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麦家的人生海海读后感(精选6篇)

最新麦家的人生海海读后感(精选6篇)

ID:4274674

时间:2023-10-07 03:59:26

上传者:影墨 最新麦家的人生海海读后感(精选6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麦家的人生海海读后感篇一

“《人生海海》是麦家在时隔8年之后的首部长篇之作,于2019年4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故事讲述了一个浑身是谜的“上校”在时代中穿行缠斗的一生,离奇的故事里藏着让人叹息的人生况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残酷,也有时间带来的仁慈。”这是搜狗百科对《人生海海》的描述。这本书好像从2019年底开始就火了起来,我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因为静静的一篇读后感微博,看完她的微博我就将此书列入了自己的阅读书单。2020年生日下单了本纸质书籍作为27岁的生日礼物,但真正翻看此书也是近几天的事情。说实在的,一开始看的时候有点投入不进去,什么前山是龙变的,什么老虎啥的,对于地形地势的描述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但耐着性子看啊看啊,没用多久,整个人的思绪就被故事吸引,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书中的每一个人,都不能简简单单地以“好人”或“坏人”论之,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各自的思量,上校为守秘、爷爷为家族声誉……但阴差阳错,故事就渐渐发展成了最后的样子。

看上校传奇曲折的一生,有无奈有痛心,也为最终和林阿姨的结局感动和惋惜;也为“我”前妻坎坷的命运难过,就像书里说的:我前妻真的是个好人,就是命苦,像上校。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

每个作家都有不同的语言风格,麦家的作品之前没看过,语言风格也不是很了解适应,但我想,我不排斥这种风格和描述,甚至还有点想看看他的其他作品。

麦家的人生海海读后感篇二

很久不看小说了,因为总觉得小说读起来虽然过瘾,但很多时候就像是吃一包薯片,吧唧吧唧嘴,解了馋却留不下什么。尤其前一阵我实在沉迷在简史类的书里,觉得他们带来的思考的启发性更强,有理有据地剖析世界,弥补了知识的空白。进而,更对虚构的、悬置于生活之上的小说有些排斥。

但《人生海海》,作家麦家潜心8年的新作,还是在各类文学大咖的推荐下——莫言、高晓松、董卿等等——被吸引了。

读罢,只觉得这本书,我可能会把它放在我书柜中最显眼的地方,然后时常重温,极力推荐。因为它不只是一本让人阅读起来感觉酣畅淋漓的小说,更有着很深沉的内在,让人难忘。

故事发生在江南的村庄,男主人公有两个名字:有人叫他上校、有人叫他太监。每一个村里的人,都有着对他的猜测,每一句对他的描述中都有个转折:

“他是全村最出奇古怪的人,古怪的名目要扳着指头一个一个数:

第一,他当过国民党军队的上校,是革命群众要斗争的对象。但大家一边斗争他,一边又巴结讨好他,家里出什么事都去找他拿主意。

第二,都说他是太监,可我们小孩子经常偷看他那个地方,好像还是满当当的,有模有样的。第三,他向来不出工,不干农活,天天空在家里看报纸,嗑瓜子,可日子过得比谁家都舒坦。还像养孩子一样养着一对猫,宝贝得不得了,简直神经病!”

故事就此而展开,在令人心碎的背叛中、在残酷的战争中、在宽容的救赎中,描绘了主人公的一生,解释了这些冲突。不仅是主人公,小说中也展现了“上校”身边见证人的遭遇——雌老虎、老巫头、劳保长、小瞎子和我,一波波历史的洪流——抗日、内战、文革,描绘了每一个人或遗憾、或悔恨、或悲悯的一生。

这本小说,极强的故事性绝对是过瘾的阅读,但读完后也会印刻下一个最深的感触:世事变化,命运多舛,人生海海,像航行上大海之上,人生复杂多变,有风平浪静的祥和,也有波涛汹涌的凶险。人面对前程,只有前进不止,不论怎样的际遇,始终要坚强活下去。

读完整本小说花了2天时间,期间思绪完完全全的被故事占据。偶尔因为太过震惊悲恸,而停留在一段上不忍心再读下去。偶尔也被故事带着,想要一目十行,赶快知道后面发生的情节。

