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独立感悟和心得(优秀8篇)

孩子独立感悟和心得(优秀8篇)

ID:4357154

时间:2023-10-08 12:40:18

上传者:碧墨 孩子独立感悟和心得(优秀8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感悟,通过写心得感悟,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好的心得感悟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感悟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感悟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孩子独立感悟和心得篇一

有人说,中国孩子是被喂大的,而外国孩子是被饿大的,我同意这种观点。

中国的父母有很多是喜欢喂孩子的,有百分之六十的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有百分之三十的父母,嫌自己的孩子吃饭又脏又烦,就一喂了之。只有剩下的百分之十,才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但是,这百分之九十的父母,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犯了多么严重的错误,因为他们剥夺了孩子的自我探索、自我成长和独立进食的`乐趣。他们只顾现在喂了、穿了就没事了,可他们没有想过孩子以后的生活可怎么办,难道要一直喂下去吗?“替”孩子吃饭,“替”孩子穿衣,“替”孩子学习,“替”孩子生活,包办了一切有关孩子的事情。

直到孩子上小学了,还没有学会自己整理衣物,还没有学会自己吃东西,自己的事情还要家长来帮忙解决。

有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快小学毕业了,还不能好好吃饭,这些都是他们自己惯出来的。家长剪掉了孩子飞翔的翅膀,却埋怨孩子不会飞!

有个别孩子问题更严重,上了大学了,竟然不知道吃煮鸡蛋是要剥鸡蛋皮的,因为他从小到大,吃的煮鸡蛋都是家长剥好了的。这是孩子的悲哀,更是家长的悲哀。

而在美国,四五岁的小朋友,就开始自己整理房间、整理书包,自己洗菜,做家务。可是,中国的小朋友,还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让一年级的小朋友整理自己的衣物是所有老师最头疼的事情,因为他们老是把东西扔那扔这的,因为他们老是把东西丢三落四的。

“学会放手”,并不代表父母不关心孩子,而是让孩子学会独立,让孩子学会自己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孩子独立感悟和心得篇二

成长中的孩子既让父母开心又有点头痛,作为父母的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呢?孩子的路请让他自己走,下面这篇文章可能会帮到你。

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孩子怎么越大越不懂事,越大越不听话呢?我们都潜意识的认为我们是对的,孩子就该听我们的。我们忽略了孩子也是一个完整的人,他有属于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看法。我们认为对的,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是毫无道理的,而他们认为对的,我们却认为岂有此理。孩子和父母就在自己的真理圈子里疏远了亲子关系。

我们经历了很多的风雨,做过错事,走过弯路,留下许多的遗憾和希冀。

不知不觉中,我们把自己无法实现或者感到无法挽回的事情强嫁给了孩子,希望孩子不要也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们用许多“不许”“不要”“必须”“一定”等等词汇命令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确,我们是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以后的路走的更加的顺畅,谁也不怀疑我们的出发点。可是孩子不领情。

因为我们经历过,而他们没有。一件事情都没有经历的孩子,他们哪来吃一堑长一智的灵气呢?什么事情都没有做过,他们怎么去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与五彩缤纷呢?没有过任何挫折与教训,如何面对以后漫漫人生的各种变数呢?我们能一时为孩子剔掉鱼里面的刺,我们能为孩子剔一辈子的鱼刺吗?因此,我们要给孩子各种锻炼的机会,满足孩子各种好奇,让他们大胆的去尝试,做他们想做的,做了以后吗,他们才能真切的体会到什么能做,怎么做,后果是什么,责任在哪里。

