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有感 中学生追忆梁启超读后感(大全5篇)

读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有感 中学生追忆梁启超读后感(大全5篇)

ID:4358297

时间:2023-10-08 12:54:43

上传者:笔砚 读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有感 中学生追忆梁启超读后感(大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读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有感篇一

一百年有多久?对于历史来说,也许譬如朝夕;对于人来说,红颜却成白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古往今来,多少骚人墨客,为逝水年华,往事如烟,而噫吁感慨,临风洒泪。缅怀过去的,与其说记住历史,不如说展望未来,过去的许人与事,我们不能忘;过去的许人与事,我们忘不了。就如“公车上书”,“戊戌维新”这样悲壮慷慨的沉痛,过去一百年多年了,却总还萦绕着国人的心头;就如康有为、梁启超与谭嗣同的屡屡被提起,不断被纪念。

臧克家有诗曰:“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死去的人还活在人的心里,历史也并未隐退到书架上去,一百多年前的人和事,到今天仍有太多的“意义”关联。读完《追忆梁启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夏晚虹主编)后杂感颇多,整理了一下思路,对梁氏晚年不谈政治,专研学术的现象谈点看法。

我们接触梁启超,大概缘自初中课本上一篇梁实秋先生的文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先生在这篇文章开篇就写道:“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业学术……”。当时的年龄,对于什么是“政治”,什么是“学术”,是不会去在意与关心的。“人生识字忧患始”,随着知识成长与社会磨励增加,逐渐就有了一点属于自己的想法,包括对现在的,抑或是过去的人和事,开始表现出了喜爱或者憎恶。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从“公车上书”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他的笔尖常带感情的言论思想,影响之大,几乎无人可以比拟。包括陈独秀、胡适、鲁迅、---这些文化巨人、民族精英,几乎无不承认受过梁启超思想的滋润。梁启超思想不仅还影响着我们这一代,还要继续滋润未来的一代代。

梁启超自青年参政并兼任政论家,更是先觉思想的传播者。百日维新遭慈禧太后血洗后,康梁流亡海外,康停止了前进的脚步,以保皇自居,梁启超还是马不停蹄,先后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国风报》等影响深远的报刊,写了大量至今传诵不衰的文章,大力宣传新思想、新观念。从这些看得出来,梁启超对于政治,对于改革的热情是可见一斑的。然而,梁氏自民国九年春,欧游归后直到病殁,突然谢绝政治,以专研学术、讲学为主。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转变呢?这是费人思索的。

其中的原因,自有专家研究。不过,也不妨我胡乱度之。我以为这主要的是与政治失落有关。梁启超在其政治生涯中,有许多的光辉之笔,如“公车上书”、“戊戌维新”、“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都是受人尊敬的,这些光辉梁氏在世时也一样耀眼。然而,梁氏也先后为晚清政府,以及袁世凯、段祺瑞等军阀有过合作,虽然初衷是好的,用现代眼光来看,也算都是值得理解的事,但是,对于梁启超本人来说,晚年以来,或许他自认为是他的人生败笔。再者,幸亥革命的胜利,也无疑宣布了梁氏君主立宪思想的破灭。总而言之,梁启超或许认为,他一生站在风头浪尖,呕心沥血参政、议政,呼吁变法,努力改革,然最终没有多大成绩(当然不会的),所以决定淡出政治。

如果被我不幸言中的话,我想到一个疑问,比如说现在网络上的许多政论名家,如吾友兼乡人东海一枭,以及槟榔、杜导斌、任不寐、王怡等人,年青时凭血气方刚,敢说敢为,敢骂敢砸。倘若年纪大来了,也是不是如梁氏一样,终会谢绝政治,或者说逐渐淡出政治,专研学术去了,或者做一个“卧龙岗上散淡之人”?当然,倘若这些网络名家淡出政治,我也不会觉得突然的,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力(但愿),生存并不是微不足道的事。但是,我也不愿看到,年青的后来人只知风花雪月,儿女情长,于国于民,没有半点思想而言。这样的悲哀是令人沉痛的。

最后,借用百年前梁任公的一句话呼唤“新民”,并与所有阅读过本文的网友共勉:“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

