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养老实施方案 居家养老实施方案(实用5篇)

最新养老实施方案 居家养老实施方案(实用5篇)

ID:4292293

时间:2023-10-07 09:19:27

上传者:书香墨 最新养老实施方案 居家养老实施方案(实用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养老实施方案篇一

为构建协调发展的社会化养老助残服务体系,促进老年人和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石景山区制定居家养老办法。

一是建立石景山区“孝星”评选表彰制度。为弘扬孝敬父母、关爱老人的传统美德,促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礼貌建设,在全区开展“孝星”评选表彰活动,推选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孝老的“孝星”,对既能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又能体现关爱老人、共建和谐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组织新闻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推广,用心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二是建立居家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和百岁老人补助医疗制度。为满足老年人和残疾人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心理慰藉等方面的基本生活需求,向贴合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发放养老(助残)券。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补贴经费由福利彩票公益金、区财政按1:1比例分担,16至79周岁残疾人补贴经费由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承担。

三是建立百岁老人补助医疗制度。为进一步提高百岁老人的医疗福利待遇,由区民政局向具有石景山户籍的100周岁及以上人员发放市老龄办统一印制的《北京市百岁老人津贴和医疗补助领取证》,老年人凭证享受百岁老人补助医疗待遇。

四是建立社区养老(助残)餐桌。为解决老年人、残疾人的用餐困难,利用社区公益性用房、单位内部设施、居民空闲房屋等社会资源建立养老(助残)餐桌。为老年人和残疾人带给安全的配餐、就餐服务,并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带给家庭送餐服务。

五是建立社区托老(残)所。为解决老年人、残疾人日间生活照料困难,利用现有的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星光老年之家”(老年活动站)、社区“残疾人温馨家园”、职业康复中心等服务场所和社会空闲房屋及家庭空间建立社区托老(残)所,带给老年人、残疾人的日间托管服务。

六是招聘居家服务养老(助残)员。为推进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工作,街道聘用5至7名养老(助残)员,社区至少聘用1名,宣传居家养老(助残)政策;对老年人、残疾人进行巡视探访,了解服务需求,收集、汇总、整理、反馈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需求信息及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信息;组织、监督服务工作;负责养老(助残)券的发放、回收、结算;负责老年人优待卡、高龄津贴的发放。

七是配备养老(助残)无障碍服务车。为方便组织老年人和残疾人参加社会活动,统一为街道配发一辆具有无障碍功能、带有全市统一标识的养老(助残)无障碍服务车,主要用于社区托老(残)所、社区“星光老年之家”(老年活动站)、社区“残疾人温馨家园”、职业康复机构和扶贫助残基地开展活动。

八是开展养老(助残)关怀服务。为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的精神慰藉需求,开展精神关怀服务,整合和开发辖区心理咨询服务资源,依托“96156”社区服务热线,发挥各类心理咨询专业组织和社区市民校园、老年校园的作用,组织专业人员为老年人、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带给心理咨询服务和相关知识培训。

九是实施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为给居家生活的老年残疾人带给在洗澡、如厕、做饭、户内活动等方面的便利,逐步对有需求的老年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该项工作纳入市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施工程,所需经费由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承担。

十是为老年人(残疾人)配备“小帮手”电子服务器。为使老年人和残疾人享受生活、就医、交通、购物、社交等电子信息服务,在个人自愿申请、购买的基础上,采取政府前端价格适度补贴方式,有计划地向具有石景山区户籍、有使用需求并具备使用潜力的65周岁以上老年人和16至64周岁重度残疾人带给便携式“小帮手”电子服务器。