我经常也会接触到一些家长,很多人都反映,孩子大了,越来越不愿意和他们交流。我就问他们都和孩子说点什么,他们的回答均是问问学习什么的。是啊,我们已经把生活的全部变成了学习。可是,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孩子在学校已经学习了一天,听老师的教诲也是一天,晚上回到家,依然是学习学习学习,孩子不厌烦才怪呢。既然孩子的生活已经让学习占据了大部分了,我们做家长的,千万不要把它在演变成全部,不要把孩子的生活变成单一的学习,要把它变成多元化的生活,比如新闻、娱乐、健身、交友、旅游等等,都是孩子关心的东西。和孩子要构建良好的沟通,当然要符合孩子的兴趣,谈论他们真正想谈的的话题,良好构建好了以后,自然孩子会感觉父母对他们的理解、包容和关爱,他们才会真正打开自己的心,和父母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有位妈妈儿子读初二的时候,她偶然发现他的qq好友中有一个名字特别奇怪:我的某某某。当时她顿时心里咯噔一下,儿子是不是早恋了?他在班上是最小的,在妈妈眼里更是个小不点儿,她完全不相信他会早恋。她没有立即找孩子,孩子在她面前没有设防,她完全可以观察他。过了几天,她又发现在他的书房里有一张书法,写的是“爱某某某,加油”。这次她确定他早恋了,她和孩子的班主任交流了一下他的情况,请班主任老师帮她留意一下在学校的表现,老师说找他谈谈吧,她说不急,看看再说,不要把孩子给吓住了。过了一段时间,向老师问及他的情况,老师说,没什么发现,挺好的。她知道这件事情并没有影响到儿子什么,可以摊牌了。她就找了一个特别的时间,当时儿子玩得特别开心,她装作很随意的问了一下:儿子,我看到你房间的字画了,呵呵,是不是喜欢某个女生啊?他很不好意思的说:妈妈,那都是过去一年的事情了,是我们班同学开玩笑,次数多了,自己也觉得像那么回事,可后来,慢慢觉得没什么意思了。现在班上也没人说了。看来一场早恋风波,没有老师、家长的参与,孩子也是会自己解决的,千万不要弄得满城风雨,大事临头的感觉,谁都有年轻的时候,青春的懵懂是必经之路。

很多父母都觉得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很多,自己对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学习要好,可是就这么一点要求吗,孩子都不能达到,特别的失望,孩子怎么就不能争口气呢?换个角度想想,我们小时候,父母也是倾其所有,可是,我们和别人一样优秀吗?我们的同龄人中,有出息的多了去了,而我们还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人,但是,我们也同样获得了幸福。我们要对孩子有要求,有期望,但是不要对孩子有苛求,有奢望。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未来的路也有千万条,现在的分数不决定孩子未来的幸福。孩子健康,积极,快乐的心态要远远比分数重要得多。帮助孩子学会人际交往,有很好的沟通能力,正确对待挫折,始终对自己抱有希望,只要孩子身心健康,自然可以在社会立足,并在属于自己的领域有一番作为。要培养孩子这样良好的心态,我们做家长的首先要有这样良好的心态,我们积极、乐观、豁达了,我们才能把这些传递给我们的孩子。满怀希望的鼓励孩子,即使孩子成绩不好,也不要整天唬着个脸,学习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让阳光和笑声洋溢在整个家庭中。

孩子独立感悟和心得篇三

20个月的宝宝不同意独睡是很正常的,如果因为恐惧而不敢独睡,让宝宝回到父母房间是正确的选择。

1、找出孩子不愿意自己睡觉的原因。当夜幕降临时,他会害怕什么东西出现吗?他是想以此获得家长的关注吗?是不是有你没注意过的噪音影响他睡眠?是不是他的卧室太暗了?他是不是不喜欢自己的床或者其他床上用品?发现问题后,及时找到对策,就能进行下面的步骤了。

2、给孩子一些上床前的程序或者“仪式”。比如上床前,你可以给孩子洗个澡,给他讲一个故事或唱一首歌。做这些事情可以让他明白睡觉的时间到了,他们的思维就会习惯于此。

3、给一些“保护”帮助他们度过黑夜。有些孩子如果知道有可以依赖的保护时,会表现得更好一些。比如,你可以给他一个大娃娃,作为他睡觉时的朋友,告诉他娃娃可以在晚上守护他。

4、给卧室加盏小夜灯。有些孩子特别怕黑,不妨在他们的卧室里多加一盏小夜灯。

5、多点耐心。或许在开始的前几夜,你的努力不会有成效。在孩子真正可以安心地独自睡觉之前,要坚持之前的努力,千万不要中断。

孩子独立感悟和心得篇四

现在的家长一味的娇惯孩子,只要是孩子的需求,家长都尽全力的满足,这样就让孩子养成了不良的习惯。比如,孩子放学到家后就尽情的吃零食,喝牛奶,这样到了吃饭的时候肚子自然就不饿,哪还愿意吃饭。长此以往,孩子的不良习惯一旦养成就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所以啊,要想让孩子们好好的吃饭,饭前一定不要给孩子吃零食。

再者说,现在的家长的经济条件都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出去吃一些快餐。其实这样对孩子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比起外面,家中的事物更干净卫生,而且更有营养。对孩子的生长需要更有帮助。

不过,对于个别爱挑食的孩子来说,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的。我们可以尝试变换多种方式来制作不一样的食物,这样孩子就会比较新奇,也更愿意尝试。

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自然坏习惯也是逐渐积累的。作为老师,我们负责给孩子教育,作为家长应该将老师教育的内容好好实施。不要太溺爱你的孩子,孩子们的成长需要关爱,但是一味的溺爱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不听话。我们要学会放手,孩子自己的事情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我们给孩子们准备好之后就让他们自己尝试,他们需要成长,需要学习技能,需要学会生活。放手吧,让他们自己来,他们可以的!

