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东京奥运会读后感三百字(精选9篇)

2023年东京奥运会读后感三百字(精选9篇)

ID:4310462

时间:2023-10-07 13:36:31

上传者:文轩 2023年东京奥运会读后感三百字(精选9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东京奥运会读后感三百字篇一

7月23日晚七点东京奥运会开始了,至今已经十一天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于奥运会还是十分关心。只要有赛事,我有时间便会关注一下,很巧,每次看奥运会都有中国队参赛,中国队都能得金。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金,侯志慧49公斤决赛时的场景。三次抓举,三次挺举全部圆满成功,裁判不能挑出一点毛病。总体让人觉得就“稳”,公斤数稳步上升,步履也愈发矫健。不像那位比利时的年轻人,几次试举近乎全败。还有那个日本老将,在疫情期间根本没能有计划的锻炼,在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奥运中直接败北。

最后能站在场上的只有侯与印度、印尼选手了。印尼选手的精神是令人钦佩的,因为她几次都突破了自己的最好成绩。最终侯志慧身穿中国红站在了领奖台上。

还有就是女排的比赛。眼看着女排一次又一次丢球,对手一次又一次发动进攻,使我十分揪心。在看女排的第一场比赛时,看着对面那个染发的土耳其女队员,别提有多恶心人了,透着屏幕都能嗅到一股痞味儿,她凭什么能打败女排?女排接连败给土耳其、美、俄等国,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传球质量不高,速度慢,扣球力度太小,战术死板,磨合不好。

当然,她们还是打出女排精神了,因为她们没有放弃,眼里透着坚定。特别是朱婷,带伤作战,手已变得黑青,但仍然坚持。必竟女排也不是未尝过败绩,她们也曾惨败过,但后来不也是为国争光了吗?所以我期待女排的下一次蜕变。

东京奥运会读后感三百字篇二

最近,我们观看了东京奥运会,虽然不是每一场都看了,但我看的这几场让我记忆犹新。一直到奥运会闭幕,我国已获得38枚金牌,30枚银牌。已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了。

前几天,我们一家人紧紧盯着电视,清华大学的杨倩姐姐正在比赛,他的胜负决定了中国队能不能拿首金。对手开始反超了,和杨倩打平。“9.8环,杨倩胜”这句话从电视机的侧面发出来。中国队拿到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第一枚金牌,听到这个消息,我已经喜极而泣了。

接着,在十女子十米台跳水中,年仅14岁的,全红蝉姐姐以466.20分的成绩夺得冠军。他是本届最小的运动员,他和年龄最大的运动员整整相差38岁呢!在记者采访他时,她说自己最喜欢吃辣条了,于是源氏辣条发了一条视频说:“如果她愿意,辣条终身管够”。

东京奥运会读后感三百字篇三

王晨宇

延期一年的奥运会,在世人的期待中,终于在日本东京开幕了。中国的运动健儿,以拼搏奋斗,自强不息的运动精神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以平常心面对成败是运动员展现的最大的风范。

在这几日的比赛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女子乒乓球单打比赛,中国的孙颖莎大战日本的伊藤美城。

比赛刚开始的时候,伊藤美城信心满满,没有把孙颖莎放在眼里,在发球时做着花里胡哨的动作,孙颖莎丝毫没有被对手这种行为干扰,而是沉着冷静的应战,反过来用发球来限制对方,尽管伊藤美城后来认识到这一点,对场上的各种情况还是有点应接不暇,反手失误连连,比赛节奏被不断打乱,最终以4:0败给孙颖莎。

在这场比赛中,孙颖莎打出了国人的气势,打出了中国人的格局,不卑不亢,稳、准、狠。反观伊藤美城,在混双夺冠的表现,她的表现充满了不屑一顾和满满的优越感,已经忘了被孙颖莎打哭的时候,再看我们中国的选手,即使得了金牌,你看到的不是夺冠以后的得意扬扬,更多的是低调和谦虚。

从中国选手身上让我感受到做人无论到什么时候都要有格局,低调和谦逊,并且不吝啬给别人掌声,能看见别人的优秀是自己优秀最好的证据,也是自己成长的最好依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也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做事一定要冷静、沉着,肯吃苦才会有收获。

中国选手加油,你们是国人的骄傲,让五星红旗继续多多的在东京升起。

东京奥运会读后感三百字篇四

金牌从来都不是唯一目的,奥运精神才是奥运会体育运动真正的底色。

——题记

这个暑假,奥运会牵动着千千万万国人的心。或是不断变化的各国金牌数量与排名;或是赛场上运动员挥汗如雨,身姿矫健,驰骋赛场;或是电视屏幕前一家人紧握双手,目不转睛,为祖国队员的胜利而呐喊拥抱;亦或是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时常响起的《义勇军进行曲》……都使这场迟到的东京奥运会异常振奋人心。

