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晚熟的人读后感高中(优质5篇)

最新晚熟的人读后感高中(优质5篇)

ID:4287364

时间:2023-10-07 08:16:41

上传者:灵魂曲 最新晚熟的人读后感高中(优质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晚熟的人读后感高中篇一

前段时候因为排队体检时,虽然是第一个到的,但是前面的关系户插了16个人,在朋友圈发文感慨了一下,有朋友推荐我阅读《晚熟的人》。

书买到手后,一个晚上就读完了。阅读的过程很顺畅,莫言的幽默风趣让我开心的笑了几次。最后写三婶的那篇文章集中了太多死亡的悲剧,看完不禁于深夜恐惧起死亡来。回想起来,《晚熟的人》描写的一众人物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高参”,这是一种什么人呢?忘恩负义?白眼狼?赖皮?敲竹杠?精明?奸滑?庆幸身边没有遇到这种人。

结尾的情节真的很戏剧,她卖的产品是“谣言”。这种人游走在法律的边缘,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坑害身边的人,遇到这种人真的倒霉。还好文章中也有人有治她的办法。

晚熟的人读后感高中篇二

《晚熟的人》以戏虐生动世俗化的语言讲述了居住在东北高密乡的农村小青年常川和蒋二的人生故事,并借此提出了一对对立的人生发展状态——早熟和晚熟。

故事主要分成两个时间段讲述,一个是二十世纪70年代,一个是文中的讲述者作家莫言获奖之后。

第一个时间段里,主要描写了两个情节,一个是以常林为代表的农村小青年与以单雄飞为代表的的“鸡屎青年”因看电影放屁问题发生冲突,常林单挑单雄飞,最后常林以从蒋二爷爷那偷学的两招滚地龙拳险胜;另一个是知青单雄飞被打败后虚心求教,拜蒋二爷爷蒋蛐蟮为师,学习滚地龙拳,与蒋二成为了师兄弟。

第二个时间段里,分成两个时间点,一个是法国友人来看莫言,遇到了刚刚借莫言的声势发了小财,并且计划发扬祖传滚地龙拳的蒋二,一个是五年后日本友人来看莫言,这时的蒋二已经是东北乡地龙文化公司的蒋总,莫言被盛情款待并且观看了一场蒋二导演的文化活动——首届滚地龙国际擂台赛,比赛结果是:单雄飞打败由常川儿子假扮的,被蒋二爷爷打死的日本军官的儿子渡边一郎。

相对于以上大段的生动描写,在这两个时间段之间却有关键情节被一笔带过的,而这却是人物命运的关键转折点,一是蒋二与三个傻子为伍,成了东北乡的四大神仙,一是常川服了百草枯,自杀死了。

在这几乎没有描写的一段,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看出整个的环境一定非常的恶劣才会把两个青年都逼进了绝境,可是面对绝境两个人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也是在这里作者借蒋二的话点出了早熟和晚熟的概念。

“我们老蒋家的人有个特点,那就是:晚熟!当别人聪明伶俐时,我们又傻又呆;当别人心机用尽渐入颓境时,我们恰好灵魂开窍。”

“有的人,小时胆小,后来越来越大;有的人,少时胆大,长达后胆越来越小,这就是晚熟和早熟的区别。”

作者一直带着戏虐和嘲讽的口吻,从功利世界来讲,蒋二的确是成功人士,但是从武士道精神角度看,常川似乎更具有英雄气质虽然是地痞向的,而从中庸的角度去看,单雄飞确是最佳的礼教典范。虽然作者在采访中透露出想要成为一个晚熟的人的愿望,但是作者的晚熟概念更多的是从艺术创作角度来诠释的。而我们阅读小说更多的是获取人生的经验,小说的解读往往属于读者,小说以辩证的角度描写着一系列人,以及他们的生存策略和生存状态,我们需要自己去分析,去判断,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不受作者的裹挟,这才是阅读的乐趣所在。

晚熟的人读后感高中篇三

20世纪70年代初期,有建设兵团独立营,五百多知青住在我们这里,每到周六晚上在篮球场上放一次电影,让我们村的小青年也跟着沾光。每到周六下午,我们都无心思干活,但队长要到太阳落山才让收工,我们再跑到篮球场,电影就已经开演了,知青们也不愿意我们来蹭看电影,总是故意提前放映,我们不但来看,而且看到外国电影里的情节还大呼小叫,惹得知青厌烦。