孩子独立感悟和心得篇五

最近,我读了一篇叫《乌塔》的文章,读后我立刻从心里感受到自己的独立能力很差,什么都要依赖爸爸妈妈。乌塔仅仅是一个14岁的小女孩,就独自游历了整个欧洲。

据说,外国的小孩,2岁就要自己的事自己做。3—5岁就要为家长分担,如果是女孩到了9岁就要去别人家当1年多的'保姆,而且家长不准去看。如果是男孩到了9岁就要去外面打工1年,家长不准给钱,也不能去看,更不能把孩子带回家。

再回头看看我们国家的小孩,5岁了都还要爸爸妈妈喂饭,如果不吃的话,爸爸妈妈就会说一些好话什么的,比如:我的小宝贝呀,我家的宝宝是最聪明的啊……还有些孩子17、18岁了都还在依赖爸爸妈妈,一点独力能力都没有。还有些更不像话的孩子20几岁了都还在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要到了呢?不是去赚钱而是去网吧上网,你们知道吗?有一次新闻发布有3个17岁左右的去上网因欠钱而被黑心的老板给杀了,所以最好别去网吧上网。

说一说我吧!记得有一次,放学后,因作业非常多,所以我就飞速地跑回了家,在门口等了5到6分钟后妈妈飞速跑回来了,我气急败坏地对着妈妈说:“你唷,对我一点都不好,我都等了一个多小时了!”我明明知道只有5、6分钟,还说等了一个多小时。妈妈却说:“都是妈妈的错,这都怪我。”事后,我一直想跟妈妈道歉,可又不敢。

在此,我想对中国的孩子说:“我们要听爸爸妈妈话,爸爸妈妈是很爱我们的。把我们捧在手里怕掉,含在嘴里怕化。所以不能再依赖爸爸妈妈了。”我还要对中国的父母亲说:“你们要让孩子们经风雨见世面,锻炼孩子们的独立能力,继续培养出更多的栋粱之才。”

孩子独立感悟和心得篇六

轻轻合上《鲁滨孙漂流记》,我心中思潮澎湃。一个高大的形象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鲁滨孙。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实现了自己航海的梦想。

我仿佛看到轮船甲板上站着这样一个人:他放弃了富裕而又舒适的生活,厌恶那庸庸碌碌的人生,从而开始了一次与死神决斗的生存大挑战。种种的不幸与困难并没有压倒鲁滨孙,反而使他更加坚强。上苍给予鲁滨孙的困难,对于他也更具有挑战性!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鲁滨孙孤身一人,克服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活了下来。没有房子自己造,没有食物自己找,没有衣服自己缝,没有工具自己做……面对人生困境,鲁滨孙的所作所为无不显示了一个硬汉的坚毅性格,以及面对困境不屈不挠的英雄本色。当我看我这部小说时,默默地对自己进行了一番“拷问”。

如果我是鲁滨孙,经过第一次失败后,我会像他一样勇敢地站起来,再次出航吗?不,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平静的生活,因为无法适应险象环生、困难重重的恶劣环境。如果我是鲁滨孙,流落荒岛,我能像他一样镇定吗?不,不可能。我只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绝望地等待着救援。如果我是鲁滨孙,发现野人撕咬自己同伴时,我会勇敢地站出来吗?不,我非但不站出来,还会跑回家,祈祷他们不要找到我。

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胆小与无能。从呱呱坠地到背上书包,父母、学校为我铺好了一条平坦的成长之路。我心安理得地在这条平坦的大道上,走过了一年又一年。没有挫折,没有坎坷,没有风浪,而我还整天抱怨这个,抱怨那个。其实我根本没有咀嚼过生活的酸甜苦辣,我是泡在蜜水里长大的。

“一本好书能拯救一个人”。现在百分百相信这句话,全书264页向我展示了鲁滨孙自信自立、自尊自爱和不甘平庸的精神,告诉我要像鲁滨孙那样靠自己的毅力、智慧和善良,在社会中独立·求生·勇敢。