在这场长达十五天的“斗争”中,中国代表团一路披荆斩棘,面对其他国家的强大力量,中国代表团一如既往,无所畏惧,用镇定从容及专业程度一次又一次夺得桂冠。奥运会凝聚了每一位奥运健儿的梦想,他们为荣誉而战,为祖国而战,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一刻是用多少年坚持奋斗,一次次超越自我才换来的。在这场视觉盛宴中,中国跳水“梦之队”一个14岁的女孩夺得人们的眼球。

全红婵,14岁。她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跳水,经过不断的练习,她很快在跳水运动员中脱颖而出,2018年获广东省跳水锦标赛3项冠军;2019年获5项冠军;2020年获全国跳水冠军赛女子单人十米跳台冠军;2021年3月14日,荣获2021年中国跳水明星赛女子10米跳台亚军;2021年5月13日,又在全国跳水冠军赛中蝉联女子10米跳台冠军;2021年7月,入选东京奥运会。她在奥运会10米跳台上,稚嫩的面孔透着单纯天真,身着红色紧身队服,稳步走到跳台尽头,严肃而丝毫不慌乱的她看向水面。“起跳,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入水。”这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全红婵用毫无瑕疵的动作、零水花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就这样“一匹黑马”,在第二跳、第四跳本站得到了满分,刷新了北京奥运会记录,以466。20分夺得冠军,在后期的采访中,记者得知是家境的贫寒造就了她不怕吃苦、坚持不懈的精神,十分孝顺的她夺冠的初衷不过为了挣钱给母亲治病。全红婵告诉记者自己在武汉时有一次有2,3场都没跳好,便回去天天跳,每天至少跳5次、6次,甚至10次、10次的跳,为了克服一个动作不知受了多少苦。她还说自己每一跳都跳自己的,想好每一个动作,跟谁比都一样,不管怎么样跳好自己的就行了。如此的一个稚嫩的小女孩,可能正是有这样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怕吃苦、极致训练的精神才使她走上了最高领奖台。人们永远不会忘记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上创造了奇迹,这样一个爱笑、自信、冷静沉着的拥有“水花消失术”的可爱的女孩——全红婵。

不仅是她,00后女孩杨倩在业余时间练习气步枪最终为中国夺得首金;候志慧为了自己的奥运梦从未放弃,愈挫愈勇,因为热爱,而坚持举重,终于在此次奥运会实现了梦想,为中国夺得第二金;王涵、施廷懋两人不断调整自己,吸取经验,争取零失误,夺得了桂冠;老将苏炳添再上战场,奋力一搏,成为中国奥运史上第一个进入决赛的男人,荣获第六名……奥运会虽然延期,但蓄势待发的运动员们不会,没有谁天生倔强,只是为了梦想寸步不让,没有人的成功是偶然,只有付出比他人更多的努力,坚毅顽强,不断拼搏,才能在自己的舞台上绽放。有梦想就要捍卫,压力总得自己扛,心悸蔓延,遗落下许多尘埃,怀想心中的梦,点燃心灯,照亮未来明净的路,或许未来的某一天,你会感谢今天努力奋斗的自己。

金牌从来都不是唯一目的,奥运精神才是奥运会体育运动真正的底色。

追梦路上,奋斗从不缺席。

东京奥运会读后感三百字篇五

7月23日开幕的东京奥运会终于落下了帷幕,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取得了38枚金牌,32枚银牌和18枚铜牌的好成绩,十几天的奋战历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运动员,这些运动员中既有久经沙场的老将,如马龙、苏炳添,也有初露锋芒的新军,如杨倩、全红婵,老将自无须多言,早已家喻户晓;新军则需要多加了解。

杨倩,是一位00后的清华大学生,她不仅是本届奥运会的双冠王,还是本届奥运会的首金获得者,她从小就被称作是“别人家的孩子”。杨倩的出身和普通人一样,没有大富大贵的家庭,也没有知识渊博的父母,但就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杨倩不平凡的一生。

杨倩10岁那年,被宁波市的射击队相中,但她的父母非常不乐意她走这条路,因为运动员这条路要比读书辛苦许多倍,而且前途渺茫,但他们依旧把人生的选择权交给了杨倩自己,从小有主见的杨倩,毅然走上了射击这条道路。她的父母只能支持她做的决定,并且做她最坚强的后盾,把杨倩推往了更广阔的天空。在杨倩的运动生涯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她也曾有过两次放弃的念头。一次是在她刚入队不久,一个卧姿要趴一个小时,卧姿卧久了,不仅大汗淋漓而且疼痛难忍。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没有一个能咬住牙不落泪的,但杨倩的父母开导她,告诉她“既然你选择了这条道路就不能半途而废,要战胜困难走完这条道路”最终,杨倩挺过来了,并且在12岁那一年一举拿下了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亚军。第二次她想要放弃射击是因为母亲生病,杨倩想要照顾母亲,但母亲却告诉她“只要你取得好成绩,让五星红旗在赛场上高高飘扬,就是我最好的良药”从此以后,杨倩不辜负父母对她的期望,刻苦的练习射击。

