高,但仍无人和,也是李一生际遇的悲哀,大清时代的悲哀。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