读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有感篇二

追忆读后感

《追忆》是一部用独特视角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作品,全文用追忆贯穿。个人觉得看书最好还是先看目录,对书有了大概了解之后再细看,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作品,感受作品的魅力。全书大致以文学史铺陈。第一章,借《诗经》谈对礼法文明的记忆;第二章,借庄子、张衡、王阳明等谈生者对死者的记忆;第三章,借杜牧、鲍照谈对朝代盛衰的记忆;第四章,借李贺、白居易谈记忆写作的断片性质;第五章,借李清照谈对物的记忆;第六章,借沈复谈对日常生活的记忆;第七章,借吴文英谈对景象的记忆;最后一章,借张岱谈记忆与写作。

宇文所安以十余篇与追忆相关的中国古代诗文为素材,以文本解读为核心,伴随命题的建立和探讨,对中国古典文学追忆主题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结构方面,宇文所安以主题方式建立基于历史又超越历史的开放空间,以内部小专题并置提供多元视角;文本解读方面,他通过文本细读、中西比较和基于传统坐标的双向观照,对熟悉的古代文本提出了独到的理解;命题探讨方面,他在文本研读的基础上建立灵活的命题,发掘文本间的深层联系,以融合的视域进入大文化的语境。纵观宇文所安《追忆》一书,他立足于传统之外的开阔视野和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研究特色,尤为值得我们借鉴。本文希望发掘《追忆》的特色及其背后的深层关注,为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古代文学资源提供有益的启示。

中国人一直都善于回首过去,从过去寻找例证或者归结经验。()每一个时代都向过去探求,在其中寻觅发现自己。关于明史性质的一个藏而不露的真理是:文明之所以能永远延续发展下去,最重要的是因为它的结构来自它的自身。场景和典籍是回忆得以藏身和施展身手的地方,它们是有一定疆界的空间,人的历史充任期间,人性在其间错中交织,构成一个复杂的混合体,人的阅历由此而得到集中体现。它们是看得见的表面,是青葱的黍田,在它们下面,我们找得到盘根纠缠的根节。人们能看见表面的黍田,却不一定能看见黍田下被掩盖的前朝都城。回忆过去也是需要智慧需要契机的,懂的'人才能明白为何要悲黍田,才能知其行为的产生。一代一代的传递不间断是需要不断努力创新的,只有创新,寻找不同的方式记录过去,才能从回忆者的身份转化为被回忆者。那些享有盛名的就是通过巧妙的手法使得自己在作为回忆者回忆被回忆者时突出自己,从而让后人在想到这些能够勾起回忆的事物或者人物时能够想到他们,成为被回忆者。宇文所安就例举了孟浩然回忆羊祜和与之相关的堕泪碑,欧阳修回忆杜预和其石碑来解释从回忆者变成被回忆者的关系转变。

除了的回忆者与被回忆者的关系转变,宇文所安接着又写了骨骸,写那古人重视祭祀活动,局限于与死去的人交流,将自己的感情强加在死去的人身上,同时又把自己给拘束了。

个体毕竟是个体,朝代更迭才是历史的演变进程。作者研究完个体在回忆中地位变化后就开始研究回忆中朝代的繁盛与衰落了。历史,同历史的真实运转方式相反,是一个由必然性驱动的机械运转过程,这个必然性,犹如古代女神安奈克,她有许多神性和化身:经验的必然性、道德必然性、经济必然性、神界的必然性。宇文所安基于其西方人的独有优势,将中西方的悲剧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来发现中国诗歌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作者接下来就开始讲断片了。中国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它最为独特的属性之一就是断片形态:作品是可渗透的,同作诗以前和作诗以后的活的世界联结在一起。断片的美学是同一种独一无二的感受力密不可分的:一种通过诗歌展现在公众面前的、最为优秀的个人能力。宇文所安用《论语》作为例子进行了解读,《论语》是断片的典型。断片,不是换喻物,而是举隅物。断片能把读者引向一个世界,引向由于失落而造成的空白,它是一个具体的形象,由它而生发开去。作者例举了李贺的《长平箭头歌》进行说明。写成的诗歌是丰富的生活世界的一个断片,作者用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做了很好的阐释。