养老实施方案篇二

一、资金筹集方式114

二、项目资金缺口115

三、具体筹资进度117

第五节:项目资金报酬与退出118

一、股票上市118

二、股权转让118

三、股权回购118

四、股利118

第八章:养老社区项目财务预测120

第一节:财务评价基础数据120

第二节:项目销售收入预测120

一、出售部分收入预测120

(一)出售部分收入预测基本假设120

(二)出售部分不同开发期收入预测121

(三)出售部分不同年份收入预测122

二、自持(出租)部分收入预测123

(一)自持(出租)部分收入预测基本假设123

(二)自持(出租)部分不同出租类型收入预测126

(三)自持(出租)部分不同年份收入预测127

三、自持(配套)部分收入预测128

四、项目总收入预测129

第三节:项目成本费用预测130

一、建设成本估算130

二、运营费用估算130

三、总成本费用估算132

第四节:项目盈余利润估算132

一、项目利润总额构成132

二、**养老社区项目分析133

第五节:项目敏感性分析134

一、项目敏感性分析定义和步骤134

二、价格敏感性分析135

三、成本敏感性分析135

四、出售/出租率敏感性分析136

第九章:养老社区项目投资风险与控制137

第一节:政策风险与控制137

一、政策风险137

二、可能的对策137

第二节:市场风险与控制137

一、市场风险137

二、可能的对策137

第三节:经营风险与控制138

一、经营风险138

二、可能的对策138

第四节:财务风险与控制138

一、财务风险138

二、可能的对策139

第五节:资源风险与控制139

一、资源风险139

二、可能的对策139

养老实施方案篇三

养老照护实施方案,养老照护是对老人的基本呵护,下面带来养老照护实施方案,欢迎阅读。

奉贤区关于推进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工作的实施方案

各镇、社区、开发区: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推进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根据《上海市开展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意见(试行)》(沪社养老领办〔20xx〕1 号)、《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办法(试行)》(沪社养老领办〔20xx〕2 号)、《关于全面开展老年照护统一需求的工作意见》(沪社养老领办〔20xx〕2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员管理和培训的工作意见》(沪社养老领办〔20xx〕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区实际,推动本区养老服务评估专业化、标准化、人性化和公平公正,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原则

(一)工作目标

通过组建老年照护统一的需求管理和服务平台,建立第三方需求评估机制,整合各类老年照护服务资源,促进民政养老服务、卫生老年护理等资源与老年人需求公平有序对接。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保障基本。

以满足老年人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实际,兼顾老年人及家庭的实际承受能力,为老年人提供适配的基本养老服务项目。

2.统一公开,公正透明。

3.统筹资源,分类配置。

统筹老年照护资源,实现家庭自我照护、社区居家照护、养老机构、护理机构等老年照护服务间的有机衔接,形成保障合理、有序转介、按级匹配服务资源的照护机制。

二、评估对象、目的、类型、等级

1.评估对象。

本区户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2.评估目的。

通过对申请人失能程度、失智状况、照护情况等进行评估,确定照护等级,作为其享受政府补贴的社区居家养护、机构照护的前提和依据。

3.评估类型

首次评估:对初次申请老年照护需求的老年人进行的评估。

持续评估:对已享受照护的老年人定期(1-2年)或不定期(因政策调整或老年人身体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时)的评估。

复核评估:老年人或其监护人对首次或持续评估结果有异议时申请的评估。

4.评估分级。

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结果分为:照护一级、照护二级、照护三级、照护四级、照护五级、照护六级,以及不提供服务。

政府补贴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应照护一至三级;高龄老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对应照护二至四级;保基本养老机构照护服务对应照护四至五级;老年护理机构照护服务对应照护六级。

三、评估机构、队伍、流程

(一)评估机构设置。

老年照护评估机构,是具有对老年照护进行等级评估的、依法独立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或企事业单位。

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作为区级评估机构承担全区老年人照护需求评估工作。

(二)评估队伍。

评估员由评估机构聘用,按照专业背景分为a、b两类,其中:a类评估员应具有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且具有养老服务、医疗护理、社会工作等(其一即可)实际工作经验;b评估员应具有医学大专及以上学历,且具有执业(含助理执业)医师资质,离岗不得超过2年。

评估人员经培训并取得评估资格,并接受区级评估机构委派开展评估工作。

上门评估团队不少于2人,其中至少有1名b类评估员。

(三)工作流程

1.服务申请。

有照护需求的老年人,由本人或其监护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到老年人所在地的镇(社区、开发区)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以下简称镇级受理窗口)申请登记,填写《奉贤区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申请表》,提供老年人(及监护人)的户口簿、身份证原件(查验后当场返还)及复印件。

2.受理审核。

镇级受理窗口自收到申请人申请材料后,2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的基本资料、服务需求进行初步审核,并按服务申请项目作出初步判断;对申请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还需审核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医保资质种类等相关信息。

(1)对初审结果符合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条件的,镇级受理窗口予以受理,并将申请材料报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审核。

(2)初审结果不符合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条件的,镇级受理窗口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回复,并说明理由。

3.委托评估。

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收到镇级受理窗口递交的申请材料后3个工作日内,对审核符合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条件的,组织评估员上门评估;经审核不符合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条件的,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应及时将申请材料退回镇级受理窗口,并说明理由。

