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好奇猴读后感英文 好奇号读后感(实用5篇)

2023年好奇猴读后感英文 好奇号读后感(实用5篇)

ID:4275425

时间:2023-10-07 04:12:36

上传者:书香墨 2023年好奇猴读后感英文 好奇号读后感(实用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好奇猴读后感英文篇一

每个孩子都对浩瀚的宇宙,有着无穷无尽的想象。

浩瀚的宇宙,承载了孩子无穷无尽的想象,也吸引着孩子无尽的好奇心。

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这一点从他们刚出生还不能自主活动,视野只有不到15cm的时候就开始了。

他们通过观察,通过手以及嘴的接触开始慢慢的探索,等他们稍微大一些,接触到的看到的事物多了之后,就开始不断的向爸爸妈妈们发问,这就是他们好奇心的具体表现。

一般来说,孩子们的好奇心在3-5岁之间达到了“顶峰”,不过之前孩子的好奇心,还局限在身边的一些事物,一些现象以及一些动物等等。等他们到了5岁以后,很多孩子的兴趣就开始转移了,开始对那些看得见摸不着或者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感兴趣了。

最明显的就是科学以及宇宙了,所以5岁又被称为孩子的“天文敏感期”。

如果爸爸妈妈们能够在这个时期,给孩子相应的科学以及天文学科普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帮助是很大的。无独有偶,美国经常出版一些给孩子看的天文学科普绘本,大都标注5岁以上的孩子阅读,其实就是根据孩子这一时期的表现决定的。

好奇猴读后感英文篇二

寒假中,我又读了一本书,它的名字为《好奇心》,讲述的是由好奇心而闻名于世的诸位科学家。

壶中的水开了,壶盖噗噗的往上跳。许多人见了,只是把壶提开了,但瓦特却很好奇,他偏要弄明白,壶盖为什么往上跳,结果发明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蒸气机,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苹果啪啪啪的往下落,最多是捡起来吃了,只有牛顿很好奇,苹果为什么不往天上飞而往地下落呢?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从而成为一名著名的物理学家。

说是好奇心是发明创造的源泉,恐怕一点儿也不为过。没有好奇心的人觉得一切都是司空见惯的,他们的口头禅都是“神马都是浮云”,好似看破红尘的过客,又如心如止水的高僧,其实都是为了掩饰自己那颗麻木不仁的灵魂。他们的眼睛虽然睁着,但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他们的耳朵虽然没堵着,但是他们什么也听不见。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中,对他们作文来说只是琼光而过,他们只像浮萍,永远无法潜入海底深处去探索大海底的奥秘。肤浅的认识,注定了他们昏昏碌碌的一生。

而这恰恰是是给人们丰富多彩的旖旎世界,花开花谢,草长莺飞,在常人眼里只不过是自然的生命现象罢了,但是兰科真告诉我们,这里面都有丰富的物候学知识。田间长出了一根“毛毛草”很多的人只是拔了就走,但袁隆平却深受启发,发明了耐旱的杂交水稻。古今往来的发明创造几乎都源于好奇心。

好奇猴读后感英文篇三

有趣的巴学园,可爱的小林校长,与众不同的电车教室……《窗边的小豆豆》让我发现了一个属于孩子的快乐天堂!

小豆豆,故事中的主人公,一个机灵,淘气,满脑子奇思怪想的小女孩,在被原来的学校劝退后,歪打正着地踏入了巴学园的校门,幸运地遇到了小林校长,从此开始了她精彩的人生旅程。在巴学园里,小豆豆可以自由选择座位;可以按兴趣做题;可以外出散步;可以夜宿不归……这些在我们看来“不可理喻”地“放纵”却让小豆豆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遵守秩序;互助互爱,同时也让她爱上了这所有“魔法”的学校;爱上了学校里的“魔法师”——小林校长。

在《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还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尤为深刻,那就是:当小林校长看到小豆豆因为心爱的钱包掉到厕所里,而用长舀子在掏口处把里面的脏东西一勺一勺地掏出来,并在身边堆成高高的小山时,竟然没有惊讶,没有训斥,而只是说了一句:“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这,在我们的生活中简直是难以想象的,这需要我们对孩子有多大的理解及信任呀!而小林校长的这种体验教育,却让小豆豆在为之努力寻找过并得到理解和认可的情况下,改掉了她长久以来喜欢低头看便池的坏习惯!