回忆对人是具备引诱能力的,人们能从中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同行又会深陷其中,被回忆吞噬,失了自己而不自知。回忆过多会排挤现实,各自称为回忆的牺牲品,一如李清照。她一味地活在对丈夫的回忆中,倾尽家产去保住丈夫的遗物,不断去篆刻丈夫遗留下的金石,还为之写序等。

如果一味回忆,那只是完全模仿,古人除了模仿,在文学写作方面会进行复现。凡是回忆触及的地方,都有一种隐秘的复现的冲动。只有通过回忆,复现才有可能。复现的冲动是一台引擎,它是人类发展的核心:为了从古老的情节中创造出新的生命来,面容、细节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在沈复的回忆录中,小世界就是他长久不衰的欲望的某种对象,他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之下复现着相同的故事。作家复现着他们自己,而且似乎把他们的永无结局的情节写回到生活的世界中去,以此来为他们的回忆录的周转圈提供素材。

写作使回忆转变为艺术,把回忆演化进一定的形式内。价值和情感的力量不是在回忆起的景色里,而是在回忆的行动和回忆的情态中。作者用吴文英的例子对此进行了阐释。回忆是不落窠臼的,是别具一格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回忆需要雕琢,作家们通过对回忆进行雕琢,从而塑造不一样的东西,塑造出一种新的、特别的回忆,以供后人回忆、纪念。西方隐喻的修辞,中国的用典和咏史是最有力的用于替代的修辞手段,作家们会运用这些手法对回忆进行雕琢。

宇文所安用回忆的主题,用这种独特的视角令我们看见了古典诗歌独特的一面,对写作和那些赋予魅力的文学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这样的方式变得使得阅读变得更加有趣了。

读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有感篇三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读后感

梁启超先生在讲解搜集史料的方法时,注重提出了“归纳法”,即“汇集同类之若干事比而观之”。他以在庭院中种植花草一事为例,“如治庭园者孤植花草一本,无足观也,若集千万本,莳以成畦,则绚烂炫目矣”。正是如此道理,我们在搜集史料时,一条两条或许不起眼,看不出来什么,但若是认真耐烦的搜集有关此事此物的史料百千余条,那么说不定有意外的发现。梁启超先生在研究春秋以前部落分立状况时,便使用这种归纳法进行整理。他从《左传》、《国语》中取其所述已亡之国汇而录之,得六十多条史料,又从《逸周书》搜集,得到三十多条,又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搜集而得七十多条,还从其他散见各书者得到三四十条,将这些史料统一归纳对比整理,得到夏商周古国名可考见者犹有三百国,大河以南、江淮以北占三分之二,最稠密处如山东、河南、湖北这一结论。

从梁启超先生的实例中,可以看出这种归纳法对于研究某一专门知识确实有极大地帮助。要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将脑筋操练纯熟”,即有敏锐的感觉,特别的观察,二是要耐烦,即“从事于彻底精密的研究”,“非求得其真相不止”。

另外,这种归纳法还可以帮助我们得到一些非常重要的“消极性质的史料”。一个朝代明确的有某种现象,即是积极的史料;而一个时代没有某种现象,则是消极的史料。梁启超先生在阅读《战国策》、《孟子》时,多次见到“黄金若干”这样的文字,通过这,我们便可以知道在那个时代,金属已经作为货币流通。但他又发现子书中关于财货的字都是贝字旁而不是金字旁,《诗经》中也是这样,殷墟中所发现的古物中亦有贝币而无金币,再研究《左传》、《国语》、《论语》时,同样没有使用金属的'痕迹,通过这样的归类对比整理,梁启超先生得出“春秋以前金属货币未通用”的结论。

并且这种归类法还能得到一些“渴欲得之史料而事实上殆不复能得者”,当今所遗留下来的史料,虽没有全绝,但也有多少之分,搜集起来也有难易之分。()梁启超先生指出:“此类史料若仅列举其一条两条,则可谓绝无意义,绝无价值,其价值之发生,全赖博搜而比之观耳。”梁启超先生研究某时代中国人口有多少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研究一切史迹的重要基础,但是各史《食货志》及《文献通考》等书虽有记载,但所记断断续续,不甚可信。此问题很重要却又难得答案,使用归纳法就有一条较好走的路子。梁启超先生将各史《本纪》及《食货志》所记数字作为假定,又查阅各《地理志》中所分记各地方户口之数,还有方志专书之中所记,又将各正史、各杂史、笔记中无论文牍及谈话,只要有涉及人口数目的,都一一抄录下来,据此为基本,以与他时代,他地方求相当的比例。