父母精神上的支持鼓励,胜过一切说教的大道理。

自信很重要,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去想自己以往的成功或者是失败。因为每次,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我要努力挣钱,要寄回家给妈妈治病”这是全红婵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她的这一番话让人心疼到无以复加。

全红婵是本次奥运会我国的第33枚金牌的获得者,同时也是本届奥运会年龄最小的冠军,高难度的动作,教科书的表现,让严格的日本裁判找不到扣分的点。她在女子单人十米台封神,其中五跳有三跳满分,上演水花消失术,打破得分记录,开启了跳水界属于她的时代,在赛场上一骑绝尘,就连跳水皇后“郭晶晶”都对她赞不绝口。她优异的成绩不能说不可超越,只能说很难超越。他的启蒙教练在采访中说道:“全红婵参加中国跳水队不超过7个月,参加过得比赛不超过十场,在选拨赛前3周全红婵才学完跳水动作,奥运会上跳出了最高水平。”这一切的一切,人们不得不承认她创造了一个奇迹,而支撑起这个奇迹的是个卑微的梦想——她只是想要赚钱给妈妈治病。她训练时的勤奋刻苦让人心疼,一个动作失误后就重新跳,小小年纪里眼神里满是坚毅。

哪有什么天赋异凛,这一切都是全红婵用自己的汗水和身体的伤疤换来的。支撑光环的不是浮华的泡沫,而是实打实的努力和勤奋。

这一枚枚奖牌的背后,是他们夜以继日勤奋训练的证明;这一份份荣誉的背后,是他们努力训练的结果;这一次次成功的背后,是他们伤痕累累的见证。00后的运动健儿们,前途无量,未来可期。

“中国精神”的火种永恒,敢拼,就能创造奇迹,中华民族正是凭靠着顽强拼搏的那股拼劲,靠着不畏艰难的那股血劲,不断冲破各种艰难险阻。挑战所有不可能,于是才有了不断涌现的“中国奇迹”。不屈不挠,超越自我,是“中国精神”自强不息的铿锵表达。身披五星红旗的运动健儿们,你们是我的榜样,我要像你们一样,不惧困难,迎难而上,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东京奥运会读后感三百字篇六

七月二十三日晚,东京奥运会开幕了。那场开幕式称得上是前所未有。

整场开幕式将东京的历史、现在与未来紧密结合在一起呈现在世人的面前,配合着带有地方风俗的舞蹈与音乐,这场开幕式堪称视觉盛宴。

整场奥运会让我印象最深的比赛有两场。

一场是三人篮球比赛。七月二十八日,三人篮球铜牌赛落下了帷幕,中国队取得了胜利,同时也打破了纪录。这是三人篮球第一次出现在奥运会的赛场上,而中国队也获得了一枚奖牌,这是多么令人感到自豪啊,希望她们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另一场是田径比赛。砰!”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像终点飞快的奔跑,他们载着祖国人民的希望,自己的梦想奋勇向前,在跑道上,他们跑出了成绩与荣誉,同时亚洲飞人苏炳添也成为了第一个冲进决赛的黄种人。虽然最后他没有获得比赛的奖牌,但是他奋勇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却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他是中国的骄傲。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在这届奥运会上,有许许多多零零后的身影,他们为我们国家夺得了大量金牌,所以我以后要多锻炼,不放弃,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不再大大咧咧了。

在中国体育代表团中,无论是初出茅庐的少年,还是身经百战的老将;无论是独自上场,还是团队拼搏,在他们身上都闪耀着永不放弃、为梦想坚持、为祖国拼搏的豪情与信念。奥运赛场,胜利与失败交织,喜悦与遗憾同在,要勇于超越自我,坦然面对得失,做把握命运的强者。拼过就没有遗憾,回望他们走在奥运赛场上的每一步,都值得人们送上掌声和祝福。

二零二一年八月八日,推迟一年举办的东京奥运会终于顺利闭幕了。回顾整场奥运会,我觉得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奥运精神。奥运精神是什么呢?奥运精神是一种奋勇拼搏,战胜自我的精神;也是一种齐心协力,团结合作的精神;更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东京奥运会读后感三百字篇七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在日本落下帷幕,只不过因为疫情而推迟一年,但这并不影响我们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奥运会的热情。

