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诗词读后感 经典古诗词读后感(通用5篇)

最新诗词读后感 经典古诗词读后感(通用5篇)

ID:4285142

时间:2023-10-07 07:44:01

上传者:XY字客 最新诗词读后感 经典古诗词读后感(通用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诗词读后感篇一

我国的古诗众多,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读着这首诗,眼前仿佛出现了烈日当空,农民们流着满头大汗,辛勤地锄草、耕地,汗珠一串串地滴下来,滴进了泥土里的情境。

有谁知道这盘中的每粒米饭,都凝结了农民伯伯们的劳苦!现在大家的生活都富裕了,很多人好像都忘记了节约是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比如在饭堂吃饭的时候,我看见有的小同学非常挑食,好吃就吃,不好吃就不吃。总是随便把饭菜倒进垃圾桶里。我想大声呼吁:让我们大家都从节约一粒米开始,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来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吧!

古诗词读后感范文二

或许真像宋濂所说,你的读书条件远比他优越,可我却从中品出了一丝悲哀。我不想和你比读书的条件,却想比一比其他。

在读书的目的上,我比你幸运。你的目的是明确的,千百年来,读书人都是“学成文武术,货卖帝王家”,走的永远是科举仕途。从捧读《三字经》那天起,你就注定要成为封建科举的牺牲品。不要说“不”,你的老师不也在津津乐道自己“承天子之光,缀公卿之后”吗?真可谓嚼着自己的血肉叫“鲜美”啊!我比你幸运!我的学习目的,初时简单――为读书而读书,渐渐地我明白了,读书既为个人的成材,也为国家民族的昌盛。读书是为了给个人“充值”,更是为了民族之林的茂盛!我不会一头栽进“科举”的网络而难以自拔,我要在知识的长空里放飞生命!

在读书的范围上,我也比你幸运。你除了“四书五经”、“孔孟之道”外,还能涉猎其他吗?头上戴着你的“读书目的”紧箍咒,只能做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虚妄美梦,可悲!你上不晓天文地理,下不知矿藏资源,理不闻数理化学,文不懂外语马列。我却不然!我可以“学贯中西,文理兼容”,我可以登临书山,遨游网海,出入国门,探微知着,充分享受解读“为什么”的`乐趣,因为我生活在你无法企及的时代。

再说教育吧,我更比你幸运。你只能折服于头悬梁锥刺股,努力于囊萤映雪,学得何其苦!面对师长的尊严,你只能垂手而立,大气不敢出,疑义岂能诉?你的宋濂师长尚且“行深山巨谷”,临“穷冬烈风”,踩厚雪,裂足肤,你还敢懈怠愉悦吗?我却不然!我虽也不乏辛苦,却很有乐趣,小班教育寓教于乐,身受着“发展教育”,师生亲如一家,同窗情同手足,上课呼名,何其可亲;下课同娱,何其可乐。

而我虽说难逃应试命运,至少勤读文本十二载,甚至更多,但我未必一定要入“庙堂”,也不必货卖“帝王”,更何况海本辽远,天本开阔,我尽可“鱼跃”、“鸟飞”。马生啊马生,你为名而活,太累;我为自己而活,尤甜!

其实,最大的不同是:你依然昏昏,我已然昭昭。所以,我比你幸运!

诗词读后感篇二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一书继承了于丹一贯的'风格,语言清新洒脱中蕴含着哲理和诗意,在纷繁芜杂的生活中,如同一股清泉,涤荡心灵的尘污,帮我们找寻到那迷失已久的栖居之所。作者在“田园林泉”这个章节中写到,我们现代人往往会觉得田园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家园,是现实生活中无法到达的世外桃源。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田园,每片田园里都有一个不可替代的主人公。读田园诗,是为了唤醒我们内心的一种状态。也许田园就在写字楼边,也许田园就在柏油路上,也许田园就在你一天疲惫之后,也许田园就在你远行归来的那个时分。每一个人生命里都有一些心情需要托付,托付给田园的时候,才会露出一种会心的微笑。

不管我们多么匆忙,不管我们如何壮志凌云,不失去田园的人,才有充电的地方。有归属的人,才有可能一次次出发,走得更远。此刻,我们就不再觉得田园是一种虚无的、无法抵达的地方,原来它是那样触手可及。的确是这样,也许现实生活的压力让我们很难拥有诗意的生活,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聆听、阅读让诗意扎根于心,外化于行。心中有了诗意,便有了爱、有了美、有了博大的胸怀,面对现实生活便多了份从容、淡定、坚韧。我想,这才是诗词里的各种意象拂过心灵所留下的真正意味吧。