此种归纳法,有可能获得旧史中全然失载或缺略之事实,也有可能对于被旧史家故意湮灭或错乱其证据的给予补或正。这种搜集方法对于我们学习历史有非常大的帮助,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加以使用并熟练掌握。

读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有感篇四

这段时间读了梁启超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有了一点体会,这本书中梁先生介绍了许多关于历史的知识,譬如史的'定义,范围。同时他还特别注重历史的发展,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史料的看法,现在我想谈谈我对他这部分内容的看法。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史料为史之细胞,史料之不却或以硬,则无复试可言,又何谈冶史。”在文中,梁启起先生认为搜集史料应对同类史料加以汇集与对比才能从中窥视一个时的现状。我很认同。但我想,若想做到此点,我们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而最基础的一点要求,则是我们平日所涉史料要足够,并要在阅读史料时注重寻觅自己所需的内容。如先生所言,搜集整理史料要求我们必须具备敏锐的感觉与耐烦的秉性。史料的数量多且系统性弱,对于某一问题的研究,往要我们要从不同的史料去验证查阅,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看得准,又要坐得住。文中,梁启超先生还强调了消极史料的作用。他认为前代普遍出现的某现象若忽然消失往往与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关。这对于我有很大的启发,在我过去的学习中经常会忽视这种现象,现下却有了许多思考,但我也存在一些疑问,先在对于已消失的现象又该如何进行联想,而这言的与重大历史有关又该如何证明呢?针对史料的搜集上欲有所得而不能得的情况,粱启超先生提出以相关史料从旁进行补充的观点。我认为这种方法与西方所说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有异曲同功之妙。文中先生所述的由各史《本纪》《左传》等推测人口情况的例子绐了我很大的启发。有时了到达“罗马”我们需要改变方式,从另外的角度出发,观察到别人所不能观察到的地方。梁启超先生还提出提出:“史料以求真为尚。”其将鉴别史料又细化为两个方面,一为“鉴正误”二为“论辨侨”两个方面。文中曾多次强调第一等史料(当的,当地,当局上人所留下史料)的重要性,但同时也以自身研究玄奘生卒为例指出对其不能尽信,要求我们要求真,并对其加以辨析,但我想知道的是究竟我们应如何把握这个信与不信的度?如何对待直接史料与间接史料之间的异处,是否应该引入旁的史料?还有是否史学家一泉玄因地位的不同而使歪曲史实?在文中梁启超先生提出了十二种辨书的方法、七种伪事的种类及由来和七种辨伪事的态度及方法。三个伪书出现的原因,而在其中,先生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思想,即为“求真”,我觉得先生所提出的通过对书的来历、流传区域和统传年代,与事实的对应关系等辨伪的方法很认同,但我们却要认识到这种方法是以研究者具有丰富的文史知识为前提的。

梁启超先生处于社会转型的阶段,此时中国受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之相应的,西方的一些先进的研究方法对先生的历史研究也产生了影响,如西方的科学与求真的思想,可以说,在当时那个时代,粱先生的研究方法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在本书内容中,有很多地方体现了求真二字,对于我们学习历史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定要谨记这二字,在史料的搜集中要有敏锐的感觉与耐心。可以说通过这次的阅读我明白了一些关于历史的相关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在日后的学习中我们应该保持一个求真的心态,并不断的探索,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读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有感篇五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奇花初胎,皇皇,

千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一个民族的衰落与消亡,是从道德败坏开始的;一个民族的崛起与复兴,也同样是以道德的回升开始的。时下的大陆,正令人痛心的'日益走向经济失序、生态恶化与道德崩溃。当有一天亿万中国人拒绝与恶为伍,摆脱其精神控制,走向心灵自由、道德回归之时,中国的命运就从被毁灭的方向扭转过来了。从这个意义上,可谓扭转乾坤,可喜可贺,它能带给了中国人崭新的希望。

假如中国人都能在善恶的标准上选择抛弃罪行累累,中华民族重生辉煌的日子就不远了。天佑中华不是一句空话,它全在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选择与重回。

关闭