应该说,《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反映了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那就是:怎样的成长环境才是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我相信,每一个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能得到最完善,最有效的教育。可是,当所谓的“名校”成为家长们眼中的“香饽饽”时,成绩便成了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孩子们也随之成为了学习的“机器”。

小豆豆是幸运的,因为她拥有了理解她的最好的父母,将她送入了巴学园这所“魔法”学校,让她遇见了影响她一生的最好的老师,也让她拥有了一个美好而又灿烂的童年。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常常遇到小豆豆这样的“特殊儿童”,他们有着天马行空的想法,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行为。而我们在面对这些“特殊儿童”时,总是习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们身上,并试图通过反复地说教将他们改造成我们眼中的“好孩子”。在看完《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后,小林校长所倡导的自然教育和体验教育让我真正地感受到了孩子对自我价值认识的重要性。我想,当我们以平等地眼光对待每一个孩子,放手让孩子们以自己希望的方式来接受知识,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学习的时候,他们也会如同小豆豆在巴学园中一样快乐!

好奇猴读后感英文篇四

前些天读了一本有关海鸟的书,近几天又在读《鱼的好奇心》,我真是好爱海里的生物呀!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生长在海边的缘故。但是其实我本身是有些恐水的,面对很深的水域我会感到恐惧和压迫。这么说吧就连卫星地图上整片的深蓝色我都不敢直视。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喜欢鱼类。就像书中说的:“占地球表面70%以上的海洋和淡水都为鱼类掌控。海洋的平均深度近4000米,这样一个物种多样、纷繁复杂的生物圈几乎占据了地球上90%-99%的可利用生存空间。鱼类已经在这片巨大的水域中统治了数亿年。”

我对鱼的喜爱,与其说是出于喜欢,不如说是出于敬仰。敬仰这一个物种,敬仰它们的进化历程。人类越进化就越轻视其他物种。据说英国还有保护宠物鱼的法律,一男子在女朋友的拍摄下吞下一条金鱼,据说起因是跟人打赌。后来这两个人“被判刑18个周,被罚200小时的社区服务工作,并且5年内不准养鱼”。以及“英国人每年吃掉7万吨大西洋鳕鱼,但是只有三分之一的海鲜消费者能认出这种鱼”。

从中不难看出我们对鱼的忽视。很久以来人们总是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好像它们只是一个凭本能生活的物种。但是在本书中作者告诉我们真实情况完全不是这样。比如清洁隆头鱼拥有复杂的社交能力,孔雀鱼会数数,慈鲷会推理,射水鱼居然能识别人脸……看来我们其实根本不懂鱼。

这对于我来说不敢想象。在本书中作者向我们传递了诸多有关鱼类的知识,比如鱼的分类,鱼的自我保护方法,鱼的食物等。以及她令人折服的水下冒险经历。在“会发光的鱼”这一章节,作者描述了她在斐济岛带着紫外线灯进行夜间潜水的所见。在紫外线灯的照射下,珊瑚礁和各种鱼类都发出绚丽的光:“珊瑚的分枝呈荧光绿色,……小海螺长着豆绿色的脚,……狗母鱼浑身闪烁着耀眼的绿光……”多么奇异的景象啊!

作者说本书并不是罗列自己见过的鱼类,而是希望让读者们知道鱼类能够帮助我们感知生物的进化发展,向我们揭示有关生命进化更宏观的真理。是的,尊重每一个生命及物种,这种态度才是关键。

好奇猴读后感英文篇五

读了老师推荐的科普书——《透过镜头放飞好奇》。我感受十分深刻。这本书就像无限的大海,让我们去探索。有好奇才能有收获。好奇是天性。而今天我好奇的是《黄裙马蜂家族的成长记录》的成长。

随着视频,看到了一个小莲蓬。不一会儿,有一只黑白相间的蜂飞了过来。在分房上走来走去。因为马蜂的毒性特别大,所以两位观察人员做好了防护防备,以免受伤。第一周小莲蓬长0.5厘米,有五个蜂房,有五枚卵。第二周小莲蓬长了2.5厘米,有七个蜂房,其中三个,有七个蜂房,房长2.5厘米,有四校卵。第三周小莲蓬又长大了2.5厘米,有六校卵,其中三个蜂房长2.5厘米,有六枚卵。第四周有十个蜂房,有五枚卵。

发现一:黄裙马蜂建一个蜂房产一枚卵,随着幼虫子长大而补充更大。

发现二:黄裙马蜂的社会性是家族特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