诚如作者在书中所说,中国人是敏感的、多情的,虽然我们不都是诗人,可总会在人生的某种时刻,忽然间诗情上涌;总会有那样一个关节点,我们品味人生,给心灵充电;总会有那么一个契机,我们想寻找真实的自己。让我们从寻找中国诗歌的意象开始,从一草一木,从春花秋月开始起程,沿着诗歌的通幽曲径,抵达我们的心灵深处。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与其说于丹的这本书是在给诗词做诠释,倒不如说她其实就是在写诗。于丹用诗一样的语言诠释着千古名句,无时无刻不让人感觉读书是一种享受。在这浮华喧闹的城市里,读这样的书如同品一壶飘着淡淡清香的茉莉花茶,怡情怡心的同时,又让我们的精神变得饱满丰盈,我们的生活也被浸染得诗情画意。

诗词读后感篇三

1、《四言韵语·筹军饷布告》

作者:毛泽东

共产党军,打富济贫。

要筹军饷,只问豪绅。

限他三日,筹好洋银。

贰千元款,送到本军。

减少军款,倾屋烧焚。

2、《题北宝塔》

作者:毛泽东

伊水拖蓝,紫云反照。

铜钟滴水,梅岭寒泉。

3、《党的领导原则》

作者:毛泽东

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照办。

办也有决,不离原则,工作检查,党委有责。

4、《西行》

作者:毛泽东

万里西行急,乘风御太空。不因鹏翼展,哪得鸟途通。

海酿千钟酒,山栽万仞葱。风雷驱大地,是处有亲朋。

5、《初登云麓宫》

作者:毛泽东

共泛朱张渡,层冰涨橘汀。鸟啼枫径寂,木落翠微冥。

攀险呼俦侣,盘空识健翎。赫曦联韵在,千载德犹馨。

6、《赠父亲》

作者: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7、《读报有感》

作者:毛泽东

反苏忆昔闹辟蛙,今日欣看大反华。

恶煞腐心兴鼓吹,凶神张口吐烟霞。

8、《游泳启事》

作者:毛泽东

铁路之旁兮,水面汪洋。深浅合度兮,生命无妨。

凡我同志兮,携手同行。晚餐之后兮,游泳一场。

9、《河出潼关》

作者:毛泽东

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

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

10、《诉衷情·江山》

作者:毛泽东

父母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诗词读后感篇四

毛泽东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7岁才走出大山求学,与早期其他一些著名的共产党人比较起来,他接触外部世界和新知识、新思想也许要晚一些,但这并没有阻挡他立壮志成就伟业的决心。

在1910年毛泽东写的一首诗《呈父亲》里便有:“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嗓子地,人生何处无青山?”这几句诗正体现了毛泽东心有大志。同年的另一首诗《咏娃》:“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更是通过写青蛙的阳刚漫天,霸气十足,抒发诗人自己的抱负及理想。

长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户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满怀热情的毛泽东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从这些诗词中,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毛泽东从青年时期就心怀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远大胸怀和领袖气概。

而另一首《清平乐?会昌》作于1934年秋,此时毛泽东久已被剥夺了一切实职,可以说是政治生涯的低谷,甚至还有生命之虞,——差一点被当时的决策者扔在苏区喂狗,一般人都会心情沉郁,满腹牢骚,然而毛泽东却豪迈地唱道:“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毛泽东在逆境中的泰然心态,是以顽强的斗争精神为支撑的,而不断斗争的胜利,又激发了毛泽东更加豪迈的乐观主义。

这种大无畏的乐观,毛泽东的许多诗词中都有体现,甚至是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岁月中,毛泽东不仅指挥军队四渡赤水、回师遵义、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体现了他卓越的军事谋略,也留下了大量的恢弘诗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万里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以豁达乐观精神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最终带领红军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将革命事业一步步向前推进,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独立。

文档为doc格式

诗词读后感篇五

可怜夭艳正当时,刚被狂风一夜吹。

今日流莺来旧处,百般言语泥空枝。

白居易的诗词:《宿紫阁山北村》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文档为doc格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