常林,是我们之中最调皮的青年,自称是会武功的蒋启善的徒弟,与知青单雄飞打了两架。第一次,常林被打。第二次,常林用偷学的招数,打败了单雄飞。于是单雄飞找到蒋启善,千方百计拜师学艺。后来,单雄飞成了常林邻居吴老二的上门女婿。单雄飞与我、蒋启善的孙子蒋二、常林成了老相识。

自从拍摄过我写的《黄玉米》之后,我的家乡就热闹了起来,参观的人一波接一波,络绎不绝,我都觉得没什么可看的,但日本朋友来了,我还是带着他来参观一番。恰逢蒋二的拳赛文化。如今的蒋二再也不是之前的那个傻小子了,他借着我获奖的机会发了财,卖我的书,搞文化旅游,如今又弄起了擂台赛,还临时通知让我上台演讲。

擂台赛演出了一幕一幕抗日的剧情,场面很是火爆。蒋二还是很有头脑的,懂得怎么发财,自称是晚熟的人,更是夸奖我也是晚熟的人。但还有一个早熟的常林,蒋二伤心地告诉我,常林已经喝百草枯离开人世了。

蒋二的擂台被确认成非法用地,原本好好的生意,被推土机推没了,蒋二哭哭啼啼,我只能劝他继续晚熟。

成熟的过程也许短,也许长,也许在小时候有人就彰显了很强的处世能力,占尽了上风,又岂知世事变幻,人不能固步自封。我想,谁能一生一切顺利呢,人一直是在向成熟的路上行走,故事中的人物一直要审时度势,才能保持生存状态。

如果赢在了起跑线上,又会输在哪里?晚熟的人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比较晚,年少不韵世事,即使有些人已成年也是单纯的思考世界,不被世俗化,看上去也就不成熟。阅历一大把的时候,单纯被浸染过之后,世人眼里的成熟也就随着适应时代而表现出来。

晚熟的人读后感高中篇四

大家对莫言新作褒贬不一。我倒是觉得老爷子还是老爷子,写起自己高密乡的故事,有游刃有余之感。真心是因为太熟稔,那些人事物雀跃之上。《火把与口哨》真是读的最过瘾的一篇,尤其是三婶的人物形象(坚强/倔强/凉薄)和这一家子最终纷纷离世的惨淡。

艺术源于生活,这些家乡的故事成了莫言写作的最好取材和灵感来源。“我”也在这十几篇文章中成了家乡发展、人物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因为写得入目,尤其讨厌《表弟宁赛叶》,这和《诗人金希普》算是姊妹篇。两位主人公都让人心生厌恶,这样的蛀虫在生活中也不算少。

《天下太平》和《红唇绿嘴》都提到了环境污染的议题,太平这一篇更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等待摩西》涉及到了信仰与命运;更多的文章影子里带到了东北发展、文革、政府运作等内容,总体内涵比较深厚。

但短篇小说集不如莫言的长篇来的酣畅淋漓,《火把与口哨》算是篇幅最长,但我还有读不够的感觉。大家就是大家,徜徉在书中的几个小时里我宛如去了趟高密,冷眼旁观了这些故事,内心时而触动时而麻木。

晚熟的人读后感高中篇五

昨天在标记已读的时候,弹出一行小字“出版五个月就读完了”,看到这行字内心真的是有点愧疚。一本书拖拖拖竟然读了五个月。总是读着读着就忘记了,没有那种爱不释手废寝忘食要读完的欲望,反而总是觉得晦涩艰难。贼指花大概是读的最艰难的一个章节,应该也是全书唯一一章脱离高密东北乡这片土地发生的故事。

就在我快要放弃读它的时候,千玺在采访中推荐了,也就继续硬着头皮读下去了。莫言的短篇故事应该算得上精彩,但是总感觉较之长篇多了一份仓促。最喜欢的故事就是《口哨与火把》了,为三叔和三婶花前月下杜鹃啼血的悲怆爱情故事动容,为清泉清灵的死扼腕叹息。

虽然莫言在里面淡化了时代背景,但能看出他对那个时代背景下人物命运故事把握的得心应手。相较而言,《红唇绿嘴》《红床》虽同样精彩,却总带着一种处在时代边缘的扭曲错位感,莫言对于网络时代的批判依旧辛辣却似乎没有那么的笔力遒劲。不过相较于余华的《第七天》已经是高明的多。

一直都很喜欢莫言,因为故事,也因为他故事中流露出的乡情。“因为那洁白的大馒头,那用老面引子而不是酵母粉发起来的大馒头,那形状如同一个大西瓜拦腰一分为二的大馒头,那散发着甜丝丝的气味的大馒头,那家乡土地上生长出的小麦磨粉后蒸出来的大馒头,总是能引发我的乡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