孩子独立感悟和心得篇七

前阶段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新闻的内容是关于一个美国五岁的小男孩在大人出现危险的情况下,独自打电话报警求救的事情。看完之后我不禁反思,如果此情此景是在中国,那会是怎么样的一种局面。

很多家长,尤其是国内的家长,一边责备孩子没主见,一边又什么事情亲力亲为,擅自帮孩子做主,自相矛盾了还不自知,这可是作为家长不负责任的重大表现。

易道提供以下几个建议,望有助于家长培养一个有主见的孩子:

其一,应对孩子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认识。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成功的典型事例或者通过身边反面例子,让孩子深深地体会到学习、生活中有“主见”,能够坚持自己想法而执着奋斗所带来的好处。充分认识到“无主见”对人的影响及危害性,从而提高孩子的“主见”意识。

其二,让孩子养成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家长们可以引导孩子遇事有疑问时,多独立思考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同时应让孩子知道,只要是经过充分的证实后确信自己的做法或观点是正确的,就应敢于坚持,而不要随意被周围人的思想所左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多给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交流与质疑,多提倡个性化思维,少一些统一要求。

其三,创造让孩子“自我作主”的机会。在生活中、课堂中、课外活动中多给孩子“自己作主”的.机会。充分地信任孩子,大胆放手让他们去设计、去计划,去安排,去实践。多让孩子换位思考,“如果让你去组织这次活动,你会怎样安排”“如果这事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去想”有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孩子将会慢慢从“无主见”转变到“有主见”,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性”思维的人。

孩子没有主见,原因是没有自信心,或自幼受长辈、父母保护过度,不敢或没有机会来培养自我主张。要想让孩子摆脱凡事只会听命于人的“奶油”性格,父母应多给他一些做决定、表达意见的机会。

在孩子表达意见时,即使所提的建议很幼稚,大人也不妨在能接受的范围内,予以接纳,并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要嘴里说好,但眼神、嘴角却不自觉地流露出轻蔑的神情。或答应采纳孩子的建议,却没有将他的意见纳入考虑的范畴。这样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在敷衍他,因而又恢复了自卑。父母除了要给孩子自我建设的机会外,还需有耐心。千万不要迫不及待地希望孩子能立刻有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或是沉不住气,又越俎代庖,将孩子练习的机会剥夺。我们不可能一辈子替孩子拿主意,所以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在许多时候父母一定要忍得与舍得。

孩子独立感悟和心得篇八

我们在成长过程初期,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终将有一天会成长为大人。所以,我们要逐渐变得独立。

去年寒假,学校组织了去美国的冬令营团,因为不仅能见识到当地的文化,还能锻炼自已的独立生活能力。我非常向往,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商量,在他们同意下我报了名。很快,期待的美国之行到来了。我在妈妈的帮助下,第一次自已收拾好了去美国的.行李,从而知道了行李箱内应该如何合理有效的分配衣服、洗漱用品等物件的摆放。

我坐上学校安排的大巴车前往上海机场,正式和爸爸妈妈告别。经过13小时的行程,我们张于抵达了美国的洛杉机。

晚上,我们所有小伙伴都要4人一组,分配到不同的寄宿家庭居住。这时,因为我与同班同学分开了,独自一人和其它不相识的3名女生分到了一户住家,我开始不安,顿时觉得彷徨起来,我向带队老师请求,能不能和自已班同学一起,老师拒绝了,因为这个分组是之前就分好的,每户住家手上都有一张人员名单,不允许临时对换。我心理非常难受,然后就哭了。同学们来安慰我,正好妈妈这时候也来电话,得知这个情况后,在电话里开导我,我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没什么,世上不是所有事情都会如我的心意,而且,与不相熟的同学一起住,几天下来我不就是交到了新的好朋友吗!想明白之后,我就开开心心的与新朋友一起去了住家。

在这之后的几天住家生活里,每天,我都自已进行洗漱,自已更换衣物,收拾床铺。晚上回到住家,和新朋友们一起与住家聊聊天,每天都过的充满趣味。

现在在家里,我也都能自觉的整理床铺,整理书桌,自已的小衣物也都自已洗。妈妈说,相比之前,我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不少。而且,我也明白了,以后在我的成长路上,还会遇到更多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事,有好事,也有坏事,不会事事如我意。我要学会坦然接受,还要学会独立,这就是成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