评估员应在6个工作日内开展评估工作,并将收集到的评估信息反馈给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

4.结果确定。

评估员将评估信息导入信息化系统进行评估分值计算,确定老年人所对应的照护等级,并反馈至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

5.结果告知。

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至镇级受理窗口,并在网上统一公示评估结果。

同时将评估结果书面告知申请人。

申请人若对评估结果有异议,可以申请复核评估。

6.备案处理。

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定期汇总全区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工作的开展情况,并报区民政局、区卫计委、区人社局等部门备案。

7.服务分派。

镇级受理窗口根据老年人的照护需求评估结果,为老年人进行服务分派。

同时,将老年人的照护服务状态及时告知其所属的村、居委。

(1)享受政府补贴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镇级受理窗口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信息录入民政居家养老服务系统,并将相关信息发送给本地区的为老服务社会组织。

为老服务社会组织按规定程序,提供服务。

(2)高龄老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本区暂未试行,下一步全市推开)。

镇级受理窗口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信息报社区卫生中心,录入医保系统,并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规定程序,签订服务协议,提供居家养老护理服务。

(3)保基本养老机构照护入住。

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根据本地区保基本养老机构的收住情况,由镇级受理窗口负责告知养老机构和申请人。

(4)老年护理机构轮候入住。

镇级受理窗口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信息转至老年护理机构轮候系统(在系统未建成前,暂由区卫计委负责老年护理机构轮候入住的协调管理),待轮候结果反馈至镇级受理窗口后,由镇级受理窗口负责告知申请人和老年护理机构。

8.服务转介。

已享受照护服务的老年人转介低一等级服务无需进行再次评估;转介同类高一等级项目服务或高一类服务项目的,需要申请再次评估。

四、评估信息系统建设、经费保障

(一)系统建设

根据市政府关于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体系建设的要求,区级层面要组织开展老年照护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并与市级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信息管理系统相衔接,区级老年照护管理信息平台要求整合民政、卫生计生、医保等部门的老年照护服务信息,对老年照护的需求评估、服务分派等环节实行一体化管理,提高老年照护服务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

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建立我区老年照护服务运行监管平台,连接服务组织和机构,建立、健全居家、社区、机构服务运行的监管系统,通过第三方组织对提供老年照护服务的组织和机构实行全过程监管,对参与服务的人员、享受服务的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内容等做到可记录、可查询、可监督。

(二)经费保障

1.评估费标准。

首次评估为每人每次200元。

持续评估每人每次 100 元。

复核评估每人每次 300 元。

2.评估经费

(1)老年人首次申请照护需求评估,评估费由区民政局、区卫计委列入部门年度经费预算。

(2)低保、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的持续评估费由区、镇(社区、开发区)两级承担各50%。

(3)申请复核(终核)评估或转介评估的费用,根据谁主张谁付费的原则处理。

(4)评估经费结算。

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5日为评估费申报结算日。

由各镇(社区、开发区)根据实际申请评估对象的汇总数,与完成的评估人数比对后,按实支付。

五、复核处理

申请人对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结果有异议,可在收到评估结果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镇级受理窗口提出复核申请,镇级受理窗口在3个工作日内提请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对评估结果进行复核,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应在复核申请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核,并反馈至镇级受理窗口,镇级受理窗口负责将复核结果告知申请人。

申请人对复核结果仍有异议的,可在收到评估结果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镇级受理窗口提出复核申请,镇级受理窗口在3个工作日内报市级评估机构,由市级评估机构指定不同的.评估机构终核,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终核。

终核结果为最终结果,申请人接到终核结果后,原则上一年内不得再就同一评估结果提出申请。

六、组织领导

成立领导小组。

为确保我区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体系建设有序推进,成立奉贤区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民政局、区卫计委、区人社局、区财政局为领导小组成员。

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协调推进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工作。

各部门各司其职,共同推进。

1.区民政局:牵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完善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的流程管理,做好评估机构资质的审核,协同相关部门开发跨部门的“老年照护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指导各镇(社区、开发区),做好评估申请受理、服务分派等工作。

2.区卫计委:梳理老年护理床位资源,制定并实施老年护理床位轮候方案,并根据市卫计委的要求,做好评估机构评估人员、医疗护理机构护理人员的培训,督导评估机构做好相关评估工作。