这本小说是段旅程,像是乘着文字,我搭上了一艘小船,航行在呼啸变化的大海上。上岸后,身体似乎还在左摇右摆,适应不了陆地的平稳,不断回忆着沿途的风景。虽是令人揪心的感叹,也留下一段不会被磨灭的故事。

麦家的人生海海读后感篇三

麦家的这本书让我一直以为是他的自传,直到叩问度娘才死了这条心。想来也是,什么人才能拥有上尉一样的人生呢?经历战乱而独善起身;多朝更替而名声泰然;偏居一偶却众望所归。

再讲故事,已然没多大意思了。这是小说,任何复述都是对原文的赘述。格物致知,能悟出多少,正确与否尚且不明,这只是个人见解。

我看到人的深深局限性,像是上吊的绳子,勒死人的脖子,动弹不得。爷爷一代乡绅,英明聪慧,却被名声勒住喉咙。为了还儿子“鸡贼”的清白,不惜出卖好人,惨淡收场。爸爸重情重义,又为情所伤。因为内疚,草木皆兵,被折磨半个世纪。上尉一位名医,悬壶济世。却为猫所困,处处被人拿捏。

稻盛和夫曾说了一句很有哲思的话:人生的意义,大致就是让你的心志在自己死去时,要比出生时更加完善。简而言之,人生海海,世人浮沉,不过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心志,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性罢了。

就如柴静说的:一代代人都是相似的存在。世到如今,依旧有人歧视同性恋,依旧有人视牲畜性命大于人命,依旧有人忙于名利,受不得脸上半点污渍。我们人类,依旧在大海漂泊,进化的彼岸远在天边。

时代由一个个人构成,人生海海,人是水,构成了海,但人作为水,却控制不了海。如果人性具有劣根性,那么时代也还在轮回。战争从未熄火,党派争执从未停止,阶级压迫从未放缓……我已经不看新闻了,世事让我厌倦,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人有人的局限,时代有时代的局限。我眼拙,看不出这个世界是在螺旋式上升,还是圆圈似的往返。就像是学校长跑,一圈又一圈,跑到力竭,跑到气喘,跑到扑倒。一圈圈都是相同的风景,梵天一梦,今夕何年。

人生海海,但总有一天也会海枯石烂。在单调贫乏的生活,我们的跑道越来越小,已然没有机缘去突破自身局限性。麦家,你是拓荒者,你的海很大,但我只有一片湖而已。湖很浅,很小,很安宁,也很无趣。

我羡慕你海的波涛汹涌,你垂涎我湖的波涛荡漾,我们之间,有一栋围墙,无论在那边都不会满足。这大概就是人进化的动力吧,也是一个个大写的圆圈。

麦家的人生海海读后感篇四

人生如海里的海浪!

我以为是一个人对自己一生的叙述,后来才知道是一部小说,它真实的让我觉得肯定书里的人都有原型,刚开始以为上校是书的全部主角,后来发现人生海海写的不只是上校的一生,是“我”,上校,林阿姨,爷爷,父亲,一个村庄的一生。

人和兽之间,只隔着一团愤怒。

乡亲面前自大不得的,即使你上升到月亮上,你的祖宗也在他们脚下。

幸福是养自己的心,不是养别人的眼。

我饶过了他,也饶过了我自己。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麦家的人生海海读后感篇五

刚看完一本麦家的《人生海海》。这是名家新著,有理有趣。

书的开始是一片异样却安宁的村庄,村民们吵吵闹闹,对上校多种版本的猜测;后来66年那个黑暗的年代到来,上校被抓,伤了“小胡子”后逃走,后由于爷爷的告密又被抓,再后来就疯了。“我”因为爷爷的告密而不容于村庄,于是被送出村庄,再回来时已经物是人非。上校已经只是个只有六七岁心智的残疾人了。好在结局不差,有了爱人的悉心照料,最终死得安然。

看这部小说,像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村子。任何事都可能引来风言风语,人情往来之间有着斤斤计较,人总是容易被怀疑,被取绰号。

看这部小说,也是听了很多道理,看到了人生。“爷爷的话”,报纸上的话都有其道理。上校起起落落的一生,印证了“人生海海”四字。分享几句书中的话:

尤爱最后一句,这种睿智的话有些人终其一生都不能悟到,有些人则是要在失去幸福时才知道珍惜。

麦家的人生海海读后感篇六

看过《风声》,看过《解密》,才知道都是麦家的作品。在薇娅直播间抢购的一本书,风格绝对不似之前的谍战,就当做一个故事读。

偏远的村子里,有一个上校,古怪的很,不干活居然也生活的很好,有一套金子做的手术套装,谁家有事都会去找他商量,但是传言很多,好多人背后偷偷叫他“太监”。上校似乎并不在乎什么,只在乎他养的两只猫,而整个村子里,只有父亲与上校关系最好。可是,红卫兵的时代,打破了这样的平静。上校疯了,爷爷因为告发被村子排挤上吊自杀了,而“我”的家,也散了,父亲为了让我们活下去,都偷偷送到别的地方生活。但是命运没有给大家圆满的生活,二哥二嫂,母亲,父亲相继去世,最后上校也在他后半生智力仅为七八岁的儿童的生活中安详去世了,陪伴他的还有一直照顾他的林阿姨。

书中经常提到“报纸上说”,读到最后才明白,那是源于书中“我”在国外艰苦生活的经历,被人欺负的时候,认识了前妻,她就用报纸上面画了一句话安慰我,从此,那是“我”在日常生活中安慰自己的一种方式。

“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每个人的大脑容量能记住多少,人的一生那么长,到最后我们会记住什么呢。而每一段记忆都是我们选择的路。上校的人生跌宕起伏,如果在小说里,那的确是精彩的人生。而如果这些事真实的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时,我觉得那是悲剧。上校的生活,他选择记忆了什么,或者说,他不得不记住什么。记住的那些他承受了太多,被人误解,被人辱骂,但是就是不能让人揭开他曾经的耻辱。最后的疯癫是对他一种解脱,上天让他不记得了,才是救赎。痛苦的源泉是揭开回忆,不是不想忘,是越想忘记越是记得牢固。谁都想把痛苦的记忆挖去,但是它们却像绵延的根,驻扎在了我们细胞的每个角落,但凡触及一点类似的东西,那回忆如同海啸,侵袭整个思绪。

“生活是部压榨机,把人榨成了渣子,但人本身是压榨机中的头号零件。”小瞎子是个无赖,借着红卫兵开始作威作福,审讯上校,编造谣言,挑拨离间。他的人生开始的确挺惨的,但是,压榨别人可能是他认为或许补偿的一种方式。大家的悲剧,或许不完全是他造成的,但却是他引起的。活着难吗?真的挺难的,虽然我还没到下有小的地步,但是也有中年危机的压力。从出生开始,我们的生命曲线是上升的,但随着岁月的增长,我们的曲线就到达了顶点,开始向下走。曾经我们对生活充满向往,但是生活却无情的压榨我们,我们用尽力量去热爱生活,却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不是我们付出多少,生活一定会回报多少。最终,我们向生活低头,麻木的任生活在我们身上肆意划下伤痕,同时,也压榨别人来获取平衡,最后,不知道是生活压榨了自己,还是我们相残压榨了彼此。

“生活是如此令人绝望,但人们兴高采烈地活着。”上校被抓起来后进行审讯,各种侮辱和传言屡屡不断,逼疯了他,但是林阿姨照顾他,虽然智力不高了,但是人却精神富足,甚至成了养蚕能手。小瞎子被上校割断了舌头,手筋脚筋,依旧活着,后来甚至学会了上网,甚至有人迷恋他。“我”被迫离开家乡,到国外求生,机缘巧合遇到了前妻,开了自己的店,后来又遇车祸,怀孕的前妻和孩子一起离开了。虽然过了几年捡垃圾的生活,但是又遇到现在的妻子,慢慢开起了公司。生活不停的让我们遇到劫难,还好,我们用自己那仅存的坚持熬了过去,即使当时很难很难,还好,抱着一点点的希望,我们走到人生尽头。不一定是兴高采烈地,但最起码,活着。

我不知道对于生活不抱有更好的期望,继续活着如同行尸走肉是否正确,但是人生下来就背负了责任,选择死亡也许真的可以一了百了,但是对于别人,我们有亏欠。只有活着,才能有希望;只有活着,才能弥补过错;只有活着,才能遇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