这届奥运会“首金”被我国的00后杨倩摘得,全国都沉浸在首金的喜悦之中。越来越多的00后选手参赛,14岁的10米跳台冠军金红婵、16岁平衡木冠军管晨辰……让我们看到年经的朝气蓬勃。就如《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

奥运比赛中最激动人心的比赛就是百米飞人大战决赛。我国选手苏炳添,唯一入选的亚洲选手,在预赛、半决赛中披荆斩棘以半决赛第一,9.83秒的成绩闯进决赛。决赛角逐异常激烈,百米竞赛转瞬即逝,容不得一丝疏忽。在8位选手准备就绪后,第一次发令枪打响后被吹哨,英国选手抢跑并取消决赛资格。剩余7位选手都面色凝重,像在思考着怎么安全地起跑。第二次,苏炳添稍加思考,缓慢地走向了助跑器。随着枪声响起,所有选手像箭一般地发射出去。从起跑阶段,苏炳添可能受英国选手影响,起跑反应稍慢一点。中间加速阶段,只见苏炳添奋力追赶,腿就如通了电的马达,快速又平稳的冲向了终点,最终以9.98的成绩位列第六。尽管没有取得奖牌,但这个成绩已经打破了亚洲纪录。他是百米飞人大战中唯一的亚洲面孔,这个比赛将会永载史册。

苏炳添,是中国的传奇!

东京奥运会读后感三百字篇八

“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辛丑年半,东京奥运会的大幕拉开。短短几日内,捷报频传,国人欢呼呐喊。运动员们用汗水铺就冠军路,用拼搏攀上最顶峰,执信念筑血肉、击高墙!

从第一金到第三十二金,中国以昂扬的姿态阔步向前,打破一个又一个不可能,捍卫每一个得来不易的荣耀!“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杨倩一个沉稳的转头,瞄准靶心,瞬间击落奥运首金;“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陈芋汐、张家齐“复制”彼此,以曼妙身姿跃下十米跳台,摘下水中桂冠;“一棹逍遥天地中,浮沉烟浪自从容。”四人双桨在水面穿梭从容,桨推船行,无谓浪打风吹,仗依默契信任,捍卫海上明珠;苏炳添在百米赛道上大放异彩,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从一到三十二,一个个运动员拼尽全力,不问终点,全力以赴,击下一块块金色的荣耀!

我们为赛场上奏响的国歌而扬起嘴角,也为遗憾退场的竞技英雄全力呐喊。排球赛场上,朱婷手缠绷带、脚裹固定板,用黑青的右手奋力击球,可惜终无缘八强;肖若腾完美发挥,却无奈叠好收回国旗,带着落寞大度地为对手鼓掌;孙炜扶着手腕,埋头在地,有伤痛也有惋惜;乒乓球混双不敌日本,刘诗雯哭着不断道歉;芦玉菲脱杠重重摔下,站起来第一句话:“我可以再翻吗?”……奥运会的赛场上,每一位运动员都是奋力一搏。无论是初出茅庐的少年,还是身经百战的老将,无论是独自上场,还是团队拼搏,他们身上都闪耀着永不言弃、为梦想坚持、为祖国拼搏的豪情与信念。拼搏过就无悔,无论赛场内外,总有一块金牌叫“拼搏”。

每一次夺冠,都意味着中国的国旗在世界赛场上冉冉升起。热烈的中国红与光明的黄飘扬在东京上空,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回荡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让国歌在东京奏响,这是运动员们的追求,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在世界赛场上,中国运动员们奋力一搏。无论结果是勇夺桂冠还是遗憾落败,他们都代表着十多亿中国人民,展现出中国风采!运动健儿一展威风,世界赛场一现惊鸿!

东京奥运会读后感三百字篇九

2021年7月31日,中国女将卢云秀豪取金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在鹄沼海滨响起!

《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云霄全场肃立,不单单是因为这枚金牌,还因为在这曲中安息着一位伟大的英灵——聂耳——《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

1912年,聂耳来到了混乱的时代,年仅15岁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谱写了《义勇军进行曲》,惊人的音乐天赋和超人的政治素养,让他收获了“天才”的光环,可惜天妒英才,1935年7月17日,在鹄沼海滨,年仅23岁的聂尔永远闭上了双眼,他不幸错过了中国腾飞的时代。

你无法看到的,让你的歌来告诉你。

当然,每一枚奖牌或每一分成绩都是努力换来的,你要明白,赛场上从来没有常胜将军,也没有永远的败者,中国帆板沉默了13年,终于一鸣惊人,很难想象这枚金牌后是多少汗水与努力!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卢云秀,你的努力成就了你的实力,你的实力成就了你的冠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