3.区人社局:负责医疗护理保障工作,对护理对象进行城镇医保资质审核,对医疗护理机构和护理床位医保费用、支出项目做好监督检查。

4.区财政局:为我区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平台建设和评估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并会同审计部门做好资金使用管理的审核监督。

5.各镇(社区、开发区):组织开展政策宣传和调查排摸,负责老年照护需求统一评估的申请受理、反馈、服务分派等工作。

七、其他

本实施方案自20xx年7月1日开始实施。

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实施方案有区民政局、区卫计委、区人社局负责解释。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护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青海省西宁市卫生计生委联合民政局制定了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将拥有本地户籍的60周岁(含60岁)以上计划生育家庭老人列为家庭养老照护服务对象,重点关注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老人,以“立足社区、无偿服务”为原则,结合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提供周到、便捷、高效、体贴的优质服务,满足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一、日间照料。

借助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为计划生育家庭老人提供托管照顾、午休餐饮、康复娱乐等日间照料服务。

二、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协作机制,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社区养老站点签订医疗服务合作协议,实现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在养老和医疗机构之间便捷对接。

医疗机构应当为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并做好健康管理、康复护理、健康促进,提高自我照护能力,有效改善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生活质量。

三、志愿服务。

充分挖掘社区现有资源、整合义工、志愿者等社会人力资源,建立志愿服务队伍,为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法律援助、文化娱乐等志愿服务。

四、邻里互助。

在邻里之间开展为计划生育家庭空巢老人当“生活管家”活动,积极鼓励开展计划生育家庭空巢老人邻里互助活动。

五、购买养老服务。

根据市民政局、财政局《关于印发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养老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逐步将全市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老年人纳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范围。

(一)居家养老服务。

依托城乡社区为居家老年人提供餐饮、就医、保洁、精神慰藉等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包括居家养老服务、社区日间照料服务、老年人服务需求评估、养老信息服务等。

(二)机构养老服务。

通过公建民营或民办公助的方式,支持社会组织、机构或企业向计生特殊困难家庭老人提供食宿、起居护理、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日常生活照料服务。

在试点建设进展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共分为制定实施方案、开展调查研究、制定西宁市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实施细则、组织技能培训、主动上门服务、和督查评估等6个阶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及习xx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做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的计划生育工作,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满足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实现“卫生计生梦.健康幸福梦”,根据简阳市xx政府20xx43号的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镇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以政府为主导,政策来支持,村居为依托,公众来参与,家庭为核心,亲属来关爱”为指导思想,按照《简阳市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简府发20xx43号)的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有效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探索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护体系。

全方位解决机会生育家庭养老问题,尤其是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获得多元化的健康服务,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二)、坚持重点推进与量力而行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突出重点与分类照护相结合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

有效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探索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居家养老照护支持体系,保障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能够获得所需的、适宜的健康服务,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健康预期寿命。

(一)掌握全镇范围内计划生育家庭特殊和困难家庭养老照护需求现状,摸清底数,为健康老龄化制度设计提供支撑。

(二)提高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健康管理、健康促进和自我照护能力,有效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三)提高计划生育家庭成员对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视程度,提高居家照护能力和水平,为居家养老创造更适宜的家庭、社会环境,进一步促进老年人的家庭健康、和谐发展。

(四)探索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力量参与,满足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护多元化需求的长效工作机制,推进计划生育家庭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四、实施范围

养老照护试点工作的对象范围是全镇男满60周岁或女满58周岁的计生家庭,其中以下对象为工作重点:

(一)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三级以上的计划生育家庭。

(二)因病、因灾等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

五、工作安排

(一)开展需求调查20xx年6月15日至6月30日

镇召开好会议,安排部署好调查摸底工作,全面了解现有照护对象的数量、结构、居住方式、养老情况以及在家养老照护等方面的现实困难和实际需求,分类建立完善照护对象家庭档案和动态化服务需求台帐,建立好信息平台,并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困难家庭老年人统一制作“爱心卡”。

(二)开展照护服务20xx年7月至12月

1、搭建好镇、村服务平台

镇成立计划生育家庭养老服务中心,负责全镇内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护工作,做好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困难家庭的复核上报,组织开展老年照护宣传,对老年家庭照护工作能力培训,提高家庭成员照护老年人的能力和老年人自我保健照护能力。

各村(居)要成立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护服务点,负责本村(居)的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护工作,认真做好对象的摸底调查,建立好档案,梳理上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人娱乐活动和互帮互助;负责对特殊和困难老人的日托、洗衣、理发、家政等服务。

2、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1)宣传教育

对所有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协助市计生服务站对集中养老,日间照料中心的老人进行系统的老年健康知识和生活常识的宣传教育活动;镇计生办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对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开展1-2次健康知识培训、讲座,印发老年人健康知识资料,让老年人掌握自我保健、紧急救助的知识和技能。

(2)心理抚慰

以市、镇、村(居)三级心理援助机构为依托,组织志愿者、计生技术人员、计生协会会员、医疗人员组成帮扶小组对计划生育家庭有需求的老人进行心理抚慰、心理疏导、精神慰藉。

(3)健康检查

实施好老年人健康关爱项目。

一是对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对象每年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二是对计划生育家庭中的失能老人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上门体检,并为每一位体检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同时进行信息化管理。

(4)基础诊治

强化疾病干预。

结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评估,将服务对象进行分类管理并给予一次免费基础治疗,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5)随访服务

镇计生服务站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配合市计生指导站做好健康情况制定个性化指导方案,并定期跟踪随访。

3、开展养老照护服务

(1)开展技能培训服务。

一是开展好镇、村(居)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开展老年人家庭照护工作能力;二是对计划生育家庭成员进行培训,提升其为家中老年人提供照护工作能力和老年人的自我保健照护能力。

(2)开展上门服务。

一是动员计划生育协会会员、镇村社干部、志愿者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走进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困难家庭,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活照料、家庭保健、照顾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个性化服务活动;二是协调镇残联、民政等部门,优先为居家养老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困难家庭提供必备的生活辅助设施。

(3)开展计划生育家庭“特别关怀”行动。

一是对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三级以上对象购买新农保;二是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困难户中的无房户、危房户新建住房进行补助;三是对患有癌症、尿毒症等重特大疾病的农村计划生育对象实施特别医疗救助;四是对农村年满70周岁的失去自理能力的奖励扶助对象发放生活护理补贴;五是提高农村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住院报销比例;六是农村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新农合个人缴纳部分的参合资金由市财政统一安排解决。

(4)继续深化“双特”行动。

一是按照市上的安排统一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购买意外伤害、意外医疗及死亡保险;二是继续开展心理援助、伤残救助、健康服务、失能生活援助、租(建)房补助。

4、积极开展试点工作

各村(居)在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护试点工作上要坚持“以镇为主体、社区为依托、社会来参与”的基本思路,积极探索建立面向家庭,广泛参与,能够满足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养老照护需求的服务网络和队伍,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提供有偿、低偿或者无偿的服务,同时要组织志愿者参与和社会帮扶等形式的多种服务方式,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残、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定制服务。

根据市计生局的安排和部署,镇、村(居)要认真按照时间安排完成好阶段性的工作,认真开展好自查评估工作,为迎接上级的评估验收做好准备。

养老实施方案篇四

(一)基本情况59

(二)开发策略59

(三)配套设施60

第四节:**公司养老社区项目规划60

一、**公司养老社区项目基本情况60

二、**公司养老社区项目主要客源61

(一)项目总体诉求61

(二)项目目标客群62

三、**公司养老社区项目总体规划63

(一)项目总体规划63

(二)项目开发步骤64

四、**公司养老社区项目运作模式65

(一)项目盈利模式65

(二)核心价值体系67

(三)养老配套服务衍生新的项目盈利点68

五、**公司养老社区项目配套设施69

(一)住宅无障碍设计69

(二)健康配套70

(三)生活配套70

(四)休闲娱乐文化配套71

(五)精神关怀71

第五章:养老社区项目商业模式选择72

第一节:养老社区项目开发条件72

一、打造养老社区需满足的外部环境条件72

二、打造养老社区需满足的开发商条件72

三、打造养老社区的kpi指标73

第二节:养老社区项目投资开发模式74

一、养老社区项目的投资开发思路74

二、养老社区项目的融资方式选择74

第三节:养老社区项目开发经营模式75

一、老年住宅与住房产权转换模式75

二、老年住宅与住房租赁连接模式76

三、老年住宅投资返本入住模式77

四、老年住宅与住房产权反向抵押贷款连接模式77

第四节:养老社区项目营销模式78

一、出售房屋78

二、出租房屋78

三、出售会员证79

四、旧房转换79

五、房屋居住置换79

六、交押金居住79

第五节:**公司养老社区项目商业模式79

第六章:养老社区项目市场营销策略81

第一节:养老社区项目市场定位81

一、养老社区项目市场调查及市场定位分析81

1、养老社区项目市场调查研究81

2、养老公寓消费者心理特征分析84

3、养老公寓消费者行为模式及购买决策过程分析86

二、养老社区项目消费者细分市场分析89

三、养老社区项目目标消费者市场选择90

四、养老社区项目市场定位分析91

第二节:养老社区项目促销策略93

一、养老社区促销目标分析93

二、养老社区促销方式分析94

三、养老社区项目促销策略分析95

1、养老社区项目广告促销策略95

2、养老社区项目人员推销策略97

3、养老社区项目营业推广策略97

4、养老社区项目公共关系策略98

四、养老社区项目滞销应对策略98

1、养老社区开卖就滞销的应对策略98

2、养老社区售出两三成后滞销的应对策略99

3、养老社区售出四五成后滞销的应对策略99

4、养老社区售出七八成后滞销的应对策略100

第三节:中国养老社区项目价格策略100

一、养老社区项目定价目标100

二、养老社区项目价格影响因素101

三、养老社区项目定价方法研究103

四、养老社区项目调价方法研究104

五、养老社区项目定价程序研究106

第七章:养老社区项目融资和资金退出109

第一节:项目投资基本假设109

第二节:项目累计投资总额110

一、项目累计投资总额110

二、项目投资支出项目111

第三节:项目投资使用规划112

一、项目投资进度112

养老实施方案篇五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基本公共服务,持续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加快构建社区居家机构相协调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着力为老年人营造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

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试点,莫斯台街道豪林社区紧紧围绕“老有所养”目标,坚持党建引领,借势借力、整合资源,打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日间照料相结合的“四位一体”新型养老助残服务中心,着力解决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趟出了一条社区居家养老享老的新路径。

“我们联合专业养老机构,积极推进嵌入式养老护理机构建设,尽力满足老年人‘离家不离社区’的养老健康需要。”社区书记杨晨晨介绍说。目前,社区联合福源养老服务机构,打造约1300余平方米的养老助残服务中心,设置日间照料中心、活动室、康复室等,重点实施助洁、康养护理、短期托养等服务项目,等疫情稳定后还会相继开放共享餐厅等区域,真正让“养老院”开到居民家门口。

在社区养老助残服务中心,记者看到,老人们有的在看电视聊天,有的卧床休息。中心内窗明几净、设施齐备,区域划分明晰。“过去我因为脑血栓右半身行动不便,加上老伴和儿女都不在身边,经常自己在家摔倒了都没人知道。自从来到这儿,不光天天有人照顾饮食起居,还有专业护理人员帮我做康复训练。你瞧,我现在都能自己下地走路了!”今年62岁的刘阿姨眼里泛着泪光。

临近中午,柔和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活动室,一群老大爷正围着桌子打扑克边唠嗑。其中一位76岁的李大爷,很有兴致地和记者聊起来。他说,自己的老伴去世后,孩子都忙于工作,很少有空陪他,但又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家,就把他送到了这里。这里环境不错,一日三餐有人管,有事就找工作人员,平时没事可以去活动室娱乐,一点也不觉得孤单,孩子也很放心。

在这里,老人们不仅身体上能得到悉心照顾,平日里,还可以聚到一起唠唠家常、阅读书籍、锻炼身体。社区还会根据老人们的需求,举办唱歌、益智、手工等丰富多样的兴趣课堂……在这里,总能听到老人们幸福的笑声。

豪林社区以养老助残服务中心运营为平台,不断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帮扶式”服务。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我们的节日”等重要节点,做好助困慰问活动。今年以来,共走访慰问68人次,发放慰问金15000余元;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医心为你”“与爱同行”等志愿服务品牌,=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体检、检测白内障服务3次,服务人数300余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就业帮扶,已为辖区老年人家属推荐就业8人;及时将民政惠民政策传达给老年群体,确保权益应享尽享,不落一人。年初至今,办理60周岁老年人意外险登记203人、70岁老年人补贴6人、低保1户。

家门口的养老院,托起幸福“夕阳红”。如今,豪林社区正在为辖区老年人编织一张幸福网,实现从“养老”到“享老”转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美好。“下一步,我们还打算和养老机构深入商谈,为老人提供‘菜单式’服务。包括上门服务清单、社区日间照料服务清单、长短期托养清单等。”杨晨晨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